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弧二维数学模型及其在SF_6/N_2混合气体开断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亚芳 王其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3-38,共6页
按非边界层流动来处理断路器灭弧室内的吹弧气流,建立了新型的喷口电弧二维数学模型.并应用其进行了SF_6/N_2混合气体开断特性分析.电弧数学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
关键词 六氟化硫 电弧 数学模型 灭弧
下载PDF
Eco-friendly gas insulating medium for next-generation SF_(6)-free equip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Yi Li Shuangshuang Tian +16 位作者 Linlin Zhong Geng Chen Song Xiao Yann Cressault Yuwei Fu Yu Zheng Christophe Preve Zhaolun Cui Yin Zhang Fanchao Ye Daniel Piccoz Gang Wang Yalong Li Youping Tu Wenjun Zhou Ju Tang Xiaoxing Zhang 《iEnergy》 2023年第1期14-42,共29页
Gas-insulated equipment(GIE)that utilizes the most potent greenhouse gas sulfur hexafluoride(SF_(6))as insulation and arc-quenching mediu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ower industry.Seeking eco-friendly insulating gas... Gas-insulated equipment(GIE)that utilizes the most potent greenhouse gas sulfur hexafluoride(SF_(6))as insulation and arc-quenching mediu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ower industry.Seeking eco-friendly insulating gas with advanced performance for next-generation SF_(6)-free GIE is significant for the“net-zero”go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utilization,emission,and reduction policies of SF_(6)around the world were summarized first.Then,w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latest progress in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co-friendly insulating gas in terms of molecular design,dielectric insulation,arc-quenching,stability and decomposition,materials compatibility,biosafety,etc.Further,the representative applications of eco-friendly insulating gas in medium-voltage,high-voltage GIE as well as relevant maintenance-related technologies were highlighted.Accordingly,the existing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were proposed,presenting a roadmap to hopefully steer the development of eco-friendly insulating gas and G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friendly insulating gas net-zero dielectric insulation arc-quenching SF_(6)-free gas-insulated equipment(GIE)
下载PDF
SF_6替代气体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24
3
作者 李兴文 赵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95-1701,共7页
SF_6气体作为绝缘与灭弧介质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中,但由于存在温室效应和液化温度高这两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几十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与学者针对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从绝缘与灭弧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 SF_6气体作为绝缘与灭弧介质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中,但由于存在温室效应和液化温度高这两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几十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与学者针对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从绝缘与灭弧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SF_6替代气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并着重介绍了目前该领域较为关注的几种气体,分别从单一常规气体、SF_6混合气体和CF_3I、c-C_4F_8、C_nF_(2n)O等环保气体3个方面展开讨论。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SF_6替代气体的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气-固复合绝缘技术、新型环保气体分解和复合特性、散热性能、组分监测及补气策略等亟待研究的内容,旨在为我国SF_6替代气体的探索与新型环保电力设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替代气体 环境友好 灭弧性能 绝缘性能 电力设备
下载PDF
可主动快速熄灭工频续流电弧的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设计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巨丰 李世民 +1 位作者 闫仁宝 吴焰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改善普通绝缘子串并联间隙以牺牲雷击跳闸率换取低事故率的劣势,研究了一种能够主动快速熄灭工频续流电弧的灭弧防雷间隙。该间隙适用于10~110 kV等级电力系统架空线路。制作了该间隙的样机装置,并在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大容量检测试... 为改善普通绝缘子串并联间隙以牺牲雷击跳闸率换取低事故率的劣势,研究了一种能够主动快速熄灭工频续流电弧的灭弧防雷间隙。该间隙适用于10~110 kV等级电力系统架空线路。制作了该间隙的样机装置,并在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大容量检测试验室进行了工频电流灭弧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灭弧防雷间隙能在试验回路的继电保护动作之前熄灭幅值为1、5、10 kA的工频续流电弧,且熄灭电弧的时间短于10 ms。间隙附带的气体发生装置响应雷电脉冲到喷射气流的时间约为200μs,分析认为,其快速强力地作用于早期电弧是装置熄灭工频续流电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弧防雷间隙 防雷保护 工频电弧 电弧快速熄灭试验 响应时间 雷击跳闸率
下载PDF
应用灭弧防雷间隙抑制35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的方法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巨丰 曲振旭 +2 位作者 苏浩益 黄维 刘儒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81,共6页
针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35 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事故严重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疏导型"防雷理念和"气吹灭弧"相结合的灭弧防雷间隙,该间隙在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能优先于绝缘子串闪络,将雷电流导入大地的同时熄灭工频续... 针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35 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事故严重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疏导型"防雷理念和"气吹灭弧"相结合的灭弧防雷间隙,该间隙在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能优先于绝缘子串闪络,将雷电流导入大地的同时熄灭工频续流。通过小电流灭弧特性试验和仿真建立的灭弧防雷间隙的PSCAD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广西大化县35 kV架空输电线路的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输电线路安装灭弧防雷间隙可有效抑制雷击过电压,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 KV输电线路 雷击过电压 灭弧防雷间隙 电弧模型
下载PDF
环保型SF_6替代介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6
作者 林莘 李鑫涛 李璐维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共7页
文中针对中压开关、高压开关、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3种电力设备的环保型介质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SF_6混合气体及具有很大替代潜力的新型环保介质。... 文中针对中压开关、高压开关、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线路(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3种电力设备的环保型介质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SF_6混合气体及具有很大替代潜力的新型环保介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保型电力设备研发中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可以看出,使用SF_6混合气体是短期内降低SF_6用量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研制出以SF_6/N_2混合气体为替代介质的开关柜、断路器及GIL产品,但其电压等级不高,很难满足大容量、超/特高压电网的要求。从长远角度看氟化气体如CF3I、c-C_4F_8、CnF_2nO等具有很大应用前景,但存在价格昂贵、液化温度高的问题,需要与CO_2、N_2等价格低廉、液化温度低的气体混合使用。然而,针对最佳混合比、气体分子协同作用关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替代介质 温室效应 绝缘性能 灭弧性能 电力设备
下载PDF
灭弧防雷装置对电弧发展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巨丰 闫仁宝 +1 位作者 李世民 吴焰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14-1618,共5页
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或绝缘子串工频闪络时,采用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能够有效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的灼烧,同时在冲击闪络击穿间隙后,能够迅速切断暂态电弧。其原理为:装置瞬间产生高速气流,在电弧处于"幼年"时就将... 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或绝缘子串工频闪络时,采用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装置能够有效保护绝缘子串免受工频电弧的灼烧,同时在冲击闪络击穿间隙后,能够迅速切断暂态电弧。其原理为:装置瞬间产生高速气流,在电弧处于"幼年"时就将电弧熄灭,这样深度抑制了电弧,即在暂态电流值为几安或者几十安时,气流就将电弧熄灭,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没有电弧产生(由于电流值小,能量不足以维持电弧产生)。可见高速气体作用在电弧的时间点越早,灭弧效果越好。文中对该理论和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进行试验验证,采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画面,较好地反映了气流对电弧的深度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 深度抑制 高速气流 暂态电弧
下载PDF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新型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有效性论证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巨丰 梁雪 +3 位作者 郭伟 吴东 李国栋 刘其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4,共7页
新型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是一种有效避免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防雷技术手段。为进一步论证其性能,利用Navier-Stokes(N-S)方程对气流灭弧暂态过程进行了描述,说明灭弧气丸爆炸产生的高速气流使温度场、速度场发生了急速变化,进而破坏了... 新型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是一种有效避免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防雷技术手段。为进一步论证其性能,利用Navier-Stokes(N-S)方程对气流灭弧暂态过程进行了描述,说明灭弧气丸爆炸产生的高速气流使温度场、速度场发生了急速变化,进而破坏了电弧能量的稳态,达到迅速灭弧的效果。并利用ANSYS AUTODY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气流与电弧的作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表明灭弧气丸爆炸后会产生带有巨大能量的高速气体并迅速充满整个空间,该高速气体与电弧快速、全面作用并迅速破坏等离子体动态平衡,使电弧在0.2 ms内极快速熄灭。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新型灭弧防雷间隙在雷击发生初期就迅速动作,可快速灭弧,且灭弧后依然有强气流存在,保证了电弧不会重燃。研究表明,该新型灭弧防雷间隙对于输电线路防雷极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 NAVIER-STOKES方程 电弧 等离子体 爆炸气流 动态平衡 爆炸过程 电弧截断
下载PDF
低压电器空气电弧的近期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兴文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8年第22期12-19,共8页
介绍了近期电弧磁流体动力学仿真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多触头并联系统的电弧运动、频率对电弧运动过程的影响,以及触头烧蚀仿真的研究。针对低压系统,阐述了基于故障电弧电特性、故障电弧电磁辐射特性和故障电弧弧声特性等,进行故障电弧检... 介绍了近期电弧磁流体动力学仿真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多触头并联系统的电弧运动、频率对电弧运动过程的影响,以及触头烧蚀仿真的研究。针对低压系统,阐述了基于故障电弧电特性、故障电弧电磁辐射特性和故障电弧弧声特性等,进行故障电弧检测的方法。针对栅片灭弧室的优化设计,提出通过测量栅片电压可较为细致地评估灭弧室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动力学 触头烧蚀 故障电弧 电弧运动 灭弧室
下载PDF
252kVSF6断路器灭弧室压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林莘 狄谦 韩书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30-135,共6页
SF6断路器内部机理的理论研究已相当深入,但多年来由于断路器灭弧室内部参数测量费用较高和试验周期较长,以及需要考虑测量方法对试验结果精确性的影响等,相应的试验验证工作却很少,理论工作缺乏指导。针对这一状况,该文对252kVSF6断路... SF6断路器内部机理的理论研究已相当深入,但多年来由于断路器灭弧室内部参数测量费用较高和试验周期较长,以及需要考虑测量方法对试验结果精确性的影响等,相应的试验验证工作却很少,理论工作缺乏指导。针对这一状况,该文对252kVSF6断路器的灭弧室内空载压力特性进行测量,并在灭弧室内压力缸、动静弧触头以及喷口上游、喉部和下游埋设7支微型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通过改变断路器的基压和速度特性等结构参数,实现多点、多位置的多次测量,取得完整的灭弧室内动态压力特性变化的试验数据;分析了灭弧室动态压力变化与开断时间的关系。试验结果符合断路器的开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断路器 灭弧室 压力特性试验
下载PDF
防雷间隙大电流快速灭弧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东 王巨丰 +2 位作者 李国栋 梁雪 郭伟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121,128,共6页
雷击绝缘子闪络后,产生的工频电弧会烧灼绝缘子串及导线,严重时可能导致绝缘子串烧毁和架空导线断线事故。为了改善绝缘子串缺乏主动快速灭弧的能力,设计出一种能够快速熄灭工频电弧的防雷灭弧装置。并进行了大电流灭弧试验。电弧熄灭... 雷击绝缘子闪络后,产生的工频电弧会烧灼绝缘子串及导线,严重时可能导致绝缘子串烧毁和架空导线断线事故。为了改善绝缘子串缺乏主动快速灭弧的能力,设计出一种能够快速熄灭工频电弧的防雷灭弧装置。并进行了大电流灭弧试验。电弧熄灭的过程是借助高速摄像及示波器监测。结果表明,该装置以"以快治强"的方法干预早期电弧,能在试验回路的继电保护动作之前熄灭1 k A、10.8 k A的工频电弧且熄灭电弧时间短于8 ms。该间隙已应用于35 kV、110 kV、220 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验证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保护 绝缘子 灭弧防雷间隙 响应时间 灭弧试验
原文传递
重庆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改进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世宇 孙渝江 魏淑琼 《水电能源科学》 2005年第6期65-67,共3页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10 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统计数据及运行经验,分析了单相非永久性接地、金属性接地、相间短路、两点接地、两点异地接地等故障。参考国内的研究成果和运行经验,提出了对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在不同情况... 根据重庆市主城区10 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统计数据及运行经验,分析了单相非永久性接地、金属性接地、相间短路、两点接地、两点异地接地等故障。参考国内的研究成果和运行经验,提出了对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中性点 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
下载PDF
引弧板对桥式双断点断路器灭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汪倩 屈建宇 李兴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5-850,共6页
合理的引弧板设计可以大幅度提升限流型断路器的开断性能。为此,针对桥式双断点断路器,对比分析了U形槽引弧板的U形槽位置和大小等对灭弧性能的影响。首先,设计了一个带卡住机构的桥式双断点断路器可拆式灭弧室样机,并通过3维有限元电... 合理的引弧板设计可以大幅度提升限流型断路器的开断性能。为此,针对桥式双断点断路器,对比分析了U形槽引弧板的U形槽位置和大小等对灭弧性能的影响。首先,设计了一个带卡住机构的桥式双断点断路器可拆式灭弧室样机,并通过3维有限元电磁仿真和多体动力学分析验证了样机的可行性。然后利用设计的实验样机,通过对比开断波形和开断特性参数,重点研究了3种不同引弧板结构对灭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引弧板上增加U形槽可以增大动导电杆的电动斥力,且较大的U形槽作用更加明显;U形槽的引弧板有利于电弧拉长及进入栅片,增加U形槽后,电弧电压峰值提高了15 V,但是U形槽嵌入栅片容易造成弧根进入栅片后又重新转移到动导电杆上,不利于电弧在栅片中稳定燃烧。研究结果可为断路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弧板 电弧 灭弧性能 灭弧室 桥式双断点 断路器
下载PDF
新型灭弧系统对背后击穿现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旭 陈德桂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12,共4页
传统观点认为低压限流断路器的开断电弧进入灭弧室后 ,电弧就熄灭。近年来通过现代测试设备发现了开断电弧在灭弧室内外的多次转移 ,即背后击穿现象 ,降低了开断性能。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限流断路器的新型混合式灭弧系统 ,进一步对影... 传统观点认为低压限流断路器的开断电弧进入灭弧室后 ,电弧就熄灭。近年来通过现代测试设备发现了开断电弧在灭弧室内外的多次转移 ,即背后击穿现象 ,降低了开断性能。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限流断路器的新型混合式灭弧系统 ,进一步对影响开断性能的不同材料、不同窄缝宽度进行试验。实验证明 ,新型的灭弧系统不仅有效地抑制了背后击穿现象的发生 ,而且进入灭弧室的电弧始终具有平稳的较高电弧电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 灭弧系统 背后击穿 低压限流断路器 灭弧室
下载PDF
小型高可靠熔断器抑弧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鹏远 李程峰 +1 位作者 彭昌文 杨舰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8年第2期6-10,共5页
基于一种应用于高压电路的小型高可靠熔断器,将不同的抑弧材料使用在该型号熔断器上,并对相应的抑弧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通过实验,了解到该型号小型高可靠熔断器的抑弧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抑弧材料的种类,当使用无机系抑弧材料时,其抑... 基于一种应用于高压电路的小型高可靠熔断器,将不同的抑弧材料使用在该型号熔断器上,并对相应的抑弧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通过实验,了解到该型号小型高可靠熔断器的抑弧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抑弧材料的种类,当使用无机系抑弧材料时,其抑弧时间比使用有机系抑弧材料时的长,而且无机系抑弧材料的抑弧时间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比有机抑弧材料的大,使用无机系抑弧材料时,熔断器动作后的绝缘阻值明显地高于有机系抑弧材料的绝缘阻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熔断器 抑弧材料 抑弧性能 抑弧时间 绝缘阻值
下载PDF
真空灭弧室性能参数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季梅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分析了真空灭弧室的性能参数。详细分析了触头结构、真空度、真空电弧温度的影响、触头间隙的确定、屏蔽罩厚度以及真空灭弧室的并联运行。提出真空开关在低压电器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真空灭弧室 并联运行 低压电器 真空开关 触头
下载PDF
高压SF_6断路器灭弧室电场逆问题求解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晓明 郭娜 朱冬梅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6年第4期384-387,413,共5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内电场分布进行数值仿真求解,计算分析了灭弧室内部动、静触头在开断过程中不同行程下电场分布情况,得到了全场域最大场强所在位置,以及动、静主触和弧触沿面场强分布,研究了灭弧室内部绝缘的主要影... 采用有限元法对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内电场分布进行数值仿真求解,计算分析了灭弧室内部动、静触头在开断过程中不同行程下电场分布情况,得到了全场域最大场强所在位置,以及动、静主触和弧触沿面场强分布,研究了灭弧室内部绝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仿真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场逆问题求解,实现灭弧室内部结构优化设计.在优化设计中分别采用零阶方法和一阶方法,以动、静触头几何结构为优化设计变量,以灭弧室内部最大场强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循环迭代次数为停止准则,进行灭弧室电场逆问题研究.并将优化结果与产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灭弧室 优化 有限元法 绝缘
下载PDF
旋气吹弧式SF6断路器及其三维气流场特性的仿真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砚菊 曹云东 +2 位作者 刘晓明 曾珊 高有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为了提高断路器的弧后介质恢复速度,笔者以500 kV单断口高压SF6断路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气体通道的上游增加旋气槽的设想,将传统的轴向吹弧改进为旋转吹弧。对有旋气槽和无旋气槽两种结构在空载开断过程中灭弧室内气流的流动特性进行... 为了提高断路器的弧后介质恢复速度,笔者以500 kV单断口高压SF6断路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气体通道的上游增加旋气槽的设想,将传统的轴向吹弧改进为旋转吹弧。对有旋气槽和无旋气槽两种结构在空载开断过程中灭弧室内气流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喷口上游加旋气槽,能实现将电弧轴向运动变为旋转运动的目的;有旋气槽时,动静触头之间的高速气流比无旋气槽结构时的高速气流更为集中,有利于负载情况下电弧能量的逸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气槽 气流场 灭弧室
下载PDF
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气流通道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斐 王巨丰 +4 位作者 张奇星 李籽剑 徐宇恒 王国锋 庞智毅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48,共6页
为提高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的灭弧能力,了解其灭弧原理以及气流通道管控长度对灭弧过程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从能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喷射气流熄灭电弧的可行性,推导得出了气流速度与气流通道管控长度呈正相关,增大气流通道管控长度能够... 为提高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的灭弧能力,了解其灭弧原理以及气流通道管控长度对灭弧过程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从能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喷射气流熄灭电弧的可行性,推导得出了气流速度与气流通道管控长度呈正相关,增大气流通道管控长度能够促进气流发展,增强对流散热功率,加速电弧冷却,从而提升灭弧效率。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平台搭建了灭弧通道的二维几何模型,模拟了电弧在气流耦合作用下的放电传热过程,证明了装置的灭弧有效性;然后改变气流通道管控长度变量,得出相应仿真结果并对比分析;最后设置灭弧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延伸气流通道管控长度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熄灭电弧并抑制电弧重燃,进一步优化了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的灭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防雷 喷射气流 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 气流通道管控长度 灭弧效果
下载PDF
全氟异丁腈(C_(4)F_(7)N)混合气体研究进展综述
20
作者 林莘 陈圣 +2 位作者 高克利 张佳 李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1-556,共16页
全氟异丁腈(C_(4)F_(7)N)作为一种潜在SF 6替代气体,近年来备受电力行业关注。介绍了SF 6环保替代技术路线和发展现状,归纳了C_(4)F_(7)N混合气体的放电参数测量和流注放电仿真研究进展,分析了气隙、沿面绝缘以及局部放电性能,剖析了C_(... 全氟异丁腈(C_(4)F_(7)N)作为一种潜在SF 6替代气体,近年来备受电力行业关注。介绍了SF 6环保替代技术路线和发展现状,归纳了C_(4)F_(7)N混合气体的放电参数测量和流注放电仿真研究进展,分析了气隙、沿面绝缘以及局部放电性能,剖析了C_(4)F_(7)N混合气体的灭弧性能、放电后的分解产物特性以及与固体材料的相容性,并概述了其应用情况,总结了C_(4)F_(7)N混合气体替代SF_(6)气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需要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混合气体 绝缘性能 气体放电 灭弧性能 放电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