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入渗对边坡性状影响的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李焕强 孙红月 +1 位作者 孙新民 尚岳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9-594,共6页
通过构建不同坡角边坡物理模型分别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对坡体进行分层监测。采用自动水份传感器测定坡体不同位置处含水率;用光纤传感器测定坡体内不同深度处应变;用压力盒测定坡体前端不同深度处推力。得到在降雨入渗作用下边坡性... 通过构建不同坡角边坡物理模型分别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对坡体进行分层监测。采用自动水份传感器测定坡体不同位置处含水率;用光纤传感器测定坡体内不同深度处应变;用压力盒测定坡体前端不同深度处推力。得到在降雨入渗作用下边坡性状的变化规律:①边坡坡体含水率、坡前推力、坡体变形在降雨期增大,雨后随时间逐渐减小。②受降雨入渗作用影响,土体含水率增长由坡面开始逐渐向下发展,坡体表层附近的含水率变化最大,底层变化最小。坡前推力、坡体变形在坡体深度方向上,由浅入深受降雨影响逐渐减弱,即表层受影响最大,底部受影响最小,这解释了降雨诱发的均质土坡破坏容易出现在浅层的原因。③受相同降雨条件的影响,20°坡角边坡模型产生变化较大,但响应较晚,而10°坡角边坡模型产生变化较小,但响应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边坡 物理模型 水份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下载PDF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氮磷的流失与迁移过程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丽 王力 王全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5,共7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坡度的土壤侵蚀程度,分析了土壤养分在不同坡度(5°,10°,15°,20°,25°)随坡面径流流失及水分入渗向下迁移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在恒定降雨强度下,初始产流10min内,产...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坡度的土壤侵蚀程度,分析了土壤养分在不同坡度(5°,10°,15°,20°,25°)随坡面径流流失及水分入渗向下迁移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在恒定降雨强度下,初始产流10min内,产流产沙量随时间迅速递增,随后缓慢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总产流量大小为15°〉10°〉20°〉5°〉25°;10°总产沙量最大,15°和20°总产沙量相近,5°和25°总产沙量接近。不同坡度条件下总产流量和总产沙量随坡度的变化趋势均可用二次函数拟合,相关系数R2为0.65。10°~15°坡度之间存在一个对径流中养分浓度变化有显著影响的转折点。硝态氮在湿润层内的迁移过程用幂函数描述,铵态氮在湿润层内的浓度变化用三次多项式拟合,速效磷浓度在湿润层内随深度变化并不明显;硝态氮、铵态氮总流失量随坡度的变化趋势符合二次多项式变化,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1和0.77。20°时水溶性磷流失总量最大,为15°坡面的1.61倍。径流中初始养分浓度主要受养分在径流中溶解度的影响,在产流后期,土壤流失量对径流养分浓度的影响程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坡度 地表径流 养分流失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速度特征 被引量:22
3
作者 夏卫生 雷廷武 +1 位作者 刘春平 赵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9-123,共5页
通过在室内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下用电解质脉冲法对坡面水流速度进行测量。坡面长8m,宽15cm,坡度范围5°~25°。测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坡长对流速的影响不显著,而降雨强度和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当显著;坡度越大,... 通过在室内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下用电解质脉冲法对坡面水流速度进行测量。坡面长8m,宽15cm,坡度范围5°~25°。测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坡长对流速的影响不显著,而降雨强度和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当显著;坡度越大,坡面产沙和冲沟发育越快;随着细沟的形成,水流速度逐渐减小。大坡度的水流速度变化揭示了细沟发育具有突发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坡面径流 薄层水流速度 电解质脉冲法
下载PDF
半干旱区高速公路边坡不同年代人工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余海龙 顾卫 +1 位作者 江源 刘永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2-25,共4页
试验研究了呼集高速公路边坡建造人工植被后,在不同时间序列上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土壤肥力随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表现为土壤黏粉粒、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的增加,以及土壤pH的下降,0~10c... 试验研究了呼集高速公路边坡建造人工植被后,在不同时间序列上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土壤肥力随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表现为土壤黏粉粒、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的增加,以及土壤pH的下降,0~10cm表层土壤的恢复显著高于10~20cm土壤;随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善,侵入的草本植物数量、植被盖度增加,由简单的人工植被向复杂的灌草群落演替。但从群落物种组成看,公路边坡生态系统尚处于不稳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被 土壤性状 植物群落 植被盖度 恢复动态 高速公路边坡 半干旱区
下载PDF
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的抗侵蚀效应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绍才 孙海龙 +2 位作者 杨志荣 何磊 崔保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从泥沙与养分流失的角度,对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抵抗降雨侵蚀效应进行了研究,对侵蚀量与降雨强度、坡度、播种量及草的生长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抵抗降雨侵蚀的...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从泥沙与养分流失的角度,对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抵抗降雨侵蚀效应进行了研究,对侵蚀量与降雨强度、坡度、播种量及草的生长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抵抗降雨侵蚀的特征.结果表明:除降低雨滴动能外,坡面草本植被层具有明显的分流作用,降低了到达坡面的有效降雨量;泥沙与养分侵蚀量随坡度和播种量的增大而减少,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侵蚀量与试验因子间存在显著的函数关系,且抵抗降雨效应随草的生长发育程度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动态特征;在高雨强下,基质的泥沙与养分流失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具有较好的抵抗降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岩石边坡 喷播植草 护坡 侵蚀
下载PDF
人工堆山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赵波 许宝田 +1 位作者 阎长虹 王威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9-864,共6页
镇江市蛋山堆山工程是在原蛋山废弃采石场地基上,采用建筑垃圾堆筑起一座具景观功能的新蛋山,堆土厚度最大达50m,该工程西侧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较大的软土层,勘察试验结果表明该软土层强度低,压缩性高,对新山体的变形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 镇江市蛋山堆山工程是在原蛋山废弃采石场地基上,采用建筑垃圾堆筑起一座具景观功能的新蛋山,堆土厚度最大达50m,该工程西侧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较大的软土层,勘察试验结果表明该软土层强度低,压缩性高,对新山体的变形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该工程为例,采用数值分析法对软土地基上人工堆山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计算时对堆土施工过程中4个阶段的岩土体变形和孔隙压力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基土层和地下水对人工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随堆土高度增大,坡体内超孔隙压力值和增长幅度、土体位移均不断增大。潜在滑动面附近超孔隙压力增大最大可达150kPa,引起土体中有效应力降低,不利于边坡稳定,竣工1a后孔隙压力消散最大可达71%,消散速度较慢,土体固结变形稳定将至少需要1a以上时间。竣工时,原地表最大水平位移为91.2cm,最大垂直位移量为38.3cm,位于堆土厚度较大的8号监测点。工后边坡变形稳定后,堆土体内部自身压缩沉降量约为70cm。竣工后岩土体最大位移位置位于人工山体中部,岩土体中将发生一定的差异变形,不利于边坡稳定。最后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得到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28,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接近,表明本文计算结果可靠,可以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堆山 边坡 稳定性 数值分析
下载PDF
辽西北典型人工林地不同坡位土壤养分特征及与林木生长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6
7
作者 宋依璇 邓继峰 +2 位作者 李景浩 魏亚伟 陈天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4,共7页
对凌源、建平和阜新3个地点共24块样地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林进行调查,按照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下)分上、下2层(0~15cm)和(15~30cm)采集土壤样本。结果表明,1)2树种林地土壤养分... 对凌源、建平和阜新3个地点共24块样地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林进行调查,按照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下)分上、下2层(0~15cm)和(15~30cm)采集土壤样本。结果表明,1)2树种林地土壤养分特征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其中全N和全P在不同坡位差异明显。2)2树种坡下各元素间相关系数高于坡中和坡上,且均达到显著水平。3)2树种坡下土壤养分与林分生长性状间相关性高于坡中和坡上,且均达到显著水平。2种造林树种坡下表层土壤养分能显著影响林木生长状况在经营时需要特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樟子松 人工林 坡位 土壤养分 生长性状
下载PDF
坡面和坡向对遂渝铁路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裴娟 艾应伟 +2 位作者 刘浩 张志卿 曾丽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针对采用客土喷播人工土壤进行植被恢复的铁路边坡,对铁路边坡岩石创面人工土壤植被的盖度、高度、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坡向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边坡植被盖度在不同坡位... 针对采用客土喷播人工土壤进行植被恢复的铁路边坡,对铁路边坡岩石创面人工土壤植被的盖度、高度、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坡向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边坡植被盖度在不同坡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坡下(87%)>坡上(31%)>坡中(19%)。铁路边坡坡位对植被的盖度、高度、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影响,但对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Marg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显著。铁路边坡坡向对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影响,表现为西坡>北坡>南坡>东坡,但对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lef丰富度指数以及植被的盖度、高度、平均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边坡 人工土壤 植被恢复 坡位 坡向
下载PDF
植被混凝土边坡抗冲刷模型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海清 李灿 +2 位作者 赵尚毅 王庆鑫 彭岳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28-134,共7页
植被混凝土是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目前植被混凝土边坡抗冲刷性能研究不足,本文通过自主设计的边坡坡面冲刷试验车及人工降雨装置,进行包括1∶0.75、1∶1和1∶1.25等3个不同边坡坡度,1.9、2.4和2.9 L/min等3个不同降雨强... 植被混凝土是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目前植被混凝土边坡抗冲刷性能研究不足,本文通过自主设计的边坡坡面冲刷试验车及人工降雨装置,进行包括1∶0.75、1∶1和1∶1.25等3个不同边坡坡度,1.9、2.4和2.9 L/min等3个不同降雨强度,素土边坡和植被混凝土边坡等2种不同边坡防护形式在内的共计18组室内人工降雨冲刷模拟试验,每组试验降雨历时60 min,每10 min记录一次泥沙侵蚀数据.对比分析了植被混凝土边坡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坡面的侵蚀过程,统计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泥沙侵蚀量,同时基于能量法进行了理论推导与计算,针对植被混凝土边坡提出等效糙率概念对公式进行了修正.试验结果表明:植被混凝土边坡泥沙侵蚀量远小于素土边坡,说明其在施工初期就能具备良好的抗冲刷性能;植被混凝土边坡坡面侵蚀主要为层状面蚀,存在局部的细沟侵蚀,素土边坡坡面侵蚀呈现出明显的沟蚀;素土边坡和植被混凝土边坡的泥沙侵蚀量与降雨强度和坡度均呈正相关关系,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临界坡度并分析了原因;基于能量法的理论计算能较好适应素土边坡,植被混凝土边坡泥沙侵蚀量的计算在通过提出等效粗率的方法后,理论值与试验值较为接近,但存在一定误差,如何合理减小误差及探讨其中的理论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人工降雨 坡面侵蚀 能量法 等效糙率
下载PDF
不同坡位对4种阔叶乡土树种叶片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余明 王卓敏 薛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94,共6页
对木荷Schima superba、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在不同坡位的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化学计量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这些树种在不同坡位上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1)4个树种在上坡... 对木荷Schima superba、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在不同坡位的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化学计量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这些树种在不同坡位上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1)4个树种在上坡、中坡和下坡的叶片碳含量范围分别为483.58~527.36、501.99~507.58和473.85~527.18 g·kg^(-1),叶片氮含量范围分别为10.31~14.86、12.34~16.94和11.37~18.38 g·kg^(-1),叶片磷含量范围分别为0.65~1.05、0.82~1.14和0.93~1.44 g·kg^(-1);2)通常上坡的叶片氮、磷含量较低,同一树种不同坡位之间的叶片氮、磷含量大多差异显著;3)4种树种叶片C∶N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上坡、中坡、下坡的分布范围分别为32.5~48.1、29.6~41.0、25.8~45.3;C∶P较低,在上坡、中坡、下坡的分布范围分别为500.1~766.0、439.9~614.0、329.6~557.0;N∶P在上坡、中坡、下坡的分布范围分别为14.0~16.4、12.9~15.1、12.3~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乡土树种 人工林 木荷 灰木莲 乐昌含笑 山杜英 叶片养分 坡位 广东省韶关市
下载PDF
百喜草人工植被对坡面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士余 左长清 朱金兆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5期16-20,共5页
为研究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及其凋落物水源涵养作用,采用土壤水分渗漏装置进行试验,得到不同处理的地表和土壤径流深。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小区的径流组成有很大差异,A(百喜草覆盖处理小区)、B(百喜草敷盖处理小区)、C(裸露... 为研究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及其凋落物水源涵养作用,采用土壤水分渗漏装置进行试验,得到不同处理的地表和土壤径流深。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小区的径流组成有很大差异,A(百喜草覆盖处理小区)、B(百喜草敷盖处理小区)、C(裸露对照处理小区)各处理的总径流深分别为1245.24、1453.81和1383.23 mm,其中,地表径流深分别为24.46、50.2和592.07 mm,土壤径流深分别为1220.78、1403.61和791.16 mm;A、B、C各处理的地表径流深与降雨量拟合最优经验方程均为二次抛物线型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0.861和0.810,方程均达极显著性相关;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的地表径流深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喜草 人工植被 坡面径流 水土保持 土壤水分渗漏装置
下载PDF
矿山边坡坡度对降雨入渗与侵蚀过程影响试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邵莲芬 曾红彪 +1 位作者 李雄峰 赵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78,共5页
以河南省焦作市某矿山边坡为例,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矿山边坡坡度对降雨入渗及产流侵蚀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雨强对入渗过程有重要影响,雨强在120~180 mm/h变化时,平均入渗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并随时间逐渐减小;坡度为20&#... 以河南省焦作市某矿山边坡为例,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矿山边坡坡度对降雨入渗及产流侵蚀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雨强对入渗过程有重要影响,雨强在120~180 mm/h变化时,平均入渗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并随时间逐渐减小;坡度为20°~45°范围内,随边坡坡度减小,平均入渗率呈增大趋势,压实度增大,土壤孔隙率减小,入渗能力减小;土壤侵蚀量与土壤侵蚀模数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侵蚀模数在边坡35°处出现较大转折;随着边坡坡度增大,浸润锋入渗边坡的速率增大,坡度越大浸润锋向坡底发展的速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入渗 矿山边坡 土壤侵蚀 试验
下载PDF
人工降雨条件下坡面流试验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宗强 雷孝章 张鹏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5个固定坡度的试验水槽和人工降雨系统模拟了不同坡度和雨强下的坡面薄层水流,分析其水动力学特性随坡度和雨强的变化规律,为坡面侵蚀理论提供了试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降雨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各水力学特性与坡度和雨强呈较好... 采用5个固定坡度的试验水槽和人工降雨系统模拟了不同坡度和雨强下的坡面薄层水流,分析其水动力学特性随坡度和雨强的变化规律,为坡面侵蚀理论提供了试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降雨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各水力学特性与坡度和雨强呈较好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坡面流 水动力学特性 坡度 雨强
下载PDF
人工降雨条件下高速公路植被边坡模型水文效应测试
14
作者 赵娅如 曹雲翔 +3 位作者 杨成参 史锋厚 付红祥 初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3,共10页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常采用生态护坡方式,尤其以植被结合覆盖方式防护效果较好。为掌握高速公路边坡的水文效应,通过建立边坡试验模型,设置不同处理组合开展人工降雨,探讨不同覆盖物、不同生长期植被、不同降雨强度对边坡模型水文效应的影...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常采用生态护坡方式,尤其以植被结合覆盖方式防护效果较好。为掌握高速公路边坡的水文效应,通过建立边坡试验模型,设置不同处理组合开展人工降雨,探讨不同覆盖物、不同生长期植被、不同降雨强度对边坡模型水文效应的影响,以便确定最佳的边坡植被防护体系参数。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覆盖椰丝草毯、秸秆纤维毯、草帘的边坡比裸土边坡的坡面径流量分别减少23.25%、15.66%、17.94%,而坡体水分渗透量分别增加了65.19%、48.10%、27.89%。在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不同生长期的植被边坡防护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4月生植被边坡模型的坡面径流量最小,坡体水分渗透量最大,抗雨水冲刷能力最强。降雨强度为60 mm·h^(-1)时,植被边坡并未产生坡面径流,植被发挥了很好的保护效果;随着降雨强度逐渐增大,裸土边坡和植被边坡的坡面产生径流时间和坡体水分渗出时间逐渐缩短,坡面径流量和泥沙占比均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综合而言,粉砂性高速公路边坡采用狗牙根(12 g·m^(-2))、紫穗槐(14 g·m^(-2))、胡枝子(10 g·m^(-2))种子混播后,覆盖椰丝草毯(300 g·m^(-2)),在正常管理养护条件下,待植物生长3个月后,坡面抗雨水冲刷能力显著增强,在降雨强度不超过120 mm·h^(-1)时,植被结合覆盖方式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护效果。植物和覆盖物两者相互作用可以减弱雨水对于边坡的冲击强度,消减坡面径流量,同时植物根系有利于雨水渗透坡体,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边坡模型 坡面径流量 坡体水分渗透量 防护效果
下载PDF
人工土壤中氮磷氯元素降雨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媛媛 邱利平 +3 位作者 赵本淑 龙凤 李绍才 孙海龙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利用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降雨场次、初始养分量和坡度对人工土壤N,P,Cl 3种营养元素径流损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径流水中N,P,Cl元素养分质量浓度与降雨场次之间呈对数关系、与初始养分量和坡度之间呈线性关系;(2)N,P,Cl元素养... 利用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降雨场次、初始养分量和坡度对人工土壤N,P,Cl 3种营养元素径流损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径流水中N,P,Cl元素养分质量浓度与降雨场次之间呈对数关系、与初始养分量和坡度之间呈线性关系;(2)N,P,Cl元素养分流失量与降雨场次呈对数关系、与初始养分量和坡度之间呈线性关系;(3)降雨场次对氮元素的作用明显高于磷和氯元素,坡度对N,P,Cl元素的作用大小依次为:Cl,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土壤 径流损失 降雨场次 坡度
下载PDF
黒垆土坡面细沟形态演变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新凯 龚家国 +3 位作者 任政 王丹阳 赵勇 杨苗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12,共8页
为探究黒垆土坡面细沟形态变化规律,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人工模拟降雨方法,以黑垆土为对象,选取60 mm/h雨强对面积为15 m^2的20°坡面进行历时均为1 h的三场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黑垆土坡面细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前两次降雨... 为探究黒垆土坡面细沟形态变化规律,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人工模拟降雨方法,以黑垆土为对象,选取60 mm/h雨强对面积为15 m^2的20°坡面进行历时均为1 h的三场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黑垆土坡面细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前两次降雨坡面以断续细沟为主,侵蚀方式主要为溯源侵蚀,第二场降雨结束时,细沟累积长度、平均宽度、平均深度分别为38.17 m、0.19 m、0.10 m,坡面细沟总面积占试验土槽面积的19.8%;第3次降雨坡面以连续细沟为主,细沟溯源侵蚀作用减弱,细沟沟壁崩塌和沟底下切增强,细沟累积长度减少5.66%,细沟平均宽度、平均深度、总面积分别增加了26.32%、60%、24.24%。(2)细沟平均宽度、平均深度、等高线偏离度沿斜坡长呈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现象,随着降雨场次的增加,细沟形态参数在沿坡长4~6 m处的最大值出现上移。径流能量的消长对坡面细沟形态演变规律具有明显影响。(3)细沟宽度和细沟深度在前两场降雨随距细沟沟头长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在第三场降雨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细沟深度随细沟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当细沟深度到达犁底层后,细沟深度增加变缓,细沟宽度增加变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细沟形态参数 黑垆土 水土流失 坡面冲蚀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大亚湾不同波浪、水深与坡度条件下车叶型人工鱼礁的安全重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振朝 陈丕茂 贾晓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50-1657,共8页
基于小振幅波和力学理论,以车叶型鱼礁为对象,对其在大亚湾不同波浪(台风、十年一遇、二十五年一遇、五十年一遇)、不同水深(6~20 m)、不同海床坡度(10-1、30-1、50-1)及附着生物等多种条件下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确定了车叶型鱼礁... 基于小振幅波和力学理论,以车叶型鱼礁为对象,对其在大亚湾不同波浪(台风、十年一遇、二十五年一遇、五十年一遇)、不同水深(6~20 m)、不同海床坡度(10-1、30-1、50-1)及附着生物等多种条件下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确定了车叶型鱼礁的安全重量和大亚湾海域适于其投放的水深范围。结果表明,安全重量在深于12 m的水深范围内变化平稳,而在较浅的水深特别是在波浪发生破碎的前后过程大小差异明显,表现出随水深变浅先变大后变小的波动特征,二十五年一遇的波浪条件下3种坡度的安全重量最大值分别为42.4、22.4和20.3 t,对应水深为10、12和14 m。坡度对礁体安全重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坡度越小,安全重量越轻,各种波浪条件下30-1与50-1下的安全重量随水深的变化特征相似,而10-1与30-1的差异远大于30-1与50-1的差异。礁体的安全重量与波浪条件、水深和海床坡度有直接关系,水深过浅或海床坡度过大均可能导致礁体在较大波浪下失稳。从礁体稳定性与航道安全性两方面考虑,应选择大亚湾12 m以深、坡度平缓的水域,投放设计重量为22.4 t的车叶型人工鱼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礁体重量 投放水深 海床坡度
下载PDF
基于人工台阶加固引流系统的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欧哲 罗国庆 +1 位作者 杨家富 姚玮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7期294-299,共6页
目前客土喷播技术在应用于矿山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时,坡面的喷播基材厚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且在强降雨条件下喷播基材流失严重,造成坡面植被成活率、覆盖率均较低,为此,在客土喷播技术中引入了坡面人工台阶加固引流系统。以繁昌县青山采... 目前客土喷播技术在应用于矿山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时,坡面的喷播基材厚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且在强降雨条件下喷播基材流失严重,造成坡面植被成活率、覆盖率均较低,为此,在客土喷播技术中引入了坡面人工台阶加固引流系统。以繁昌县青山采石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为例,在坡面清理、测量分区的基础上,通过锚杆、连接装置将人工台阶安装于坡面上,在人工台阶两侧通过螺栓、插槽安装引流装置,人工台阶正下方坡底处设置回收水槽,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客土喷播施工。研究表明:(1)人工台阶加固引流系统可代替坡面挂网工艺取得更好的坡面加固效果,通过设计安装人工台阶可使高陡边坡的喷播基材厚度达到设计要求;(2)人工台阶配合引流装置可有效减少强降雨对喷播基材的冲刷,并且可对坡面多余的喷播基材进行回收处理,防止喷播基材的流失和浪费;(3)喷播完毕后,植被在人工台阶上茂密生长可形成台阶生态景观,使绿化后的坡面具有较好的立体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边坡 生态修复 客土喷播 人工台阶 坡面加固 喷播基材
下载PDF
DCM桩在岛体斜坡式围堰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加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第3期164-167,193,共5页
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桩(DCM桩)是一种水下软基处理先进技术,是实现围海造陆、人工岛、海底隧道等大型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国内自主打造的DCM桩施工船机进一步推动了该技术的应用。为研究DCM桩的特点及其加固效果,以广东沿海某人工岛工... 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桩(DCM桩)是一种水下软基处理先进技术,是实现围海造陆、人工岛、海底隧道等大型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国内自主打造的DCM桩施工船机进一步推动了该技术的应用。为研究DCM桩的特点及其加固效果,以广东沿海某人工岛工程为例,介绍了国内DCM桩施工船机技术参数、DCM桩无侧限抗压强度特点及其在斜坡式围堰地基加固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表明:DCM桩技术先进,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高,其作为一种海上软土地基加固体,对提高软土地基抗剪强度及地基承载力是有效可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DCM桩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M桩 人工岛 斜坡式围堰 稳定 地基承载力
下载PDF
黄土沟壑区黑麦草植被冠层与根系坡面水沙效益及水力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焦若禺 宋孝玉 +4 位作者 赵新凯 李蓝君 符冲 张志旭 王绍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8-218,共11页
基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黑麦草全植被结构、根系结构及裸坡结构,通过设置不同雨强(30 mm·h^(-1)、60 mm·h^(-1)和90 mm·h^(-1))和不同下垫面坡度(1°、3°和5°),对坡面产流产沙特征、水力参数分布变化... 基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黑麦草全植被结构、根系结构及裸坡结构,通过设置不同雨强(30 mm·h^(-1)、60 mm·h^(-1)和90 mm·h^(-1))和不同下垫面坡度(1°、3°和5°),对坡面产流产沙特征、水力参数分布变化及坡面侵蚀特征和水力特征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同草被结构类型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与水力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雨强和坡度的变化,全植被坡面具有最小的产流产沙率,根系坡面次之,产流产沙率最大的则是裸坡坡面。黑麦草冠层的减流贡献率优于根系,冠层与根系的平均减流贡献率分别可达到62%和38%,减沙贡献率则是根系优于冠层,冠层与根系的平均减沙贡献率分别可达到37%和65%,以上产流产沙特征均揭示了草本植被冠层和根系在抑制侵蚀当中的有效性。水力参数中,雷诺数和水流功率是适用的2个水力指标,与产流产沙速率显著相关(P<0.01)。本次研究可为不同草被结构下的水土保持效益提升以及水力特性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下垫面 人工降雨 产流产沙 减流减沙 坡面侵蚀 水力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