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长沙市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佳 朱小毛 阮彬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295-297,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长沙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表现在八个维度的得分上都比较高,说明长沙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普遍良好。2.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受...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长沙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表现在八个维度的得分上都比较高,说明长沙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普遍良好。2.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受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普遍比女生要强。3.体育锻炼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锻炼者的锻炼行为,而其锻炼行为又影响了体育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锻炼态度 体育行为
下载PDF
不同性别初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洁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15期117-118,共2页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动能力、锻炼态度和锻炼行为的最佳时期。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是影响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自任教初中体育教学来发现初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会对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效果...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动能力、锻炼态度和锻炼行为的最佳时期。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是影响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自任教初中体育教学来发现初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会对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此次研究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研究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不同性别的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不同性别的初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以及原因,从而为提高初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体育锻炼态度 研究
下载PDF
足球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林 王帅 《中医教育》 2022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 在“体教融合”和“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探究足球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提升其身心健康找到合适的运动方案。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足球教学的实验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1)实验干预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肺... 目的 在“体教融合”和“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探究足球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提升其身心健康找到合适的运动方案。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足球教学的实验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1)实验干预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肺活量和立定跳远成绩较实验干预前显著提升(P<0.001),且提升效果不存在性别差异,实验干预能够显著提升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P<0.05)和女生的50 m、仰卧起坐成绩(P<0.01)。(2)实验干预后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总分及8个维度得分较实验干预前显著提升(P<0.001),提升效果不存在性别差异。(3)实验干预后学生运动自信心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较实验干预前显著提升(P<0.001),在运动自信心及运动特质自信心维度上提升效果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1)足球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其耐力素质和下肢力量,对男生柔韧素质和女生的速度及腰腹力量也有显著提升作用。(2)足球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运动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体质健康 锻炼态度 运动自信心
原文传递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调查研究——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党民 白玉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6-60,共5页
文章选用锻炼态度量表,主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提出改变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锻炼态度 行为态度
下载PDF
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状况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苏群 查龙应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16期2267-2271,共5页
目的了解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状况,探讨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促进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学生体育锻炼态度量表》对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进行锻炼态度调查,同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目的了解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状况,探讨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促进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学生体育锻炼态度量表》对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进行锻炼态度调查,同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对调查和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总分为109.73±14.80,属一般水平,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好于女生。学生的体质测试综合总评的平均分是67.98±10.78,分数偏低,表明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一般。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总分与体质测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262,P<0.01);行为习惯较锻炼态度中的其他维度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更好;而耐力跑与锻炼态度的7个维度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低相关性。结论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有利于中职医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学校教育中应该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不断改善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从而持续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医学生 锻炼态度 体质健康促进
原文传递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态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佃娥 毛坤 杜发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28,共8页
采用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量表和体育锻炼态度量表对8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课学习满意度是预测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可靠变量,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各纬度对体育锻炼态度各... 采用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量表和体育锻炼态度量表对8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课学习满意度是预测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可靠变量,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各纬度对体育锻炼态度各纬度的贡献存有较大差异。同时,鉴于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对于体育锻炼态度的重要贡献,提出了改进大学体育课质量的建议:(1)认真倾听大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建议,构建最佳教学内容框架体系;(2)以学生为本,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构建积极的、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3)丰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出资主体,提高大学体育场地器材质量;(4)加大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频率,为构筑和谐同学关系搭建平台;(5)加强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提高教学效益;(6)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课学习满意度 体育锻炼态度
下载PDF
对湖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罗艳春 邓小刚 邓春菊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9-42,共4页
为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湖南省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较为积极,情感因素是影响体育态度... 为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湖南省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较为积极,情感因素是影响体育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已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不多,运动设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习惯的形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普通高校 大学生 体育态度 体育锻炼习惯
下载PDF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章小辉 《中国康复》 2007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通过优化体育生活方式改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方法:对在校大学生370例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锻炼态度量表问卷调查,并进行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结果:370例中...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通过优化体育生活方式改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方法:对在校大学生370例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锻炼态度量表问卷调查,并进行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结果:370例中喜好体育锻炼、平均每天用于体育锻炼时间多、喜欢体能耐力主导类、朋友相对少或所在班级管理干部关注体育锻炼的学生易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态度中的行为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指标;爱好体育锻炼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多人集体和单人对抗性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正向作用,体能速度主导类项目有负向作用;技巧类项目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负面影响,而足球有正面的作用。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欠佳,城镇学生相对较好。结论: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城乡差异,和体育兴趣爱好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体育做为高校一项重要的教育过程对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的行为意识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状况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体育锻炼态度量表
下载PDF
中年人健商水平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季彦霞 樊艳 +1 位作者 关晓保 杨勇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3-76,共4页
运用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年人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并对中年人的健康商数(以下简称"健商")水平进行评估,分析中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与其健商水平的相关性,探究两者之间的制约关系。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中年人没有固定的体... 运用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年人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并对中年人的健康商数(以下简称"健商")水平进行评估,分析中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与其健商水平的相关性,探究两者之间的制约关系。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中年人没有固定的体育锻炼习惯,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年人不足五分之一,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以30—60分钟为主,中年人健商水平与体育锻炼频率和持续时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中年人无论是单独进行锻炼还是和同伴一起活动,只要坚持参与体育锻炼,健商的总平均数均处于理想状态。体育锻炼态度越强烈,健商总平均数越高,健商与中年人的体育锻炼态度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但态度最为强烈的中年人群,健商指数并不是最高的。中年人随锻炼意识的增强,健商指数呈递增趋势,健商与中年人锻炼意识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健商 体育锻炼 锻炼频率 锻炼时间 锻炼态度 锻炼意愿
下载PDF
辽宁省硕士研究生运动处方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红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5,128,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硕士研究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运动处方干预研究,旨在丰富运动处方的干预理论,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运用运动处方干预后,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等...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硕士研究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运动处方干预研究,旨在丰富运动处方的干预理论,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运用运动处方干预后,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通过对实验前后锻炼态度、自测健康量表各维度比较,认为运动处方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加社会交往,缓解心理压力,克服自卑心理,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运动处方 干预研究 锻炼态度
下载PDF
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营养 KAP与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苏群 伍思良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21期2932-2935,2940,共5页
目的了解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水平和体育锻炼态度,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为推动中职医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及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对策参考。方法2018年5月,采用《医学生... 目的了解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水平和体育锻炼态度,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为推动中职医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及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对策参考。方法2018年5月,采用《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以及《锻炼态度量表》对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40名学生,其营养KAP得分率为69.10%。不同性别、生源地及月饮食费学生的营养KAP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家人是否关注营养的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行为均与营养态度呈正相关(r=0.257、0.267,P<0.01)。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总分为109.73±14.80,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总分及等级分布均高于女生(均P<0.01)。不同生源地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总分及等级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营养KAP之间呈正相关(r=0.430,P<0.01)。结论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医学生营养KAP与体育锻炼态度情况均有待提高,处于一般水平。学生营养KAP与体育锻炼态度存在关联性,学校可以提高营养政策与体育政策的协同,强化营养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统一,建立健全“营养+体育”结合的体质健康促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体育锻炼态度 中职医学生
原文传递
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身体自尊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遵义 欧阳中香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75-79,共5页
课题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回收的875份有效问卷统计处理后发现: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行为存在性别、年龄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初中、高中学生;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与行为认知对身体自尊预测... 课题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回收的875份有效问卷统计处理后发现: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行为存在性别、年龄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初中、高中学生;行为习惯、行为控制感与行为认知对身体自尊预测作用最大;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对锻炼态度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与身体自尊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为今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中小学生 体育锻炼态度行为 身体自尊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