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厅堂说唱与汉乐府艺术特质探析——兼论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对文本的制约和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廖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9,共7页
从汉画像石和有关文献材料分析来看,厅堂说唱是汉乐府重要的传播方式,这导致了诗歌由抒情言志向娱宾乐主功能的转化。汉乐府的叙事再现性、戏剧表演性以及世俗生活化正与此有直接关系。对不同时代不同文体和文学样式特有传播方式的考察... 从汉画像石和有关文献材料分析来看,厅堂说唱是汉乐府重要的传播方式,这导致了诗歌由抒情言志向娱宾乐主功能的转化。汉乐府的叙事再现性、戏剧表演性以及世俗生活化正与此有直接关系。对不同时代不同文体和文学样式特有传播方式的考察,也应该是古代文学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厅堂 说唱 汉乐府 艺术特质 传播方式
下载PDF
基于艺术传达的朗诵艺术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朝霞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50-453,共4页
朗诵根植于文学作品,拥有艺术的土壤。文章从艺术传达角度研究朗诵言语的建构材料和生成策略。在朗诵艺术中要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在于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和声音形象的塑造力,朗诵主体只有把审美认知、独特体味融入有声语... 朗诵根植于文学作品,拥有艺术的土壤。文章从艺术传达角度研究朗诵言语的建构材料和生成策略。在朗诵艺术中要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在于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和声音形象的塑造力,朗诵主体只有把审美认知、独特体味融入有声语言,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审美超越,获得有声语言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达 朗诵艺术 审美
下载PDF
江苏书画艺术走出去的难点与突破路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陶小军 楚小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8,共4页
书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江苏书画艺术在历史上有着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逐渐面临了几大难点:一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书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江苏书画艺术在历史上有着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逐渐面临了几大难点:一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已经展现出了新的时代面貌,原有的书画艺术理论已不能完全满足书画艺术创作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书画艺术理论的研究,促进对当代书画创作实践的指导。二是为实现艺术强省的建设目标,我们需要创造出能使更多书画艺术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目前的状况是人才很多,但是既出不来、又留不住,这使得江苏书画艺术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三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书画艺术本身的特殊性,江苏书画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参差不齐,这也严重影响了江苏书画艺术的创新和繁荣。江苏书画艺术应遵循以下几种方式,以探索寻求发展、实现突破的有效路径:第一,紧抓历史发展机遇,以艺术强省为契机,开拓书画艺术发展之路;第二,依托和整合江苏艺术资源平台,提升江苏书画艺术的活跃力;第三,加强书画理论研究,促进书画艺术创作实践的繁荣发展;第四,大力发展书画产业,规范书画市场;第五,培养和造就书画人才,着力打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江苏书画 艺术传播 难点 突破路径
下载PDF
蒙古族皮革造型艺术的特色及文化传播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妙琴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1期146-148,152,共4页
蒙古族的皮革造型艺术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智慧结晶。这些皮革造型艺术的种类丰富、做工精湛,不仅能够满足功能性需要,还具备极高的审美价值。时代的发展带来蒙古族皮革造型艺术的兴盛。本文从材质特色... 蒙古族的皮革造型艺术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智慧结晶。这些皮革造型艺术的种类丰富、做工精湛,不仅能够满足功能性需要,还具备极高的审美价值。时代的发展带来蒙古族皮革造型艺术的兴盛。本文从材质特色、造型特色、色彩特色及题材特色4方面分析了蒙古族皮革造型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望能够推动蒙古族皮革造型艺术的发展,促进我国少数民族特色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皮革造型 艺术特色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人机交互下工业产品艺术价值评估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商晓东 范露元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5-127,131,共4页
为解决传统工业产品艺术价值评估中方式单一,且评估结果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人机交互下的工业产品艺术价值评估系统。首先,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构建人机交互艺术价值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数据传输和业务逻辑层。其次,获取... 为解决传统工业产品艺术价值评估中方式单一,且评估结果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人机交互下的工业产品艺术价值评估系统。首先,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构建人机交互艺术价值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数据传输和业务逻辑层。其次,获取工业产品艺术价值各个指标评估结果,将各个指标评估结果传输到数据访问层中。该层采用SQL Server 2010插入、删除和修改工业产品艺术价值各个指标评估结果,读取数据库中工业产品艺术价值各个指标评估结果。最后,实时更新工业产品艺术价值各个指标评估结果,获取最终的评估结果,将其传输到人机交互界面,向用户展示最终工业产品艺术价值评估结果。经过实验分析发现,用户可通过系统中人机交互界面实时直观的观测工业产品艺术价值,采用该系统用户对汽车的综合评价分数是8.44分,该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产品 艺术价值 评估系统 人机交互 数据传输 数据访问层
下载PDF
诗画互文:商山四皓图像历代接受与流播研究
6
作者 孙浩章 翟佩龙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117-120,129,共5页
商山四皓在《史记》记载的基础上,历代以文赋、诗词和图像等艺术形式传播,其“进取”与“隐逸”相交织、“入世”与“出世”相结合的独特文化现象,历经两千多年积淀成为中国士人重要的精神符号。以群像形式存在的人物图像对于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在《史记》记载的基础上,历代以文赋、诗词和图像等艺术形式传播,其“进取”与“隐逸”相交织、“入世”与“出世”相结合的独特文化现象,历经两千多年积淀成为中国士人重要的精神符号。以群像形式存在的人物图像对于商山四皓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从诗文研究与图像对比的视角,分析商山四皓文化的接受与流变及隐逸文化的正向价值,以期推动商山四皓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山四皓文化 商山四皓图像 艺术表现 文化流播
下载PDF
美术创作从构思到传达的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洪新发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0-33,共4页
作为美术工作者,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然而创作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还要掌握创作规律、总结创作经验、体悟现实生活、潜心艺术构思。同时,在这过程中创作者应注重创作状态、创作取向、创作语言... 作为美术工作者,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然而创作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还要掌握创作规律、总结创作经验、体悟现实生活、潜心艺术构思。同时,在这过程中创作者应注重创作状态、创作取向、创作语言三方面的研究,从而顺利解决美术创作中从构思到传达的种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创作 构思 传达 解析
下载PDF
浅谈设计的美学特征
8
作者 冯志刚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5年第4期69-71,共3页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了设计的现代化进程,社会需求也呼唤高素质的人才,美术教学面临着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的一系列变革。高校在推进设计教育的进程中必须从美学元素的各层面推进设计教育的现代化。
关键词 现代设计美学 艺术美 设计美 传达性 包容性
下载PDF
川东北“翻山铰子”的解读与传承
9
作者 李明 梁列峰 《艺术与民俗》 2021年第2期67-70,共4页
川东北巴文化聚居区的非遗—"翻山铰子"是一种民俗文化。笔者曾多次实地调研平昌龙岗地区,拜访传承人和文化站工作者,现场观摩,体验学习。文章结合采集的民间故事与图片文献,考查"翻山铰子"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嬗变,... 川东北巴文化聚居区的非遗—"翻山铰子"是一种民俗文化。笔者曾多次实地调研平昌龙岗地区,拜访传承人和文化站工作者,现场观摩,体验学习。文章结合采集的民间故事与图片文献,考查"翻山铰子"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嬗变,以艺术表征视角对舞蹈、声乐、器乐等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梳理"翻山铰子"文化意蕴下的形成原因、主体功能和结构关系。"翻山铰子"受到地域、历史、文化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反映了民族精神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翻山铰子 艺术表征 文化意蕴 活态传承
原文传递
武舞相融中“剑”的舞台艺术探寻
10
作者 余梦露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528,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影像资料法、对比法,以武术和舞蹈的融合作为切入点,对以"剑"为道具和创作元素的舞蹈作品进行分析,以此探索从"武之剑"到"剑之舞"的舞台艺术价值。认为:在深厚的历史背景下和现代多元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影像资料法、对比法,以武术和舞蹈的融合作为切入点,对以"剑"为道具和创作元素的舞蹈作品进行分析,以此探索从"武之剑"到"剑之舞"的舞台艺术价值。认为:在深厚的历史背景下和现代多元的舞台呈现语境中,剑的舞化过程就是对舞剑过程的审美再造过程。探讨"剑"在舞蹈表达中叙事性的功能转变,"剑"在舞台呈现中的表意性艺术传达,"剑"在艺术表现中的传统意象,为武术与舞蹈的嫁接和融合寻找更多的途径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舞蹈 艺术传达 舞台呈现 武术表演 舞台艺术
下载PDF
苗族银饰于时代更迭中“传与承”的动态解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杨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4,共4页
苗族银饰跳出师承或宗亲关系的"手艺传承"途径视角,以文化被"交付"后获得"接纳、承载"过程为标准,则"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亦可被界定为"手工艺信息"的传与承。此过程具有构成要素与... 苗族银饰跳出师承或宗亲关系的"手艺传承"途径视角,以文化被"交付"后获得"接纳、承载"过程为标准,则"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亦可被界定为"手工艺信息"的传与承。此过程具有构成要素与传承关系的发生都是动态变化的特点。"传与承"的途径及对应人群的错位,往往使"传统手工艺文化主体"呈现出各种不恰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意境 系统学理论 文化信息传递
原文传递
解读宗白华意境创构的层次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萱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宗白华把意境的创构分为三层。第一层“直观感象的模写”即主体心灵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注重“动象”的表现 ,是主“实”的。第二层“活跃生命的传达”是一个虚实交融的境界 ,更注重虚境所产生的审美价值和功用。在第三层“最高灵境的启... 宗白华把意境的创构分为三层。第一层“直观感象的模写”即主体心灵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注重“动象”的表现 ,是主“实”的。第二层“活跃生命的传达”是一个虚实交融的境界 ,更注重虚境所产生的审美价值和功用。在第三层“最高灵境的启示”中 ,他将中国传统意境理论提升到人生的境界 ,这就指归于一个更高层次的“实”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直观感象 生命 宗白华 审美价值 美学思想 艺术意境理论
下载PDF
声之韵——中国园林中声境的营造与传递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晓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6年第4期17-19,共3页
在对园林意境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风声、雨声、水声等自然之声和丝竹管乐声、梵音钟声等非自然之声两方面研究中国园林中声境的营造与传递,揭示中国园林中的声境之美。
关键词 园林意境 声境 营造 传递
原文传递
“意境”与“灵境”在传播交流活动中的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妍 梁国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3,共3页
“意境”与“灵境”分属艺术与技术两个不同领域,这两种由不同传播交流媒介和方式所产生的精神活动,具有许多本质上的同一性。“意境”是艺术创作和接受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所创造出来的精神的传播交流场域;而“灵境”,不仅是人类... “意境”与“灵境”分属艺术与技术两个不同领域,这两种由不同传播交流媒介和方式所产生的精神活动,具有许多本质上的同一性。“意境”是艺术创作和接受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所创造出来的精神的传播交流场域;而“灵境”,不仅是人类与当代特定的技术设备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交流活动的场域,而且是一种身体实践活动的场域。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灵境”是一种比“意境”更具象、更实际、由身体直接触发、感官直接接受的生存实践活动。“意境”与“灵境”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本性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媒介形态和媒介方式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境 意境 传播媒介 自由发展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词中概念隐喻的日译对意境传达作用探析
15
作者 王召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1-96,共6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概念隐喻的翻译质量会影响其意境传达,进而影响译作对外宣传的效果。本文从概念隐喻在整个语篇中是否依赖语境的视角,将概念隐喻分为语境独立型隐喻和语境依赖型隐喻,并从隐喻始源域的“多元性”视域对概念隐喻的日译进... 中国古典诗词中概念隐喻的翻译质量会影响其意境传达,进而影响译作对外宣传的效果。本文从概念隐喻在整个语篇中是否依赖语境的视角,将概念隐喻分为语境独立型隐喻和语境依赖型隐喻,并从隐喻始源域的“多元性”视域对概念隐喻的日译进行分析,认为研究诗词中概念隐喻的日译可以促进译入语读者对原诗词的意境理解,更好地传达原诗词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概念隐喻 日译 意境传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