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相中酵母细胞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反应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忠华 姚善泾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4-438,共5页
利用活性酵母细胞催化 4 氯乙酰乙酸乙酯 (COBE)的不对称还原可以直接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 4 氯 3 羟基丁酸乙酯(CHBE) .实验发现 ,在水相体系中主要生成 D (S) 型产物 ,COBE的转化率及CHBE的收率和光学选择性都比较高 .考察了底物... 利用活性酵母细胞催化 4 氯乙酰乙酸乙酯 (COBE)的不对称还原可以直接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 4 氯 3 羟基丁酸乙酯(CHBE) .实验发现 ,在水相体系中主要生成 D (S) 型产物 ,COBE的转化率及CHBE的收率和光学选择性都比较高 .考察了底物和产物的浓度、辅助底物的种类和浓度、体系的pH和温度以及菌体培养条件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较低COBE浓度下R型产物占优 ,在高浓度下主要是S型产物 ;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S型产物的生成 ,pH≈ 8 0时可获得较高的S型产物选择性 ;产物CHBE对COBE的还原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酵母催化COBE还原的同时需要一定的辅助底物来再生辅酶NAD(P)H ,利用乙醇、异丙醇和仲丁醇作辅助底物可获得较高的立体选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4-氯乙酰乙酸乙酯 水相 不对称还原 手性化合物 4一氯一3一羟基丁酸乙酯
下载PDF
面包酵母催化乙酰乙酸乙酯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被引量:21
2
作者 朱文洲 许建和 俞俊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利用面包酵母催化的乙酰乙酸乙酯立体选择性还原反应 ,制备了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 ( S) - 3-羟基丁酸乙酯。分别考察了能源供体、蔗糖浓度、反应温度、底物加量和压榨酵母用量等因素对产物得率和对映体过量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乙... 利用面包酵母催化的乙酰乙酸乙酯立体选择性还原反应 ,制备了光学活性的手性化合物—— ( S) - 3-羟基丁酸乙酯。分别考察了能源供体、蔗糖浓度、反应温度、底物加量和压榨酵母用量等因素对产物得率和对映体过量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生物还原反应的最适条件为 :能源供体 2 0 0 g/L蔗糖 ,反应温度 35℃ ,压榨酵母 1 70 g/L,底物加量 0 .2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酵母 生物催化 乙酰乙酸乙酯 不对称还原
下载PDF
面包酵母用于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湘 孙培冬 +1 位作者 李明 许建和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研究了面包酵母用于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 ,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等因素对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合适的生物转化条件下 ,底物苯乙酮以中等的转化率被还原并得到较高对映体过量值的产物 S-
关键词 苯乙酮 面包酵母 不对称还原 S-1-苯基乙醇
原文传递
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湘 方志杰 许建和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4,共5页
研究了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采用正交试验综合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和酵母浓度等因素对底物苯乙酮转化率和产物(S)1苯基乙醇对映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苯乙酮转化率的因素依次为底物浓度、反应时间... 研究了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采用正交试验综合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和酵母浓度等因素对底物苯乙酮转化率和产物(S)1苯基乙醇对映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苯乙酮转化率的因素依次为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酵母浓度,影响(S)1苯基乙醇对映选择性的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底物浓度、酵母浓度和反应时间.同时考察了芳香酮结构对产物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发现对映选择性的变化规律符合Prelog规则,与羰基相连的两个基团体积差异越大,对映选择性越好,最高的对映体过量值达到了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酵母 全细胞生物催化 芳香酮 不对称还原 苯乙酮 (S)-1-苯基乙醇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生物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合成手性醇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曾嵘 杨忠华 姚善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69-1173,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生物催化羰基的不对称还原合成手性醇的研究情况。介绍了生物催化各类潜手性羰基化合物不对称还原的原理、菌种的筛选 。
关键词 不对称合成 不对称还原 生物催化 羰基还原 手性醇
下载PDF
酵母催化2-辛酮不对称还原为2-辛醇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忠华 姚善泾 +1 位作者 夏海峰 梅乐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01-1305,共5页
利用活性酵母细胞催化 2 辛酮的不对称还原 ,合成在制备光学活性物质中具有重要用途的直链手性仲醇 .实验发现不对称还原的产物主要是S 2 辛醇 ,反应的转化率和光学选择性都比较高 .考察了底物浓度、产物、辅助底物的种类及浓度 ,以及... 利用活性酵母细胞催化 2 辛酮的不对称还原 ,合成在制备光学活性物质中具有重要用途的直链手性仲醇 .实验发现不对称还原的产物主要是S 2 辛醇 ,反应的转化率和光学选择性都比较高 .考察了底物浓度、产物、辅助底物的种类及浓度 ,以及 pH值和温度对反应的转化率和光学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底物和产物对酵母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产物 2 辛醇对酮的还原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酵母能选择性地催化S 2 辛醇氧化为相应的酮 ;在酵母催化还原 2 辛酮的同时需要一定的辅助底物来再生辅酶NAD (P)H ,利用 10g·L-1的葡萄糖作辅助底物较好 ;温度 30℃、pH值 3 0或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全细胞生物催化 不对称还原 手性化合物 S-2-辛醇
下载PDF
生物不对称合成R-(-)-扁桃酸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肖美添 黄雅燕 +3 位作者 盛军 孟春 石贤爱 郭养浩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6,共5页
研究了酵母细胞(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生物不对称还原苯乙酮酸合成R-(-)-扁桃酸的过程中,环境因子对底物的转化效率和产物对映体过量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底物苯乙酮酸对酵母细胞的催化还原活性具有较显著的抑制效应. pH 6.... 研究了酵母细胞(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生物不对称还原苯乙酮酸合成R-(-)-扁桃酸的过程中,环境因子对底物的转化效率和产物对映体过量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底物苯乙酮酸对酵母细胞的催化还原活性具有较显著的抑制效应. pH 6.5、温度32oC、严格厌氧为较适宜条件,底物苯乙酮酸的转化率和产物扁桃酸的得率分别可达97.0%和96.1%,R-(-)-扁桃酸的对映体过量值(ee)为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扁桃酸 不对称还原 立体选择性 手性合成 酵母细胞 催化合成
下载PDF
有效控制活性酵母细胞催化β-羰基酯不对称还原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忠华 姚善泾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以 4 氯乙酰乙酸乙酯为 β 羰基酯的模型底物 ,对面包酵母催化其不对称还原反应立体选择性的控制进行了研究 .实验发现 ,利用诸如烯丙基醇和烯丙基溴等酶抑制剂对面包酵母进行预处理 ,可以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用烯丙基醇预处理面包... 以 4 氯乙酰乙酸乙酯为 β 羰基酯的模型底物 ,对面包酵母催化其不对称还原反应立体选择性的控制进行了研究 .实验发现 ,利用诸如烯丙基醇和烯丙基溴等酶抑制剂对面包酵母进行预处理 ,可以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用烯丙基醇预处理面包酵母时可以提高S型产物的立体选择性 ;用烯丙基溴预处理时 ,可以使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从通常的S型产物转变为R型产物 .立体选择性随着预处理时抑制剂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合适的预处理条件可使S型和R型产物的ee值分别达到 95 %和 9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还原 手性醇 酵母 活性细胞生物催化 4-氯乙酰乙酸乙酯 4-氯-3-羟基丁酸乙酯
下载PDF
手性Salen-Co(Ⅱ)配合物催化芳香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伟 陈敏东 夏春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6,共3页
A series of chiral salen\|Co(Ⅱ)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and they are for the first time used as the catalyst for asymmetric borohydride reduction of aromatic ketone. Enantiometric exesses u... A series of chiral salen\|Co(Ⅱ)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and they are for the first time used as the catalyst for asymmetric borohydride reduction of aromatic ketone. Enantiometric exesses up to 28.2% have been achieved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The influence of substituent on enantioselectivity of the reactions wa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Co(Ⅱ)聚合物 芳香酮 不对称还原
原文传递
CTAB透性化酵母细胞生物催化合成(S)-(+)-3-羟基丁酸乙酯 被引量:11
10
作者 于明安 朱晓冰 +2 位作者 祁巍 赵领 魏郁梦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09-613,共5页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透性化啤酒酵母细胞中高活性的脱氢酶,借助于辅助底物乙醇和葡萄糖,对3羰基丁酸乙酯(EOB)不对称还原合成(S)(+)3羟基丁酸乙酯((S)(+)3EHB)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TAB透性化酵母细胞中的醇脱氢酶和6磷酸葡...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透性化啤酒酵母细胞中高活性的脱氢酶,借助于辅助底物乙醇和葡萄糖,对3羰基丁酸乙酯(EOB)不对称还原合成(S)(+)3羟基丁酸乙酯((S)(+)3EHB)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TAB透性化酵母细胞中的醇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分别比未经处理的酵母细胞高482倍和6.5倍.在相同条件下,CTAB透性化细胞对EOB的还原比未经处理的酵母细胞快.细胞浓度对反应有明显影响,当透性化酵母细胞浓度<90mg/ml时,(S)(+)3EHB的产率和对映体过量值都较低;当酵母细胞浓度≥90mg/ml,在最佳进料速率、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振摇速度为125r/min时,(S)(+)3EHB的浓度达到最大值314mmol/L.在反应开始的6h内,(S)(+)3EHB的产率可达94%,对映体过量值≥98%,但24h后产率和对映体过量值分别降低到85%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透性化 啤酒酵母 生物催化 3-羰基丁酸乙酯 不对称还原 (S)-(+)-3-羟基丁酸乙酯
下载PDF
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文虎 蔡燕 +2 位作者 刘湘 方云 许建和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37-1552,共16页
本文从化学催化法、手性试剂法和酶催化法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进展,概述了芳香酮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手性催化剂和手性试剂的结构、反应体系等对产物光学活性的影响,以及全细胞酶和分离酶等不同生物催化体... 本文从化学催化法、手性试剂法和酶催化法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进展,概述了芳香酮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手性催化剂和手性试剂的结构、反应体系等对产物光学活性的影响,以及全细胞酶和分离酶等不同生物催化体系中芳香酮结构对产物光学活性的影响,并展望了不对称还原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酮 不对称还原 光学活性 手性催化剂 手性试剂 酶催化
下载PDF
近平滑假丝酵母细胞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不对称还原反应 被引量:12
12
作者 娄文勇 郭强 +1 位作者 郁惠蕾 宗敏华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76-1280,共5页
采用近平滑假丝酵母细胞用于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不对称还原反应,可高选择性地生成(R)-1-三甲基硅乙醇.结果表明,固定化于海藻酸钙的细胞催化该反应的产物收率比游离细胞的高.不同辅底物对该反应的影响显著,以葡萄糖为辅底物时,反应的... 采用近平滑假丝酵母细胞用于催化乙酰基三甲基硅烷不对称还原反应,可高选择性地生成(R)-1-三甲基硅乙醇.结果表明,固定化于海藻酸钙的细胞催化该反应的产物收率比游离细胞的高.不同辅底物对该反应的影响显著,以葡萄糖为辅底物时,反应的初速率较快,产物收率较高.该反应的最适条件为:辅底物(葡萄糖)浓度110mmol/L,振荡速度180r/min,缓冲液pH值6.0,反应温度30oC,底物浓度20mmol/L.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的初速率、产物收率和产物的ee值分别为11.4μmol/h,96.5%和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假丝酵母细胞 乙酰基三甲基硅烷 (R)-1-三甲基硅乙醇 不对称还原
下载PDF
手性氨基醇催化的前手性芳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被引量:12
13
作者 程青芳 许兴友 +1 位作者 杨绪杰 尤田耙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9-672,共4页
首次以天然D-樟脑的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型龙脑基氨基醇配体,研究了它们与硼烷原位制备成手性噁唑硼烷后,在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前手性芳酮中的性能,得到的手性仲醇的对映体过量(ee)值最高可达96%,还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等... 首次以天然D-樟脑的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型龙脑基氨基醇配体,研究了它们与硼烷原位制备成手性噁唑硼烷后,在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前手性芳酮中的性能,得到的手性仲醇的对映体过量(ee)值最高可达96%,还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等因素对苯乙酮的不对称氢化还原的化学产率和光学收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手性芳酮 不对称还原反应 手性氨基醇 手性噁唑硼烷 氢化还原 不对称催化 对映体过量 原位制备 手性仲醇 反应温度 化学产率 衍生物 苯乙酮 配体 龙脑 时间 光学
下载PDF
酵母发酵液直接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生成4-氯-3-羟基-丁酸乙酯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小魁 王喆之 陈五岭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4-318,共5页
考察了面包酵母发酵液直接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并进行了手性添加物的筛选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实验. 结果表明,以β-环糊精为手性添加物时,酵母发酵液催化COBE不对称还原生成光活性产物(S)-4-氯-3-羟基-丁酸... 考察了面包酵母发酵液直接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并进行了手性添加物的筛选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实验. 结果表明,以β-环糊精为手性添加物时,酵母发酵液催化COBE不对称还原生成光活性产物(S)-4-氯-3-羟基-丁酸乙酯((S)-CHBE)的产率和ee值分别高达76%和92%. 在一定条件下,增大β-环糊精浓度,有利于(S)-CHBE的生成. 最佳酵母菌培养时间为16~18 h, 最佳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29~31 ℃和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发酵液 4-氯-乙酰乙酸乙酯 不对称还原 4-氯-3-羟基-丁酸乙酯 Β-环糊精
下载PDF
面包酵母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合成手性醇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和 杨忠华 姚善泾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2-55,共4页
以 2 辛酮和 4 氯乙酰乙酸乙酯 (COBE)为模型底物分别考察了酵母细胞对直链甲基酮和 β 羰基酯中的羰基不对称还原情况。实验发现不对称还原 2 辛酮的产物主要是S型的 2 辛醇 ,且对映体选择性很高。不对称还原COBE生成的主要是S(D) ... 以 2 辛酮和 4 氯乙酰乙酸乙酯 (COBE)为模型底物分别考察了酵母细胞对直链甲基酮和 β 羰基酯中的羰基不对称还原情况。实验发现不对称还原 2 辛酮的产物主要是S型的 2 辛醇 ,且对映体选择性很高。不对称还原COBE生成的主要是S(D) 型产物 ,反应COBE的转化率、光学选择性都比较高。同时发现COBE的浓度和产物对不对称还原都有一定负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还原 手性合成 手性醇 面包酵母 全细胞生物催化 S-2-辛醇 S-4-氯-3-羟基丁酸乙酯
下载PDF
面包酵母在催化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忠华 邹少兰 +3 位作者 梅乐和 关怡新 林东强 姚善泾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5-432,共8页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在以面包酵母为催化剂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的研究情况 ,重点介绍了面包酵母催化各类潜手性羰基的不对称还原、潜手性碳 -碳双键的不对称加成和碳 -碳键形成的反应情况 ,讨论了各种提高酵母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立体...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在以面包酵母为催化剂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的研究情况 ,重点介绍了面包酵母催化各类潜手性羰基的不对称还原、潜手性碳 -碳双键的不对称加成和碳 -碳键形成的反应情况 ,讨论了各种提高酵母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立体选择性的方法 ,对酵母催化不对称合成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酵母 催化 不对称合成 不对称还原 生物催化 手性化合物 立体选择性
原文传递
酮的不对称还原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建国 晏日安 曾陇梅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1-531,共11页
按反应类型分类,综述了酮的不对称还原方法及其近年来的新进展。
关键词 潜手性酮 还原 不对称还原 手性醇
下载PDF
羰基生物还原法合成手性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郁惠蕾 黄磊 +2 位作者 倪燕 许国超 许建和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3年第3期71-82,共12页
手性醇是合成许多光学活性药物、农用化学品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的关键手性砌块。羰基生物还原法理论上可实现100%转化率,且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十分友好,被普遍认为是生产手性醇的绿色、高效途径。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生物信息学、高通量筛... 手性醇是合成许多光学活性药物、农用化学品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的关键手性砌块。羰基生物还原法理论上可实现100%转化率,且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十分友好,被普遍认为是生产手性醇的绿色、高效途径。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生物信息学、高通量筛选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对新型、高效生物催化剂开发的影响,特别是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开发羰基还原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还原 生物催化 羰基还原酶 手性醇 基因组挖掘
下载PDF
活性酵母细胞不对称催化苯乙酮还原及树脂吸附对反应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忠华 姚善泾 赵珺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95-899,共5页
以苯乙酮为模型底物,研究了水相体系中酵母细胞催化前手性芳香酮不对称还原生成相应手性醇的反应特性. 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的产物以(S)-α-苯乙醇为主,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很高,(S)-α-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可达99%左... 以苯乙酮为模型底物,研究了水相体系中酵母细胞催化前手性芳香酮不对称还原生成相应手性醇的反应特性. 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的产物以(S)-α-苯乙醇为主,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很高,(S)-α-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可达99%左右. 在pH为7~8, 酵母细胞用量为0.2 g/ml的条件下能获得较高的产物收率(可达35%左右). 酵母细胞能选择性地氧化(S)-α-苯乙醇,而留下(R)-α-苯乙醇.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合适的吸附树脂,可以降低底物和产物对细胞的毒害作用,显著提高反应底物的初始浓度,从而提高产物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酵母细胞 苯乙酮 不对称还原 手性醇 苯乙醇 树脂 吸附
下载PDF
拟热带假丝酵母中羰基还原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解晴 吴坚平 +2 位作者 林立 徐刚 杨立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8,共7页
从拟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pseudotropicalis 104(C104)中,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蓝色琼脂糖亲和层析分离得到依赖于辅酶NAD(H)的羰基还原酶,酶的分子量约为37.5kD。催化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8.5,催化还原反应的最适pH为6.0~6.5,最适反应温... 从拟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pseudotropicalis 104(C104)中,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蓝色琼脂糖亲和层析分离得到依赖于辅酶NAD(H)的羰基还原酶,酶的分子量约为37.5kD。催化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8.5,催化还原反应的最适pH为6.0~6.5,最适反应温度均为50℃。该酶热稳定性较低,在pH7.0~8.5环境下较稳定,多数重金属离子均能导致酶活力下降。该酶的反应底物广泛,能高选择性催化还原多种氯代苯乙酮衍生物,其中还原苯乙酮、2′-氯-苯乙酮、3′-氯-苯乙酮和4′-氯-苯乙酮可产生对应的S型醇,其对映体过剩值(e.e.)均达到将近100%。底物上取代基团的位阻效应和电荷诱导效应是羰基还原酶还原底物活力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还原酶 选择性还原 拟热带假丝酵母 分离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