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海涵 王娜 +6 位作者 宗容容 黄廷林 苗雨甜 史印杰 马曼立 刘祥 齐笑妍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湖泊和水库等水体富营养化通常会引起藻类水华暴发.已有较多研究总结了光照、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素对藻类水华发生的影响方面的进展,但缺乏对水动力因素影响藻类生理生态学乃至水华发生等方面的研究总结.本文通过梳理水动力条件对藻... 湖泊和水库等水体富营养化通常会引起藻类水华暴发.已有较多研究总结了光照、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素对藻类水华发生的影响方面的进展,但缺乏对水动力因素影响藻类生理生态学乃至水华发生等方面的研究总结.本文通过梳理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种群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临界流速和人工混合对藻类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在藻类生理学方面,水动力条件主要影响藻类的生长、细胞形态、营养盐吸收、光合作用活性和酶活性的变化;在藻类生态学方面,不同藻类对应的临界流速有所差异,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会导致优势种之间的转变;人工混合使局部水体藻细胞密度降低进而改善水质.对今后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后续仍需进一步研究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理的影响,不仅是酶活性和相关物质的吸收,还应包含胶被、产毒特性和基因序列等方面;应用于实际湖库的临界流速、水体扰动方式、扰动时间、扰动频率和最佳深度的探究,旨在推进藻类水华控制、保障水质安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条件 藻类生理生态 临界流速 人工混合
下载PDF
水厂脱水污泥制作免烧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巴如虎 刘圆圆 +4 位作者 陶其育 阴沛军 张华梁 齐云强 刘国良 《供水技术》 2008年第2期33-34,52,共3页
采用水厂含固率为22%的脱水污泥,配以粘合剂和骨料制作免烧砖,并对用人工搅拌混合和机械搅拌混合两种方式制作免烧砖进行了对比试验。经济成本分析结果表明,用机械搅拌混合方式制作的免烧砖品质好、成本低。
关键词 水厂污泥 免烧砖 人工搅拌 机械搅拌
下载PDF
人工强制混合藻华控制研究进展:理论、技术与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温成成 董志龙 +5 位作者 李凯 李楠 王宝山 文刚 黄廷林 肖彩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01-5817,共17页
人工强制混合技术通过调控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和结构产生影响,已在全球湖库应用多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然而,缺少综述性整理,尤其是对不同技术应用前提、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等认识不够,导致技术错用而没有发挥其优势,出现了控藻效果差... 人工强制混合技术通过调控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和结构产生影响,已在全球湖库应用多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然而,缺少综述性整理,尤其是对不同技术应用前提、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等认识不够,导致技术错用而没有发挥其优势,出现了控藻效果差,甚至无效等现象.本文主要结论如下:①该类技术通过调控混合层深度(Z_(mix))控制藻类生物量与结构变化,其应用效果主要与湖库水深、混合器平面布设、系统运行方式和混合效率有关;②该类技术控藻周期(藻密度削减95%以上)约为2周,控藻推荐的Z_(mix)阈值>15m;③该类技术主要适用于深水型水体,遴选控藻技术时应考虑适用条件、成本效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和水库 季节性藻华 人工强制混合 藻类控制 适用条件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高盐背景地质样品中的19元素 被引量:2
4
作者 蔚志毅 薛福林 《化学工程师》 CAS 2020年第4期16-18,共3页
采用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高盐背景地质类样品的主次量元素(Na2O、MgO、Al2O3、SiO2、P、K2O、CaO、Ti、Mn、TFe2O3、Cu、Cr、Ba、Nb、Zr、Y、Sr、Pb、Zn),选取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人工混配标样建立满足高盐背景地质类样品... 采用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高盐背景地质类样品的主次量元素(Na2O、MgO、Al2O3、SiO2、P、K2O、CaO、Ti、Mn、TFe2O3、Cu、Cr、Ba、Nb、Zr、Y、Sr、Pb、Zn),选取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人工混配标样建立满足高盐背景地质类样品的分析工作曲线,选取最佳的仪器工作条件和各元素的分析参数,保持标准样品与被分析样品的基体一致性,合理选择分析元素曲线含量梯度,采用经验系数法和康谱顿散射线内标法进行基体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背景 人工混配 含量梯度 基体校正
下载PDF
室内重塑污染土样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艳 张志红 +1 位作者 师玉敏 许照刚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9-965,共7页
污染土体的工程特性已成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制备重塑污染土样是决定实验结果是否能够真实反映污染土体实际情况的关键。介绍了3种重塑污染土样的室内实验方法,包括人工拌和-击实法、击实-浸泡法和固结-渗透淋滤法,并... 污染土体的工程特性已成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制备重塑污染土样是决定实验结果是否能够真实反映污染土体实际情况的关键。介绍了3种重塑污染土样的室内实验方法,包括人工拌和-击实法、击实-浸泡法和固结-渗透淋滤法,并以Cu Cl2溶液为污染溶质进行实验,分析比较3种制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人工拌和-击实法制备污染土样的速度最快,适用范围最广;击实-浸泡法适用于模拟污染液浓度已知的情况;固结-渗透淋滤法制备的污染土样最均匀,土样结构差异性较小,适用于研究污染土体的渗透问题以及涉及不同围压作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污染土 人工拌合 击实 浸泡 渗透淋滤
原文传递
叠合盆地多烃源层混源油定量判析——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为例 被引量:49
6
作者 陈建平 邓春萍 +5 位作者 梁狄刚 王绪龙 宋孚庆 薛新克 靳涛 钟宁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彩南油田东块原油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形成的混合原油。选择典型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原油进行人工三元混合配比模拟实验表明,混合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的变化与混入量呈直线关系,而Pr/Ph值、...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彩南油田东块原油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形成的混合原油。选择典型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原油进行人工三元混合配比模拟实验表明,混合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的变化与混入量呈直线关系,而Pr/Ph值、β-胡萝卜烷、甾烷与萜烷等各种生物标志物相对比值参数均呈不同的曲线关系变化。通过人工混合配比实验创建的三角形图版判别验证,彩南油田原油中侏罗系的平均贡献为65%左右,二叠系和三叠系的平均贡献分别为20%和15%左右。按照彩南油田原油全油碳同位素以及各类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变化范围判别,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为55%~70%左右,三叠系和二叠系均为10%~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混源油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侏罗系 三叠系 三元配比实验
下载PDF
金盆水库沉积物铁锰释放规律 被引量:10
7
作者 路林超 黄廷林 +4 位作者 李楠 齐允之 张晗 王晨旭 司凡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31-3239,共9页
针对分层型水库周期性厌氧问题,金盆水库利用人工强制混合充氧技术补充底部水体溶解氧,抑制沉积物中还原性污染物的释放.但受水库地形地貌的影响,人工强制混合充氧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性,在曝气系统运行结束后部分较深区域上覆水体溶解氧... 针对分层型水库周期性厌氧问题,金盆水库利用人工强制混合充氧技术补充底部水体溶解氧,抑制沉积物中还原性污染物的释放.但受水库地形地貌的影响,人工强制混合充氧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性,在曝气系统运行结束后部分较深区域上覆水体溶解氧迅速耗竭,导致污染物的再次释放.为探究铁锰在该条件下的释放规律及扩散强度,选取主库区代表性采样点,对沉积物间隙水及上覆水溶解态铁锰浓度分布进行测定,并计算沉积物-水界面处溶解态铁锰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人工强制混合充氧结束后地势较低区域底部水体迅速进入厌氧状态,导致大量溶解态锰释放进入上覆水体,浓度最高达0.42mg·L-1;而地势较高区域底部水体短暂进入缺氧状态,之后溶解氧浓度迅速回升,因此底部溶解态锰浓度升高幅度较小,浓度最高为0.17mg·L-1.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铁锰浓度分布结果表明,由于铁锰氧化还原电位的差异,溶解态锰相较于铁在厌氧条件下更容易释放进入上覆水体,且不断在表层沉积物及上覆水体中积聚,而溶解态铁的释放不仅受溶解氧的抑制,还受锰氧化物等其他氧化剂的抑制.由扩散通量计算可知,人工强制混合充氧结束后溶解态锰的扩散通量有降低趋势.由质量平衡计算可知,溶解态锰在厌氧层中的积聚不仅与扩散通量有关,还与沉降通量、厌氧层厚度有关,因此厌氧层中铁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盆水库 沉积物 铁锰释放规律 人工强制混合充氧 扩散通量
原文传递
小良热带人工混交林的凋落物及其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63
8
作者 任海 彭少麟 +2 位作者 刘鸿先 余作岳 方代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58-462,共5页
对小良热带人工混交林10年凋落量及其季节和年际动态研究表明,小凋落物总量年均5.539t·hm-2;凋落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一般以湿季的7月为凋落高峰;随着人工林的发育,其凋落物量的年际变化逐渐稳定;森林枯枝落叶层... 对小良热带人工混交林10年凋落量及其季节和年际动态研究表明,小凋落物总量年均5.539t·hm-2;凋落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一般以湿季的7月为凋落高峰;随着人工林的发育,其凋落物量的年际变化逐渐稳定;森林枯枝落叶层贮量为4.9t·hm-2,少于其年均凋落量,处于分解大于积聚的周转过程中;森林枯枝落叶层的存在可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显著减少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并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人工混交林 凋落物 生态效益
下载PDF
缙云山风灾迹地人工混交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石胜友 杨季冬 +1 位作者 王周平 李旭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4-279,共6页
根据对重庆缙云山风灾迹地人工混交林生态恢复的连续调查资料 ,采用Simpson指数 (D) ,Shannon Wiener指数 (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J)进行α多样性测度 ,采用Sorenson指数 ,Bray Curtis指数和Morisita Horn指数进行 β多样性测度。结... 根据对重庆缙云山风灾迹地人工混交林生态恢复的连续调查资料 ,采用Simpson指数 (D) ,Shannon Wiener指数 (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J)进行α多样性测度 ,采用Sorenson指数 ,Bray Curtis指数和Morisita Horn指数进行 β多样性测度。结果表明 :木本植物α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随人工混交林演替的进行而增大 ,草本植物的α多样性则减少 ;β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差异明显 ,说明风灾迹地人工混交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物种的周转速率相对较快 ,一些人工种植的针叶树种被常绿阔叶树种代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 风灾迹地 人工混交林 生态恢复过程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人工桤柏混交林中降雨对养分物质的淋溶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彭培好 王金锡 +1 位作者 胡振宇 高华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2-15,共4页
Water quality of rainfall changes greatly after passing throngh trees canopy in the watershed.In this paper,an artificial mixed forest was chosen to measure the precipit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forest, and stem... Water quality of rainfall changes greatly after passing throngh trees canopy in the watershed.In this paper,an artificial mixed forest was chosen to measure the precipit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forest, and stemflow as well as the variations of their nutrient contents.By analy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partitioning ,the water qualilty,the nutrient input and cycling processes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H 4-N,NO 3-N,P,K,Ca and Mg were different among rainfall,throughfall and stemflow.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infall partitioning,nutrients entered the field both as point source and area source,from which two different processes of translocation were found.The nutrient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 by rainfall and leaching from trees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降雨 养分淋溶 淋溶 人工林
下载PDF
杉木酸枣人工混交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春华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3-37,共5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20年生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酸枣纯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为168.74t/hm2>杉木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35.95t/hm2>酸枣纯林乔木层生物... 本文分析比较了20年生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酸枣纯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为168.74t/hm2>杉木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35.95t/hm2>酸枣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07.01t/hm2;杉木与酸枣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355.113m3/hm2>杉木纯林蓄积量301.672m3/hm2>酸枣纯林蓄积量173.150m3/hm2;杉木与酸枣混交可改变树种单调状况,防止地力衰退,提高林地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酸枣 人工混交林 生产力 生长规律
下载PDF
杉木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洪宜聪 《江苏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18-24,共7页
为探讨杉木与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特征和林分的持水量、土壤物理性质、渗透性、抗蚀性及水文效益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乔木生物量、地被物生物... 为探讨杉木与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特征和林分的持水量、土壤物理性质、渗透性、抗蚀性及水文效益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乔木生物量、地被物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杉木闽粤栲混交林林分的总持水量、土壤渗透速度、林分地表抗冲刷能力、涵养水源的能力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这些说明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入渗能力,截持雨水,减少雨水对林地的冲刷和侵蚀,增强土壤抗蚀性,提高水文效益,从而提高林分的固土保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栲 杉木 人工混交林 林分特征 固土保水 效能
下载PDF
杉木人工混交林对土壤铝毒害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雷波 刘彬 +3 位作者 罗承德 张健 薛元杰 刘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84-2891,共8页
以四川盆周山地现有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划分林分类型并采用因子分析建立地上部分树种指标系统的基础上,经主成分分析,建立铝毒害指标综合评价函数,应用典范相关分析探讨树种与土壤铝毒害两组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分... 以四川盆周山地现有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划分林分类型并采用因子分析建立地上部分树种指标系统的基础上,经主成分分析,建立铝毒害指标综合评价函数,应用典范相关分析探讨树种与土壤铝毒害两组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分成6种林分类型,其中杉木纯林、杉木+柳杉和杉木+茶树林仍遭受铝毒害,杉木长势差,而以杉木+木荷为主,混栽如栎(栗)类、毛泡桐、桤木、檫木等阔叶树种的林分类型,由于提高了土壤pH值、Ca含量,降低了土壤Al含量,因此未遭受铝毒害,或者铝毒害已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杉木长势相对较好;缓解铝毒效果明显的树种有木荷、毛竹、桤木、檫木、黄绒润楠、香樟、连香和青冈;从缓解铝毒害的角度,茶树和柳杉等不宜与杉木混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混交林 铝毒害 缓解作用 林分类型
下载PDF
生物降解混源油混合比例估算方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宋孚庆 张大江 +4 位作者 王培荣 徐冠军 李友川 付宁 郭永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0,共4页
研究生物降解混源油的混合比例时的关键是根据研究对象的降解程度 ,选择既能抗该降解程度又能有效区分烃源岩贡献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作为估算原油生物降解前的混合比例的参数 ,并通过配比实验检验估算结果的可靠程度。在研究渤海PL19 3... 研究生物降解混源油的混合比例时的关键是根据研究对象的降解程度 ,选择既能抗该降解程度又能有效区分烃源岩贡献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作为估算原油生物降解前的混合比例的参数 ,并通过配比实验检验估算结果的可靠程度。在研究渤海PL19 3油田生物降解混源油的混合比例时 ,选用源自沙河街组三段和东营组下段烃源岩的典型油样 ,以三芳甾烷 /三芳甲藻甾烷作为参数 ,用估算法计算了PL19 3 4井 (最靠近渤中凹陷 )生物降解原油混合比例 ,东营组下段烃源岩的贡献约占 3 0 % ,该井以南的PL19 3 2井、PL19 3 8井和PL19 3 5井东营组下段烃源岩的贡献逐步下降 ,最低约占 10 %。图4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混源油 混合比例计算 配比实验 PL19—3油田
下载PDF
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几种人工混交群落乔木层结构及动态 被引量:12
15
作者 潘开文 刘照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27-334,共8页
对四川西部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几种人工混交群落乔木层结构及动态的研究结果如下:云杉的胸径DBH(是白桦的0.39倍)是青的1.5~2.0倍、川西云杉的1.1倍、四川红杉的1.4倍,其树高(h/m)(是白桦的0.77倍)... 对四川西部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几种人工混交群落乔木层结构及动态的研究结果如下:云杉的胸径DBH(是白桦的0.39倍)是青的1.5~2.0倍、川西云杉的1.1倍、四川红杉的1.4倍,其树高(h/m)(是白桦的0.77倍)是青的1.4~1.6倍、川西云杉的1.1倍、四川红杉的1.2倍,其平均株净生产力(Pind/m3·a-1)(是白桦的0.08倍)是青的3.18~5.47倍、川西云杉的1.39倍、四川红杉的2.18倍.人工更新的白桦+云杉+青混交林、云杉+四川红杉混交林、云杉+青+川西云杉混交林、云杉+青+油松+华山松混交林在自然状态下,朝着以云杉为主的森林群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针叶林 采伐迹地 人工混交群落 知木层 结构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原油勘探前景探讨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陶国亮 胡文瑄 +5 位作者 曹剑 姚素平 王绪龙 张越迁 唐勇 石新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7-484,共8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长期以来以二叠系原油的勘探与研究为主。本文在总结本区现已发现侏罗系典型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混源油人工配比模拟实验揭示了侏罗系与二叠系原油在混合过程中的典型生物标志物变化特点,提出判识混源油组...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长期以来以二叠系原油的勘探与研究为主。本文在总结本区现已发现侏罗系典型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混源油人工配比模拟实验揭示了侏罗系与二叠系原油在混合过程中的典型生物标志物变化特点,提出判识混源油组成的可能标志。据此标准,查清了研究区现有侏罗系原油和油砂的分布特点,再结合侏罗系烃源岩的分布情况,认为本区侏罗系原油可望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应重视对其勘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 侏罗系原油 混源实验 生物标志物 勘探前景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二叠系混源油油源组成与聚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陶国亮 胡文瑄 +5 位作者 曹剑 张义杰 姚素平 王绪龙 张越迁 高小康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9,共8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原油普遍混源,为确定混源油的油源组成,本文尝试选取代表不同端元的单一油源原油的样品,进行人工配比混合模拟实验,发现原油饱和烃馏分C20-C21-C23三环萜烷的峰形会随不同油源原油的混合比例而有规律地变化.据此,以...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原油普遍混源,为确定混源油的油源组成,本文尝试选取代表不同端元的单一油源原油的样品,进行人工配比混合模拟实验,发现原油饱和烃馏分C20-C21-C23三环萜烷的峰形会随不同油源原油的混合比例而有规律地变化.据此,以本区邻近盆1井西生烃凹陷的莫索湾和莫北油田为例,研究了混源油的聚集特征,结果表明,在近生烃凹陷区,晚期生成的下乌尔禾组生源油所占比例较高,而在远生烃凹陷地区,早期生成的风城组生源油所占比例较高,后期下乌尔禾组原油对前期风城组原油的"推动"作用以及发生在"推动"过程中的混源效应和次生变化,是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原油聚集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源油 原油配比实验 C20-C21-C23三环萜烷峰形 原油分布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杉木与火力楠人工混交林群落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宪 廖良宁 +3 位作者 杨海鹏 黄永珍 何吉安 叶绍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对广西大青山实验场杉木-火力楠人工混交林群落进行研究,对群落内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20 m尺度范围内,该群落中木本植物大体上服从聚集分布,随尺度增... 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对广西大青山实验场杉木-火力楠人工混交林群落进行研究,对群落内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20 m尺度范围内,该群落中木本植物大体上服从聚集分布,随尺度增加聚集分布减弱。群落内的6个主要种群,除火力楠与大叶山楝接近随机分布外,其他种群皆大致服从聚集分布,以黄椿木姜子和中平树聚集程度最强。样地内大树和小树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而小树与幼树、大树与幼树之间在大尺度范围内相互独立,在小尺度范围内以正关联为主。该群落内主要种群之间以无关联和负关联为主,只存在少量正关联,杉木-火力楠人工混交林群落结构尚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火力楠 人工混交林 种间关联 空间格局
下载PDF
亚热带红壤丘陵人工混交林区CO_2源汇及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沈艳 缪启龙 刘允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71-1375,共5页
利用2003年1~6月份23m高度上的涡动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典型亚热带红壤丘陵人工混交林区CO2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森林碳汇午前略高于午后,碳源是后半夜大于前半夜,但平均碳汇大小是碳源的6倍,该生态系统是大气重要的碳汇。研究CO2... 利用2003年1~6月份23m高度上的涡动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典型亚热带红壤丘陵人工混交林区CO2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森林碳汇午前略高于午后,碳源是后半夜大于前半夜,但平均碳汇大小是碳源的6倍,该生态系统是大气重要的碳汇。研究CO2通量的季节变化时发现呼吸对升温有更大的正相关。日NEE密度受光合作用有效辐射(PAR)、风速的影响很大。研究时段的月NEE密度在-0.0696~-0.1493mg/(m2·s)。最后,利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报日NEE的线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混交林 CO2通量 NEE 日变化 季节变化 PAR
下载PDF
杉木-观光木人工混交林林木竞争效应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封磊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宋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510,共6页
将人工混交林中林木竞争影响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圈,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福建省建瓯东安林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观光木(Tsoongioden odrum)混交林中林木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内圈还... 将人工混交林中林木竞争影响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圈,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福建省建瓯东安林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观光木(Tsoongioden odrum)混交林中林木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内圈还是外圈,杉木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均随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竞争强度顺序为:内圈杉木种内竞争>内圈杉木观光木种间竞争>外圈杉木种内竞争>外圈杉木观光木种间竞争。用模型拟合预测杉木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认为杉木在胸径达到36 cm之前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观光木 人工混交林 竞争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