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的新内容革命 被引量:175
1
作者 彭兰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109,共22页
智能化技术正在进入内容行业,并促使内容生产、分发、消费等全面升级,其主要表现为:以智能化驱动的内容生产2.0,以算法为核心的内容分发2.0,个性化与社交化交织、消费与生产一体的内容消费2.0。智能时代也重新定义了三者的关系,生产、... 智能化技术正在进入内容行业,并促使内容生产、分发、消费等全面升级,其主要表现为:以智能化驱动的内容生产2.0,以算法为核心的内容分发2.0,个性化与社交化交织、消费与生产一体的内容消费2.0。智能时代也重新定义了三者的关系,生产、分发与消费三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三者相互渗透、相互驱动。而集成了内容生产、分发与消费的平台,也在逐步构建全新的内容生态。这些共同推动了一场新内容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化媒体 算法 内容平台
原文传递
Heading towa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 被引量:131
2
作者 Yunhe P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6年第4期409-413,共5页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met, permeation of sensor networks, emergence of big data, increase in size of the information community, and interlinking and fusion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throughout human society...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met, permeation of sensor networks, emergence of big data, increase in size of the information community, and interlinking and fusion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throughout human society, physical space, and cyberspace,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related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profoundly changed. AI faces important adjustments, and scientific foundations are confronted with new breakthroughs, as AI enters a new stage: AI 2.0.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60-year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AI, analyz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AI 2.0 along with changes in goals, and describes both the beginning of the technology and the core idea behind AI 2.0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based on combined social demands and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that exists in relation to Chines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Dment of Al 2.0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 Big data Crowd intelligence CROSS-media Human-machine hybrid-augmented intelligence Autonomous-intelligent system
下载PDF
组合型生态浮床的动态水质净化特性 被引量:55
3
作者 李先宁 宋海亮 +2 位作者 朱光灿 李大成 吕锡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48-2452,共5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由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膜构建的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通过中试研究,考察了该浮床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在动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水体交换时间为7d时TN、TP、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为53.8%、86.0%和35.4%.... 研究开发了一种由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膜构建的组合型浮床生态系统.通过中试研究,考察了该浮床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在动态条件下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水体交换时间为7d时TN、TP、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为53.8%、86.0%和35.4%.污染物的直接净化主体为人工介质和水生植物单元,但在生态浮床中引入河蚬增加水生动物单元,通过食物链的'加环'作用,提高了颗粒性有机物的可溶化和无机化(氨化)以及可生化性,改善了植物吸收以及人工介质单元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基质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提高了浮床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浮床 食物链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 人工介质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新闻舆论及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 被引量:52
4
作者 张志安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6-101,共6页
介绍以算法为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算法、人工智能给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做好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推动主流媒... 介绍以算法为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算法、人工智能给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做好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推动主流媒体在移动客户端等领域积极运用算法技术,跟上人工智能化的发展潮流;对新闻传播人工智能化、算法推送的负面效应实施必要矫正;促进人工智能时代网络舆论和意识形态治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人工智能 意识形态 主流媒体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内在机理、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6
5
作者 张海生 吴朝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目的】以技术的智能性推动出版的科学性,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以及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技术、数据和算法是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 【目的】以技术的智能性推动出版的科学性,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以及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技术、数据和算法是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的3个关键要素,技术为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数据为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提供内容基础,算法(软件)为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也面临着技术存在缺陷、出版资源数据化进程缓慢、出版有效供给不足和专业人才缺乏的现实困境。未来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需要在技术、数据、算法和人才4个层面协同推进,即要加强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的技术研究,加快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的数据内容生产,创新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的有效供给方式,构建支持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结论】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未来方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学术期刊需要特别重视人工智能与出版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出版 媒体融合 技术智能性 出版科学性
原文传递
组合生态浮床技术对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42
6
作者 李伟 李先宁 +1 位作者 曹大伟 金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8,共5页
通过延长浮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强化浮床的微生物富集特性,构筑了以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组合生态浮床,考察了其对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当水体交换时间为7d、水力负荷为1.85m3/(m2.d)时,组合... 通过延长浮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强化浮床的微生物富集特性,构筑了以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组合生态浮床,考察了其对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当水体交换时间为7d、水力负荷为1.85m3/(m2.d)时,组合生态浮床对TN、TP、TOC、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7%、54.5%、49.2%、80.2%,相应的去除负荷分别为4.03、0.79、0.49g/(m2.d)和25.31mg/(m2.d);对总藻毒素和胞外藻毒素的去除率分别为77.4%和68%。可见,该组合生态浮床是改善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浮床 富营养化 食物链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 人工介质 藻毒素
下载PDF
从媒介融合到人机协同:AI赋能新闻生产的历史、现状与愿景 被引量:39
7
作者 史安斌 刘勇亮 《传媒观察》 CSSCI 2023年第6期36-43,F0002,共9页
人工智能(AI)的广泛应用给新闻业带来了变革与挑战。本文通过对9位媒体机构新闻工作者的深度访谈及相关资料分析,回顾了AI赋能中西方媒体新闻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AI技术给新闻生产在内容偏向、隐私版权、信息真实等方面带来的挑战,... 人工智能(AI)的广泛应用给新闻业带来了变革与挑战。本文通过对9位媒体机构新闻工作者的深度访谈及相关资料分析,回顾了AI赋能中西方媒体新闻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AI技术给新闻生产在内容偏向、隐私版权、信息真实等方面带来的挑战,梳理了从媒介融合到人机协同的演进路径。为了适应AI赋能新闻生产的愿景,我们应当处理好生产力与创造力的关系,重新界定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身份,积极开展面向公众的AI素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AIGC 人工智能 新闻生产 媒介伦理
原文传递
5G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媒体融合的新发展——2019年中国新闻业事件回顾 被引量:38
8
作者 甘险峰 郭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6,共12页
文章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流媒体专题策划活动、技术赋能下媒体融合的创新举措、短视频的多方位布局、广电的改版转型、传统媒体的困境与发展、媒体间的国际合作等十一个方面入手,回顾了2019年中国新闻业发生的重大事件。智能化是2019... 文章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流媒体专题策划活动、技术赋能下媒体融合的创新举措、短视频的多方位布局、广电的改版转型、传统媒体的困境与发展、媒体间的国际合作等十一个方面入手,回顾了2019年中国新闻业发生的重大事件。智能化是2019年媒体发展的重要特征,新闻业与技术的融合进一步细化、深化,短视频是媒体着重发力点。新闻业进一步强化新闻规范,打造优质新闻内容,改善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业 短视频 5G 人工智能 媒体融合
下载PDF
组合型生态浮床中各生物单元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及净化机理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国芳 汪祥静 +1 位作者 吴磊 李先宁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6-141,共6页
对组合型生态浮床中水生植物单元(空心菜)、水生动物单元(滤食性贝类三角帆蚌)、微生物强化单元(人工介质)进行组合配置,分析不同生物单元的污染物去除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生态浮床中人工介质单元对TN、TP、CODMn去除的贡献率分... 对组合型生态浮床中水生植物单元(空心菜)、水生动物单元(滤食性贝类三角帆蚌)、微生物强化单元(人工介质)进行组合配置,分析不同生物单元的污染物去除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生态浮床中人工介质单元对TN、TP、CODM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48.5%、46.7%、49.9%,均高于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单元,人工介质富集的微生物是氮磷等污染物的净化主体,而水生动物单元对Chl-a的去除贡献率达到了79.1%,表明水生动物单元的污染物去除途径主要为三角帆蚌对藻类等颗粒性有机物的滤食。通过三角帆蚌的滤食及排氨作用促进了颗粒有机物的可溶化和无机化,为组合型生态浮床中人工介质上微生物增殖以及植物的吸收提供了有利的基质条件,从而促进了浮床的污染物净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浮床 三角帆蚌 人工介质 贡献率 净化强化 机理
下载PDF
三种人工介质对太湖水质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27
10
作者 纪荣平 吕锡武 +2 位作者 李先宁 朱光灿 浦跃朴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i001,共5页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的微生物来改善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试结果表明:三种人工介质中以组合介质(RZ)的生物量最大、生物活性最强且上部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高于中部和下部的,中间的生物量高于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7... 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太湖水中的微生物来改善梅梁湾水源地水质,中试结果表明:三种人工介质中以组合介质(RZ)的生物量最大、生物活性最强且上部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高于中部和下部的,中间的生物量高于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7d、源水CODMn为4.17~9.88mg/L、UV254为0.09~0.13cm-1、TN为3.35~11.6mg/L、氨氮为0.22~5.19mg/L、亚硝酸盐氮为0.01~0.94mg/L、TP为0.08~0.79mg/L的条件下,RZ对CODMn、UV254、TN、氨氮、亚硝酸盐氮、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8%、8.6%、22.1%、32.4%、49.7%、60.7%。可见通过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水 人工介质 水质改善 生物量 生物活性
下载PDF
N_2、CO_2和天然气在岩心孔隙内表面的吸附量的测定 被引量:16
11
作者 欧成华 易敏 +2 位作者 郭平 李仕伦 伍轶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8-71,共4页
利用高精度孔隙度测定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仪 ,采用恒体积法 ,测定了室温 ( 2 83~ 2 92 K)、低压 ( 0 .1 67~ 0 .3MPa)下N2 、CO2 和天然气在 8个不同的岩心孔隙内表面的吸附量 ,对于天然气 ,还测定了吸附前后自由气体的摩尔组成 ,被吸... 利用高精度孔隙度测定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仪 ,采用恒体积法 ,测定了室温 ( 2 83~ 2 92 K)、低压 ( 0 .1 67~ 0 .3MPa)下N2 、CO2 和天然气在 8个不同的岩心孔隙内表面的吸附量 ,对于天然气 ,还测定了吸附前后自由气体的摩尔组成 ,被吸附气体 (吸附相 )的摩尔组成和天然气各组分的相对吸附量。实验结果表明 :用 N2 测得的吸附气量在原始气中所占的比例为0 .4 %~ 4 %不等 ,CO2 的为 1 %~ 5%不等 ,天然气的为 3%~ 6%不等 ;吸附前后自由天然气的摩尔组成有显著的差异 ,表明岩心对天然气有明显的吸附 ;天然气各组分间存在竞争吸附 ,重质组分的相对吸附量大于轻质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孔隙 凝析气藏 氮气 二氧化碳 天然气 吸附
下载PDF
智能化技术在名医传承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敬华 王映辉 +7 位作者 李宗友 于琦 田野 王一萌 张竹绿 王伟斌 黄燕 刘欣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中医传承模式及手段越来越丰富,传承结果也越来越客观、严谨、智能。但名医传承信息化过程中亦存在资料采集困难、数据处理困难、算法应用困难、分析总结困难等问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中医传承模式及手段越来越丰富,传承结果也越来越客观、严谨、智能。但名医传承信息化过程中亦存在资料采集困难、数据处理困难、算法应用困难、分析总结困难等问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知识图谱技术等技术方法的融入,为名医传承信息化带来了技术革新。在此形势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团队,围绕规划名医传承与挖掘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领域专业应用系统研究,研发了古今医案云平台、医案大数据分析平台、云医案APP、名医传承工作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模式局限下的医案采集效率低、名医经验总结缺少客观数据支持,以及信息壁垒等问题,从而推进了名医经验传承,提升师徒带教的传授能力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名医经验 传承 信息交流媒体 古今医案云平台
原文传递
“视频化社会”的来临——从ChatGPT展望媒介通用性变革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孙玮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5-62,193,共9页
从媒介视角出发,在生成性、通用性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ChatGPT,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新型交互方式,其突破性体现在个体与智能媒介的实时交互,能够实施人—机在社会生活多领域的协同生成,或可将之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连接全球网络的个体化媒... 从媒介视角出发,在生成性、通用性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ChatGPT,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新型交互方式,其突破性体现在个体与智能媒介的实时交互,能够实施人—机在社会生活多领域的协同生成,或可将之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连接全球网络的个体化媒介。提出“媒介通用性”概念可以展现人工智能的技术通用性如何接入特定时空的文化境况,并转化为社会及人类自身的变革动能。ChatGPT及其后续人工智能的发展,预示着“视频化社会”的来临,整合了所有媒介形态的智能化视频正在成为社会通用性主导媒介形态。这表明,人—机融合主体的共生性不仅仅是一种协同工作,更是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人—机协同的普遍社会交互模式,从而引发人类文明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媒介通用性 视频化社会
原文传递
变革与挑战:智能化技术对传媒业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彭兰 《信息安全研究》 2019年第11期966-974,共9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VR/AR等技术正在驱动传媒业的全面变革.在内容生产方面,智能化技术已经进入到媒体的信息采集、内容加工、内容审核、用户反馈等各个生产流程.智能分发技术也为内容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模式与新的平台,未...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VR/AR等技术正在驱动传媒业的全面变革.在内容生产方面,智能化技术已经进入到媒体的信息采集、内容加工、内容审核、用户反馈等各个生产流程.智能分发技术也为内容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模式与新的平台,未来的个性化分发还可能会以私人管家的方式体现.智能化技术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伦理的约束对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化媒体 算法 智能分发 算法伦理
下载PDF
未来传播形态的三个重要维度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君超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3期32-39,共8页
以美国未来学者雷·库兹韦尔为代表的"奇点论"者宣称,在技术"加速回报定律"作用下,人工智能将完全超越人类智能。本文从媒介、受众、治理三个维度考察未来的传播形态,认为在媒介与人的关系上,不仅媒介是人的延... 以美国未来学者雷·库兹韦尔为代表的"奇点论"者宣称,在技术"加速回报定律"作用下,人工智能将完全超越人类智能。本文从媒介、受众、治理三个维度考察未来的传播形态,认为在媒介与人的关系上,不仅媒介是人的延伸,而且人也将成为媒介的宿主;"融合"是"媒介第五定律"。从受众的维度来看,技术异化将带来"AI膜拜"的风险,未来的媒体受众需要摆脱技术的奴役,同时增加媒介素养,普及媒介信用;在媒介治理方面,共治将成未来媒体的普适性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媒体 传播形态 人工智能 媒介定律 技术异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次生矛盾的生发、纠结与调适 被引量:15
16
作者 沈正赋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7-43,68,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并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在给新闻业带来技术性革命的同时,也给这一内部和外部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的传统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滋生次生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冰冷数据与人性关怀、新闻同质与独家报道、自动生成与... 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并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在给新闻业带来技术性革命的同时,也给这一内部和外部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的传统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滋生次生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冰冷数据与人性关怀、新闻同质与独家报道、自动生成与议题设置、精准推送与信息茧房、岗位退场与阵地坚守等之间的矛盾和纠葛。面对这些次生矛盾,人类社会任何悲观、纠结、恐慌和逃避的心理和心态都是不可取的,只有理性对待、认真分析、寻找对策、调适矛盾才是积极的应对行为。以新媒体为平台,以智媒为终端,人类记者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共谋""合谋"和"人机协作"将成为新时代媒介的新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闻媒体 工具理性 次生矛盾 人类记者
下载PDF
5G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发展趋势探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樊传果 孙洁 刘峰 《传媒观察》 2019年第11期20-26,共7页
5G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传媒业发展带来颠覆性影响,也给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带来巨大冲击和新的发展机遇。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想突破目前的建设发展瓶颈,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积极拥抱5G技术,切实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运用... 5G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传媒业发展带来颠覆性影响,也给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带来巨大冲击和新的发展机遇。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想突破目前的建设发展瓶颈,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积极拥抱5G技术,切实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运用到技术平台打造、内容生产管理等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去,创造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构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和县域主流舆论阵地建设需要的现代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县级融媒体 人工智能 媒体融合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from big data to knowledge in AI 2.0 被引量:13
18
作者 Yue-ting ZHUANG Fei WU +1 位作者 Chun CHEN Yun-he PAN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7年第1期3-14,共12页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recent emerging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the big data settings. We conclude that integrating data-driven machine learning with human knowled...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recent emerging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the big data settings. We conclude that integrating data-driven machine learning with human knowledge (common priors or implicit intuitions) can effectively lead to explainable, robust, and general AI, as follows: from shallow computation to deep neural reasoning; from merely data-driven model to data-driven with structured logic rules models; from task-oriented (domain-specific) intelligence (adherence to explicit instructions) to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in a general context (the capability to learn from experience). Motivated by such endeavor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I, namely AI 2.0, is positioned to reinvent computing itself, to transform big data into structured knowledge, and to enable better decision-making for our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reasoning Knowledge base population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Cross media
原文传递
草地贪夜蛾人工饲料及饲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3
19
作者 苏湘宁 李传瑛 +3 位作者 黄少华 刘伟玲 章玉苹 潘志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2-998,共7页
改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人工饲料配方及优化饲养条件,为草地贪夜蛾室内批量饲养奠定基础。利用不同人工饲料配方及制作工艺、不同温湿条件、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群体饲养,研究其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改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人工饲料配方及优化饲养条件,为草地贪夜蛾室内批量饲养奠定基础。利用不同人工饲料配方及制作工艺、不同温湿条件、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群体饲养,研究其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并开展不同产卵介质对草地贪夜蛾成虫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27℃±0.5℃、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6h∶8h的人工气候箱中,采用饲料配方4进行幼虫群体饲养的效果最好,其发育历期最短,仅为27.1d,幼虫存活率高达83.8%,化蛹率为91.2%,雌雄性比为1∶1.08,单雌产卵量为836粒。另外,草地贪夜蛾幼虫最喜食加热20min的饲料,成虫于粉色塑料纸上产卵量最大。该饲料配方非常适宜草地贪夜蛾室内饲养,优化的饲养条件也为其室内规模化饲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人工饲料 饲养条件 制作工艺 温湿条件 产卵介质
下载PDF
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传播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匡文波 王天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8-16,共9页
ChatGPT作为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应用,有更加智能、更具超越性的表现,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ChatGPT依靠大型语言模型,具有强化学习能力、庞大数据库与知识存储等技术优势,展现出不同于以往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传播特点。其在功... ChatGPT作为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应用,有更加智能、更具超越性的表现,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ChatGPT依靠大型语言模型,具有强化学习能力、庞大数据库与知识存储等技术优势,展现出不同于以往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传播特点。其在功能上整合多种内容生成和人机对话模式,在内容表现上更加贴合受众需求和偏好,可以兼顾不同文化背景,并在情感与价值传播上有新的突破。ChatGPT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与挑战,例如版权问题和法律风险、对传媒业本身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知识传承的影响,但其突破性的智能表现依然是显著的。在未来的发展中,ChatGPT有望继续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新媒体 技术特性 传播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