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夜滋阴、昼升阳治疗失眠症 被引量:21
1
作者 潘早波 诸毅晖 +3 位作者 易玉辉 寇君 文培培 成词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52-3954,共3页
失眠总由阴阳二气昼夜运行异常、阴阳失交所致。夜间阳盛阴衰,故夜卧不宁;白昼阴盛阳衰而见神疲乏力。针对夜间睡卧不宁,当于夜间(或下午)治以泻阳补阴;针对日间精力不济,当于白昼予升阳法治之。治疗失眠症当夜滋阴与昼升阳择时使用,可... 失眠总由阴阳二气昼夜运行异常、阴阳失交所致。夜间阳盛阴衰,故夜卧不宁;白昼阴盛阳衰而见神疲乏力。针对夜间睡卧不宁,当于夜间(或下午)治以泻阳补阴;针对日间精力不济,当于白昼予升阳法治之。治疗失眠症当夜滋阴与昼升阳择时使用,可使阴阳调和而"昼精-夜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择时治疗 滋阴 升阳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算法探讨李东垣“升阳理论”的现代医学内涵及用药规律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赵蕊 《河北中医》 2024年第7期1204-1210,共7页
李东垣是燕赵地区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非凡代表性的医学大家,“升阳理论”是其理论的精髓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李东垣用药遣方的经验至今仍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但相关的现代科学机制并不清楚。本文以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中的升阳... 李东垣是燕赵地区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非凡代表性的医学大家,“升阳理论”是其理论的精髓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李东垣用药遣方的经验至今仍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但相关的现代科学机制并不清楚。本文以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中的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益气汤、升阳补气汤四个方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手段,分析李东垣“升阳法”及其用药规律的内在机制,从而丰富李东垣“升阳法”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数据挖掘 计算机通信网络 药理学 李东垣 升阳
下载PDF
浅析《原机启微》治法方药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蒋鹏飞 彭俊 彭清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61-64,共4页
《原机启微》是元末明初医家倪维德所著,该书共分二卷。上卷按病因、病机将眼部病证分为十八类;下卷为附方,对方剂组成、主治、方解作了详细说明。其治法多样,有清肝降火法、疏风散热法、活血养荣法等15种;组方君臣佐使分明,注重健脾养... 《原机启微》是元末明初医家倪维德所著,该书共分二卷。上卷按病因、病机将眼部病证分为十八类;下卷为附方,对方剂组成、主治、方解作了详细说明。其治法多样,有清肝降火法、疏风散热法、活血养荣法等15种;组方君臣佐使分明,注重健脾养胃,讲究药物气味厚薄,善用药对;善用辛散药、升阳药,归经用药,颇具特色。该文对其治法及方药特点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机启微 倪维德 清肝降火法 脾胃 辛散 升阳
下载PDF
浅析彭清华教授上病下取治疗干眼症经验 被引量:16
4
作者 蒋鹏飞 彭俊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61-664,共4页
彭清华教授采用上病下取法治疗干眼症,常从升阳疏肝,补肾养血论治。升阳疏肝,则气机条达,阳气的功能得到恢复,有助阴液生成;补肾养血,则能补充肝血肾阴,使泪液生化之源充裕,肝肾阴阳并重,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以滋阴药配伍升阳... 彭清华教授采用上病下取法治疗干眼症,常从升阳疏肝,补肾养血论治。升阳疏肝,则气机条达,阳气的功能得到恢复,有助阴液生成;补肾养血,则能补充肝血肾阴,使泪液生化之源充裕,肝肾阴阳并重,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以滋阴药配伍升阳药,取肝肾俱在下焦,非风药行经不可达之意,使药物直达下焦肝肾与上部病位眼,故对干眼症治疗获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上病下取 升阳疏肝 补肾养血 逍遥散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晞星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代谢性疾病经验
5
作者 凡晓菲 刘然 王晞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00-5904,共5页
代谢性疾病是由于糖、脂类、蛋白质、嘌呤、微量元素等物质与能量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王晞星教授认为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病机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其从升阳益气、升阳除湿、升阳散火三方面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选用补中益... 代谢性疾病是由于糖、脂类、蛋白质、嘌呤、微量元素等物质与能量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王晞星教授认为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病机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其从升阳益气、升阳除湿、升阳散火三方面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选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基础方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升”与“降”在人体的运用中相辅相成,升降相因,有升则有降,有降则有升,“升”与“降”既对立又统一。文章总结了王教授的临床经验,王教授在运用升清降浊之法时,升清与降浊并用,配伍风药以胜湿。清阳升则人体脏腑得以濡养,浊阴降则糟粕垃圾排出体外,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阴平阳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疾病 升清降浊法 名医经验 升阳益气 升阳除湿 升阳散火
原文传递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析益气升阳法治疗原发性低血压
6
作者 焦旭华 李玉峰 肖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1-1596,共6页
原发性低血压具有起病隐匿、病情缠绵、病因复杂、症状多见等特点,其病位在血脉,病机以虚为主,病变涉及全身脏腑。“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总结了阴阳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基于此,本文提出原发性低血压的基本病机在于阳... 原发性低血压具有起病隐匿、病情缠绵、病因复杂、症状多见等特点,其病位在血脉,病机以虚为主,病变涉及全身脏腑。“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出自《黄帝内经》,总结了阴阳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基于此,本文提出原发性低血压的基本病机在于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失常。其本质在于整体阳虚失其温化,气虚统摄无权,引发血行乏力、固护不周,进而导致阴成形失常,包括脏腑虚损、精微物质生成受阻及痰饮瘀血等有形病理产物的积聚留滞。临证应以益气升阳法为核心:补气,为血液运行提供动力;升阳,资化气之源;重视固护脏腑,改善阳虚阴盛的体内环境;祛除痰湿瘀滞等阴邪,畅通气血运行的通道。应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指导原发性低血压治疗,有助于深入认识该病病机并拓宽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低血压 阳化气 阴成形 益气升阳 固护脏腑 扶阳消阴
原文传递
苏凤哲运用清震汤加味治疗杂症临床经验 被引量:4
7
作者 邓春燕 苏凤哲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2期147-148,共2页
清震汤(升麻、荷叶、苍术)升清降浊,适用于湿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邪弥漫三焦的病变。苏凤哲教授灵活运用清震汤,采取燥湿、利湿、芳化、宣透的方法治疗湿疹;通过化湿、利湿、散火使湿热分离,热随湿泄治疗口疮;运用升阳胜湿,补... 清震汤(升麻、荷叶、苍术)升清降浊,适用于湿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邪弥漫三焦的病变。苏凤哲教授灵活运用清震汤,采取燥湿、利湿、芳化、宣透的方法治疗湿疹;通过化湿、利湿、散火使湿热分离,热随湿泄治疗口疮;运用升阳胜湿,补益元气的方法治疗鼻炎;运用补脾除湿、散火润燥法治疗干眼症。均取得较好效果,兹将苏老师运用清震汤加味治疗杂症的经验,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凤哲 清震汤 升阳除湿
下载PDF
李东垣升阳论在慢性肾病蛋白尿中的运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蔡柳洲 漆柏安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2期1-2,共2页
李东垣的升阳理论,在慢性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根据慢性肾病临床上的不同特征,分别选用升阳除湿汤、补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均获满意疗效,充分证实了李东垣的升阳理论在临床上治疗肾病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蛋白尿 升阳理论 李东垣
下载PDF
基于“阴火”理论与胃癌能量代谢、酸性微环境的关系探讨胃癌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梁阳月盈 廖冬颖 +2 位作者 苏畅 李悦 孔凡铭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104-2111,共8页
以李杲的“阴火”理论为基础,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胃癌的发病机制和辨证治法,认为元气虚损是胃癌发生的基础,气火失调,痰、气、瘀蕴结是胃癌发展的病因。胃癌的发生与脾胃内伤化火有关,阴火与肿瘤的能量代谢和酸性微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从... 以李杲的“阴火”理论为基础,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胃癌的发病机制和辨证治法,认为元气虚损是胃癌发生的基础,气火失调,痰、气、瘀蕴结是胃癌发展的病因。胃癌的发生与脾胃内伤化火有关,阴火与肿瘤的能量代谢和酸性微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从中医典籍中溯源阴火,阐释“阴火”学说的理论内涵,对阴火致病与胃癌形成的生理、病理变化做出总结分析,并提出中医治疗胃癌的原则和方法。在治疗上,应用“升阳散火”之法,既能补中升阳,又能泻火清热,达到调整气机、消除阴火、抑制肿瘤的目的。为胃癌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也为“阴火”理论的临床应用拓展了新的领域。此外,对“阴火”理论与胃癌的能量代谢、酸性微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提供新视角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阴火 脾胃气虚 甘温除热 升阳散火 李杲
下载PDF
李云英健脾升阳益气法治疗耳聋经验介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喆 李松键 李云英(指导)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1期218-220,共3页
李云英教授认为脾虚清阳不升,浊阴上干,耳窍失养而功能失司,以致耳部病变为耳聋重要病因病机。李教授从健脾升阳益气方面论治耳聋,治疗时注重中医为体,辨证论治,遣方用药,进而有效治疗耳聋及延缓疾病发展。
关键词 耳聋 健脾升阳益气法 清阳不升 浊阴上干
原文传递
宗气理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玉珂 陆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11-214,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不全,回心血量不能排出,静脉血液瘀阻进而组织灌注低下,循环功能障碍,肺循环、体循环瘀血,引起呼吸困难、四肢乏力、运动耐量降低等,预后较差。西医主要通过利尿...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不全,回心血量不能排出,静脉血液瘀阻进而组织灌注低下,循环功能障碍,肺循环、体循环瘀血,引起呼吸困难、四肢乏力、运动耐量降低等,预后较差。西医主要通过利尿、强心、扩张血管等治疗减轻心脏的容量、压力负荷,抑制心肌重构、减缓心衰进程,但常效果有限。慢性心衰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在西药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活动耐量,也可改善长期预后,为心衰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与选择。而中医学宗气和心衰明显相关,研究宗气理论及应用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医学认为宗气失调是慢性心衰的主要病机,具体表现为:宗气闭阻、宗气不足、宗气下陷、宗气虚脱,治法对应以流转大气、补益宗气燮理三焦、升阳举陷、救逆固脱,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通过整理论及宗气理论的有关文献,对宗气的产生、分布、功能及宗气失调的表现、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阐释,并期望有助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宗气 升阳举陷
下载PDF
刘娜教授升阳除湿法治疗虚劳病经验
12
作者 杨心雨 刘娜 《光明中医》 2023年第6期1156-1158,共3页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研究生导师刘娜教授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科研及肾脏病理诊断工作13年,擅长运用中医临床思维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切入点治疗内科相关疾病。笔者有幸随诊2年,亲睹刘娜...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研究生导师刘娜教授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科研及肾脏病理诊断工作13年,擅长运用中医临床思维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切入点治疗内科相关疾病。笔者有幸随诊2年,亲睹刘娜教授运用升阳除湿法治疗虚劳,疗效甚佳。此文从刘娜教授辨证治疗虚劳的1则典型医案着手,浅析刘娜教授对于虚劳独到的辨证思维方式以及选方用药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升阳除湿法 刘娜
下载PDF
额尔敦朝鲁教授治疗乌笋萨病理论探讨
13
作者 高玉峰 额尔敦朝鲁 娜仁图雅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0期150-152,共3页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蒙医将脑卒中辨证为萨病的范畴,萨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人体内气血的运行及流通出现障碍,三根失衡,赫依和琪素相搏及运行障碍而对大脑黑脉产生损伤,继而使白脉之海——脑受损伤而发病。蒙医辨证施治治疗...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蒙医将脑卒中辨证为萨病的范畴,萨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人体内气血的运行及流通出现障碍,三根失衡,赫依和琪素相搏及运行障碍而对大脑黑脉产生损伤,继而使白脉之海——脑受损伤而发病。蒙医辨证施治治疗萨病安全、有效。额尔敦朝鲁教授从事蒙医蒙药治疗萨病临床与教学30余年,汇集了大量关于治疗萨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出一系列治疗萨病的理论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其中以升阳通络原则使用性温、通络蒙药,治疗因嗜食肥甘导致的巴达干赫依特性“乌笋萨病”,为治疗乌笋萨病提供了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乌笋萨病 蒙医辨证施治 额尔敦朝鲁 升阳通络
下载PDF
阴升阳降是达到阴平阳秘的必然运行形式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永康 曹方 乔荣跃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902-4904,共3页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乃万物之根本,阳升阴降,阴升阳降方可达到阴阳平衡。文章分别从天地阴阳、人体气血、易经卦象、脏腑经络等方面阐述"阴升阳降"理论,从济卦...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乃万物之根本,阳升阴降,阴升阳降方可达到阴阳平衡。文章分别从天地阴阳、人体气血、易经卦象、脏腑经络等方面阐述"阴升阳降"理论,从济卦、脾胃升降、肝肾互用、心肾相交、任督二脉等方面具体阐述"阴升阳降"发生机理,并且通过例举阴升阳降的常用方和名老中医临证应用阴升阳降理论治疗疾病的经验,说明阴升阳降是达到阴平阳秘的必然运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升阳降 阴平阳秘 心肾 肝肾 脾胃 运行
原文传递
阴阳升降理论探析与启迪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燚 王海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32-35,共4页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阴阳升降 阳升阴降 阴升阳降 圆运动
下载PDF
李东垣升脾阳诸法运用钩玄 被引量:14
16
作者 唐汉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81-1883,共3页
著名医家李东垣著《脾胃论》,发展了《内经》有关脾阳以及升降论说内容,重视脾阳升发和生长的特性,认为只有脾阳升发,清气、谷气才能上升,元气才能充沛,内外邪才不致为患或虽病也易治疗。对脾胃损伤,补脾升阳益气法为根本治疗大法。重... 著名医家李东垣著《脾胃论》,发展了《内经》有关脾阳以及升降论说内容,重视脾阳升发和生长的特性,认为只有脾阳升发,清气、谷气才能上升,元气才能充沛,内外邪才不致为患或虽病也易治疗。对脾胃损伤,补脾升阳益气法为根本治疗大法。重视升发阳气在脾胃病治疗中的作用,东垣创立了升脾阳法和系列升发脾阳的有效方剂。升脾阳法的用药特点是升发、辛散之药应用较多以达到升举清阳、通畅气机的目的。东垣升脾阳诸法应用广泛,各法代表方历经检验,是治疗脾胃病的良方。升脾阳法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对其精微之处值得探究和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脾阳 升脾阳法 运用
下载PDF
基于术数阴阳及气论阴阳探讨阴升阳降的科学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磊 许小敏 +5 位作者 卢志伟 刘永琦 朱向东 张利英 李程豪 张艳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15-2417,共3页
阴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因天人相应,所以人体内的清阳之气轻升而在上,浊阴之气重降而在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 阴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因天人相应,所以人体内的清阳之气轻升而在上,浊阴之气重降而在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这些理论告诉我们:阳主升发而在上,阴主沉降而在下,这是阴阳的本性。然而,在现实中却存在着和"阳主升,阴主降"相反的现象和生理活动,如,云雨的形成、气候的更迭、水火的既济、气血互化、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心肾相交、中医药治则治法、中医药升降配伍等。笔者通过认真深入的研究后认为,阴升阳降也是阴阳运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通过术数阴阳以及气论阴阳两方面阐释阴升阳降理论的科学性,以期为学术及临床上对阴阳理论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升阳降 术数 气论 科学性
原文传递
试论阴升阳降实为阳升阴降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林林 陈利国 +2 位作者 吴正治 王盛飞 陈俊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91-1893,共3页
人们普遍认为阴阳升降的运动形式有阳升阴降,阴升阳降两种,可是阴为什么能升,阳为什么能降呢?通过应用阴阳相对性和阴阳互根互用及阴阳概念的确定性等理论对天降地升、心肾相交、肝升肺降等阴升阳降理论的阐释,认为阴升实为阳升,阳降从... 人们普遍认为阴阳升降的运动形式有阳升阴降,阴升阳降两种,可是阴为什么能升,阳为什么能降呢?通过应用阴阳相对性和阴阳互根互用及阴阳概念的确定性等理论对天降地升、心肾相交、肝升肺降等阴升阳降理论的阐释,认为阴升实为阳升,阳降从本质上讲是阴降,由此认为阴阳升降运动只有阳升阴降一种运动形式。并提倡应严格遵从阴阳属性划分标准,规范中医的基本概念,希望通过对阴升阳降理论的辨识,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阴升阳降 阳升阴降
原文传递
从《傅青主女科》探傅青主用柴胡的规律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东华 邓杨春 高慧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0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总结归纳傅青主治疗妇科疾病中的柴胡用法,探索妇科疾病的发病规律,整理有利于提高临床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传承傅青主的有效经验。方法分析、对比傅青主的用药规律;研究柴胡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通过柴胡的使用总结妇科疾病的发病特点... 目的总结归纳傅青主治疗妇科疾病中的柴胡用法,探索妇科疾病的发病规律,整理有利于提高临床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传承傅青主的有效经验。方法分析、对比傅青主的用药规律;研究柴胡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通过柴胡的使用总结妇科疾病的发病特点,并进一步探索用药搭配。结果柴胡用小剂量主要用于升清,是调畅气机的重要手段;妇科疾病的发生跟带脉下陷关系密切,补气升陷在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举陷升清不仅可以用柴胡,还可以用其他药物如陈皮、升麻、荆芥等。结论疏肝解郁历来被认为是妇科疾病治疗的重点,但是从傅青主用柴胡的规律来看,升清举陷才是其中的关键,在临床中需多关注这方面的方式方法,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气机 升清 解郁 柴胡 妇科
下载PDF
吴惟康运用“辛甘化阳法”经验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德友 倪丽娟 《河南中医》 2016年第2期212-214,共3页
辛甘化阳法的临床应用颇为广泛,所治疾病除内科病以外,也同样广泛应用于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吴惟康教授从辛甘之功效与阴阳属性出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深度挖掘辛甘化阳的内涵,对辛甘化阳法做出的归纳总结,较为系统、... 辛甘化阳法的临床应用颇为广泛,所治疾病除内科病以外,也同样广泛应用于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吴惟康教授从辛甘之功效与阴阳属性出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深度挖掘辛甘化阳的内涵,对辛甘化阳法做出的归纳总结,较为系统、全面地诠释了辛甘化阳法在临床上的配伍应用,丰富了龙江医派学术宝库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甘化阳 阳气郁滞证 水气停聚证 阴寒内盛证 清阳不升证 清阳下陷证 吴惟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