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批评的两副面孔:惠斯勒与罗斯金之争 被引量:1
1
作者 石琪琪(译) 毕延英(译) 《当代美术家》 2022年第5期54-59,共6页
在西方艺术史论、艺术批评,甚至艺术设计领域,惠斯勒(原告)与罗斯金(被告)之间的诉讼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篇译文包括该诉讼案的文书总结和罗斯金本人对判决的正面回应,其中罗斯金的回应在当时并未公开发表,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还未... 在西方艺术史论、艺术批评,甚至艺术设计领域,惠斯勒(原告)与罗斯金(被告)之间的诉讼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篇译文包括该诉讼案的文书总结和罗斯金本人对判决的正面回应,其中罗斯金的回应在当时并未公开发表,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还未曾发现有人关注到此文。译文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英国艺术批评中的道德批评与艺术自律、艺术品的劳动-经济价值理念、艺术生产与艺术创造,等等。对前拉斐尔主义、唯美主义、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金 惠斯勒 艺术批评 艺术争论
下载PDF
不同世代的精神共鸣——“现代艺术论战”中的徐复观与刘国松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建平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9年第2期100-106,共7页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现代艺术论战",是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徐复观和刘国松对现代艺术的态度、艺术的本质及艺术创新的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术在绘画中的地位,绘画的功能,庄学对中国...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现代艺术论战",是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徐复观和刘国松对现代艺术的态度、艺术的本质及艺术创新的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术在绘画中的地位,绘画的功能,庄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及中国画现代化的路向等方面实有着诸多的精神共鸣,对这两个世代在社会转型期的美学选择和价值取向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中国画的现代化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论战” 徐复观 刘国松 精神共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