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振荡通气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吸入性损伤兔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付忠华 郭光华 +1 位作者 吴星恒 杨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1-643,I0001,共4页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HFOV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兔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常规机械通气(CMV)、...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HFOV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兔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常规机械通气(CMV)、HFOV、HFOV+气管内滴入外源性PS(100mg/kg)治疗;通气4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行肺组织损伤评分。结果肺大体标本、光镜下及电镜下均观察到HFOV后肺损伤程度较CMV明显减轻,3组中以HFOV+PS组损伤最轻,CMV组损伤最重;肺组织损伤评分也显示CMV组最高[(3.71±0.43)分],HFOV+PS组最低[(2.08±0.28)分],HFOV组居中[(2.87±0.26)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与CMV比较,HFOV通过减少肺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液的渗出,可减轻吸入性肺损伤,且HFOV联合PS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吸入性 肺损伤 高频振荡通气 常规机械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咪达普利的药理学特性和临床治疗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引利 王伟 杜传礼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咪达普利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而且不良反应小 ,患者依从性好 ,作为新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体现出不同于其它同类药物及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剂制剂的优越性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咪达普利 临床治疗 药理学特性 肾上腺素能受体 治疗中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降压效果
下载PDF
Hydrocarbon pneumonitis following fuel siphonage: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3
3
作者 Yi-jung Chen Chien-chin Hsu Kuo-tai Chen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69-74,共6页
BACKGROUND: People sometimes siphon fuel to fill their tanks. However, this is a potentially dangerous procedure and may cause hydrocarbon pneumonitis.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patient with severe hydrocarbon pneumoni... BACKGROUND: People sometimes siphon fuel to fill their tanks. However, this is a potentially dangerous procedure and may cause hydrocarbon pneumonitis.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patient with severe hydrocarbon pneumonitis after siphoning fuel. The patient underwent artifi cial ventilation and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for 97 days. METHODS: We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hydrocarbon pneumonitis following fuel siphonage.RESULTS: We reviewed 15 articles, which included 3 original articles and 12 case reports that reported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fuel siphonage. In addition, we added our presented case for data analysis. A total of 40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view. The literature review found that hydrocarbon pneumonitis caused by fuel siphonage occurs worldwide and that most patients(80%) became symptomatic within 1 day of aspiration. Cough(70%), chest pain(62.5%), dyspnoea(55%), and fever(52.5%) presented in more than half of all patients. The right middle lobe(80%) was the predominantly involved lung fi eld; more than one-third of patients(36.7%) showed the involvement of two lobes.CONCLUSION: Patient history,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s of the chest,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are the commonly used diagnostic tools. Supportive care remains the foundation of treatment, whereas antibiotics, steroids,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are practical therapies. Patients' clinical improvement precedes the resolution of lesions on chest X-ray. Most complications arise from pulmonary lesions.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hydrocarbon pneumonitis following fuel siphonage might be improved by accurate diagnosis and appropriate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HONAGE Diesel FUEL aspiration HYDROCARBON pneumonitis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意识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牛杏果 焦宪法 +1 位作者 郭宇红 张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50-2152,共3页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意识障碍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供临床医师选药借鉴。方法选择65例意识障碍吸入性肺炎患者,在应用单一广谱抗菌药物效果欠佳情况下,35例加用替考拉宁、30例加用利奈唑胺,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体温恢复...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意识障碍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供临床医师选药借鉴。方法选择65例意识障碍吸入性肺炎患者,在应用单一广谱抗菌药物效果欠佳情况下,35例加用替考拉宁、30例加用利奈唑胺,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其不良反应;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替考拉宁组临床痊愈22例、显效7例、进步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9%;6例联合替考拉宁治疗效果不明显者更换为利奈唑胺,5例痊愈、1例显效;利奈唑胺治疗的最终结果为临床痊愈29例、显效5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替考拉宁组治疗有效患者5~14d体温恢复正常,中位时间为7.8d;利奈唑胺组治疗有效患者2~10d体温恢复正常,中位时间为3.9d;利奈唑胺组患者出现与利奈唑胺相关的不良反应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8.3%。结论利奈唑胺治疗意识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意识障碍 吸入性肺炎 疗效
原文传递
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吸入性肺炎、窒息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爱芬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19期1961-196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吸入性肺炎、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862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案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与吸入性肺炎、窒息明显相关因素有脑卒中性质、神经元功能缺损程度、有无意识障碍、胃肠功能紊乱、...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吸入性肺炎、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862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案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与吸入性肺炎、窒息明显相关因素有脑卒中性质、神经元功能缺损程度、有无意识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吞咽障碍等症状。结论 :及早给予插置胃管等相应护理措施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窒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窒息 急性脑血管意外 相关因素分析 并发 回顾性 胃肠功能紊乱
下载PDF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80例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勉 刘北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824-825,共2页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老年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莫西沙星400 mg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500 mg,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老年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莫西沙星400 mg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500 mg,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共治疗7 d,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3%和96.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和17.5%,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针剂治疗吸入性肺炎疗效较佳,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老年吸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谭仲华 黎蓉 +2 位作者 石少燕 李信健 李志明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23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在老年吸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采用支气管镜治疗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时间25—46min,平均34min。与治疗前比较,精神疲劳、纳差...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在老年吸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采用支气管镜治疗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时间25—46min,平均34min。与治疗前比较,精神疲劳、纳差、胸闷气促、低氧血症、咳嗽咳痰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发热的8例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镜是老年吸入性肺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 老年 吸入性肺炎
原文传递
浅快呼吸指数在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先 周向军 曾胜宏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6期409-410,419,共3页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f/VT)在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2例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达到临床撤机标准后,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f/VT)。结果撤机成功组(39例)f/VT平均为(75±23)bp...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f/VT)在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2例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达到临床撤机标准后,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f/VT)。结果撤机成功组(39例)f/VT平均为(75±23)bpm/L,撤机失败组(13例)f/VT平均为(110±18)bpm/L,撤机成功组f/VT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中,f/VT≤105 bpm/L者36例,f/VT>105 bpm/L者3例;撤机失败组中,f/VT≤105bpm/L者4例,f/VT>105bpm/L者9例,以f/VT≤105bpm/L为标准,其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61.54%。结论 f/VT在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呼吸机撤离时,是一种简便、无创、预测准确性较高的临床撤机指标之一,适合基层医院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快呼吸指数 吸入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撤机
下载PDF
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志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6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对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采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1例重症吸入性肺炎新生患儿作为此次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采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另选取同期同症患儿41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仅采用地塞米... 目的研究对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采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1例重症吸入性肺炎新生患儿作为此次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采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另选取同期同症患儿41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吸入性肺炎新生患儿采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吸入性肺炎 沐舒坦 地塞米松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超细经鼻胃镜在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并发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娅 颜綦先 +3 位作者 曹燕 孙文静 樊丽琳 陈东风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8期747-748,共2页
目的总结超细经鼻胃镜在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经验。方法在本科室成功实施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时,用超细经鼻胃镜抽吸误吸物直至视野清爽。结果超细胃镜对内镜下硬化治疗中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处理有... 目的总结超细经鼻胃镜在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经验。方法在本科室成功实施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时,用超细经鼻胃镜抽吸误吸物直至视野清爽。结果超细胃镜对内镜下硬化治疗中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处理有明显优势,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论采用超细胃镜吸引可安全有效地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硬化治疗 超细经鼻胃镜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早期炎性介质释放可能启动盐酸吸入性肺炎的病理过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泽玉 姜宝珍 +2 位作者 杨志伟 刘星 张志红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9-376,共8页
探索酸性物质吸入性肺损伤的机制。12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稀盐酸(HCl)吸入组和生理盐水(NS)吸入组。实验小鼠经导管滴注0.1mol/L HCl/NS(1μl/g体重)至左肺,吸入后30min、2h、6h和24h分别检测小鼠的呼吸功能(Penh)(除外30min、肺湿... 探索酸性物质吸入性肺损伤的机制。12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稀盐酸(HCl)吸入组和生理盐水(NS)吸入组。实验小鼠经导管滴注0.1mol/L HCl/NS(1μl/g体重)至左肺,吸入后30min、2h、6h和24h分别检测小鼠的呼吸功能(Penh)(除外30min、肺湿干重比值(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白细胞计数和蛋白浓度,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研究小鼠左肺炎性细胞浸润变化;免疫印迹检测小鼠左肺肺组织炎性因子水平。12hHCl组的呼吸功能(Pehn)严重受损(P<0.01vs NS组),肺W/D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组(P<0.05)和对照组(P<0.01vs NS组);BALF蛋白含量和白细胞总数在6hHCl组达到峰值(P<0.05vs其它时间组,P<0.01vs NS组);炎性因子IL-1β、TNF-α、NF-κB和IL-6在左肺组织中表达随HCl刺激时间逐渐升高,12h后表达量降低,24h时继续下降;HCl刺激30min即出现嗜中性粒细胞肺组织浸润,而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出现相对较晚。研究通过吸入稀盐酸模拟吸入性肺炎小鼠模型,发现吸入性肺炎早期即有大量炎性因子,随后出现白细胞升高而巨噬细胞增多出现较晚;大量炎性因子均参与了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另外,实验经气管单侧滴注法获得单侧吸入性肺炎的模型,更符合临床吸入性肺炎的特点,为临床深入研究吸入性肺炎制作了很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吸入性急性肺炎 急性肺损伤 小鼠
原文传递
莫西沙星治疗吸入性肺炎1例报告
12
作者 白金川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2-42,共1页
1病历资料患者男,48岁,电厂职工。因误吸沼气后3 h入院。2年前头颅外伤史,未留下后遗症,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7.3℃,呼吸28次/min,脉搏97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双下肺听诊闻及细小湿啰音,其他未见异常。... 1病历资料患者男,48岁,电厂职工。因误吸沼气后3 h入院。2年前头颅外伤史,未留下后遗症,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7.3℃,呼吸28次/min,脉搏97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双下肺听诊闻及细小湿啰音,其他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征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吸入性肺炎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