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 被引量:106
1
作者 李祝龙 丁小军 +1 位作者 赵述曾 吴德平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为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CO2气体排放,介绍了日本开发的中温化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及日本、芬兰等在常温沥青混合料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了中国常温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对策。结果发现... 为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CO2气体排放,介绍了日本开发的中温化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及日本、芬兰等在常温沥青混合料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了中国常温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对策。结果发现采用中温化技术,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压实度与在160℃时拌和的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相当,基本不降低沥青混合料性能,达到了降低CO2排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沥青混合料 CO2排量 温度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被引量:57
2
作者 刘伯莹 姚祖康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15,33,共12页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由路面损坏状况预测、行驶质量预测和结构强度预测三个部分组成,它是路面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北京市公路网两年路况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北京市公路或类似条件的网级路面使用性能概...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由路面损坏状况预测、行驶质量预测和结构强度预测三个部分组成,它是路面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北京市公路网两年路况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北京市公路或类似条件的网级路面使用性能概率预测模型,同时也闸述了应用马尔可夫过程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使用性能 预测
下载PDF
按粘弹性理论预估沥青路面车辙 被引量:29
3
作者 徐世法 朱照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99-305,共7页
根据单轴蠕变实验所得沥青混合料的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能很好地表征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的流变学模型,即“四单元,五参数”模型,并确定了材料的模型参数。利用粘弹性层状体系EV计算程序,添加了提出的模型,给出了一种以累加车辆作用时间... 根据单轴蠕变实验所得沥青混合料的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能很好地表征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的流变学模型,即“四单元,五参数”模型,并确定了材料的模型参数。利用粘弹性层状体系EV计算程序,添加了提出的模型,给出了一种以累加车辆作用时间为加载时间来计算车辙的方法。计算结果与轮迹实验测得的结果符合较好,从而证明本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路面 粘弹性理论 车辙
下载PDF
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成因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峰 孙立军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共4页
源于路表面的轮迹带附近的纵向开裂(Top-Down开裂)是重交通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类型之一,也是国际沥青路面工程界对道路损坏研究的新热点。为此在实测轮胎接地压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出4条实际道路的最大拉、... 源于路表面的轮迹带附近的纵向开裂(Top-Down开裂)是重交通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类型之一,也是国际沥青路面工程界对道路损坏研究的新热点。为此在实测轮胎接地压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出4条实际道路的最大拉、剪应力值及其位置,绘制了它们的等值线图。对最大拉、剪应力位置与开裂现象,最大应力值与应力强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轮载下强大的剪应力是造成Top-Down开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TOP-DOWN开裂 三维有限元 拉应力 剪应力
下载PDF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志科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94,共3页
以国家高速G30线永山段、G312线永昌段和212省道(雅永公路)近7年来的预防性养护工程为背景,通过对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实例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了其特点和应用范围。共介绍了6种养护技术的定义、特点、施工方法、适用范围和成本分析。
关键词 公路 沥青路面 预防性养护技术 应用 研究
下载PDF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含LSPM路面结构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22
6
作者 薛彦卿 黄晓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33,共8页
首先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了检测,进而设计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与AC-25的配合比.其次,利用压力机和MTS-810测定了其不同RAP掺配比例下15℃和20℃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分析了变化规律并推荐取值范围.最后,针对含LSPM... 首先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了检测,进而设计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与AC-25的配合比.其次,利用压力机和MTS-810测定了其不同RAP掺配比例下15℃和20℃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分析了变化规律并推荐取值范围.最后,针对含LSPM厂拌热再生加铺沥青路面与含LSPM厂拌热再生永久性路面,进行了结构分析与评价,论证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结构层应用于含LSPM路面结构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对于含LSPM厂拌热再生加铺沥青路面,设计时有必要实测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并验算该结构层底弯拉应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于含LSPM的永久性路面能满足设计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厂拌热再生 配合比设计 抗压回弹模量 LSPM
下载PDF
路面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立葵 余进修 +2 位作者 孔铭 易伟建 习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0,共5页
针对某公路路面的早期损坏,进行了超载车辆的轴重及其轮胎接地面积和压力的调查.基于实际轴载的作用图式,分别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弹性薄板理论有限元法分析了重荷载作用下,该公路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按照起决... 针对某公路路面的早期损坏,进行了超载车辆的轴重及其轮胎接地面积和压力的调查.基于实际轴载的作用图式,分别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弹性薄板理论有限元法分析了重荷载作用下,该公路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按照起决定作用的各结构层材料抗拉强度确定两种路面结构类型的极限承载能力,初步建立了分析路面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根本原因是过大轴载对路面结构的一次性加载破坏,而不是轴载重复作用的疲劳破坏,按现行规范设计确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明显高于沥青路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混凝土路面 轴载 力学响应 极限承载能力
下载PDF
考虑温度梯度沥青路面面层全厚式车辙试验 被引量:18
8
作者 关宏信 张起森 罗增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147,共5页
沥青路面面层内部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而目前的车辙试验无法反映这一特点。研制车辙试件温度梯度控制系统,可以在车辙试件内部形成温度梯度;利用该系统模拟路面温度梯度,开展不同面层组合结构的全厚式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梯度... 沥青路面面层内部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而目前的车辙试验无法反映这一特点。研制车辙试件温度梯度控制系统,可以在车辙试件内部形成温度梯度;利用该系统模拟路面温度梯度,开展不同面层组合结构的全厚式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梯度下沥青面层的整体抗车辙性能优于均匀温度下的抗车辙性能;若减弱表面层抗车辙性能并同时增强中面层抗车辙性能,则不仅能够改善沥青面层整体抗车辙性能,而且其改善效果优于仅仅增强表面层的方法;若减弱表面层抗车辙性能并同时增强下面层抗车辙性能,却很难改善沥青面层整体抗车辙性能。试验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温度梯度全厚式车辙试验可以用于沥青面层结构的抗车辙性能检验,能用于沥青面层的抗车辙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温度梯度 全厚式车辙试验 整体抗车辙性能
下载PDF
橡胶热再生混合料低温性能与细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汪海年 张琛 +2 位作者 方俊 李晓燕 尤占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以橡胶沥青再生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对冻融前后的小梁试件分别进行低温弯曲试验,研究不同胶粉掺量(6.4%,9.2%和14.1%)、不同胶粉细度(20目,40目和80目)和不同RAP掺量(25%,35%和50%)条件下的橡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基于工... 以橡胶沥青再生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对冻融前后的小梁试件分别进行低温弯曲试验,研究不同胶粉掺量(6.4%,9.2%和14.1%)、不同胶粉细度(20目,40目和80目)和不同RAP掺量(25%,35%和50%)条件下的橡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基于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对冻融前后的橡胶热再生混合料试件分别进行扫描,并定量表征冻融前后试件体积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RAP掺量为25%,胶粉细度为80目,胶粉掺量为9.2%的橡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冻融后的低温性能下降幅度最小;相较于基质沥青热再生混合料,橡胶沥青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及低温性能;通过对比工业CT扫描结果发现,冻融后的橡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试件闭口空隙率增大了20.3%,且在0~25mm3体积范围内的空隙数量减少了13.8%,在25~50 mm3体积范围内的空隙数量则增加了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再生沥青混合料 冻融循环 橡胶沥青 CT扫描
下载PDF
基于现代检测技术的沥青路面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长 孙立军 董茂强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共5页
根据路面评价的基本要求,针对现有沥青路面评价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如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和数据采集效率比较低等,对现有沥青路面评价模型中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重点对表征路面损坏状况的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对表征路面行驶质量... 根据路面评价的基本要求,针对现有沥青路面评价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如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和数据采集效率比较低等,对现有沥青路面评价模型中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重点对表征路面损坏状况的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对表征路面行驶质量的指标进行重新定义;同时,结合现代路面检测技术对现有沥青路面数据采集方法进行改进,为调整后的指标体系设计高性能的数据采集方法。最终,建立了一整套沥青路面评价的新体系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路面评价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全厚式沥青面层车辙控制标准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关宏信 张起森 +1 位作者 徐暘 罗增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4-129,共6页
目前的研究都只针对沥青混合料提出材料的抗车辙控制标准,并不能直观地反映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为此改进了车辙试验机,并在重载低速下开展多种沥青面层组合结构的全厚式车辙试验和各层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分析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的构... 目前的研究都只针对沥青混合料提出材料的抗车辙控制标准,并不能直观地反映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为此改进了车辙试验机,并在重载低速下开展多种沥青面层组合结构的全厚式车辙试验和各层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分析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的构成,构造由各层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推算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的公式;按照该公式对重载低速车辙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利用该回归方程分析沥青面层各层对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的影响及其对车辙变形的结构贡献率,结果表明中面层对车辙变形的贡献率最大(与已有的研究结论一致),而上面层对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的影响最大;基于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控制标准,利用该回归方程提出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控制标准;将该标准用于检验某高速公路长大上坡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能很好地解释其反复出现的车辙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控制标准 构造公式 车辙试件 车辙贡献率
下载PDF
沥青路面反算模量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小金 曾梦澜 樊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8,共8页
为获取沥青路面结构层沥青材料模量参数,合理评价沥青路面结构性能,开展沥青路面反算模量与同温度下室内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关系研究。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对4个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试验路进行测试,并通过路面结构埋设的温度传感器... 为获取沥青路面结构层沥青材料模量参数,合理评价沥青路面结构性能,开展沥青路面反算模量与同温度下室内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关系研究。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对4个不同结构的沥青路面试验路进行测试,并通过路面结构埋设的温度传感器同步采集温度,对试验结果进行沥青层模量反算;采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机(AMPT)对试验路沥青材料进行动态模量试验,根据时温等效原理获取FWD测试的同温度下的沥青混合料模量值,结合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当量模量;对沥青层同一温度下的FWD反算模量与动态模量的当量模量进行分析比较,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路面结构的FWD反算模量与室内动态模量的关系基本一致,其变化趋势不依赖于沥青层厚度的变化;沥青路面FWD的反算模量和室内AMPT的模量呈非线性关系,当模量较小时,FWD反算模量要低于室内模量,随着模量的增加,在10000MPa附近时,二者的模量值是接近的,模量值再继续增大时,FWD反算模量的增加较快,明显大于室内动态模量,室内动态模量的增长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落锤式弯沉仪(FWD)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机(AMPT) 反算模量 动态模量
下载PDF
公路沥青层振动压实质量实时监控与评估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东海 高雷 +1 位作者 林敏 李子龙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7-313,共7页
为了克服传统公路沥青层压实质量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基于智能碾压(intelligent compaction,IC)技术,提出了结合振动加速度频域分析指标和单位体积压实功E的公路沥青层压实质量实时监控与快速评估方法,实现100%施工工作面压实质量的快速评... 为了克服传统公路沥青层压实质量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基于智能碾压(intelligent compaction,IC)技术,提出了结合振动加速度频域分析指标和单位体积压实功E的公路沥青层压实质量实时监控与快速评估方法,实现100%施工工作面压实质量的快速评估,避免了单独采用振动加速度频域分析指标评价沥青层压实质量易受路基(二灰层、水稳层)坚硬程度的影响,从而可减少压实度推算的误差,可客观地反映公路沥青层压实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施工 沥青路面 智能碾压 压实质量 实时监控 质量评估
下载PDF
旧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聂忆华 康彦晶 刘苹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0-123,共4页
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厂拌热再生设备,从设备生产成本、旧料回收利用成本、再生剂费用、材料节省费用、总体经济效益等5个方面采用收益现值法量化分析了利用厂拌热再生设备再生利用旧沥青路面的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旧沥青路面厂... 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厂拌热再生设备,从设备生产成本、旧料回收利用成本、再生剂费用、材料节省费用、总体经济效益等5个方面采用收益现值法量化分析了利用厂拌热再生设备再生利用旧沥青路面的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旧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旧料掺配比率时的经济效益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厂拌热再生 经济效益 分析模型
下载PDF
基于泡沫沥青法实现温拌的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对比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彦海 张旭 +1 位作者 刘梦晴 杨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1-716,共6页
目的为减缓沥青老化,降低污染、节约能源,实现沥青混合料低温施工,研制泡沫沥青温拌技术.方法通过沥青发泡试验,确定最佳发泡条件;基于马歇尔试验,分析研究在AC-13、AC-16和AC-20级配下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空隙... 目的为减缓沥青老化,降低污染、节约能源,实现沥青混合料低温施工,研制泡沫沥青温拌技术.方法通过沥青发泡试验,确定最佳发泡条件;基于马歇尔试验,分析研究在AC-13、AC-16和AC-20级配下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空隙率变化规律;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比较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以温度为控制指标,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空隙率减小,具有较好的可压实性;以空隙率为控制指标,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较热拌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降低15~20℃;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高低温及水稳定性能略低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结论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性能满足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要求,可实现低温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泡沫温拌 空隙率 路用性能
下载PDF
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数值分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立葵 贾璐 +1 位作者 万剑平 万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0-45,共6页
利用气象资料预估夏季高温季节沥青路面结构内温度场的分布状况,有助于合理地设计沥青路面结构,在不同结构层使用合适的沥青等级,以防止路面出现过量的车辙。根据传热学基本理论,分析了沥青路面在夏季高温季节的热能传导方式,建立了沥... 利用气象资料预估夏季高温季节沥青路面结构内温度场的分布状况,有助于合理地设计沥青路面结构,在不同结构层使用合适的沥青等级,以防止路面出现过量的车辙。根据传热学基本理论,分析了沥青路面在夏季高温季节的热能传导方式,建立了沥青路面显式格式二维非稳态温度场数值分析模型,并实现了基于有限差分的数值求解。为了解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温度场现场试验验证。试验观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数值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高温温度场 数值分析 试验验证 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及其预防对策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新天 高金岐 孔宪惠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5-40,共6页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目前国内外普通存在的路面破坏形式 ,成为困扰公路工程质量的世界性难题。文中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坏的主要现象及其发生机理与相关因素 ,提出了预防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对策。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水损坏 预防 工程质量
下载PDF
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应力响应的持续时间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小金 樊亮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76,共6页
在实测4种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响应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行车速度与不同深度下的荷载响应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行车荷载沿路线方向的应力影响的有效长度在速度为20 km/h左右时存在峰值,沥青结构层内应力响应的持续时间与行车速度... 在实测4种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响应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行车速度与不同深度下的荷载响应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行车荷载沿路线方向的应力影响的有效长度在速度为20 km/h左右时存在峰值,沥青结构层内应力响应的持续时间与行车速度、深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通过非线性数据拟合,得到了行车速度大于20 km/h时的荷载时间与荷载速度和结构深度的关系式,该公式意义明确,相对于已有的理论方法,其拟合精度大为提高。对大于20 km/h的行车速度与路面荷载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行车速度与不同路面深度的荷载频率的关系,为室内试验有效模拟行车荷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应力 速度 频率
下载PDF
车辙等效温度确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苏凯 孙立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62-167,共6页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其变形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在车辙预估问题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采用车辙等效原则是确定温度参数的有效途径.为此,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典型的车辙等效温度计算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其变形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在车辙预估问题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采用车辙等效原则是确定温度参数的有效途径.为此,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典型的车辙等效温度计算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车辙等效温度的思路.进而结合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采用2003年上海地区平均每小时的气象数据对各种方法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确定车辙等效温度的合理建议,为以后沥青路面车辙预估研究及室内试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车辙 温度预估 等效温度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季冻区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组成及变化特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学东 李济鲈 +1 位作者 孙明志 朱凯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1-277,共7页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裂缝是导致沥青路面面层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加速引起沥青路面水损害、老化等的重要原因。采用应力控制模式加载下的小梁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或应力比下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组成及变化特性。研究发现,沥青混...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裂缝是导致沥青路面面层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加速引起沥青路面水损害、老化等的重要原因。采用应力控制模式加载下的小梁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或应力比下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组成及变化特性。研究发现,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全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相同温度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全寿命随着应力比的增大而缩短。当温度偏高时,沥青路面疲劳拓展寿命占据疲劳全寿命的比例较大;当温度偏低时则相反。疲劳全寿命的对数值与温度、应力比均成反比。裂纹拓展寿命占疲劳全寿命的百分比和温度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疲劳全寿命 温度 应力比 全寿命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