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美数字治理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64
1
作者 黄建伟 刘军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1,共6页
欧美数字治理的发展从关注点和价值内涵上来看,经历了电子政府、数字政府和电子治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进程中,其数字治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从传统公共行政向现代公共治理的转变。若从欧美数字治理发展的时间阶段及其公共行政深... 欧美数字治理的发展从关注点和价值内涵上来看,经历了电子政府、数字政府和电子治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进程中,其数字治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从传统公共行政向现代公共治理的转变。若从欧美数字治理发展的时间阶段及其公共行政深层价值的实现程度来划分,其大致可以分为"修饰性"提供信息和服务和"实质性"推动公民参与和有限互动这两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的转化过程中,其公共行政的价值理性开始回归。受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欧美数字治理出现了"数智治理"的新动态。欧美数字治理的发展经验对中国具有以下借鉴价值:用技术进步驱动治理实践的发展是数字治理的基本目标、数字技术与治理理念的融合是数字治理的最高境界、提前谋划"数智治理"是当前数字治理的主要功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数智治理 公民参与 人工智能 同理心
原文传递
从人类共情走向智能体共情 被引量:21
2
作者 颜志强 苏金龙 苏彦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9-306,共8页
随着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其传统智能以外的其它能力,如共情。基于共情的经典理论,本文以新兴的智能体共情(artificial empathy)为主题,同时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现有与智能体共情有关的理... 随着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其传统智能以外的其它能力,如共情。基于共情的经典理论,本文以新兴的智能体共情(artificial empathy)为主题,同时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现有与智能体共情有关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并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对该领域研究宏观现状进行可视化呈现。指出在未来研究中,借鉴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注重机器人理论模型的建构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对机器人共情系统的建构有着重要作用,而其间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智能体共情 机器人 人机交互 情绪理解
下载PDF
机器人会有“同理心”吗?——基于儒家情感伦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13
3
作者 付长珍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6期34-43,191,共11页
人工智能(AI)所开启的人类与类人类共处的生存际遇,是否意味着一种新文明的突破?从儒家情感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单向度的机器人由于脱离亲身实践的伦常关系,缺乏社会生存的经验累积,机器人的情感——只是面临不同情境的表现状态,而非实有... 人工智能(AI)所开启的人类与类人类共处的生存际遇,是否意味着一种新文明的突破?从儒家情感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单向度的机器人由于脱离亲身实践的伦常关系,缺乏社会生存的经验累积,机器人的情感——只是面临不同情境的表现状态,而非实有诸己的情感能力。无论机器人如何“人性化”,都难以建立与生命息息相通的同理心与意义世界。因此,无论奇点是否终将来临,人类都应该更加关注人的类本质和尊严,开掘属人的人性能力和情感独特性,守护人与机器人的分际与相际。面对后人类时代的新型伦理关系,儒家情感伦理学或许仍然可以对人类文明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同理心 接应性(receptivity) 儒家情感伦理学
下载PDF
人工共情何以可能?——当代新兴人工共情技术形成原因的理论探赜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多闻 汪姿君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99,共7页
莫拉维克悖论对AI的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假设发起反叛,这使“人工共情何以可能”成为人工共情建构中需要回应的首要理论问题。文章重启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者之存在”的理论研究——“四因说”,从四个方面对人工共情的形成原因展开分析并... 莫拉维克悖论对AI的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假设发起反叛,这使“人工共情何以可能”成为人工共情建构中需要回应的首要理论问题。文章重启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者之存在”的理论研究——“四因说”,从四个方面对人工共情的形成原因展开分析并发现:物理身体、人类共情、创制活动和人性需求能分别为人工共情提供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它们以招致的方式共同聚合。由此,人工共情达乎显露,成为具体的存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共情 形成原因 四因说 莫拉维克悖论
原文传递
个体共情能力对不同道德行为取向自动驾驶汽车接受意愿的影响
5
作者 褚华东 胡凤培 +2 位作者 王宇航 彭宇琪 赵雷 《应用心理学》 2024年第3期203-210,共8页
研究通过两项实验考察了共情对不同道德取向自动驾驶汽车接受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低共情者在不涉及自身利益时不在意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取向(功利主义/道义论),当涉及自身利益时,更倾向于购买自我保护的汽车。(2)当不涉及自身时,... 研究通过两项实验考察了共情对不同道德取向自动驾驶汽车接受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低共情者在不涉及自身利益时不在意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取向(功利主义/道义论),当涉及自身利益时,更倾向于购买自我保护的汽车。(2)当不涉及自身时,高共情者更倾向于购买功利主义自动驾驶汽车;但也可以接受牺牲自我的汽车,对两类自动驾驶汽车的购买意愿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人工智能 共情 购买意愿 道德判断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患沟通共情语言教学与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
作者 邵建文 刘欢 +3 位作者 张玥 郑爱明 陈松宇 王锦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315-4321,共7页
背景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教育部鼓励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目前医患沟通共情能力教学多以模拟沟通、小组讨论形式为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较少。目的探索构建可以用于课程教学的医患沟通共... 背景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教育部鼓励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目前医患沟通共情能力教学多以模拟沟通、小组讨论形式为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较少。目的探索构建可以用于课程教学的医患沟通共情语言教学与评价系统,为今后医患沟通共情教学提供新的方向;开展教学应用,提高医学生、医生沟通共情语言表达能力,并收集反馈用于系统的优化改善。方法2021年9月-2022年2月课题组基于讯飞语音识别技术和共情语义识别算法,应用课题组研制的10个医患沟通典型案例、示范共情语言、共情语言语义库、共情语言技能及其整体评分标准等进行系统“医患沟通共情语言虚拟仿真教学与评价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开发;2022年3-5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参与医患沟通学课程或培训的950名学生(包括515名本科生、102名医学博士生和333名临床医生)为研究对象,基于本系统开展南京医科大学《医患沟通学》技能课(2学时)的教学试验。采用自拟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共情语言能力增强程度、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等,并采用NVivo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词频分析。结果应用系统后,本科生、临床医生、医学博士生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共情语言能力增强程度、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系统融入教学合理性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6.1%(723/950)的研究对象的共情语言内涵掌握程度评价结果为“完全掌握”或“掌握程度较高”;93.8%(891/950)的研究对象表明本系统可“显著增强”或“有些增强”共情语言能力,89.5%(850/950)的研究对象对该系统便捷性认知程度的评价为“非常便捷”或“比较便捷”;95.1%(903/950)的研究对象对该系统融入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患沟通 共情语言 教学评价
下载PDF
何为人工共情?--当代新兴人工共情技术本体的哲学凝思
7
作者 陈多闻 汪姿君 《自然辩证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63,共5页
当代新兴人工共情技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前沿趋势之一,最早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而后转化为一种现实技术,成为社会机器人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形成了外部、内部和情感循环三种基本研究进路。从应该之维来看,人工共情是对其对象实... 当代新兴人工共情技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前沿趋势之一,最早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而后转化为一种现实技术,成为社会机器人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形成了外部、内部和情感循环三种基本研究进路。从应该之维来看,人工共情是对其对象实施审美体验、道德回馈和情感满足的共情给予技术;从事实之维来看,人工共情是信息技术介入人类本质力量的生动观照。由此,人工共情本体可以澄明为共情给予和人的信息化技术生存的统一,这不仅有力反驳了人工共情否定论,也能为人工共情技术奠定合法性根基,推动人机交互和人机共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共情 历史发展 本体 人工共情否定论
原文传递
智能机器人服务失败与顾客持续使用——机器人共情的补救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哲 陈小云 +1 位作者 李永诚 宋志金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81,共11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强调,要引导服务机器人深入应用。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机器人服务失败时有发生,这会阻碍机器人的市场扩展,而机器人共情可以作为一种自我服务补救方式。基于社会判...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强调,要引导服务机器人深入应用。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机器人服务失败时有发生,这会阻碍机器人的市场扩展,而机器人共情可以作为一种自我服务补救方式。基于社会判断的内容维度,通过进行两项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机器人服务失败的严重性较低,机器人共情会影响顾客对它的社会判断,共情能通过温暖感知和能力感知间接促进顾客对机器人的持续使用意愿,同时,共情对顾客持续使用意愿有直接效应;而在机器人服务失败严重性较高的情景下,机器人共情的积极效应消失。因此,企业在应用服务机器人时应注重强化其共情能力的塑造,并有效识别顾客对其服务失败的严重性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服务失败 共情 感知温暖 感知能力
下载PDF
人智交互情境中用户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心智感知及反应研究
9
作者 张妍 赵宇翔 +1 位作者 吴大伟 朱庆华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149,共10页
[目的/意义]随着AI组成技术的发展及人智协作的日趋紧密,高阶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代理具备涌现能力,通过类人化特征与用户建立社会化连接。文章旨在丰富社会技术视角下人智交互发生机理的探索,并为人本人工智能背景下GAI设计提供参考... [目的/意义]随着AI组成技术的发展及人智协作的日趋紧密,高阶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代理具备涌现能力,通过类人化特征与用户建立社会化连接。文章旨在丰富社会技术视角下人智交互发生机理的探索,并为人本人工智能背景下GAI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爬取豆瓣社区1275条用户与ChatGPT对话的帖子,遵循建构主义范式,基于CASA范式和心智感知理论,采用系统性主题分析方法构建框架模型。[结果/结论]构建了GAI作为社会行动者的理论框架,得到人智交互情境下用户对于GAI的心智感知及社会化反应。心智感知包括GAI主体性感知和感受性感知两种。GAI主体性感知包括创造力、可靠性、运行规则、客观性、有用性;GAI感受性感知包括共情、沟通责任、趣味性、友善、文化适应性。这两种感知会相互影响。用户对GAI的社会化反应涉及认知加工、情感唤醒、行为强化三个方面。认知加工包括知识获得、态度转变;情感唤醒包括愉悦感、共鸣、社交连接;行为强化包括持续付费行为、准社会互动。用户的社会化反应与心智感知存在双向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人智共生 心智感知 CASA范式 共情 准社会互动
原文传递
多元化共情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江艳 张玉静 +1 位作者 李阳 赵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共情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4例采用ALSS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元化共情护理干预。采用心理弹性... 目的探讨多元化共情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4例采用ALSS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元化共情护理干预。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定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CD-RISC、GSES、ESCA、EQ-5D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化共情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ALSS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人工肝支持系统 多元化共情护理干预 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感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状况
下载PDF
产品属性对人工智能产品推荐的影响--基于同理心的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劲松 秦碧璇 吴铭泉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33,共13页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人工智能产品推荐逐渐被广泛应用,它们根据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但对人工智能产品推荐的效果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人工智能产品推荐能更加便捷地帮助消费者作出决策,也有研究认为消费...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人工智能产品推荐逐渐被广泛应用,它们根据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但对人工智能产品推荐的效果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人工智能产品推荐能更加便捷地帮助消费者作出决策,也有研究认为消费者会拒绝人工智能产品推荐,这说明人工智能产品推荐能否产生效果是有边界条件的,意味着还有一些影响人工智能产品推荐效果的调节变量尚未被发现。基于同理心理论,将人工智能产品推荐和人类专家推荐作为产品态度的前因变量,将产品的情感属性和认知属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人们面对情感属性的产品或认知属性的产品时是选择人工智能产品推荐还是人类专家推荐,分析情感属性和认知属性对人工智能产品推荐的调节效应,探讨同理心在人工智能产品推荐过程中的中介机制。采用行为实验的研究方法,招募300多名在校大学生,采用3个实验检验人工智能产品推荐中情感属性的调节效应和同理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产品的情感属性较为突出时,消费者不接受人工智能产品推荐;当产品的认知属性较为突出时,消费者较为接受人工智能产品推荐。同理心在人工智能产品推荐与产品态度之间产生负向中介作用,即如果某一产品激活了同理心时,消费者就不愿意接受人工智能产品推荐。同时发现人们在面对人工智能产品推荐时,产品情感属性产生作用是由于同理心的中介作用导致的。研究结果从情感属性的调节作用、同理心的中介作用两个方面,描述了消费者接受人工智能产品推荐的边界条件,解释了以往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实践启示方面,提出适合人工智能产品推荐的产品属性,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产品推荐时需要避免产品的情感属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推荐 人工智能产品推荐 同理心 产品情感属性 产品认知属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