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砷酸注射液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历程 被引量:6
1
作者 白云龙 单宏丽 周晋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0,共3页
20世纪70年代开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亭栋团队经过充分研究,将亚砷酸(三氧化二砷)为主要成分的癌灵注射液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发现其尤其适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鉴于其存在的副作用,又于1995年开始,联合上海瑞金... 20世纪70年代开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亭栋团队经过充分研究,将亚砷酸(三氧化二砷)为主要成分的癌灵注射液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发现其尤其适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鉴于其存在的副作用,又于1995年开始,联合上海瑞金医院陈竺教授开展了三氧化二砷毒性反应发生机制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创立了亚砷酸持续缓慢静脉输注法,基本解决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的高白细胞血症和长QT间期综合征等临床医学中的疑难问题。该系列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 亚砷酸注射液 持续缓慢静脉输注法
原文传递
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晚期肝胆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容榕 林琳 +2 位作者 周泽强 刘爱学 冯天举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晚期肝胆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亚砷酸注射液化疗的亚砷酸组和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化疗的联合化疗组,每组30例,观察化...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晚期肝胆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亚砷酸注射液化疗的亚砷酸组和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化疗的联合化疗组,每组30例,观察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组的总有效率(76.7%)、改善率(73.3%)、可溶性受体(sFlt-1)含量[(99.3±9.3)ng/ml]明显高于亚砷酸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67.2±9.4)ng/m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B(VEGFB)[(36.8±5.6)ng/ml]明显低于亚砷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痛头晕、消化道症状、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心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改善化疗效果,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且不良反应与亚砷酸注射液单药化疗相当,是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恶性肿瘤 艾迪注射液 亚砷酸注射液 药物疗法 安全性
原文传递
285例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及风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霍艳飞 路长飞 +4 位作者 谢彦军 许莉莉 常虹 孙春晓 李霞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723-728,共6页
目的研究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及风险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对200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的285例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5... 目的研究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及风险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对200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的285例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5例报告中,男性患者占比高于女性;从年龄上看,45~64岁人群占比较高;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2周内;ADR主要累及肝胆、胃肠、全身性等多系统和器官损害,QT间期延长、发热、胸闷等风险在说明书中均未提及。结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需加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研究与评价,完善说明书安全性内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加强老年患者用药监测,特别是肝胆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相关指标,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下载PDF
基于传统中医药经验使用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各种易感病毒引发的严重恶性疾病的推论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国祥 闫慧 +8 位作者 李想 巩丹丹 翟曼华云 王翌超 张梦婷 张晶 杨方良 张弘 李焕德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3期337-340,共4页
中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辛酸、热,有大毒,归肺、脾、胃、大肠经,有祛痰截疟、杀虫、蚀疮去腐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寒痰哮喘。运用"以毒攻毒"原理,1971年中国用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显著;1999年国家药... 中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辛酸、热,有大毒,归肺、脾、胃、大肠经,有祛痰截疟、杀虫、蚀疮去腐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寒痰哮喘。运用"以毒攻毒"原理,1971年中国用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显著;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哈尔滨医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AASCI),2000年9月美国FDA批准生产亚砷酸注射液,2001年欧洲批准生产AASCI。AASCI已在肝、肺、胰、胃、骨、淋巴等器官实体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治疗作用,但在抗病毒方面鲜少应用。结合1760年张宗法著的《三农纪》中关于砒霜可治疗瘟疫的记载、古老的砒霜卡耳法应用历史和20世纪90年代中国治疗猪瘟的结果,证明亚砷酸可高效杀死恶性病毒。因此,笔者基于传统中医药治疗瘟病经验,提出推论:以三氧化二砷为主药的AASCI可能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各种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引发的严重恶性疾病,预推治疗剂量为0.16 mg/(kg·d),用药时间1~6周,同时使用基础治疗药物,但该药有剧毒,必须在临床医师严格指导下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以毒攻毒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