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元的句法实现 被引量:13
1
作者 熊仲儒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61,共9页
学界一般根据“题元指派一致性假设”用题元等级安排论元的句法实现,但问题是各家在题元等级的设置上并不一致。而且,论元实现时还会出现数目的增减与题元的倒置。为了解决论元的句法实现问题,“功能范畴假设”可能是一种思路。“功能... 学界一般根据“题元指派一致性假设”用题元等级安排论元的句法实现,但问题是各家在题元等级的设置上并不一致。而且,论元实现时还会出现数目的增减与题元的倒置。为了解决论元的句法实现问题,“功能范畴假设”可能是一种思路。“功能范畴假设”认为功能范畴决定着移位与合并,包括论元的选择与题元的指派。这样一来,论元的增减与题元的倒置可以归因于扩展谓词的功能范畴,各家的题元等级其实也只是句法衍生过程的不同阶段的题元的线性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元 题元 句法 谓词 不一致 倒置 范畴 衍生 阶段 等级
原文传递
论元实现的词汇化解释:英汉语中的位移动词 被引量:9
2
作者 秦洪武 王克非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25,189,共11页
本文认为,目标指向概念的词汇化与否影响着英语和汉语位移动词的论元实现方式。若目标指向概念未词汇化且实现为显性的介词形式(如"to、朝、向"),位移动词结构便具备类型强制能力,能够选择非处所名词作论元;反之则只能选择处... 本文认为,目标指向概念的词汇化与否影响着英语和汉语位移动词的论元实现方式。若目标指向概念未词汇化且实现为显性的介词形式(如"to、朝、向"),位移动词结构便具备类型强制能力,能够选择非处所名词作论元;反之则只能选择处所名词作论元。研究表明,概念的词汇化和语言的表层组织方式关系密切,是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动词 词汇化 概念结构 论元实现 类型强制
原文传递
上古汉语建筑工事类综合性谓词的语义和句法
3
作者 李泽栋 《语言学论丛》 2024年第3期24-37,共14页
本文以上古汉语“城、沟”等表建筑工事义综合性谓词为主要考察对象,描写其句法语义表现并与“君、王”“军、师”“刖、黥”等进行比较。建筑工事类综合性谓词常带处所旁格宾语,处所论元增加原型受事特征,处于环境论元和客体论元的连... 本文以上古汉语“城、沟”等表建筑工事义综合性谓词为主要考察对象,描写其句法语义表现并与“君、王”“军、师”“刖、黥”等进行比较。建筑工事类综合性谓词常带处所旁格宾语,处所论元增加原型受事特征,处于环境论元和客体论元的连续统的过渡地带;处所论元与客体影子论元形成外部领属关系。本文进而提出旁格宾语论元的实现受谓词词义特征、论元语义特征和语用修辞等多层因素影响,是句法一语义一语用接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谓词 旁格宾语 上古汉语 建筑工事义 论元实现
原文传递
汉语接触动词的语义与论元表达——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葆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73,共8页
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对汉语接触动词和表面接触动词的语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接触动词和表面接触动词的句法环境的考察,揭示了这些动词在不同句法环境中的动词语义因素的变化,根据动词在论元表达变化中的语义变化将这... 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对汉语接触动词和表面接触动词的语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接触动词和表面接触动词的句法环境的考察,揭示了这些动词在不同句法环境中的动词语义因素的变化,根据动词在论元表达变化中的语义变化将这些动词划分为不同的语义类。探讨了动词有规律的多义现象。构式语义对动词语义具有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动词 动词语义 构式语义 论元表达 有规律的多义现象
下载PDF
控制循环模型下被动句的论元实现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庞加光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93,共12页
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句法特点是论元实现的多样性,如何对这一现象做出统一的机制解释一直存在争议。在认知语法的视角下,本文从控制循环模型出发考察其认知机制并探讨被动语态的本质。研究发现:被动句的认知基础可概括为目标射体被执行者... 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句法特点是论元实现的多样性,如何对这一现象做出统一的机制解释一直存在争议。在认知语法的视角下,本文从控制循环模型出发考察其认知机制并探讨被动语态的本质。研究发现:被动句的认知基础可概括为目标射体被执行者控制的状态即控制构型;由动词等成分编码的情景事件会以不同方式和这一构型进行协调,从而构造出不同被动格式的论元实现;被动语态实质是施事的去焦点化即不再聚焦为射体,汉英被动句属于不同的语法构式均以实现这一概念功能为目的。以上分析既给出了汉语被动句的认知机制阐释,也厘清了被动语态及其与汉英被动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句 论元实现 控制循环 协调原则 去焦点化
原文传递
高级汉语二语学习者对谓语是动结式的“把”字句题元关系的习得 被引量:4
6
作者 姜有顺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59,共15页
使用语义可接受度测试的方法,系统考察了母语为泰语和哈萨克语的高级汉语学习者对谓语是动结式的"把"字句的11种题元关系的理解水平。研究发现:(1)题元关系的典型性显著影响学习者对"把"字句题元关系的习得顺序。(2... 使用语义可接受度测试的方法,系统考察了母语为泰语和哈萨克语的高级汉语学习者对谓语是动结式的"把"字句的11种题元关系的理解水平。研究发现:(1)题元关系的典型性显著影响学习者对"把"字句题元关系的习得顺序。(2)母语的语序和论元实现显著影响学习者对"把"字句题元关系的接受水平。泰语母语者表现出对"把"字句典型题元关系的偏向。哈萨克语母语者表现出对"把"字句非典型题元关系的偏向,并且哈萨克语母语者对"把"字句题元关系的整体理解水平高于泰语母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字句 题元关系 典型性 语序 论元实现
原文传递
新兴达成义形介式的主观足量表达与信息结构特征
7
作者 朴珍玉 尚晋珠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90,共11页
与动介式相比,现代汉语形介式,使用频率偏低,新兴的“A到X”结构是形介式在当代汉语中的创新性使用。经考察,当X表程度信息或结果信息时,形介式“A到X”来源于“V到X”的横向类推泛化,当X表关涉者时,是在X做补语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用法... 与动介式相比,现代汉语形介式,使用频率偏低,新兴的“A到X”结构是形介式在当代汉语中的创新性使用。经考察,当X表程度信息或结果信息时,形介式“A到X”来源于“V到X”的横向类推泛化,当X表关涉者时,是在X做补语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用法。这是因为汉语一般不以光杆形容词表达复杂概念,要通过虚词的“帮忙”。因此,文章考察了“到”的性质和用法,得出“到”作为功能词,起界变作用,使连续的无界的性状在量幅内有界化,这在常规构式和新兴构式中都有体现。当“A到X”实现量的转化后,“到”还有引入关涉者的功能,将A与其外围论元X打包在同一个结构式内。X一般为受影响者角色,多为感事,在主观表达需要的推动下最终编码为特殊形介式,凸显了主观评价性和结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到X” 主观量 受影响者 论元实现 信息结构
原文传递
从构式互动看汉英致使性动结式的论元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中祥 《外语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致使性动结式在汉英语言中属于一种共有的语法现象,而且其论元表达都呈现出从典型到非典型的等级序列。借助于构式语法的思想,可以将汉英致使性动结式的句法结构编码成表层的致使构式(构式)与底层的动结构式(动词)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 致使性动结式在汉英语言中属于一种共有的语法现象,而且其论元表达都呈现出从典型到非典型的等级序列。借助于构式语法的思想,可以将汉英致使性动结式的句法结构编码成表层的致使构式(构式)与底层的动结构式(动词)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体现为融合关系和压制关系,构式和动词编码的角色一致时产生融合关系,构式和动词编码的角色发生冲突时产生压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构式语法 论元表达 互动
下载PDF
题元层级之实质与描写 被引量:1
9
作者 吕长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题元层级被认为是一种有吸引力的理论架构,但有关题元层级的构成及其角色的排序等问题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争议主要源自对题元层级实质的忽视和描写方法的不当。从实质上来说,题元层级是对某特定事件结构所反映的局部性经验事实... 题元层级被认为是一种有吸引力的理论架构,但有关题元层级的构成及其角色的排序等问题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争议主要源自对题元层级实质的忽视和描写方法的不当。从实质上来说,题元层级是对某特定事件结构所反映的局部性经验事实的概括陈述,故将属于不同事件类型的题元角色组合进一个层级进行排序是缺乏理据的。描写题元层级的有效方式是采用基于事件参与者的相对突显关系表征方法,如Dowty的原型角色理论。要正确理解和应用题元层级必须弄清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题元层级背后所揭示的实质是什么,表达的概括是什么?第二,题元层级对语义角色进行排序的理据是否充分?只有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才能在用于解释不同现象、基于不同理据而提出的层级之间进行有意义的选择和比较,否则,只会造成对题元层级理解的混乱和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元层级 题元角色 使役事件 事件结构 原型角色理论 原型角色蕴涵 论元实现
原文传递
“颜色变化事件”的形义映射研究
10
作者 倪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39-44,共6页
“颜色变化”属于宏事件之状态变化的一个语义小类。语料显示,形态上,“变价”“复合”“派生”和“短语”是汉语颜色词构成此类事件的主要方式;句法上,这类事件的表层结构较为灵活,在及物结构、隐性或显性非宾格结构,以及被动和把字结... “颜色变化”属于宏事件之状态变化的一个语义小类。语料显示,形态上,“变价”“复合”“派生”和“短语”是汉语颜色词构成此类事件的主要方式;句法上,这类事件的表层结构较为灵活,在及物结构、隐性或显性非宾格结构,以及被动和把字结构上呈现出多种类型。研究表明:汉语颜色变化事件在形态结构、句法形式和语义内涵上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因此,排除语言的传统、类型及语用等因素的影响,汉语此类事件的形义联结总体上遵循着基本一致的映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状态变化 事件结构 论元实现
下载PDF
华语程度结构和论元结构的语法互动关系--从程度补语“死”的学习说起
11
作者 张群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59-67,共9页
本文主要探讨华语程度补语标记"死"(si3)所形成的程度结构和论元结构的语法互动关系。以"死"所形成的程度结构可以视为常项和变项之间搭配的句法和语意的表现方式:常项("死")和变项(动词和形容词)的各种... 本文主要探讨华语程度补语标记"死"(si3)所形成的程度结构和论元结构的语法互动关系。以"死"所形成的程度结构可以视为常项和变项之间搭配的句法和语意的表现方式:常项("死")和变项(动词和形容词)的各种搭配可以塑造出两个特殊的语法现象,即(Ⅰ)句法上的论元增加,和(Ⅱ)语意上的高程度语意属性的产生。从这些语料中我们将对"变项(动词/形容词)+死"格式在句法、语意和语用限制上提出一些可能的分析。相信本文对华语教授者或学习者在程度结构的认识上是相当具有启发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死” 程度补语 论元体现 动词类别 感叹 主观化
下载PDF
分布形态学视角下汉语动补结构的论元实现
12
作者 王雷宏 《济宁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5-79,共5页
动补结构是一种特殊句式,不少学者和语言学家从语料库、构式语法、小句分析、功能范畴、事件结构等视角对动补结构这一语言现象做出解释。不可否认,当前的研究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未能... 动补结构是一种特殊句式,不少学者和语言学家从语料库、构式语法、小句分析、功能范畴、事件结构等视角对动补结构这一语言现象做出解释。不可否认,当前的研究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未能区别对待及物性动补结构和非及物性动补结构,另一方面对歧义的解释力度欠佳。文章拟在分布形态学视角下研究动补结构的论元如何在相应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中得以实现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补结构 论元实现 分布形态学 事件结构 句法表征
下载PDF
位移介质动词的语义与论元表达
13
作者 王葆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88-92,100,共6页
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考察汉语位移介质动词的论元表达情况,探讨位移介质动词与位移方向动词在论元表达方面的差异,可以揭示汉语部分位移动词在论元表达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并分析出动词家族相似性的基本表现:不同语... 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考察汉语位移介质动词的论元表达情况,探讨位移介质动词与位移方向动词在论元表达方面的差异,可以揭示汉语部分位移动词在论元表达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并分析出动词家族相似性的基本表现:不同语义类的动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同一个语义类动词的不同成员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动词成员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语义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动词 词汇语义 论元表达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英状态变化动词句法和语义研究——以中动结构、工具主语结构及结果短语结构为例
14
作者 王璠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研究以Rappaport & Levin以及Jackendoff的事件结构理论为框架,从句法-词汇语义界面对中英状态变化动词的三种句式,即中动句、工具主语句及结果短语句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语料库CCL和COCA中所收集的真实语料,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检... 研究以Rappaport & Levin以及Jackendoff的事件结构理论为框架,从句法-词汇语义界面对中英状态变化动词的三种句式,即中动句、工具主语句及结果短语句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语料库CCL和COCA中所收集的真实语料,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检测了三种句式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频率及特征。它们的论元实现都可以由事件结构理论中的表达式来解释;中动句旨在突出主语的内部特征;只有媒介工具才能承担工具主语句的句法主语;结果短语XP都由其语义宾语所指称;排除细微的差别,中英状态变化动词在三种句式中的表现非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结构 句法-语义界面 论元实现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事件结构的三维表征——对Croft事件表征模式的评介
15
作者 吕长竑 刘凤玲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7年第3期3-9,共7页
事件结构的三维表征模式是克罗夫特在《动词:体及因果结构》中提出的一种新的事件结构表征方式。该模式由一维的因果结构与二维的体结构组成,是对克罗夫特早期事件结构表征方式的修正,主要体现在:(1)将因果链与体结构表征剥离开来,... 事件结构的三维表征模式是克罗夫特在《动词:体及因果结构》中提出的一种新的事件结构表征方式。该模式由一维的因果结构与二维的体结构组成,是对克罗夫特早期事件结构表征方式的修正,主要体现在:(1)将因果链与体结构表征剥离开来,避免了论元指派时的不确定性;(2)提出了二维体结构——时间(t)维度和性状(q)维度——来描绘事件随时间而展开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对文德勒的动词体进行了细分和扩展;(3)将一维的因果链添加到二维的体结构形成三维事件结构模式。该模式不仅揭示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对次事件的体特征做了细致的描绘,为事件结构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模式实现了句法和语义之间的直接连接,简化了论元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表征 因果链 体结构 体类型 论元实现
原文传递
晋语介休方言趋向补语述补衔接模式研究
16
作者 郭若男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1期19-25,共7页
在晋语介休方言中,趋向补语结构呈现出不同于普通话的衔接模式与松紧差别。典型的普通话粘合式述趋式,在介休话中能够以组合式的形式存在,即述语与补语之间通常要有标记词“将”来连接。介休话述趋式中的宾论元实现模式,也与普通话存在... 在晋语介休方言中,趋向补语结构呈现出不同于普通话的衔接模式与松紧差别。典型的普通话粘合式述趋式,在介休话中能够以组合式的形式存在,即述语与补语之间通常要有标记词“将”来连接。介休话述趋式中的宾论元实现模式,也与普通话存在差异,它通常实现为宾语内置型。个别情况下,则可以受整个短语支配,实现为宾语外置型。不过,此时动词的语义类型、宾论元的语义角色与所实现的句类模式都会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休方言 趋向补语 组合式 “V将来/的去” 述补衔接模式 宾论元实现模式
下载PDF
中国普洱茶三论
17
作者 张跃鸿 刘学敏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普洱茶功能论、普洱茶价值论、功能价值实现论,简称"三论"。功能论认为,中国普洱茶主要有保健养生功能、价值投资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等四大功能。价值论认为,普洱茶的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生态... 本文系统阐述了普洱茶功能论、普洱茶价值论、功能价值实现论,简称"三论"。功能论认为,中国普洱茶主要有保健养生功能、价值投资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等四大功能。价值论认为,普洱茶的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三个完整的部分;经济价值是开发茶资源和发展茶产业的初始促动力,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则为其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力。实现论认为,市场是实现普洱茶价值和功能的主要场所,市场价格是主要实现形式;但普洱茶的生态、文化价值与功能并不能完全在市场通过价格形式得到实现,还需要辅以其他非市场的实现形式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功能论 价值论 实现论
下载PDF
跨学科视阈下动词研究新视野——《构建论元:动词论元结构的跨学科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鑫 杨亦鸣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8年第4期89-94,共6页
论元结构作为动词的核心议题之一,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动词论元结构映射的决定性因素是词汇本身,还是动词与论元的共现结构,亦或是独立于词汇和结构的其他独立性句法语义成分,是国外学界的热点议题之一;题元角色与表层句法位置以及... 论元结构作为动词的核心议题之一,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动词论元结构映射的决定性因素是词汇本身,还是动词与论元的共现结构,亦或是独立于词汇和结构的其他独立性句法语义成分,是国外学界的热点议题之一;题元角色与表层句法位置以及生命性与题元角色的非典型对应关系是国外学界的又一重要议题;在人类语言加工模型的建构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建构动词论元结构的神经生物学模型成为神经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的重要追求。虽有不足,但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成为主流、语言与人脑的关系以及语言的普遍性日趋受到关注的当下,《构建论元:动词论元结构的跨学科研究》仍旧是一本集方法之前沿性、理据之广泛性、内容之系统性于一身的扛鼎之作。同时,该书为汉语动词论元结构实证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论元结构 映射 非典型句法实现 神经生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