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耦合偏心装药结构爆破损伤破坏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仁树 肖成龙 +4 位作者 李永亮 许鹏 丁晨曦 郑昌达 康一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为研究不耦合偏心装药结构的爆后损伤范围与损伤程度,以有机玻璃(PMMA)为实验材料,设计爆破二维模型实验,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计算炮孔周围不同区域的损伤变量,并基于计盒维数理论,编写MATLAB程序计算不同区域爆生裂纹的分形维数。研... 为研究不耦合偏心装药结构的爆后损伤范围与损伤程度,以有机玻璃(PMMA)为实验材料,设计爆破二维模型实验,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计算炮孔周围不同区域的损伤变量,并基于计盒维数理论,编写MATLAB程序计算不同区域爆生裂纹的分形维数。研究表明:①不耦合偏心装药结构的爆后损伤分布呈现显著的非对称性,损伤变量的数值关系:偏心装药耦合侧>中心不耦合装药结构>偏心装药不耦合侧。②爆生裂纹分布符合分形规律,分形维数的相对大小与损伤变量具有一致性,分形维数可准确表征爆后介质的损伤破坏。③通过回归分析与线性拟合,得到损伤变量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幂函数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损伤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不耦合偏心装药结构 非对称效应 损伤变量 分形维数
下载PDF
高渗透压和不对称围压作用下深竖井围岩损伤破裂机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力源 纪洪广 +2 位作者 王涛 裴峰 权道路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5-722,共8页
随着矿产资源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大,地应力、地温和孔隙水压随之显著增大,岩石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更加凸显.针对高渗透压和不对称围压作用下深竖井围岩损伤破裂问题,构建了流固损伤耦合效应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流固耦合条件下深竖井开挖围... 随着矿产资源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大,地应力、地温和孔隙水压随之显著增大,岩石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更加凸显.针对高渗透压和不对称围压作用下深竖井围岩损伤破裂问题,构建了流固损伤耦合效应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流固耦合条件下深竖井开挖围岩有效应力,探讨了孔隙水压及地应力场对围岩损伤破裂演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及孔隙水压梯度越大围岩损伤破裂区面积越大,围岩损伤破裂区面积随围岩渗透率的减小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地应力场对围岩破裂形态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异较小时,围岩损伤破裂区集中在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以剪切损伤为主,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异较大时,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上会产生拉伸损伤破裂区.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孔隙水压的存在,最大有效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有效水平主应力之间的比值增大,即围岩发生拉伸破坏的风险增大.本文研究表明,竖井选址和设计过程中应避开构造应力大、孔隙水压大的区域,从而保障井筒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竖井 高渗透压 不对称围压 损伤破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行波激励对非对称矮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思璇 唐冕 宋旭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62-1872,共11页
为研究非对称结构矮塔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基于实际工程案例,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非对称矮塔斜拉桥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大质量法理论模拟行波激励,分析地震动的内力与位移响应,结合能量法计算滞回耗能和损伤系数,研究行波效应对近波源... 为研究非对称结构矮塔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基于实际工程案例,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非对称矮塔斜拉桥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大质量法理论模拟行波激励,分析地震动的内力与位移响应,结合能量法计算滞回耗能和损伤系数,研究行波效应对近波源桥塔及延性抗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矮塔斜拉桥在不同向地震作用下中墩内力响应最为显著;行波效应会削弱边塔底部的抗弯、剪承载能力,不同行波激励均对中塔顶顺桥向位移有较大影响。结合受力规律提出非对称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只考虑一致激励将造成中墩安全隐患,且随着桥跨不对称性增大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边墩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非对称结构 大质量法(LMM) 行波效应 滞回耗能 损伤系数
下载PDF
深部高应力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侯华营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11期139-142,共4页
针对原有巷道围岩变形大、巷道出现非对称破坏等问题,研究了原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巷道支护破坏严重以及巷道出现非对称破坏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煤层埋藏深、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大、巷道围岩强度低、支护不合理、两向不等... 针对原有巷道围岩变形大、巷道出现非对称破坏等问题,研究了原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巷道支护破坏严重以及巷道出现非对称破坏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煤层埋藏深、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大、巷道围岩强度低、支护不合理、两向不等压受力;对巷道锚杆直径、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锚索布置进行优化,并介绍了巷道非对称控制技术。研究为类似工程条件巷道支护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高应力 变形破坏特征 非对称破坏 支护参数
下载PDF
卸荷扰动下窄煤柱巷道底板破坏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洪宝 刘一洪 +1 位作者 刘瑞 张一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基于弹性力学和经典矿压理论,以FLAC^(3D)软件模拟矿井窄煤柱巷道开挖后底板的稳定特征,得到了窄煤柱回采巷道开挖前和开挖后底板的应力演化规律和损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开挖后,巷道和煤柱底板的球应力值低于原岩应力,实体煤底板... 基于弹性力学和经典矿压理论,以FLAC^(3D)软件模拟矿井窄煤柱巷道开挖后底板的稳定特征,得到了窄煤柱回采巷道开挖前和开挖后底板的应力演化规律和损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开挖后,巷道和煤柱底板的球应力值低于原岩应力,实体煤底板则相反,导致巷道底板处于一侧膨胀一侧压缩的非均压状态.开挖后煤柱和巷道底板处于卸轴压和卸围压状态,实体煤底板处于双向加载状态.巷道底板呈非对称破坏特征,并且浅部底板以卸荷张拉破坏为主.煤柱和巷道底板以卸荷膨胀变形为主,裂隙密度较大,底板超声波速较低;实体煤底板以压缩变形为主,裂隙密度较小,超声波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 巷道 底板 应力卸荷量 非对称破坏
原文传递
Electromigration induce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damage in asymmetric Cu/Sn-58Bi/Cu solder interconnect under current stressing
6
作者 岳武 秦红波 +2 位作者 周敏波 马骁 张新平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619-1628,共10页
The electromigration induce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damage in asymmetric Cu/Sn-58Bi/Cu solder interconne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in-situ SEM observation, focused ion beam (FIB) microanalysis and finite element... The electromigration induce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damage in asymmetric Cu/Sn-58Bi/Cu solder interconne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in-situ SEM observation, focused ion beam (FIB) microanalysis and finite element (FE) simulation. The SEM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migration-induced local degradation of microstructures, i.e., segregation of Bi-rich phase and formation of microcracks, in the asymmetric solder interconnects is much severer than that in the symmetrical ones. FIB-SEM micro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microregional heterogeneity in electrical resistance along different electron flowing paths is the key factor leading to non-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the resultant electromigration damag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FE simulation results manifest that the current crowding easily occurs at the local part with smaller resistance in an asymmetric solder interconnect. Al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symmetric shape of the solder interconnect brings about the difference of the electrical resista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microregions and further results in the severe electromigration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egion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asymmetric solder interconnect electromigration damage current crowding geometry effect
下载PDF
A 3D Homogenized Model for Nonlinear Wave Interaction 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Microcracks
7
作者 Yulin Sun Chen Xing +3 位作者 Chao Zhang Chongcong Tao Hongli Ji Jinhao Qiu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961-971,共11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3D homogenized model able to simulate the nonlinear effects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ultrasonic waves with microcracks.A hexahedral element with one horizontal elliptical crack is construc... This paper presents a 3D homogenized model able to simulate the nonlinear effects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ultrasonic waves with microcracks.A hexahedral element with one horizontal elliptical crack is constructed as a reference model.The reference model is smeared to be orthotropic but with different moduli in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to account for stiffness asymmetry due to crack opening and closure.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homogenized models that usually simplify the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as a homogeneous part and require only on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 equivalent material of the whole structure,we assign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same reference model to all the finite elements but with random principal material orientations to take randomly oriented microcracks into consideration.In this way,the randomness of distributed microcracks can be considered in the framework of continuum mechanics.In this manner,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nonlinear effects,such as the generation of both even and odd harmonics,can be reproduced.The developed model has been verified for a 3D bar and a 3D plate.Particularly,the influence of crack density on the amplitude of higher harmonics is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ogenized model Nonlinear ultrasonic wave Distributed microcracks asymmetric stiffness damage detection
原文传递
大断面巷道顶板非对称破坏分析与控制研究
8
作者 谷科 《能源与节能》 2016年第4期126-127,129,共3页
针对深井大断面巷道顶板非对称变形及支护难的问题,结合实际矿井地质条件,分析该大断面硐室巷道非对称变形特征及其原因,认为岩体结构非对称、岩石扩容、软弱岩层间滑移变形是巷道非对称破坏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案... 针对深井大断面巷道顶板非对称变形及支护难的问题,结合实际矿井地质条件,分析该大断面硐室巷道非对称变形特征及其原因,认为岩体结构非对称、岩石扩容、软弱岩层间滑移变形是巷道非对称破坏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案,工程实践运用中取得良好的围岩控制效果,望对类似巷道顶板控制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巷道 顶板 非对称破坏 原因 耦合控制
下载PDF
运营期隧道衬砌非对称式破坏成因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杨腾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533,共9页
宜万铁路广成山隧道K180+261~K180+306段边墙衬砌处发生纵向开裂、剥离,翘壳等灾害,隧道衬砌形成了典型的非对称式破坏模式.基于现场系统性的衬砌厚度、衬砌强度及衬砌侵限检测,并结合理论及数值模型分析了衬砌破坏模式及其孕育机制.研... 宜万铁路广成山隧道K180+261~K180+306段边墙衬砌处发生纵向开裂、剥离,翘壳等灾害,隧道衬砌形成了典型的非对称式破坏模式.基于现场系统性的衬砌厚度、衬砌强度及衬砌侵限检测,并结合理论及数值模型分析了衬砌破坏模式及其孕育机制.研究表明,隧道右边墙衬砌厚度不足、病害段衬砌强度偏低以及既有溶洞共同作用导致了病害的发生.临近既有溶洞侧与远离溶洞侧的围岩应力存在明显差异,靠近围岩溶洞侧出现明显的围岩应力集中现象,进而加剧了衬砌的变形破裂.相比二衬厚度不足,既有溶洞是影响隧道应力分布及衬砌剥落的主要因素.研究为类似隧道病害的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隧道 非对称破坏 衬砌剥落 溶洞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中国车损险市场不对称信息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桦 曾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8-198,共11页
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与保险发展总是相伴而生的,这个问题在我国似乎更加严重,但是,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本文使用两种参数估计的方法,去检验保险保障选择的全面性与损失频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此寻找中国机动车车损险市场是否存在保险... 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与保险发展总是相伴而生的,这个问题在我国似乎更加严重,但是,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本文使用两种参数估计的方法,去检验保险保障选择的全面性与损失频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此寻找中国机动车车损险市场是否存在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证据。我们对损失频率的概念作了不同的定义,通过对不同模型实证结果的对比发现:车险市场的确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但是,我们的数据并不支持在高额赔付部分有不对称信息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逆选择 道德风险 车损险
原文传递
非对称边界悬跨管道的涡激振动疲劳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喜峰 廖宏运 徐万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0-966,共7页
针对工程实际中海底悬跨管道两端边界处多为非对称约束的现状,本文做了相应的涡激振动疲劳损伤分析。运用土体弹簧描述悬跨管道两端跨肩处的管-土作用,通过改变土体弹簧刚度模拟边界条件变化。利用理论模型模拟结构的振动响应,结合S-N... 针对工程实际中海底悬跨管道两端边界处多为非对称约束的现状,本文做了相应的涡激振动疲劳损伤分析。运用土体弹簧描述悬跨管道两端跨肩处的管-土作用,通过改变土体弹簧刚度模拟边界条件变化。利用理论模型模拟结构的振动响应,结合S-N曲线法,分析了非对称边界条件下海底悬跨管道疲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悬跨两端的土体扭转刚度存在一个临界区域(扭转刚度为10~6~10~8)。当扭转刚度在此临界区域内变化时,海底悬跨管道的疲劳特性会发生剧烈变化;在此区域外,端部扭转弹簧刚度对结构疲劳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边界 涡激振动 土体弹簧 管-土相互作用 悬跨 海底管道 S-N曲线法 疲劳损伤
下载PDF
非对称顶推力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响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国武 梁广林 +2 位作者 祁军 刘启清 张凌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159,共9页
为研究盾构在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时非对称顶推力对隧道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广东圭峰山隧道区间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考虑隧道衬砌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模型,建立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分... 为研究盾构在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时非对称顶推力对隧道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广东圭峰山隧道区间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考虑隧道衬砌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模型,建立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非对称顶推力作用下盾构隧道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非对称推力作用下盾尾衬砌管片横断面变形表现为向大荷载侧的挤出变形,非对称推力的影响范围与推力偏差量相关。②非对称推力引起的隧道竖向和横向弯矩远大于环向弯矩,其对环向内力影响较小,且主要体现为对环向剪力的影响。③盾构推进油缸的推力偏差使得隧道纵向由全断面受压状态逐渐过渡到压弯状态,在大推力侧的盾尾衬砌环缝(尤其是“T”形缝)间产生了明显的压应力集中,若该区域存在拼装误差,极易造成管片混凝土压溃;而小推力侧的纵向螺栓随着各组油缸推力偏差的增大开始受拉,使得部分环缝处于纵向受拉状态,存在潜在的环缝防水失效风险。因此,进行盾构曲线掘进施工时,应合理调配各组油缸推力,严格控制盾构衬砌管片拼装质量,同时应加强盾尾附近衬砌接缝的渗漏水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曲线掘进 非对称推力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数值模拟 圭峰山隧道
下载PDF
Corneal Biomechanical Parameters and Asymmetric Visual Field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Normal Tension Glaucoma 被引量:4
13
作者 Bai-Bing Li Yu Cai +4 位作者 Ying-Zi Pan Mei Li Rong-Hua Qiao Yuan Fang Tian Ti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34-339,共6页
Background: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and low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 are important validated risk factors for glaucoma, and some studies also have suggested that eyes with more deformable corneas m... Background: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and low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 are important validated risk factors for glaucoma, and some studies also have suggested that eyes with more deformable corneas may be in higher risk of the development and worsening of glaucoma.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rneal biomechanical parameters and asymmetric visual field (VF) damage using a Corvis-ST device in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normal tension glaucoma (NTG). Methods: In this observ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44 newly diagnosed NTG patients were enrolled. Of these, 31 had asymmetric VF damage, which was defined as a 5-poi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yes according to the Advanced Glaucoma Intervention Study scoring system. Corneal biomechanical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using a Corvis-ST device, such as time from start until the first and second applanation is reached (time A 1 and time A2, respectively), cord length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applanation (length A 1 and length A2, respectively), corneal speed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applanation (velocity A1 and velocity A2, respectively), time from start until highest concavity is reached (time HC), maximum amplitude at the apex of highest concavity (def ampl HC),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peaks at highest concavity (peak dist HC), and central concave curvature at its highest concavity (radius HC). Results: Time A 1 (7.19 q- 0.28 vs. 7.37 ~ 0.41 ms, P = 0.010), length A 1 (1.73 [ 1.70-1.76] vs. 1.78 [ 1.76-1.79] mm, P = 0.007), length A2 (1.58 [1.46-1.70] vs. 1.84 [h76-1.92] mm, P 〈 0.001), peak dist HC (3.53 [3.08-4.00] vs. 4.33 [3.92-4.74] mm, P = 0.010), and radius HC (6.20 ± 0.69 vs. 6.59 i h 18 mm, P = 0.032)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worse eyes than in the better eyes, whereas velocity A 1 and def ampl H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0.156 [0.149-0.163] vs. 0.145 [0.138-0.152] m/s, P= 0.002 and 1.19 ± 0.13 vs. 1.15 ± 0.13 mm, P = 0.005, 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 Visual Field damage Corneal Biomechanical Parameters Corvis-ST Normal Tension Glaucoma UNTREATED
原文传递
非对称循环载荷下TA2工业纯钛疲劳损伤行为的预测
14
作者 姜学艳 包骐乐 代巧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6,共7页
对TA2工业纯钛进行应力控制的非对称载荷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最大应力(245,253,270,300 MPa)下纯钛的疲劳寿命和断口形貌,分析了非对称循环载荷下的应变演变以及应力-应变响应;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棘轮应变和总应变能密度... 对TA2工业纯钛进行应力控制的非对称载荷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最大应力(245,253,270,300 MPa)下纯钛的疲劳寿命和断口形貌,分析了非对称循环载荷下的应变演变以及应力-应变响应;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棘轮应变和总应变能密度的疲劳损伤演变预测模型,对纯钛的疲劳损伤过程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最大应力的降低,TA2工业纯钛的疲劳寿命延长。当最大应力为245,253 MPa时,塑性韧断区面积较小,断口中出现疲劳裂纹扩展区,失效机制为疲劳开裂及裂纹扩展失效,疲劳应变演变由加载初始阶段、稳定阶段和失效阶段组成,随最大应力的增加,塑性应变能密度以及相同疲劳寿命对应的平均应变均增大。当最大应力为270,300 MPa时,断口主要由纤维状的塑性韧断区组成,失效机制为循环塑性大变形失效,此时疲劳应变演化的稳定阶段不明显,随最大应力的增加,塑性应变能密度增大幅度较大,且当循环次数达到70%疲劳寿命时,270 MPa最大应力下的平均应变较大。基于棘轮应变的疲劳损伤演变预测模型对于疲劳中后期(循环次数不低于40%疲劳寿命)损伤值的预测效果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2.5%;基于总应变能密度的疲劳损伤演变预测模型预测的损伤值相对误差基本在23%以内,整体预测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工业纯钛 疲劳失效 非对称循环载荷 损伤变量
下载PDF
FRP/钢T形连接结构优化设计及拉伸初始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国涛 梅志远 李华东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40,共6页
为了对FRP/钢T形嵌入式连接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在文献[1-2]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两种新式T形嵌入式燕尾槽连接结构设计方案:内嵌式、外伸式。文章首先设计、制作两种不对称接头,并开展拉伸弯曲承载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不对称接头初... 为了对FRP/钢T形嵌入式连接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在文献[1-2]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两种新式T形嵌入式燕尾槽连接结构设计方案:内嵌式、外伸式。文章首先设计、制作两种不对称接头,并开展拉伸弯曲承载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不对称接头初始损伤特性、裂纹扩展规律及失效机理。然后,为了深入探讨两式连接接头在拉伸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初始损伤特性,文章基于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对不对称接头开展仿真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性较好;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两种连接方案开展仿真计算,并分析其初始损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外伸式T形方案连接刚度更高,但内嵌式方案初始破坏强度更高,水密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接头 内嵌式 外伸式 初始损伤特性
下载PDF
非对称受损飞机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凌宇 冷宁 +1 位作者 张晶 申功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9-1514,共6页
针对非对称受损的常规布局飞机,对其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与适用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的非线性模型,详细讨论了模型的线性化过程以及受损造成的纵、横向间动态耦合项;结合常规布局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的物理特性,对多... 针对非对称受损的常规布局飞机,对其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与适用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的非线性模型,详细讨论了模型的线性化过程以及受损造成的纵、横向间动态耦合项;结合常规布局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的物理特性,对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的关键条件:关联矩阵和高频增益矩阵顺序主子式符号的不变性做出了证明,确立了该方法在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上应用的理论可行性;通过仿真验证了MRAC(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方法对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受损飞机 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高频增益矩阵 关联矩阵
下载PDF
机翼损伤无人机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
17
作者 赵卫东 陈鲲 陈龙 《舰船电子工程》 2023年第12期45-49,共5页
论文开展了单侧机翼严重不对称损伤下的固定翼小型电动无人机控制问题研究,在质心位置和机体轴系坐标原点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了非质心建模,利用一定的侧滑角对机翼不对称损伤无人机进行配平,使机翼舵面保留一定操纵余量,改进了模型参考... 论文开展了单侧机翼严重不对称损伤下的固定翼小型电动无人机控制问题研究,在质心位置和机体轴系坐标原点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了非质心建模,利用一定的侧滑角对机翼不对称损伤无人机进行配平,使机翼舵面保留一定操纵余量,改进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将PID控制器与之共同作用,相较传统方法,结构简单,使无人机在遭受机翼损伤后能实现快速稳定和一定的性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翼不对称损伤 非质心建模 配平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非对称荷载下含中心孔洞煤岩变形损伤特性与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涛 葛丽娜 +3 位作者 赵洪宝 张向阳 张欢 李文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40-4054,共15页
受地势起伏或工程开挖影响,隧道与地下开采巷道常受到不同程度的非对称荷载作用。为了分析非对称荷载对煤岩变形损伤规律的影响,以含中心孔洞原煤与型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的全场非接触应变测量方法,实时评估了不同程度... 受地势起伏或工程开挖影响,隧道与地下开采巷道常受到不同程度的非对称荷载作用。为了分析非对称荷载对煤岩变形损伤规律的影响,以含中心孔洞原煤与型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的全场非接触应变测量方法,实时评估了不同程度非对称荷载单轴压缩下煤岩表面应变场局部化演化进程,分析了不同加载方式下煤岩的损伤破坏过程;基于统计指标定义了损伤变量,建立了能够同时反映原煤与型煤全应力应变特征的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荷载不会改变原煤与型煤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的阶段性特征,两者应力应变曲线仍表现为初始压密阶段、线性变形阶段、塑性屈服阶段与破坏后阶段;原煤与型煤试样的峰值应力、局部化启动应力均随着荷载非对称程度的增加呈线性函数规律降低,荷载非对称程度越大,煤样越容易发生破坏;均布荷载压缩时,中心孔洞可看做煤样的初始损伤,压密阶段原煤主要表现为原生裂隙受压闭合与中心孔洞的变形,高应变值呈全域散乱分布,型煤试样主要表现为内部颗粒相对错动导致的颗粒间孔隙减少与中心孔洞的变形,高应变值在中心孔洞集中,均布荷载压缩时含孔原煤主要发生近X型剪切破坏,表现出硬脆性特征;型煤试样主要发生拉-剪复合破坏,表现出软塑性特征;非对称荷载作用时,由于加载区与非加载区交界面剪切作用带的存在,原煤与型煤均发生宏观剪切破坏,应变局部化带能够很好反映表面主控裂纹位置,应变局部化带与表面主控裂纹的形态受加载区与中心孔洞的相对位置影响,且中心孔洞的存在可引导两者的演化方向,其引导效果受控于煤岩强度,煤岩强度越大,中心孔洞对两者形态影响越小;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室内试验原煤与型煤应力应变曲线各阶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荷载 含孔煤岩试件 应变局部化 损伤本构模型
下载PDF
结构非对称性对纤维金属层板低速冲击特性影响
19
作者 孟祥剑 陈旭 +1 位作者 肖鹏 陈东方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23年第1期64-69,104,共7页
本文针对两种不同构型的非对称纤维金属层板(非对称FMLs—双层板和三层板),开展不同能量(10J、20J和50J)下的冲击试验,分析结构构型和冲击能量水平对非对称FMLs的冲击响应、损伤类型和程度的影响,重点研究冲击非对称FMLs上下两侧产生的... 本文针对两种不同构型的非对称纤维金属层板(非对称FMLs—双层板和三层板),开展不同能量(10J、20J和50J)下的冲击试验,分析结构构型和冲击能量水平对非对称FMLs的冲击响应、损伤类型和程度的影响,重点研究冲击非对称FMLs上下两侧产生的抗冲击性能的差异。研究显示,同一种FMLs两侧受到冲击作用,FMLs的抗冲击性能明显不同;但随着冲击能量水平的提高,非对称FMLs上下侧面均受到冲击作用所产生的冲击载荷和损伤程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纤维金属层板 低速冲击响应 冲击性能 损伤分析
下载PDF
非对称十字形配钢SRC柱地震损伤特征分析
20
作者 许晓梁 吴琛 《结构工程师》 2022年第1期85-92,共8页
为避免型钢混凝土(SRC)结构在节点处的大量钢筋焊接作业和钢筋穿孔削弱柱型钢截面强度,提出一种非对称十字形配钢SRC柱的构造形式。考虑钢材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完成了九组SRC柱在低周往复加载下的有限元模拟。以混凝土受压损伤云图表... 为避免型钢混凝土(SRC)结构在节点处的大量钢筋焊接作业和钢筋穿孔削弱柱型钢截面强度,提出一种非对称十字形配钢SRC柱的构造形式。考虑钢材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完成了九组SRC柱在低周往复加载下的有限元模拟。以混凝土受压损伤云图表征混凝土损伤演化特征,以累积损伤应变云图反映型钢的损伤分布。研究表明:相同含钢率下,非对称十字形配钢SRC柱与传统对称十字形配钢方式具有相近的承载力,且损伤分布呈现不对称性。在型钢内缩一侧,混凝土的损伤程度和范围均大于型钢未内缩一侧,而型钢则是未内缩一侧的损伤较为严重,并表现出弯曲型、弯剪型和剪切型三种损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十字形配钢SRC柱 混凝土受压损伤 型钢累积损伤应变 损伤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