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微震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铁牛
胡宾鑫
+7 位作者
李化坤
耿文成
郝鹏程
纪旭波
孙增荣
朱峰
张华
阳铖权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69,共7页
微震初至波到时拾取是实现微震震源高精度定位的重要前提。传统的人工拾取方法效率低,而自动拾取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难以准确拾取初至波到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SVM)的微震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首先,对...
微震初至波到时拾取是实现微震震源高精度定位的重要前提。传统的人工拾取方法效率低,而自动拾取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难以准确拾取初至波到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SVM)的微震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首先,对原始微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线性校正和适当裁剪,将微震数据的振幅、能量和相邻时刻的能量比作为特征对数据标记不同类别;然后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网格搜索法优化SVM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即先利用PSO算法对参数进行大范围的快速定位,得到初步最优解,再以该解为初始位置重新构建参数搜索区间,设置小步长的网格搜索法对参数进行精细搜寻,得到最优参数,并将该最优参数代入SVM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改进SVM模型;最后根据改进的SVM模型对微震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定义微震波第1个采样点对应的时刻为初至波到时。采用某矿井下微震监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微震初至波到时的拾取准确率达96.5%,平均拾取误差为3.8 ms,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仍可对微震初至波到时进行准确拾取,拾取精度高于自动拾取方法中常用的长短时窗能量比(STA/LT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微震初至波
初至波到时
支持向量机
网格搜索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波法检测挤扩支盘桩轮廓形态模型试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勇
贵宁
+4 位作者
李国维
熊力
杨永清
LIU Lanbo
寇英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2-67,共6页
通过设计制作支盘桩模型进行超声波跨孔法检测支盘桩轮廓尺寸可行性试验。利用超声波透射法采集导管间介质的超声波行程时间和波形等特征,据此判断桩体外轮廓形态。研究表明,波列图首波线形状与模型桩体轮廓对应,初至波线所描绘的轮廓...
通过设计制作支盘桩模型进行超声波跨孔法检测支盘桩轮廓尺寸可行性试验。利用超声波透射法采集导管间介质的超声波行程时间和波形等特征,据此判断桩体外轮廓形态。研究表明,波列图首波线形状与模型桩体轮廓对应,初至波线所描绘的轮廓与支盘桩实际轮廓基本吻合,可以用来初步判断桩体外轮廓的形态;检测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对桩体轮廓尺寸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对接收到的超声波的能量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声测管的有效距离;在本模型桩试验条件下,可假定超声波沿直线穿越介质接触界面,由此建立的桩体轮廓尺寸计算公式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桩轮廓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检测
支盘轮廓
超声波跨孔透射
波速
首波到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微震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铁牛
胡宾鑫
李化坤
耿文成
郝鹏程
纪旭波
孙增荣
朱峰
张华
阳铖权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赤峰吉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盛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恒邦矿业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69,共7页
基金
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AQGX00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项目(ZR2019BEE019)
+2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R2020KC012)
济南市“高校20条”资助项目(2020GXRC032)
济南市“新高校20条”资助项目(2021GXRC037)。
文摘
微震初至波到时拾取是实现微震震源高精度定位的重要前提。传统的人工拾取方法效率低,而自动拾取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难以准确拾取初至波到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SVM)的微震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首先,对原始微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线性校正和适当裁剪,将微震数据的振幅、能量和相邻时刻的能量比作为特征对数据标记不同类别;然后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网格搜索法优化SVM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即先利用PSO算法对参数进行大范围的快速定位,得到初步最优解,再以该解为初始位置重新构建参数搜索区间,设置小步长的网格搜索法对参数进行精细搜寻,得到最优参数,并将该最优参数代入SVM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改进SVM模型;最后根据改进的SVM模型对微震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定义微震波第1个采样点对应的时刻为初至波到时。采用某矿井下微震监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微震初至波到时的拾取准确率达96.5%,平均拾取误差为3.8 ms,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仍可对微震初至波到时进行准确拾取,拾取精度高于自动拾取方法中常用的长短时窗能量比(STA/LTA)法。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微震初至波
初至波到时
支持向量机
网格搜索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Keywords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first
arrival
of
microseism
the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wav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grid
search
metho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波法检测挤扩支盘桩轮廓形态模型试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勇
贵宁
李国维
熊力
杨永清
LIU Lanbo
寇英新
机构
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Department of Civil&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2-6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126)。
文摘
通过设计制作支盘桩模型进行超声波跨孔法检测支盘桩轮廓尺寸可行性试验。利用超声波透射法采集导管间介质的超声波行程时间和波形等特征,据此判断桩体外轮廓形态。研究表明,波列图首波线形状与模型桩体轮廓对应,初至波线所描绘的轮廓与支盘桩实际轮廓基本吻合,可以用来初步判断桩体外轮廓的形态;检测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对桩体轮廓尺寸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对接收到的超声波的能量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声测管的有效距离;在本模型桩试验条件下,可假定超声波沿直线穿越介质接触界面,由此建立的桩体轮廓尺寸计算公式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桩轮廓检测的需要。
关键词
桩基检测
支盘轮廓
超声波跨孔透射
波速
首波到时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detection
outline
of
squeezed
branch
pile
ultrasonic
transmission
across
the
hole
wave
velocity
arrival
time
of
the
first
wave
分类号
U446.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微震初至波到时自动拾取方法
李铁牛
胡宾鑫
李化坤
耿文成
郝鹏程
纪旭波
孙增荣
朱峰
张华
阳铖权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声波法检测挤扩支盘桩轮廓形态模型试验
李勇
贵宁
李国维
熊力
杨永清
LIU Lanbo
寇英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