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ast Road of Shale Gas Development in China——Reflections on Building a Special Test Areas for National Shale Gas Development 被引量:1
1
作者 Da-wei Zhang 《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5年第4期364-372,394,共10页
China's shale gas development has had a good start.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develop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further efforts to promote shale gas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particular by rolling... China's shale gas development has had a good start.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develop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further efforts to promote shale gas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particular by rolling out a comprehensive plan on a national level. The author makes a proposal to establish a special shale gas test area in and adjacent to the Sichuan Basin a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in China. For this purpos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shale gas development in China, addre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 special test area for shale gas development, and draws up the scope of this shale gas special test area of about 450 thousand square kilometers, covering Sichuan, Chongqing, Guizhou, and part of Yunnan, Hunan, Hubei provinces, and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hale gas test area in China. This consists of an overall plan, targets, and contents in 10 aspects, along with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odes. The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shale gas zones is promoted vigorously by introducing special policies and innovating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model.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shale gas zones of continental facies in the Ordos Basin and marineterrigenous facies in South Hubei Basin will be established.The experiences of the reform in the shale gas zones will be the good practice for the reform of petroleum organiz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FORM special shale gas test area(shale gas zone)
原文传递
五峰组及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扬子覆盖区内的划分与圈定 被引量:157
2
作者 陈旭 樊隽轩 +9 位作者 张元动 王红岩 陈清 王文卉 梁峰 郭伟 赵群 聂海宽 文治东 孙宗元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1-358,共8页
近年来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扬子区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位,精确划分对比这套黑色页岩并揭示其地理分布特点,对页岩气有利层位的选定和有利区块的圈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扬子区五峰组和龙马... 近年来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扬子区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层位,精确划分对比这套黑色页岩并揭示其地理分布特点,对页岩气有利层位的选定和有利区块的圈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扬子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露头剖面和井下岩芯的笔石生物地层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五峰组的WF2(Dicellograptus complexus笔石带)-WF3(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笔石带)和龙马溪组的LM2-3(Akidograptus ascensus笔石带-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笔石带)到LM6(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笔石带)下部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层位。同时,根据这套黑色页岩的地理展布特点,对扬子覆盖区内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划分出6个页岩气有利区块:重庆—川滇区块,马边—西昌区块,大巴山南缘,秭归盆地和远安盆地,江汉盆地和下扬子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石生物地层 资源地层学 页岩气有利层位 页岩气有利区块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奥陶系 志留系 扬子区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页岩气聚集条件 被引量:139
3
作者 聂海宽 张金川 李玉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9-967,共9页
在对重庆市秀山县溶溪和四川省南江县小两等15处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的露头观察和取样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的沉积相、分布、有机质类型及含量、成熟度、孔隙度和含气量等页岩气聚集条件。与美国主要产气页... 在对重庆市秀山县溶溪和四川省南江县小两等15处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的露头观察和取样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的沉积相、分布、有机质类型及含量、成熟度、孔隙度和含气量等页岩气聚集条件。与美国主要产气页岩相比,这些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成熟度高和含气量高等特点,具备页岩气藏发育的良好地质条件。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页岩气藏最有利发育区位于川南—黔北—黔中、鄂西—渝东和川东北地区,并分析了各有利区的泥岩、页岩具体指标。根据实测含气量,采用体积法计算研究区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量为(3.3~11.4)×1012 m3,中值为7.4×1012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 下寒武统 页岩气 聚集条件 资源潜力 有利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富集条件及勘探开发有利区 被引量:33
4
作者 姜鹏飞 吴建发 +11 位作者 朱逸青 张德宽 吴伟 张芮 吴喆 王青 杨雨然 杨雪 伍秋姿 陈丽清 何一凡 张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109,共19页
历经十余年探索实践,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锁定五峰组—龙马溪组为最有利产层,提出了一批页岩气富集高产理论,形成了集地质评价、开发优化、优快钻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清洁开发等为一体的勘探开发技术,探明... 历经十余年探索实践,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锁定五峰组—龙马溪组为最有利产层,提出了一批页岩气富集高产理论,形成了集地质评价、开发优化、优快钻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清洁开发等为一体的勘探开发技术,探明了万亿立方米级储量的页岩气大气田。时值中国页岩气勘探发展的重要节点,回顾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梳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在地质条件与富集规律上的成果认识、展望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的重点接替领域,对推进盆地海相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有积极意义。(1)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经历了4个阶段:评层选区找目标阶段;浅层至中—深层先导试验阶段;浅层至中—深层示范区建设阶段;浅层至中—深层上产、深层评价、常压页岩气评价、立体开发评价、超深层和新层系探索阶段。(2)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沉积条件优越,深水陆棚相高有机质含量页岩呈连续稳定分布;页岩气主要赋存在有机孔隙中,页岩储层在纵向上集中发育,连续厚度大;川南地区和川东南涪陵区块的构造相对简单,气源持续补给、远离古/今剥蚀区和大型断裂逸散区是页岩气富集保存的有利区;目前,五峰组—龙马溪组的页岩气资源量为33.19×10^(12)m^(3),探明率为9.4%,勘探潜力巨大。(3)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资源丰富,除五峰组—龙马溪组外,4500 m以浅还存在多套海相页岩气后备勘探层系;寒武系筇竹寺组、二叠系吴家坪组和大隆组为战略突破层系,其中,筇竹寺组页岩气有利区主要分布在裂陷槽内和槽缘的威远—资阳一带,预测资源潜力达1.40×10^(12)m^(3),吴家坪组和大隆组页岩气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川北剑阁—南江一带、大竹—开江一带和盆地东南缘的利川地区,预测资源潜力达0.91×10^(12)m^(3);须家河组一段为战略准备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五峰组—龙马溪组 筇竹寺组 吴家坪组 大隆组 须家河组一段 海相页岩 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
原文传递
湘西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藏形成条件与资源潜力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琳婷 郭建华 +1 位作者 焦鹏 张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3-1173,共11页
在野外地质露头观察和样品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的区域分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以及储层特征等页岩气藏形成条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具有区... 在野外地质露头观察和样品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的区域分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以及储层特征等页岩气藏形成条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具有区域分布广、厚度大、埋藏深度适中,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脆性矿物丰富、物性良好、储渗空间发育等特点,具备页岩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认为吉首—花垣—龙山一带和桑植石门复向斜南翼斜坡带是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发育最有利区;采用体积法对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资源储量进行估算,资源储量区间值为(0.5-2.1)×10^12 m^3,中值为1.3×10^12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北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 页岩气 有利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庆波 刘若冰 +2 位作者 李春燕 王明筏 赵正宝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17-21,共5页
在对川西南雷波等区块地表出露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观察和取样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研究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相、空间展布、有机地化、泥页岩物性及岩石物性、成熟度等页岩气地质条件特征。样品分析数据和... 在对川西南雷波等区块地表出露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观察和取样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研究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相、空间展布、有机地化、泥页岩物性及岩石物性、成熟度等页岩气地质条件特征。样品分析数据和研究表明,该套泥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碳高、成熟度高和含气量高等特点,具备页岩气藏发育的良好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及周缘 五峰—龙马溪组 页岩气 地质条件 有利区
下载PDF
修武盆地下寒武统页岩气富集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6
7
作者 庞飞 包书景 +3 位作者 任收麦 李尚儒 童川川 曾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30,85,共9页
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含气量现场解析等方法,研究修武盆地下寒武统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特征、有机质类型、丰度和成熟度、岩石储集特征及含气量等页岩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王音铺组、观音堂组黑色泥页岩... 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含气量现场解析等方法,研究修武盆地下寒武统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特征、有机质类型、丰度和成熟度、岩石储集特征及含气量等页岩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王音铺组、观音堂组黑色泥页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碳质量分数高、成熟度高等特点,泥页岩脆性矿物质量分数较高(大于40%),微裂缝、微孔隙发育,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形成与富集条件.结合岩样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和调查井岩心现场含气量解析数据,采用概率体积法估算修武盆地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量为2 922.98×l08 m3,修水武宁向斜东部王音铺组泥页岩厚度大于100 m,TOC质量分数大于6%,镜质体反射率在2%-3%之间,埋深为1 000-3000m,构造形态完整,断裂不发育,有利于页岩气的聚集和保存,是区内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武盆地 下寒武统 页岩气 成藏条件 页岩气有利区
下载PDF
模糊相似法对页岩气选区评价的应用--以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思航 田小林 +5 位作者 王楚柯 冯永光 吴得强 白家全 李辉 孔德才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针对已有的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方法未充分利用不确定信息评价指标值等问题,分析了页岩气富集成藏的生烃、储集、保存和实施勘探开发的地面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成功经验和我国海相页岩气成藏... 针对已有的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方法未充分利用不确定信息评价指标值等问题,分析了页岩气富集成藏的生烃、储集、保存和实施勘探开发的地面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成功经验和我国海相页岩气成藏特点,筛选了页岩有效厚度、有机碳含量等13项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的全面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分级分类评价标准。针对页岩气的储层厚度大、非均质性以及勘探早期对评价参数的地质认识程度较低,以评价指标分布的区间值代替不确定信息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应用模糊相似理论建立了页岩气有利目标区模糊相似评价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综合信息叠合法相比,该方法合理有效,简单实用,能够为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相似法 模糊相似系数 海相页岩气 页岩气目标区
下载PDF
轮南地区石炭系泥岩盖层的压力封闭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付广 陈章明 姜振学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3,共5页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石炭系直接覆盖在奥陶系之上,是奥陶系裂缝型灰岩储层的区域性封盖层。不仅毛细管封闭能力强,而且具有较强的压力封闭能力。虽然其压力封闭能力形成时期晚于烃源岩火量生烃期,但对该区已聚集油气的保存是十分有利的。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泥岩 盖层 压力封闭 石炭纪
下载PDF
大面积高丰度海相页岩气富集理论及地质评价技术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红岩 刘德勋 +9 位作者 蔚远江 赵群 邱振 董大忠 施振生 孙莎莎 姜振学 刘洪林 周尚文 拜文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81,共13页
海相页岩气富集特征及主控因素、地质评价及综合选区是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的核心内容与突破的关键。基于勘探开发地质与地球物理多学科联合研究、现场调研、重点露头野外踏勘与取样分析、关键探井岩心观察与精细描述等方... 海相页岩气富集特征及主控因素、地质评价及综合选区是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的核心内容与突破的关键。基于勘探开发地质与地球物理多学科联合研究、现场调研、重点露头野外踏勘与取样分析、关键探井岩心观察与精细描述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阐述了大面积高丰度页岩气富集理论和地质评价技术内涵,及其在川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的最新进展、现场应用及成效。大面积高丰度页岩气富集理论进展包括:厘定了大面积、高丰度页岩气指标含义及其各自相应的地质内涵,认为硫化缺氧陆棚环境发育控制了川南富有机质沉积与富有机质页岩展布,富硅富钙海洋生物勃发控制了页岩气高有机质丰度分布,多地质事件沉积耦合作用控制富有机质页岩甜点段和高资源丰度分布;提出优质储层纹层与有机质纳米孔喉发育,条带状粉砂纹层优质页岩储层高含气性、高脆性、网状裂缝和岩性、电性、物性、地化特性、含气性、可压性“六性”最佳,建立了页岩气4个阶段过程的超压聚集、差异富集演化模式。大面积高丰度超压页岩气地质评价技术进展包括:建立了基于“层序地层、化学地层、生物地层”的黑色笔石页岩地层小层对比与评价技术,研发了5台/套页岩储层表征关键参数测试装置与分析技术,形成了页岩气储层定量表征与评价技术,“双厚度、多参数”甜点区优选评价技术,在四川盆地优选出36个有利目标区,页岩气总地质资源量10.35×10^(12)m^(3)。应用表明,该套理论与技术有效指导和支撑了中国石油页岩气资源评价、地质选区、储量发现、示范区综合评价与建设,为海相页岩气规模开发与产建部署、推动页岩气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气 富集地质理论 地质评价技术 大面积 高丰度 页岩气甜点(段/区) 四川盆地及周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含气量测定及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柳娜 马军 昝川莉 《复杂油气藏》 2014年第3期5-10,共6页
页岩含气量是页岩含气性评价和有利区域优选的关键性参数,对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储量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两种实验方法分别测定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页岩含气量,并对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做了对比和讨论。解析法测定... 页岩含气量是页岩含气性评价和有利区域优选的关键性参数,对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储量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两种实验方法分别测定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页岩含气量,并对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做了对比和讨论。解析法测定页岩含气量测量直接,数据直观,对取样要求高,测出的页岩含气量更接近真实值。等温吸附实验法取样快速简便,但受实验条件所限,需通过数学模型拟合计算含气量数值,误差较大,适合用于不同岩性和层位的页岩吸附气量的相对比较。通过实验,初步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山西组页岩含气量为0.82~1.25 m3/ t 岩石之间,0.82 m3/ t 岩石较接近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含气量 解析法 等温吸附实验 测试方法 真实值 上古生界 中东部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技术在花瓦地区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立民 陈习峰 +4 位作者 付波 廖文婷 潘成磊 管文华 薛永安 《复杂油气藏》 2014年第3期36-41,共6页
花瓦地区阜二段页岩油气显示丰富,埋深较小,是裂缝性油藏勘探有利区。为深化高角度裂缝储层预测,以花瓦高精度数据为基础,以全程保幅为指导思想,开展了阜二段裂缝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高质量方位角道集形成分析研究、保幅叠前偏移振... 花瓦地区阜二段页岩油气显示丰富,埋深较小,是裂缝性油藏勘探有利区。为深化高角度裂缝储层预测,以花瓦高精度数据为基础,以全程保幅为指导思想,开展了阜二段裂缝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高质量方位角道集形成分析研究、保幅叠前偏移振幅规则化研究,并对阜二页4及页5段进行了裂缝预测。研究表明,该项技术的实施,宽方位角地震数据是基础,高质量方位角道集的形成是保证,振幅相对保持处理是关键。通过选取振幅包络属性所进行的裂缝预测,其结果与实钻井吻合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瓦地区 页岩油气 裂缝性油气藏 储层预测 方位各向异性 保幅处理 振幅包络
下载PDF
LD地区砂泥岩地层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莎莎 夏宏泉 《国外测井技术》 2016年第6期40-42,45,共4页
LD地区砂泥岩地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本文首先根据目的层段单轴/三轴岩石压缩实验,确定了LD地区静态岩石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然后利用岩性、纵波时差数据预测横波时差曲线,并建立了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转换关系式,构建了LD地区岩... LD地区砂泥岩地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本文首先根据目的层段单轴/三轴岩石压缩实验,确定了LD地区静态岩石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然后利用岩性、纵波时差数据预测横波时差曲线,并建立了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转换关系式,构建了LD地区岩石力学参数、脆性指数的计算模型,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误差较小;由此建立了LD地区砂泥岩层段的岩石力学参数和脆性指数剖面,得到了LD地区中浅层砂泥岩的岩石力学参数和脆性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LD地区杨氏模量在20-45GPa之间,泊松比介于0.18-0.34之间,脆性指数介于36-48%之间。这为LD地区中浅层砂泥岩段的压裂施工及射孔层位优选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地区 致密砂泥岩地层 岩石力学参数 脆性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