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ture of yeast cells immobilized by alginate-chitosan microcapsules in aqueous-organic solvent biphasic system 被引量:4
1
作者 HOU Dandan YU Weiting +3 位作者 ZHANG Demeng ZHAO Lili LIU Xiudong MA Xiaojun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863-870,共8页
Immobilization biocatalysis is a potential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biocatalysts in nonaqueous systems for efficient industrial production.Alginate-chitosan(AC)microcapsules were prepared as... Immobilization biocatalysis is a potential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biocatalysts in nonaqueous systems for efficient industrial production.Alginate-chitosan(AC)microcapsules were prepared as immobilization carriers by emulsifi cation-internal gelation and complexation reaction,and their contribution on facilitating the growth and metabolism of yeast cells were testifi ed successfully in culture medium-solvent biphasic systems.The cell growth in AC microcapsules is superior to that in alginate beads,and the cells in both immobilization carriers maintain much higher activity than free cells,which demonstrates AC microcapsules can confer yeast cells the ability to resist the adverse effect of solvent.Moreover,the performance of AC microcapsules in biphasic systems could be improved by adjusting the formation of outer polyelectrolyte complex(PEC)membrane to promote the cell growth and metabolic ability under the balance of resisting solvent toxicity and permitting substrate diffusion.Therefore,these findings are quite valuable for applying AC microcapsules as novel immobilization carriers to realize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value-added products in aqueous-solvent biphasic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inate-chitosan(AC)microcapsules immobilization BIOCATALYSIS aqueous-solvent BIPHASIC system cell growth
下载PDF
铝(Ⅲ)-桑色素-含氧有机溶剂荧光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江淑芙 张书圣 黄云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963-966,共4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醇、酮等7种含氧有机溶剂对铝-桑色素络合物荧光反应的溶剂化效应。研究发现,上述有机溶剂对荧光体系均有增敏作用,以乙醇的效果最佳,使络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加6倍多。据此,本文建立了测定微量铝的高灵敏度荧光分析方法,线... 本文系统研究了醇、酮等7种含氧有机溶剂对铝-桑色素络合物荧光反应的溶剂化效应。研究发现,上述有机溶剂对荧光体系均有增敏作用,以乙醇的效果最佳,使络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加6倍多。据此,本文建立了测定微量铝的高灵敏度荧光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0~1.0μg/10ml,检测限为1.6×10^(-9)g/ml。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化学试剂中的微量杂质铝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并对有机溶剂化效应的机理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有机溶剂 荧光光度法
下载PDF
藻朊酸钠对有机液/水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Ⅰ.膜的渗透汽化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施艳荞 陈观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研究了藻朊酸钠均质膜对有机液/水混合体系的渗透汽化特性。结果表明,藻朊酸钠对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及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同水的混合液均表现为水优先透过,其渗透通量及选择分离系数都非常高。对80wt%的四氢呋... 研究了藻朊酸钠均质膜对有机液/水混合体系的渗透汽化特性。结果表明,藻朊酸钠对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及二氧六环等有机溶剂同水的混合液均表现为水优先透过,其渗透通量及选择分离系数都非常高。对80wt%的四氢呋喃水溶液,55℃下,通量Q达到2489g/m2·h,水对四氢呋喃的分离系数趋于无穷大;对80wt%的二氧六环水溶液,Q为2862g/m2·h,分离系数为39996(60℃)。通量与温度间呈Arrhenius关系。比较了两种藻朊酸钠样品对有机液/水混合体系的渗透汽化特性,讨论了化学组成、结构的不同,对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朊酸钠 膜分离 渗透汽化特性 有机溶剂
下载PDF
可控微波促进对称1,n-亚甲基二酯的环境友好合成
4
作者 白林 马小芳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采用可控微波加热技术,在水作溶剂或无溶剂条件下芳甲酸与1,n-二溴代烷发生双酯化反应,“一锅”法高效地合成了系列亚甲基二羧酸酯类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碱、溶剂对双酯化产率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合成了31种亚甲基二羧酸... 采用可控微波加热技术,在水作溶剂或无溶剂条件下芳甲酸与1,n-二溴代烷发生双酯化反应,“一锅”法高效地合成了系列亚甲基二羧酸酯类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碱、溶剂对双酯化产率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合成了31种亚甲基二羧酸酯,底物适用范围广,并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该方法操作简单、时间短,产率较高,同时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溴代烷 亚甲基二酯 无溶剂反应 微波辐射 水相反应 环境友好合成
下载PDF
溶剂中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猝灭效应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于海洋 涂浪平 +2 位作者 张友林 赵慧颖 孔祥贵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8-1294,共7页
激光诱导的稀土纳米粒子的上转换发光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效应,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其中,溶剂对纳米粒子表面效应的影响是该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传统的分析方法对溶剂的作用难以给出定量化的分析结果。针... 激光诱导的稀土纳米粒子的上转换发光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效应,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其中,溶剂对纳米粒子表面效应的影响是该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传统的分析方法对溶剂的作用难以给出定量化的分析结果。针对这一困难,本文利用Monte Carlo计算模拟方法,从离子-离子相互作用的微观层面上重构出宏观的上转换发光现象,进而分别给出了纳米粒子表面效应在4种不同的水相溶剂:水、甲醇、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定量化分析结果。稳态和动力学光谱测试结果均表明,溶剂水中的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猝灭速率最高,甲醇和乙醇中次之,DMF中最低,这可归因于溶剂中羟基基团及其活性对于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猝灭效应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计算模拟获得了NaYF4:20%Yb,2%Er上转换纳米粒子中,Yb3+激发态(2F5/2)表面猝灭速率的定量化数值,分别为:2.5×104 s-1(DMF)、1×105 s-1(甲醇和乙醇)、5×105 s-1(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溶剂 纳米粒子 上转换发光 计算模拟 定量分析
下载PDF
A Simple Theoretical Approach of Aqueous Solutions of Salts and Organic Solvents in Paper Chromatography
6
作者 Jacques P. Viejo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年第8期255-285,共31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properties of the solvents responsible of the chromatographic phenomenon. A simple and homogeneous system of ascending chromatography on paper is described, allowing vary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properties of the solvents responsible of the chromatographic phenomenon. A simple and homogeneous system of ascending chromatography on paper is described, allowing varying only one of the factors constituting it. This method made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constants by means of a simple equation.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is deduced from 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it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er CHROMATOGRAPHY aqueous solvent ORGANIC solvent Theory
下载PDF
Taking into Account Density Fluctuations in a Solvent in a Model of Dissolution
7
作者 I. A. Ar’ev 《Ope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2019年第4期204-215,共12页
Earlier it was shown by different authors that there are cavities (vacancies, holes) in any liquid. The cavities should play a prominent role in dissolution processes. Nevertheless this fact was ignored in previous mo... Earlier it was shown by different authors that there are cavities (vacancies, holes) in any liquid. The cavities should play a prominent role in dissolution processes. Nevertheless this fact was ignored in previous model of dissolution. The sizes of the cavities in different solvents containing benzene molecul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solvent induced spectral shift method. The measurements of S1←S0 benzene transition spectral shifts permit to conclude that 1) macroscopic excess volumes play an almost negligible role in processes of benzene dissolution in very different solvents and 2) the minimal size of the cavity in water able to accommodate benzene molecule coincides with the solute size. Generalization of this conclusion to other nonpolar aromatics leads to evaluation contraction of the solutes under aqueous solvent influence permits to predict the solubility values of other aromatics in water and to evaluate effect of enhancement hydrate cell around these molecules on solu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ubility solvent-Induced Spectral Shift Microscopic Balance of VOLUMES Fluctuation Cavities aqueous solvent SOLUTE CONTRACTION HYDRATE Shell Strengthening
下载PDF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相中甲壳素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亮 胡先文 +3 位作者 岳霞丽 王虹 叶发兵 董元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7-269,共3页
将甲壳素溶于NaOH/CO(NH)2水相溶剂中,研究了甲壳素水溶液的紫外光谱性质,确定甲壳素在新溶剂中的最佳紫外吸收波长为230 nm,试验了不同溶剂组分浓度、测试温度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壳素浓度的影响,发现对于不同溶剂组分浓度的甲壳素... 将甲壳素溶于NaOH/CO(NH)2水相溶剂中,研究了甲壳素水溶液的紫外光谱性质,确定甲壳素在新溶剂中的最佳紫外吸收波长为230 nm,试验了不同溶剂组分浓度、测试温度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壳素浓度的影响,发现对于不同溶剂组分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甲壳素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与紫外吸收值均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且测定时温度在8-20℃范围内时,测定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水相溶剂 紫外分光光度法 线性相关性 温度
下载PDF
水分子(簇)和水溶剂对脯氨酸铜(Ⅱ)对映异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芳 辛志荣 +5 位作者 范艳洁 李心雨 潘宇 杨清荟 姜春旭 王佐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116,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分子(簇)和水溶剂对气相S-脯氨酸二价铜配合物(S-Pro·Cu(Ⅱ))对映异构的影响。研究发现:S-Pro·Cu(Ⅱ)的对映异构可在5个通道a、b、c、d和e实现,a、...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分子(簇)和水溶剂对气相S-脯氨酸二价铜配合物(S-Pro·Cu(Ⅱ))对映异构的影响。研究发现:S-Pro·Cu(Ⅱ)的对映异构可在5个通道a、b、c、d和e实现,a、b和c通道分别是α-H直接以O、Cu、N为桥迁移;c和d通道是Cu与羰基O双齿配位后,α-H以O为桥以及O和N联合为桥迁移(其中α-H以Cu为桥迁移是氢负离子迁移,其他为氢质子迁移)。势能面计算表明:孤立的S-Pro·Cu(Ⅱ)在b和c通道的对映异构有明显的优势,反应活化能分别是153.4和160.3 kJ·mol^(−1)。水汽环境下c通道最具优势,反应活化能是143.7 kJ·mol^(−1),b通道最具劣势,在该通道的对映异构不能实现。水溶剂效应使c通道的反应活化能降到89.9 kJ·mol^(−1)。结果表明:脯氨酸铜(Ⅱ)在气相和水汽相下可以保持其手性特征,在水液相下容易对映异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 二价铜离子 水分子(簇) 水溶剂 对映异构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能垒
下载PDF
水溶剂体系液体酸催化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义霞 游志敏 +2 位作者 李会泉 关雪 张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57-360,共4页
以水作溶剂、液体酸为催化剂,对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硫酸为单一液体酸催化剂以及硫酸、盐酸、羧酸等各种液体酸互相混合后形成混合酸的催化活性。实验发现,在水溶剂... 以水作溶剂、液体酸为催化剂,对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硫酸为单一液体酸催化剂以及硫酸、盐酸、羧酸等各种液体酸互相混合后形成混合酸的催化活性。实验发现,在水溶剂体系中,以n(H2SO4)∶n(有机弱酸)=2∶1的混合酸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佳,在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3.5 h,n(MPC)∶n(HCHO)=2∶1的条件下,MPC转化率达95.1%,MDC收率达79.6%;将混合酸催化剂循环3次后,MDC的收率仍保持6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氨基甲酸甲酯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混合液体酸 水溶剂体系
下载PDF
酶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乃兴 刘薇 王林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1-136,203,共7页
简要评述了近年来酶催化反应的进展 ,以及近年来 5种不同反应体系 (有机溶剂体系、反胶束体系、低共熔体系、超临界流体体系和气相体系 )中酶催化反应的进展 ,并对不同体系中酶促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酶催化底物的拓宽和模拟酶研究及酶... 简要评述了近年来酶催化反应的进展 ,以及近年来 5种不同反应体系 (有机溶剂体系、反胶束体系、低共熔体系、超临界流体体系和气相体系 )中酶催化反应的进展 ,并对不同体系中酶促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酶催化底物的拓宽和模拟酶研究及酶催化的手性合成等作了简要概述。参考文献 5 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 模拟酶 非水溶剂 反胶束 超临界流体 低共熔多相混合物 综述
下载PDF
世界染料与染整工艺科技创新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淑芬 杨锦宗 《染料与染色》 CAS 2003年第4期185-188,共4页
根据染料母体的生物相容性论述了非诱变性染料和仿生染料在纺织纤维着色中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实现高固 色率活性染料的有效途径以及通过交联染色方法实现染料与纤维近100%化学结合的可行性;介绍了环境友好染色新 工艺,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根据染料母体的生物相容性论述了非诱变性染料和仿生染料在纺织纤维着色中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实现高固 色率活性染料的有效途径以及通过交联染色方法实现染料与纤维近100%化学结合的可行性;介绍了环境友好染色新 工艺,活性染料无盐染色,还原染料和硫化染料生化法还原或电还原法染色,非水溶剂染色以及喷墨印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非诱变 高固色率 交联染色 无盐染色 生化或电还原法染色 非水溶剂染色 喷墨印染
下载PDF
非水溶剂中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测定:NaCl在 1 ,2 -丙二醇中活度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卫东 向翠丽 +1 位作者 胡珍珠 陆江林 《盐湖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应用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和Ag-AgCl电极组成可逆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应用Debye H櫣ckel极限公式,计算了不同温度下NaCl在1,2-丙二醇非水溶剂中的活度系数,并根据电解质溶液的溶剂化理论对NaCl的活度系数的某些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NACL 非水溶剂 离子选择性电极 活度系数 电池电动势
下载PDF
水酶法和溶剂法提取核桃油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易建华 朱振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3-145,共3页
本实验进行了水酶法和溶剂法提取核桃油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水酶法、溶剂法)对核桃油的理化特性有一定的影响。水酶法提取的核桃油透明度高,色值低,且风味好;水酶法提取所得核桃油的酸值、未皂化值及磷脂含量均... 本实验进行了水酶法和溶剂法提取核桃油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水酶法、溶剂法)对核桃油的理化特性有一定的影响。水酶法提取的核桃油透明度高,色值低,且风味好;水酶法提取所得核桃油的酸值、未皂化值及磷脂含量均低于溶剂法,有利于油脂的后续精炼;水酶法与溶剂法对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显著;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低于溶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水酶法 溶剂法 理化性质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文煌 严玉顺 +1 位作者 万春荣 姜长印 《电池工业》 CAS 1999年第6期206-209,共4页
非水电解液至今仍然是锂离子电池最常用的,也是生产工艺最成熟的电解液体系。以Li或LiCx为电极的非水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在循环中电极表面将形成固液界面(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DEI)膜,也叫钝化膜(passivatinglayer)。它对... 非水电解液至今仍然是锂离子电池最常用的,也是生产工艺最成熟的电解液体系。以Li或LiCx为电极的非水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在循环中电极表面将形成固液界面(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DEI)膜,也叫钝化膜(passivatinglayer)。它对电池的循环寿命、可逆比容量、电池储存性能等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SEI主要是在前3个循环中(尤其是第1个循环),由非水溶剂、导电盐阴离子、杂质分子还原分解产生的不溶物沉积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非水电解液 SEI 非水溶剂 导电盐
下载PDF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面包酵母不对称还原苯乙酮合成手性苯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忠华 曾嵘 +5 位作者 吴高明 杨改 常煦 徐翩 张海辉 姚曼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0-454,共5页
以面包酵母细胞不对称还原苯乙酮合成S-α-苯乙醇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促进面包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情况。首先研究了适合于活性细胞催化的两相溶剂体系,实验表明合适的有机溶剂为logP>3的溶剂,这与有机... 以面包酵母细胞不对称还原苯乙酮合成S-α-苯乙醇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促进面包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情况。首先研究了适合于活性细胞催化的两相溶剂体系,实验表明合适的有机溶剂为logP>3的溶剂,这与有机相中的酶催化对溶剂的要求相一致。在所选用的溶剂中,正辛烷获得的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两相之间的比率、辅助溶剂、底物浓度以及水相体系的pH等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两相之间的比率和辅助溶剂对反应有显著的影响,合理改变这些因素可以改善底物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进而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对底物浓度的敏感性较单相水相体系反应要小得多,而pH对反应的影响与水相中反应相同。在有机溶剂与水相体积比为1:4、添加1%乙醇以及底物浓度为30mmol·L-1时,产物得率可达到45%左右,这较在水相中反应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不对称还原 手性醇 S-α-苯乙醇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 面包酵母细胞
下载PDF
有机胺非水溶液吸收CO_(2)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平甜甜 尹鑫 +1 位作者 董玉 申淑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968-3983,共16页
有机胺水溶液吸收法是CO_(2)捕集最常用且成熟的方法之一,但是再生能耗高和吸收剂严重降解等关键问题阻碍了其大规模推广和应用。采用有机溶剂代替强极性水溶剂构建的非水吸收剂体系,在降低能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近年来受到格外关注... 有机胺水溶液吸收法是CO_(2)捕集最常用且成熟的方法之一,但是再生能耗高和吸收剂严重降解等关键问题阻碍了其大规模推广和应用。采用有机溶剂代替强极性水溶剂构建的非水吸收剂体系,在降低能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近年来受到格外关注。非水吸收剂的CO_(2)吸收动力学研究有助于了解吸收过程的反应机理以及不同有机胺和溶剂类型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本文从有机胺在非水溶剂中的反应机理出发,介绍了CO_(2)吸收动力学研究的典型实验方法和原理,系统评述了采用不同结构的有机胺在不同溶剂体系中吸收CO_(2)的动力学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溶剂特性与胺的反应级数和反应动力学常数之间的关联性,并指出了普遍的规律性特征即有机伯胺和仲胺的反应级数随溶剂极性的降低而增大,反应速率常数随着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增大而呈现近似线性变化。在分析目前动力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今后非水体系动力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有机胺 非水吸收剂 二氧化碳捕集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非水溶剂快速挥发法合成大孔径高有序度介孔有机氧化硅材料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震东 严晓霞 +6 位作者 田博之 沈绍典 陈德宏 方千荣 朱广山 裘式纶 赵东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3-606,共4页
利用非水溶剂快速挥发的方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等作为结构导向剂,双三乙氧硅基乙烷作为硅源,合成出一系列大孔径(>4nm)、高有序度、具有二维六角结构并且墙壁中含双亚甲基的介孔有机氧化硅(PMO)材料,并通过XRD、TEM、N2吸附-脱附、... 利用非水溶剂快速挥发的方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等作为结构导向剂,双三乙氧硅基乙烷作为硅源,合成出一系列大孔径(>4nm)、高有序度、具有二维六角结构并且墙壁中含双亚甲基的介孔有机氧化硅(PMO)材料,并通过XRD、TEM、N2吸附-脱附、29SiNMR和SEM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有机氧化硅材料 合成 非水溶剂快速挥发
下载PDF
介孔氧化锆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福祥 王俊宏 +2 位作者 程文萍 李瑞丰 谢克昌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29-1133,共5页
以硝酸锆为锆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模板剂,在非水溶剂无水乙醇中成功地合成了纯相介孔氧化锆分子筛,并系统地研究了模板剂的用量、溶液的pH、络合剂三乙醇胺(TEAH)的用量、预晶化温度和时间以及晶化温度和时间对介孔氧... 以硝酸锆为锆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模板剂,在非水溶剂无水乙醇中成功地合成了纯相介孔氧化锆分子筛,并系统地研究了模板剂的用量、溶液的pH、络合剂三乙醇胺(TEAH)的用量、预晶化温度和时间以及晶化温度和时间对介孔氧化锆分子筛结构的影响。得出最佳合成条件:n(CTAB)∶n(Zr)=0.18、pH=9、n(TEAH)∶n(Zr)=0.2、预晶化温度90℃、预晶化时间4 h、晶化温度120℃、晶化时间48 h。合成的介孔氧化锆分子筛在450℃焙烧后,其BET比表面积达到197 m2/g,孔分布集中在4.80 nm左右,孔体积为0.23 cm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 氧化锆 分子筛 硝酸锆 非水溶剂 模板剂
下载PDF
基于N-乙基乙醇胺非水CO2吸收剂的抗氧化剂 被引量:6
20
作者 储可弘 陈绍云 +2 位作者 李强 张华 张永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65-5571,共7页
N-乙基乙醇胺(EMEA)+二乙氨基乙醇(DEEA)非水溶液是新型CO2吸收剂,CO2吸收量0.68mol CO2/mol EMEA、CO2解吸量0.62mol CO2/mol EMEA及再生能耗7554kJ/kg溶剂,综合性能显著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CO2非水吸收剂。但溶剂在工业应用中由于气源... N-乙基乙醇胺(EMEA)+二乙氨基乙醇(DEEA)非水溶液是新型CO2吸收剂,CO2吸收量0.68mol CO2/mol EMEA、CO2解吸量0.62mol CO2/mol EMEA及再生能耗7554kJ/kg溶剂,综合性能显著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CO2非水吸收剂。但溶剂在工业应用中由于气源伴生的氧气影响,会发生氧化降解。本文研究了配方溶剂的氧化降解性和6种抗氧化剂[丁酮肟、乙醛肟、丙酮肟、N,N’-双亚水杨-1,2-丙二胺(BPPD)、邻苯三酚和碳酰肼]的抗氧化作用。EMEA+DEEA溶剂在13%O2(体积分数)下氧化30天降解率为7.33%(质量分数)。根据电喷雾质谱结果,推测出EMEA通过两种途径氧化,第一种途径为EMEA担载CO2生成氨基甲酸盐,然后发生氧化反应,该产物可与EMEA发生酯化反应。氨基甲酸盐也可发生自身酯化反应,然后发生氧化反应。第二种途径为EMEA直接氧化成乙氨基乙酸,然后由两种途径继续反应。第一种途径为乙氨基乙酸继续氧化为羟基乙酸,羟基乙酸可继续与DEEA反应生成N-二乙基-4-羟基-丙酯,第二种途径是乙氨基乙酸直接与EMEA发生羧合反应。DEEA可直接氧化为N-二乙基乙酸,然后与EMEA发生羧合反应。6种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差异明显,6种抗氧化剂对EMEA+DEEA非水溶液的抗氧化效果顺序为:乙醛肟>丁酮肟>丙酮肟>BPPD≈碳酰肼>邻苯三酚。EMEA+DEEA+乙醛肟抗降解性能最好,降解率为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溶液 氧化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捕集 吸收 烟道气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