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阵列样品检测的扫描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2
1
作者 齐攀 李莹 +1 位作者 冯明创 钟金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65-2372,共8页
针对阵列样品的定量检测,构建了一种用于阵列样品检测的扫描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首先,基于平面棱镜耦合下的最佳旋转轴位置和双棱镜探测光路搭建了阵列扫描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然后,计算了可探测阵列样品的点密... 针对阵列样品的定量检测,构建了一种用于阵列样品检测的扫描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首先,基于平面棱镜耦合下的最佳旋转轴位置和双棱镜探测光路搭建了阵列扫描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然后,计算了可探测阵列样品的点密度。最后,以蒸馏水和浓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mg/mL的葡萄糖溶液作为待测阵列样品进行了多样品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实验测得阵列样品的共振角分别为73.745,73.919,74.052,74.185,74.306,74.408,74.549,74.660°,显示葡萄糖溶液浓度与共振角线性关系良好,证明了该方法和装置的可行性。该装置对提高阵列样品点密度,实现高精度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传感器 阵列扫描 样品密度
下载PDF
数字切片扫描技术浅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木旺 《光学仪器》 2017年第6期7-11,共5页
详细阐述了现有4种数字切片扫描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对比了优缺点。其中微物镜阵列扫描方案速度快,但实现复杂,成本高;线扫方案可以实现较快的速度,但对控制要求也较高,也容易出现扫描失败的问题;基于面阵传感器扫描的方案,实现较为简单... 详细阐述了现有4种数字切片扫描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对比了优缺点。其中微物镜阵列扫描方案速度快,但实现复杂,成本高;线扫方案可以实现较快的速度,但对控制要求也较高,也容易出现扫描失败的问题;基于面阵传感器扫描的方案,实现较为简单,灵活性较好,可工作于连续运动和走停两种模式,连续运动模式可以提供与线扫接近的扫描速度,走停模式可以提高扫描成功率并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切片扫描 面阵扫描 线扫 微透镜阵列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近场声全息噪声源识别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青 毕传兴 徐亮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144,共5页
鉴于大多数近场声全息噪声源识别系统成本较高,基于LabVIEW开发成本低、适用性强的近场声全息噪声源识别系统。该系统可在传声器数量较多时使用阵列快照,也可在传声器数量有限或仪器通道个数有限时用线阵或面阵分块扫描获取全息面信息;... 鉴于大多数近场声全息噪声源识别系统成本较高,基于LabVIEW开发成本低、适用性强的近场声全息噪声源识别系统。该系统可在传声器数量较多时使用阵列快照,也可在传声器数量有限或仪器通道个数有限时用线阵或面阵分块扫描获取全息面信息;通过嵌入的MATLAB近场声全息计算程序可以实现声场的重建和预测;通过LabVIEW可视化控件可以方便地实现重建和预测声场数据的显示。首先对该系统的原理及实现过程进行介绍,随后通过实验检验该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全息 LABVIEW 噪声源识别 阵列扫描
下载PDF
三角阵列式组合光幕坐标测量系统的研究
4
作者 贾一丹 刘吉 +1 位作者 武锦辉 杜诗玥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提出一种三角阵列式组合光幕坐标测量系统,以解决传统组合光幕靶在坐标测量中存在稳定性差,结构复杂以及成本高等难题。给出了半光强角为3°的发光元件和探测阵列组成的光幕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系统的元器件选型和光幕搭建中探测阵... 提出一种三角阵列式组合光幕坐标测量系统,以解决传统组合光幕靶在坐标测量中存在稳定性差,结构复杂以及成本高等难题。给出了半光强角为3°的发光元件和探测阵列组成的光幕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系统的元器件选型和光幕搭建中探测阵列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三角阵列式组合光幕弹着点坐标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得出在搭建光幕靶架的长宽为1.1 m时,实际光幕测量范围为1 m×1 m,系统可测量直径大于5.7 mm的弹丸;在仿真与对比分析后表明三角阵列式组合光幕坐标测量系统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组合光幕 坐标测量系统 阵列扫描 坐标计算
下载PDF
用于对空探测的激光成像雷达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英远 刘劲松 李东源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9,44,共5页
本文提出了线阵扫描式激光成像雷达的组成方案,对激光发射、成像接收、分析处理等各个分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此为依据并且充分考虑了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一个原型系统。该系统采用32维APD线列器件,工作波长1.064... 本文提出了线阵扫描式激光成像雷达的组成方案,对激光发射、成像接收、分析处理等各个分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此为依据并且充分考虑了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一个原型系统。该系统采用32维APD线列器件,工作波长1.064μm,扫描机构为一维振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成像雷达 阵列扫描 对空探测 图像处理
下载PDF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像移补偿设计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超帅 王世勇 +2 位作者 李范鸣 石永彪 黄飞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99,104,共6页
针对面阵凝视器件运用到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中出现的图像拖尾问题,分析了造成像移的原因。利用齐次坐标变换关系,推导出周视搜索过程中的像面位置方程和像移速度方程,通过对周视搜索过程中扫描像移的建模分析,指出了补偿后的剩余像移量范... 针对面阵凝视器件运用到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中出现的图像拖尾问题,分析了造成像移的原因。利用齐次坐标变换关系,推导出周视搜索过程中的像面位置方程和像移速度方程,通过对周视搜索过程中扫描像移的建模分析,指出了补偿后的剩余像移量范围。提出一种动态扫描凝视补偿方案,确定了凝视补偿扫描器的频率、摆角和速度准确度等参数。并对信号进行傅里叶频谱分析,确定了补偿扫描器的伺服控制系统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扫描 像移补偿 调制传递函数 线性度 带宽
下载PDF
Terahertz Transmission Imaging with 2.52 THz Continuous Wave
7
作者 Xiao-Tong Guan Min Hu +7 位作者 Wen-Jie Fu Yu-Meng Cui Xiang Fan Liang Zhang Ye Yuan Jing-Yuan Xu Yuan Li De-Wei Zheng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4期367-370,共4页
In this article, two terahertz transmission imaging systems are built with a 2.52 THz continuous wave laser and two types of sensors. One is array scanning system using a 124×124 pyro-electric array camera as the... In this article, two terahertz transmission imaging systems are built with a 2.52 THz continuous wave laser and two types of sensors. One is array scanning system using a 124×124 pyro-electric array camera as the detector; the other is a point-wise scanning system utilizing a Golay cell as the detector. The imaging speed and quality is briefly analyzed. Terahertz (THz) imag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rray scanning system has higher imaging speed with lower resolution. The point-wise scanning system has higher imaging quality with lower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ay scanning continuous wave point-wise scanning terahertz imaging transmissionimaging.
下载PDF
光电阵列动态扫描式弹丸坐标及速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磊 刘吉 +2 位作者 武锦辉 仝修亮 于丽霞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4,60,共5页
针对组合光幕立靶结构中存在的探测精度低、光幕不均匀、结构复杂以及靶面拼接时易重合且测速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光电阵列扫描式坐标及速度的测量方法。采用两排式的多个红外发光管等间距分布组成的阵列作为发光阵列且多个光电二极管... 针对组合光幕立靶结构中存在的探测精度低、光幕不均匀、结构复杂以及靶面拼接时易重合且测速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光电阵列扫描式坐标及速度的测量方法。采用两排式的多个红外发光管等间距分布组成的阵列作为发光阵列且多个光电二极管等间距分布组成的阵列作为探测阵列,发光阵列与探测阵列交错排布无缝拼接构成光电阵列坐标靶。系统靶面分别依次点亮红外发光管和选通光电二极管且以此循环工作呈动态扫描状态。模拟实验表明,x轴和y轴实际测量误差分别为1 mm和1.1 mm,系统的速度实验最大误差为0.13 m/s,表明光电阵列动态扫描弹丸坐标及速度测量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阵列 组合光幕立靶 阵列扫描 弹丸坐标测量 弹丸速度测量
下载PDF
一种毫米波宽角扫描Vivaldi天线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孟永勇 胡明春 张金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6,共4页
设计了一种工作于毫米波段的金属Vivaldi天线,天线宽带扫描性能优异。天线结构利用Vivaldi作为辐射单元,将其集成到带状线耦合的馈电基板上,馈电网络与辐射天线结构相对独立,便于加工。通过仿真得到:在27.2 GHz~46.0 GHz范围内VSWR<... 设计了一种工作于毫米波段的金属Vivaldi天线,天线宽带扫描性能优异。天线结构利用Vivaldi作为辐射单元,将其集成到带状线耦合的馈电基板上,馈电网络与辐射天线结构相对独立,便于加工。通过仿真得到:在27.2 GHz~46.0 GHz范围内VSWR<2;在27.5 GHz~42.2 GHz频段内,天线驻波比在E面和H面45°扫描范围内满足小于2的匹配特性。文中利用设置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方法优化天线尺寸并仿真分析天线参数对扫描带宽的影响。通过驻波比、交叉极化、天线增益的仿真分析天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VIVALDI天线 阵列扫描
下载PDF
基于压力传感阵列的低成本高性能睡姿监测系统
10
作者 黄臻 于随然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4-20,共7页
依赖人工监测睡姿的卧床护理效率低下。为了自动收集准确的睡姿信息,并注意改善用户体验和保护用户隐私,通过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基于柔性压力传感阵列设计了简易、低成本、高精度、快速率的睡姿监测系统。理论上,根据触觉在识... 依赖人工监测睡姿的卧床护理效率低下。为了自动收集准确的睡姿信息,并注意改善用户体验和保护用户隐私,通过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基于柔性压力传感阵列设计了简易、低成本、高精度、快速率的睡姿监测系统。理论上,根据触觉在识别机制上与视觉的相似性,揭示了压力图像分辨率对睡姿分类效果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利用公开数据集解析得到24×24的压力传感阵列规模阈值,从而大幅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实验上,基于柔性压力传感阵列、信号扫描采集电路和睡姿识别算法框架3个模块设计了睡姿监测系统,以Velostat柔性压敏导电片为核心设计压阻式传感阵列;以零电势法阵列扫描理论为基础布局抗串扰信号采集电路;以改进的残差网络训练睡姿分类器。经实验测试,系统对8类睡姿的识别准确率为99.57%,监测速率可达150 ms/帧,有望用于实现商业化的可靠实时睡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姿监测 压力传感 阵列扫描 残差网络
下载PDF
一种航天器磁特征全息成像方法
11
作者 徐超群 易忠 +5 位作者 孟立飞 肖琦 刘超波 耿晓磊 王斌 黄魁 《航天器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3-458,共6页
为准确描述和评估航天器的磁特性,建立航天器网格化磁模型,提出航天器磁场信息成像方法。利用立体阵列扫描系统,对航天器测量面的磁场信息进行采集和计算,联合磁梯度张量的模量极值和欧拉反演法确定其内部磁源的水平位置和深度,实现航... 为准确描述和评估航天器的磁特性,建立航天器网格化磁模型,提出航天器磁场信息成像方法。利用立体阵列扫描系统,对航天器测量面的磁场信息进行采集和计算,联合磁梯度张量的模量极值和欧拉反演法确定其内部磁源的水平位置和深度,实现航天器内部、探测面和空间磁信息的可视化分析和展示。航天器模型(格距10 cm)三点磁源试验和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内部磁源单方向定位偏差小于0.05 m,单方向磁矩偏差小于0.02 A∙m^(2);空间磁场强度和磁矩误差均小于5%。该方法为快速获取类长方体形航天器的磁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工程实践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磁模型 阵列扫描 磁梯度张量 磁信息成像
下载PDF
一种实时视轴跟踪的IRST系统像移补偿控制技术
12
作者 陈超帅 王世勇 +2 位作者 李范鸣 黄飞 石永彪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5-599,606,共6页
针对面阵凝视器件运用到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中出现的图像拖尾问题,为解决方位搜索转台变速运动下高质量的IRST系统像移补偿,提出一种实时视轴跟踪的IRST系统像移补偿控制技术。基于方位搜索转台速率实时感知的振镜高速、高精度控制... 针对面阵凝视器件运用到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中出现的图像拖尾问题,为解决方位搜索转台变速运动下高质量的IRST系统像移补偿,提出一种实时视轴跟踪的IRST系统像移补偿控制技术。基于方位搜索转台速率实时感知的振镜高速、高精度控制策略,实现了对像移的准确补偿。采用高精度M/T测速算法实现了像移的准确计算,通过对振镜电机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开展了振镜补偿控制算法仿真研究。实验室成像测试结果表明,在方位搜索转台任意变速运动下,靶标成像清晰无拖尾,成像效果与凝视型几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扫描 像移补偿 视轴跟踪 凝视成像
下载PDF
降水粒子的成像探测技术及仪器初探 被引量:13
13
作者 岑家生 王青梅 +1 位作者 罗晖 吴强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15-422,共8页
降水粒子识别在天气现象的自动观测、人工影响天气及天气雷达定标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针对降水粒子的形状测量,总结了两种成像探测仪器的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功能及应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线阵CCD的降水粒子狭缝摄像方法,分析了CCD对降... 降水粒子识别在天气现象的自动观测、人工影响天气及天气雷达定标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针对降水粒子的形状测量,总结了两种成像探测仪器的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功能及应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线阵CCD的降水粒子狭缝摄像方法,分析了CCD对降水粒子的线扫描过程及粒子形状获取过程;构建了降水粒子测量的光学系统,成像系统采用远心光路以提高测量精度,照明系统采用克拉照明以获得均匀照明;最后分析了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狭缝摄像 线阵扫描 降水粒子探测
下载PDF
弹载线阵扫描激光雷达的目标识别算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邹子强 刘星 张雪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针对现有算法对稀疏图像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顶部特征的BP神经网络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模拟目标的线阵扫描数据,应用统计算法提取目标顶部轮廓数据特征,建立目标三维特征图模型,采用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得到目标顶... 针对现有算法对稀疏图像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顶部特征的BP神经网络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模拟目标的线阵扫描数据,应用统计算法提取目标顶部轮廓数据特征,建立目标三维特征图模型,采用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得到目标顶部轮廓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对目标特征分类的BP神经网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在预测误差│error│≤0.015时,该算法对目标稀疏图像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线阵扫描 目标识别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线阵扫描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唐铂 李振华 +2 位作者 王春勇 来建成 严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58-1364,共7页
针对小型智能机动平台对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小型化、低功耗、高精度、快速成像的特定应用要求,基于集成激光器阵列和APD探测阵列设计并实现了12元线阵扫描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基于高速数字处理芯片和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芯片实现了并行... 针对小型智能机动平台对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小型化、低功耗、高精度、快速成像的特定应用要求,基于集成激光器阵列和APD探测阵列设计并实现了12元线阵扫描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基于高速数字处理芯片和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芯片实现了并行高精度激光脉冲飞行时间测量和实时数据处理和传输。详细描述了系统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实验结果。实验验证该系统激光脉冲重复频率大于10 k Hz,垂直方向激光单元角度间隔小于2.5 mrad,近距离距离分辨率优于2.4 cm,测量数据统计标准差小于1,各通道一致性良好。在高速水平扫描转动平台驱动下实现了室内三维场景重构以及高塔大视场远距离目标探测成像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激光多束照射 线阵扫描 三维成像 三维重构
下载PDF
激光/红外复合扫描引信目标识别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甲崇 刘星 +1 位作者 袁俊 吕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91,共8页
针对激光、红外单模引信抗环境干扰能力差、目标识别概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的多元线阵激光/红外复合扫描的模糊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建立激光/红外线阵扫描模型,对目标的顶部三维轮廓与顶部红外辐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与关联... 针对激光、红外单模引信抗环境干扰能力差、目标识别概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的多元线阵激光/红外复合扫描的模糊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建立激光/红外线阵扫描模型,对目标的顶部三维轮廓与顶部红外辐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与关联信息融合,对比真实目标特征参数,设计了基于模糊理论的目标识别算法,得出三组识别特征各自的识别概率,在此基础上对三种识别概率继续进行模糊推理融合得出目标的最终识别概率。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探测目标识别概率比单模识别方法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扫描 激光/红外复合 图像处理 顶部轮廓 特征关联 模糊识别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在轨道车辆检测技术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继业 胡广胜 +1 位作者 董绪琪 赵田明 《新型工业化》 2017年第2期33-36,共4页
使用工业机器人,结合线阵扫描技术及运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对轨道车辆关键部件进行图像采集,利用图像分割技术以及模型先验知识将关键部件按照刚性件、柔性件分割并归类。采用先配准后对比的方式与模板库中对应的部件寻找差异,通过对各... 使用工业机器人,结合线阵扫描技术及运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对轨道车辆关键部件进行图像采集,利用图像分割技术以及模型先验知识将关键部件按照刚性件、柔性件分割并归类。采用先配准后对比的方式与模板库中对应的部件寻找差异,通过对各部件的颜色信息结合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差异判别、自动报警。可有效识别部件错漏及表面状态缺陷,同时实现全寿命周期内的溯源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线阵扫描 轨道车辆 自动识别技术 图像采集
下载PDF
用于弹载线阵红外与激光扫描成像引信的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武军安 郭锐 +1 位作者 刘荣忠 柯尊贵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96,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末敏弹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对地面装甲目标的识别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图像与距离像复合探测识别方法。网络设计考虑了弹载环境对实时性的要求,将网络划分为特征提取、特征融合2个阶段。在特征提取阶... 为了进一步提高末敏弹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对地面装甲目标的识别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图像与距离像复合探测识别方法。网络设计考虑了弹载环境对实时性的要求,将网络划分为特征提取、特征融合2个阶段。在特征提取阶段,对不同源的图像进行了分布式卷积,提高了网络的并行性,降低了网络参数量与计算量;为了弥补分布式卷积带来的特征损失,将距离像与红外图像的融合图像也一并作为网络输入;在特征融合阶段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实现了进一步的轻量化设计。通过仿真缩比实验环境获得的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网络具有较小计算复杂度的同时能够对复杂背景环境下的装甲目标进行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敏弹 线阵扫描 红外探测器 激光雷达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大面阵连续变焦面阵扫描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19
作者 王美钦 潘海俊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299,共8页
基于红外扫描图像系统理论,设计了一款采用大面阵1 280×1 024 pixel@12μm/F2中波制冷传感器的连续变焦面阵扫描红外光学系统。按照设计指标要求,对光学系统参数进行分析后,确定采用像方扫描方式补偿扫描平台运动产生的积分时间内... 基于红外扫描图像系统理论,设计了一款采用大面阵1 280×1 024 pixel@12μm/F2中波制冷传感器的连续变焦面阵扫描红外光学系统。按照设计指标要求,对光学系统参数进行分析后,确定采用像方扫描方式补偿扫描平台运动产生的积分时间内的物面移动,解决面阵探测器扫描时的热成像拖尾现象,望远系统采用二次成像、负组元变倍、正组元补偿的结构形式实现连续变焦,即光学系统结构确定为三次成像的型式。在设计程序中对凸轮曲线、扫描光学系统的热冷反射做出分析调整。光学模拟结果显示:系统在扫描振镜往返情况下,全视场的MTF值在频率42 lp/mm处均大于0.3,并且凸轮曲线在整个变焦过程中平滑,没有出现拐点,最大压力角小于50°。最后,对系统开展了成像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在60 mm~600 mm区域连续变焦,在变焦过程中成像周围景色清晰可见,完全没有冷反射情况发生,同时系统在旋转扫描过程中成像均清晰稳定,没有拖尾现象。该系统可用于连续变焦搜索跟踪一体的红外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阵 面阵扫描系统 连续变焦 冷反射 三次成像
下载PDF
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崇儒 杨利峰 +1 位作者 曹汛 王跃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具有可全天时工作、机动灵活、空间分辨率高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遥感科学、国土监测、国防应用等领域的重要手段。发展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发展... 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具有可全天时工作、机动灵活、空间分辨率高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遥感科学、国土监测、国防应用等领域的重要手段。发展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发展很快,在高光谱分辨率红外成像和高空间分辨率红外成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是红外光电仪器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介绍国际最新进展的同时,给出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航空遥感团队在全谱段高光谱、面阵扫描成像两个方面的重要技术突破,成功应用于土地分类、核电站温排水监测等方面,展示了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 高光谱成像 红外面阵扫描成像 焦平面 光谱仪 航空红外相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