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果涩味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锦永 靳路真 +5 位作者 程大伟 顾红 张威远 张洋 郭西智 方金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56-1566,共11页
涩味是影响果实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引起果实涩味的主要物质是单宁以及其他少数几种酚类物质,适量的涩味物质具有增加果实清爽口感、强化酸味、提高果实风味的作用,而涩味物质含量过高,则会引起强烈的涩味。目前,单宁类物质生物合成与... 涩味是影响果实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引起果实涩味的主要物质是单宁以及其他少数几种酚类物质,适量的涩味物质具有增加果实清爽口感、强化酸味、提高果实风味的作用,而涩味物质含量过高,则会引起强烈的涩味。目前,单宁类物质生物合成与调控以及脱涩机制与技术受到广大研究者关注并取得丰硕成果。笔者综合国内外研究报道,论述了果实单宁概念与结构、单宁的收敛性、单宁细胞以及涩味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从物理、化学、分子3个方面对果实涩味进行调控。阐述了果实脱涩机制与技术,包括单宁缩合学说、竞争学说、单宁转变为不溶性复合体及单宁细胞稀释效应4种脱涩机制以及乙醇脱涩、CO2脱涩等多种果实脱涩技术,并为以后果实涩味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改善果实风味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涩味 涩味物质 合成 调控 涩味脱除
下载PDF
柿果实脱涩机理及脱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宝 尚丽 +1 位作者 薛晓莉 张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973-2981,共9页
随着人们对柿果实保健功能的深入认识,柿树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但中国在柿采后生理尤其是涩柿脱涩机理及相应技术的研究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制约目前柿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柿不同类型果实脱涩机理及涩柿采后... 随着人们对柿果实保健功能的深入认识,柿树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但中国在柿采后生理尤其是涩柿脱涩机理及相应技术的研究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制约目前柿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柿不同类型果实脱涩机理及涩柿采后脱涩技术及相关影响因子,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 鞣质 二氧化碳 脱涩
下载PDF
富含益生元的刺梨饮料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一方 李贵荣 +1 位作者 朱波 朱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19-125,共7页
为优化刺梨饮料的生产工艺,以刺梨原汁为原料,选用单宁酶添加量、水解时间、水解p H值、水解温度进行刺梨原汁脱涩的单因素试验;选择对刺梨果汁脱涩效果较好的因素和适宜范围,以单宁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寻找对刺梨果汁脱涩效果最... 为优化刺梨饮料的生产工艺,以刺梨原汁为原料,选用单宁酶添加量、水解时间、水解p H值、水解温度进行刺梨原汁脱涩的单因素试验;选择对刺梨果汁脱涩效果较好的因素和适宜范围,以单宁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寻找对刺梨果汁脱涩效果最好的反应条件。经最优脱涩处理后的刺梨果汁添加不同配比的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菊粉,进行调味正交试验,感官评价综合得分为指标,得到口感最佳的、富含益生元的刺梨饮料的最优配方。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研究选取的单宁酶添加量、水解时间、水解pH值和水解温度均对刺梨果汁单宁含量存在着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刺梨果汁单宁含量的影响顺序为:水解温度>水解pH值>单宁酶添加量>水解时间;最优脱涩条件为:单宁酶添加量0.8%,水解温度45℃,酶作用pH 4.5,水解时间80 min,此条件下单宁含量降低94.37%,有效降低刺梨果汁中单宁含量。添加不同配比益生元的风味正交结果显示,刺梨原汁20%、低聚果糖4.33 g/100 mL、低聚半乳糖5.5 g/100 mL、菊粉4.5 g/100 mL条件下生产的刺梨饮料酸甜可口、具有浓郁的刺梨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饮料 脱涩 单宁 益生元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柿果快速脱涩与果汁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翟文俊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6-100,共5页
本文研究了以硬鲜柿果、成熟软柿果、柿饼为原料,经磨浆、调配等工艺处理,配制成多种风味和口感的柿果饮料;着重解决了柿果饮料的脱涩、返涩、分层等技术问题。该柿果饮料柿果香味浓郁、无涩,具有天然柿果色泽,营养丰富,本研究为饮料家... 本文研究了以硬鲜柿果、成熟软柿果、柿饼为原料,经磨浆、调配等工艺处理,配制成多种风味和口感的柿果饮料;着重解决了柿果饮料的脱涩、返涩、分层等技术问题。该柿果饮料柿果香味浓郁、无涩,具有天然柿果色泽,营养丰富,本研究为饮料家族增添了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果 脱涩 软柿 果色 成熟 香味 营养 饮料 天然 研究
下载PDF
明胶对山茱萸汁脱涩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姬长新 袁贵英 +1 位作者 焦镭 钱志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314,319,共3页
为脱除山茱萸汁的涩味,将山茱萸汁采用明胶进行处理,研究明胶添加量、脱涩温度、脱涩时间对山茱萸汁脱涩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脱涩效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脱涩条件为:明胶添加量0.15%,脱涩温度30... 为脱除山茱萸汁的涩味,将山茱萸汁采用明胶进行处理,研究明胶添加量、脱涩温度、脱涩时间对山茱萸汁脱涩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脱涩效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脱涩条件为:明胶添加量0.15%,脱涩温度30℃,脱涩时间30min,该条件下山茱萸汁的脱涩率达到72.2%。该法是一种适宜的山茱萸汁脱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汁 脱涩 明胶 工艺
下载PDF
磨盘柿温水脱涩过程中单宁含量及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薛晓莉 尚丽 +2 位作者 张静瑶 郑仲明 李宝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5-150,共6页
通过研究磨盘柿果实温水脱涩过程中单宁含量和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进一步为涩柿果实利用及营养评价提供参考依据。采用40℃温水对磨盘柿进行脱涩处理,测定了脱涩过程中果实硬度、可溶性固... 通过研究磨盘柿果实温水脱涩过程中单宁含量和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进一步为涩柿果实利用及营养评价提供参考依据。采用40℃温水对磨盘柿进行脱涩处理,测定了脱涩过程中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含量、总酚含量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经24~27h脱涩,脱涩过程中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总单宁含量介于7.32~10.62mg·g-1FW之间;可溶性单宁含量、总酚含量及亲水性物质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在前12h下降明显,之后维持较低水平;亲脂性物质的ABTS清除能力在整个脱涩过程中变化不大且一直维持较低水平。其中,总酚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ABTS 脱涩 总酚
原文传递
1株产单宁酶嗜热真菌的鉴定、酶学性质分析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谷新晰 卢海强 +4 位作者 刘亚娟 陈赛娟 谷子林 孟祥晨 陈宝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88-93,共6页
对产单宁酶的1株嗜热真菌HBHF5进行鉴定,开展单宁酶酶学性质的分析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的转录组学研究,探究嗜热真菌HBHF5在食品酶制剂开发中的潜力。经对菌株的菌落、孢子形态观察及ITS序列比对分... 对产单宁酶的1株嗜热真菌HBHF5进行鉴定,开展单宁酶酶学性质的分析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的转录组学研究,探究嗜热真菌HBHF5在食品酶制剂开发中的潜力。经对菌株的菌落、孢子形态观察及ITS序列比对分析,最终鉴定嗜热真菌HBHF5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经分析,菌株HBHF5在固态发酵培养时不产单宁酶,而液态诱导培养时,菌株HBHF5胞内和胞外均检测到单宁酶活性,且以胞外酶为主(94%),酶活力最高达136 U/m L。单宁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60℃处理30 min,能够维持酶原活力的90%以上。该酶最适反应pH值为6.0,在p H 5.0~9.0范围内,能够维持60%以上的酶活力。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存在差异,Cu^(2+)、Fe^(3+)、Mn^(2+)和Zn^(2+)对该单宁酶活性抑制较强。经转录组学分析,该菌以麸皮为唯一碳源时,共有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239个CAZymes基因表达,其中糖苷水解酶类最为丰富,约占CAZymes表达总数的70%。A.fumigatus HBHF5是1株优良产酶菌株,为具有食品酶制剂开发潜力的嗜热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嗜热酶 脱涩 转录组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的余甘果脱涩工艺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梁惠芬 曾鑫海 +5 位作者 冼宇婷 陈慧霞 林梓琳 王洁如 张振霞 郑玉忠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9期7-11,共5页
以用甘油和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利用超声波辅助对余甘果进行脱涩。为了优化余甘果的脱涩工艺,以单宁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脱涩时间、脱涩温度、脱涩料液比对余甘果脱涩效果影响。确定了半开的余... 以用甘油和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利用超声波辅助对余甘果进行脱涩。为了优化余甘果的脱涩工艺,以单宁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脱涩时间、脱涩温度、脱涩料液比对余甘果脱涩效果影响。确定了半开的余甘果的最优脱涩工艺。实验表明:开半的余甘果的脱涩率达到了19.33%。余甘果的最佳脱涩工艺参数为脱涩时间110min、脱涩温度55℃、脱涩料液比为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果 超声波提取 单宁 甘油 响应面 脱涩
下载PDF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on Astringency Removal in Mopanshi Persimmon
9
作者 LENG Ping, LI Bao, ZHANG Wen and JIA Ke-gong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and Bio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P. R.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382-1386,共5页
Fruits of persimmon (Diospyros kaki cv. Mopanshi)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CO 2) gas on removing astringency after harvest. Treatment of 95% concentration of... Fruits of persimmon (Diospyros kaki cv. Mopanshi)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CO 2) gas on removing astringency after harvest. Treatment of 95% concentration of CO 2 gas gave the best results; fruits turned non-astringent after 20 h, and kept the fruit firm for 7 d at room temperature. Fruits, treated with 85 and 90% concentration of CO 2 gas, turned non-astringent after 2428 h, and the firmness-keeping stage was 56 d at room temperature. While the CO 2 gas was at 80, 70 and 60%, the de-astringency period was 48, 72 and 96 h, and the corresponding firmness-keeping stage was 3, 2 and 1 d, respectively. Fruits, treated with 50% concentration of CO 2 gas, remained astring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IMMON Carbon dioxide astringency removal Firmness-keeping
下载PDF
柿果果汁饮料的开发研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翟文俊 岳红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共2页
本文研究了以硬鲜柿果、成熟软柿果、柿饼为原料,经磨浆、调配等工艺处理,配制成多种风味和口感的柿果饮料;着重解决了柿果饮料的脱涩、返涩、分层等重大技术难题。该柿果饮料柿香浓郁、无涩、具有天然柿果色泽、营养丰富,本研究为饮料... 本文研究了以硬鲜柿果、成熟软柿果、柿饼为原料,经磨浆、调配等工艺处理,配制成多种风味和口感的柿果饮料;着重解决了柿果饮料的脱涩、返涩、分层等重大技术难题。该柿果饮料柿香浓郁、无涩、具有天然柿果色泽、营养丰富,本研究为饮料家族增添了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果 开发研制 果汁饮料 工艺处理 技术难题 营养丰富 柿饼 磨浆 口感 风味 制成 返涩 色泽
原文传递
火棘果粉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冷桂华 刘紫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6-88,109,共4页
文章介绍了火棘速溶粉的加工工艺。利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对脱涩、喷雾干燥等工艺及参数进行了探讨。研制出保持火棘风味、营养丰富、分散性好、添加方便、有一定保健功能的火棘粉。
关键词 火棘 果粉 脱涩 喷雾干燥
下载PDF
软包装即食笋丝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贞 李从发 +1 位作者 刘四新 单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3-97,共5页
以海南腌制玉兰笋为原材料,研究竹笋加工工艺和脱水、脱苦、脱涩、保脆和调味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腌制玉兰笋经1.5%NaCl脱水25 min,0.2%柠檬酸溶液90℃下脱涩30 min,0.5%CaCl2溶液保脆45 min,在含有0.2%CaCl2的汤料中入味30min,可获... 以海南腌制玉兰笋为原材料,研究竹笋加工工艺和脱水、脱苦、脱涩、保脆和调味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腌制玉兰笋经1.5%NaCl脱水25 min,0.2%柠檬酸溶液90℃下脱涩30 min,0.5%CaCl2溶液保脆45 min,在含有0.2%CaCl2的汤料中入味30min,可获得质地脆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淡白黄色竹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 加工 脱苦 脱涩 保脆 调味
下载PDF
手术联合收敛化瘀法治疗痔疮119例围术期护理
13
作者 王碧珍 朱淑霞 马蓝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收敛化瘀法治疗痔疮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9例痔疮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收敛化瘀法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治愈111例,有效7例,显效1例,有效率100%。术后随访2周-11个月,平均8.3个月,除1例...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收敛化瘀法治疗痔疮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9例痔疮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收敛化瘀法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治愈111例,有效7例,显效1例,有效率100%。术后随访2周-11个月,平均8.3个月,除1例出现便血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便血、脱出及疼痛。结论:对痔疮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收敛化瘀法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手术 收敛化瘀法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