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密艺术与艺术观念之转变
1
作者 梁晓萍 毕璐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5期17-23,共7页
加密艺术是随着NFT的兴起,将艺术品铸造在区块链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数字艺术,其在区块链上创建、验证和被跟踪,并被当作数字资产加以收藏。加密艺术因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完美融合,从多个维度改变了当代艺术观。从创作维度看,加密艺术通常为... 加密艺术是随着NFT的兴起,将艺术品铸造在区块链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数字艺术,其在区块链上创建、验证和被跟踪,并被当作数字资产加以收藏。加密艺术因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完美融合,从多个维度改变了当代艺术观。从创作维度看,加密艺术通常为团队创作,创作语言更为丰富,创作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更为紧密,也更在乎观众的感受与需求,因而具有团队性、唯一性、虚拟性等特征;从接受维度看,加密艺术的受众具有更强的参与和共建意识,在销售方面形成线上平台出售以及“点对点”的交付方式,在收藏方面则因对“真”之期冀的满足而受到青睐。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加密艺术正表征着艺术观念的全面变化,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艺术 艺术观念 艺术创作 艺术鉴赏 艺术接受
下载PDF
“沉浸技术”对艺术接受的影响——基于“沉浸艺术展”受众访谈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恩楠 毛妮莎 《艺术传播研究》 2023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科技与艺术在当代的融合催生了“沉浸艺术”,而利用声光类数字技术制作的、具有“数字光晕”的“沉浸展览”也由此逐渐火爆。立足于本雅明的“光晕”概念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批判视野,结合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可以探究“沉浸技术... 科技与艺术在当代的融合催生了“沉浸艺术”,而利用声光类数字技术制作的、具有“数字光晕”的“沉浸展览”也由此逐渐火爆。立足于本雅明的“光晕”概念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批判视野,结合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可以探究“沉浸技术”对艺术接受的影响:首先,“寻奇”“敬仰”与“疗愈”三种情感需求模式共同构成了受众的艺术期待视野。其次,受众的沉浸体验主要分为“五感联动”和“符号内爆”两种。最后,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来说,艺术接受的效果不同:对普通群众而言,展览空间中人与物的场景勾连能够提升他们的艺术接受品质,但也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如嘈杂的人声;对艺术专业人士而言,由于深谙“沉浸艺术”符号背后的“超真实”逻辑,因此不一定会被技术促进艺术接受。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正视技术的各类影响,并对技术可能产生的反面效果有所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技术 艺术展览 艺术接受 光晕
下载PDF
期待视野与美的断裂性存在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礼惠 樊祥恩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8-71,58,共5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德国的接受美学不仅仅影响了美学研究,对文艺理论方面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也起了一定的扭转作用。文艺活动不再停留在创作的阶段,也衍生到接受者的层面,"期待视野"作为一个文学转向的界碑,将人们从...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德国的接受美学不仅仅影响了美学研究,对文艺理论方面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也起了一定的扭转作用。文艺活动不再停留在创作的阶段,也衍生到接受者的层面,"期待视野"作为一个文学转向的界碑,将人们从创作者的维度带到了接受者的视角。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艺术活动创作者的审美差异造成了艺术价值实现的受挫,引发了处于不同角色上的不同人对于艺术品价值的不同估量。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期待视野"理论的理解,分析艺术作品在接受者的接受过程中"美"的断裂的原因,并思考美之存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视野 艺术接受 美的断裂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接受的体验之思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慧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2-97,共6页
体验是指人们面对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综合性感受,是主体之人对深蕴其中的生命意义的整体把握。它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是艺术立足的关键所在。在漫长的艺术发展历程中,人们通常关注艺术创作中的体验理论,而从接受之维对其所做的相关... 体验是指人们面对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综合性感受,是主体之人对深蕴其中的生命意义的整体把握。它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是艺术立足的关键所在。在漫长的艺术发展历程中,人们通常关注艺术创作中的体验理论,而从接受之维对其所做的相关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在"体验"概念求索的基础上,以艺术接受为视角来探析中国古代的体验理论,梳理其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求解其理论生成的文化渊源,探寻其对于当今艺术接受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学术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接受 体验 中国 古代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接受主体重构论
5
作者 唐德胜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7-15,共9页
本世纪受到西方普遍关注的艺术接受的主体重构性问题,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较早地注意到了,而且历代都有着比较丰富而深入的论述。本文即以论题为线索,从中国古代文论关于艺术作品存在方式的认识,艺术欣赏者强调的“自得”的含义以及... 本世纪受到西方普遍关注的艺术接受的主体重构性问题,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较早地注意到了,而且历代都有着比较丰富而深入的论述。本文即以论题为线索,从中国古代文论关于艺术作品存在方式的认识,艺术欣赏者强调的“自得”的含义以及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的方式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同时对古代文论中影响颇大的“自得”、“以意逆志”等概念和术语作了新的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接受 主体重构 存在方式 自得 艺术作品 读者 艺术批评
下载PDF
伍尔夫笔下女性艺术家形象探析
6
作者 陈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8-82,共5页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伍尔夫是20世纪初西方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在她的意识流小说试验中塑造了多位女性艺术家形象,这些女性艺术家形象普遍反映出女性在从事艺术创作时面临着父权文化的压制和艺术接受障碍的问题,伍尔...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伍尔夫是20世纪初西方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在她的意识流小说试验中塑造了多位女性艺术家形象,这些女性艺术家形象普遍反映出女性在从事艺术创作时面临着父权文化的压制和艺术接受障碍的问题,伍尔夫在其小说文论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并试图为女性艺术家们的创作寻找出路。她笔下的女性艺术家形象在其小说人物形象中具有典型性,尤其是在不同时期的小说中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以丰富的层次呈现真实情感的女性世界,是连接其小说实践与小说理论的纽带之一,从其入手必然可以为伍尔夫小说与文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女性艺术家 父权压制 雌雄同体 艺术接受 意识流小说
下载PDF
关于文学终结的一些看法
7
作者 王岩 《新余高专学报》 2006年第4期47-49,共3页
文学终结是当下一个时髦的话题,它着眼于电信时代文学外部生存环境的深刻变革以及图像的迅速崛起。技术的支持使图像文本获得了新的生存姿态,使其能够不断突破自身,进而吸纳其他艺术形式的专长,成长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文字与... 文学终结是当下一个时髦的话题,它着眼于电信时代文学外部生存环境的深刻变革以及图像的迅速崛起。技术的支持使图像文本获得了新的生存姿态,使其能够不断突破自身,进而吸纳其他艺术形式的专长,成长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文字与图像虽有交叉之处,但从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到对接受者接受心理的影响,仍然存在诸多差异。我们应对这二者进行一个恰当的定位,既不以传统美学的姿态贬低图像的价值,又力求达到对图像的客观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终结 文字 图像 艺术接受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艺术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万民 季中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5-39,共5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艺术建立在接受理论基础之上,它从学生接受机制出发,借助艺术的表现形式,以满足学生精神需要为旨趣,以追求学生接受的最大实效为诉求;具有主体性、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新性特征,其价值意蕴在于提高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艺术建立在接受理论基础之上,它从学生接受机制出发,借助艺术的表现形式,以满足学生精神需要为旨趣,以追求学生接受的最大实效为诉求;具有主体性、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新性特征,其价值意蕴在于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让教育者感受到职业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它既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之真谛,又利于破解学生接受难的时代遭遇,是一种旨在"激励、唤醒、鼓舞"人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