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铁颗粒物的溶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唐钰婧 贾小红 +2 位作者 李锐 张国华 唐明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55-1563,共9页
气溶胶沉降是开放大洋可溶性铁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海洋初级生产力有重要影响.目前气溶胶可溶性铁的沉降通量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包括:(1)不同来源的气溶胶中可溶性铁的含量差异较大;(2)发生在大气传输中的化学反应能够显著影... 气溶胶沉降是开放大洋可溶性铁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海洋初级生产力有重要影响.目前气溶胶可溶性铁的沉降通量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包括:(1)不同来源的气溶胶中可溶性铁的含量差异较大;(2)发生在大气传输中的化学反应能够显著影响气溶胶中铁元素的可溶性.本文总结了过去20a国内外关于含铁颗粒物溶解动力学实验室研究的主要结果,以阐明液相反应对铁可溶性的增强作用.归纳了典型含铁颗粒物在质子促进溶解、配体促进溶解及光还原溶解机制作用下的溶解动力学特征,指出pH值、阴离子类型和光照决定了含铁颗粒物的溶解机制,以及铁的存在形式是决定颗粒物中铁潜在可溶性的最主要因素,最后简单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铁的可溶性 溶解动力学 液相反应 矿物学特征
下载PDF
噻烯衍生物的水相合成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海丰 廖沛球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439,共5页
探讨了无气味和稳定的1-[1,2-亚乙基(或1,3-亚丙基)二硫]亚甲基丙酮(1c)作为代硫醇试剂的水相噻烯合成反应。在4-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水体系和回流条件下,1c与α-溴代酮/安息香(2)能有效地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噻烯衍生物(3)。反应过程... 探讨了无气味和稳定的1-[1,2-亚乙基(或1,3-亚丙基)二硫]亚甲基丙酮(1c)作为代硫醇试剂的水相噻烯合成反应。在4-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水体系和回流条件下,1c与α-溴代酮/安息香(2)能有效地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噻烯衍生物(3)。反应过程中没有闻到硫醇的恶臭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羰基二硫缩烯酮 无气味的代硫醇试剂 水相反应 合成 噻烯
原文传递
三乙胺功能化聚乙二醇双子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吡喃并[2,3-c]吡唑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英磊 罗军 +1 位作者 邢昙昙 刘祖亮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16-2021,共6页
合成了一种三乙胺功能化聚乙二醇双子离子液体, 研究了其作为催化剂, 在水相中以芳香醛、丙二腈、乙酰乙酸乙酯、水合肼或苯肼为原料的四组分一锅法反应, 制备了16种不同取代基的吡喃并[2,3-c]吡唑化合物, 产率为86%~94%. 该离子液体... 合成了一种三乙胺功能化聚乙二醇双子离子液体, 研究了其作为催化剂, 在水相中以芳香醛、丙二腈、乙酰乙酸乙酯、水合肼或苯肼为原料的四组分一锅法反应, 制备了16种不同取代基的吡喃并[2,3-c]吡唑化合物, 产率为86%~94%. 该离子液体稳定性高, 可以方便的回收, 重复使用5次, 活性没有明显的下降.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简单, 产物易分离, 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离子液体 聚乙二醇 吡喃并[2 3-c]吡唑 一锅法 水相反应
原文传递
苯水相光氧化反应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冯状状 黄明强 +5 位作者 徐俊 蔡顺有 赵卫雄 胡长进 顾学军 张为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62-2368,共7页
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的苯能溶于大气水滴、云雾等水相中并发生水相光氧化反应,在水分蒸发后,产物保留在颗粒相中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粒子.本文采用雾化器将羟基启动苯水相光氧化反应溶液雾化产生气溶胶粒子,通过扩散干燥管除去水蒸气... 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的苯能溶于大气水滴、云雾等水相中并发生水相光氧化反应,在水分蒸发后,产物保留在颗粒相中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粒子.本文采用雾化器将羟基启动苯水相光氧化反应溶液雾化产生气溶胶粒子,通过扩散干燥管除去水蒸气后产生SOA粒子,采用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在线检测,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离线测量SOA的化学组分.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解吸附质谱中存在醛类(m/z=29(CHO^+)、57(CHOCO^+))、羧酸(m/z=44(COO^+))和苯环(m/z=39(C3H3^+)、65(C5H5^-))特征裂解碎片峰.SOA粒子的红外光谱图中存在苯环C-H和CC双键,以及CO双键、C-O、O-H和C-O-C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电喷雾电离质谱中存在m/z高达915的离子峰.这表明醛类、羧酸、酚类、芳香醚类产物和酚类产物发生聚合形成的高分子量化合物是SOA粒子的主要化学组分.这为研究人为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水相反应形成SOA的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 水相反应 二次有机气溶胶
原文传递
含分子内氢键的苯硫酚在水相中的Michael加成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照波 邱雪鹏 +2 位作者 郭海泉 康传清 高连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71-1473,M011,共4页
The method of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 of thiophenol with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 in an aqueous medium was reported. The aqueous reactive medium includes saturated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and catalytic amoun... The method of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 of thiophenol with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 in an aqueous medium was reported. The aqueous reactive medium includes saturated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and catalytic amount of tetrabutylammonium bisulfate. 2-Hydroxythiophenol,2-aminothiophenol,2-carboxythiophenol,ethyl acrylate and arcylonitrile were selected as model molecules to demonstrate the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can be accomplished rapidly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a high yield,and no mercapto-coupling byproduct 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反应 苯硫酚 分子内氢键 MICHAEL加成
下载PDF
3-乙/芳酰乙酰基吲哚的水相合成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小宇 于海丰 +3 位作者 王文举 姜思傲 刘奇 何洁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83-3189,共7页
探讨了4-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催化的β-乙硫基-β-吲哚基-α,β-不饱和酮(1)的水相水解反应,实现了3-乙/芳酰乙酰基吲哚(2)的水相合成.研究表明,在回流和10 mol% DBSA存在下, 1有效地发生水相水解反应,高产率合成产物2.
关键词 水相反应 水解反应 3-乙酰乙酰基吲哚 β-乙硫基-β-吲哚基-α β-不饱和酮
原文传递
羟基启动苯液相光氧化产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状状 黄明强 +4 位作者 徐俊 蔡顺有 赵卫雄 胡长进 张为俊 《红外》 CAS 2018年第8期40-45,共6页
苯是大气中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能溶于大气水滴、云雾等水相中,与水相中的过氧化氢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发生液相光氧化反应。利用自制的液相反应装置研究了羟基启动苯液相光氧化反应,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测量了液... 苯是大气中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能溶于大气水滴、云雾等水相中,与水相中的过氧化氢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发生液相光氧化反应。利用自制的液相反应装置研究了羟基启动苯液相光氧化反应,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测量了液相反应产物的分子官能团,定性分析了产物的化学组分。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过氧化氢存在时,在光照3 h后,苯溶液的红外谱图中含有苯环C-H和C=C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官能团,溶液中仅存在苯有机物,没有新产物产生。苯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在紫外光照3 h后,反应产物溶液的红外谱图除了含有苯环C-H和C=C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外,还含有O-H和CO-C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羟基启动苯液相光氧化反应形成了酚类化合物和芳香醚产物。这为研究苯液相光氧化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羟基 液相反应
下载PDF
水相反应合成精异丙甲草胺 被引量:2
8
作者 卫天琪 林双政 +2 位作者 徐泽刚 李勇智 宁斌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6-388,共3页
以甲苯和水作为两相溶剂体系,碳酸钠作为碱,在千克量级反应中,精异丙甲草胺合成收率达到98.5%,产品外观良好,纯度达到98.2%,合成工艺比传统工艺更"绿色"。
关键词 精异丙甲草胺 水相反应 酰胺 绿色化学
下载PDF
多取代2,3-二氢-4-吡啶酮的水相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维 张哲宇 +5 位作者 张雪 于海丰 罗辉 霍东月 徐玉澎 赵晓波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2-750,共9页
首次探讨了α-烯酰基二硫缩烯酮与胺的[5C+1N]水相环合反应,成功地实现多取代2,3-二氢-4-吡啶酮的水相合成.研究表明,在回流水中,(E)-2-(二乙硫基)亚甲基-3-羰基-5-芳基-N-芳基戊-4-烯酰胺1和有机胺2有效地发生[5C+1N]水相环合反应,以... 首次探讨了α-烯酰基二硫缩烯酮与胺的[5C+1N]水相环合反应,成功地实现多取代2,3-二氢-4-吡啶酮的水相合成.研究表明,在回流水中,(E)-2-(二乙硫基)亚甲基-3-羰基-5-芳基-N-芳基戊-4-烯酰胺1和有机胺2有效地发生[5C+1N]水相环合反应,以较好产率合成多取代2,3-二氢-4-吡啶酮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反应 二硫缩烯酮 吡啶酮
原文传递
绿色合成1-苯基-3-丁烯-1-醇实验的微型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达洪 黄嘉明 +1 位作者 刘雅倩 向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60,共3页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设计水相Barbier-Grignard反应微型实验制备1-苯基-3-丁烯-1-醇,并应用于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采用预先活化的锌粉作试剂、大试管作反应容器、制备薄层色谱法为提纯手段,应用折射率和红外光谱对所合成产品进行了表...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设计水相Barbier-Grignard反应微型实验制备1-苯基-3-丁烯-1-醇,并应用于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采用预先活化的锌粉作试剂、大试管作反应容器、制备薄层色谱法为提纯手段,应用折射率和红外光谱对所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型化实验有效地降低了实验成本、节省了实验室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获得了比常量实验更高的产率和纯度,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实验 实验教学 绿色合成 1-苯基-3-丁烯-1-醇 水相反应
下载PDF
乙二醛与亚硫酸钠水相反应产生有机磺酸盐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胡惠敏 黄明强 +6 位作者 朱敏聪 林昕 王伟超 赵卫雄 胡长进 顾学军 张为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51-361,共11页
醛类化合物与无机硫反应产生的有机磺酸盐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主要组分和示踪剂,同时也是大气中硫的重要储存库.本文基于乙二醛和亚硫酸钠在大气水相环境中的高溶解度,通过TSI 9302雾化两者混合溶液,干燥后获得水相SOA粒子.采用气... 醛类化合物与无机硫反应产生的有机磺酸盐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主要组分和示踪剂,同时也是大气中硫的重要储存库.本文基于乙二醛和亚硫酸钠在大气水相环境中的高溶解度,通过TSI 9302雾化两者混合溶液,干燥后获得水相SOA粒子.采用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在线测得SOA粒子的负离子质谱出现强度较大的有机磺酸盐特征裂解峰m/z=32.2(S^(-))、48.3(SO^(-))、64.2(SO_(2)^(-))和80.1(SO_(3)-),SOA粒子收集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210 nm存在有机磺酸盐S=O的特征吸收峰,红外吸收光谱中1034和1140 cm^(-1)的吸收峰对应有机磺酸盐SO_(3)基团的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760和830 cm^(-1)对应C—S—O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吸收峰,电喷雾电离正离子质谱则呈现m/z=113、141、157、173质谱峰.这些谱图信息表明,羟甲基磺酸盐、1-羟基-2-氧代-乙磺酸盐、1-羟基-2-羧基-乙磺酸盐和1-羟基-2-过氧羧基-乙磺酸盐等有机磺酸盐是乙二醛和亚硫酸钠水相反应的主要产物.这为污染地区高湿度条件下大气气溶胶有机磺酸盐组分测量和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 亚硫酸钠 水相反应 二次有机气溶胶 有机磺酸盐
原文传递
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在线测量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状状 黄明强 +5 位作者 徐俊 蔡顺有 赵卫雄 胡长进 顾学军 张为俊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8-422,共5页
利用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开展了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在线测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苯水相光氧化反应形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粒子粒径小于1.0μm,激光解吸电离质谱中存在醛类m/z 29(CHO+)、57(CHOCO+),羧酸m/z 44(COO... 利用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开展了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在线测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苯水相光氧化反应形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粒子粒径小于1.0μm,激光解吸电离质谱中存在醛类m/z 29(CHO+)、57(CHOCO+),羧酸m/z 44(COO+),苯环m/z 77(C6H+5)、65(C5H+5)和酚类化合物m/z 93(C6H5O+)特征裂解碎片峰。醛类、羧酸和酚类化合物是苯水相SOA粒子的化学组分,各类型组分含量大小关系为:醛类化合>羧酸>酚类化合物。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激光解吸电离技术能够用于水相SOA粒子化学组分的在线测量,可用于水相SOA形成机理和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解吸电离 二次有机气溶胶 水相反应 化学组分
原文传递
一种结合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优势的聚乙炔纳米颗粒负载的钯(Ⅱ)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欢 陈光需 +7 位作者 Paul N.Duchesne 张鹏 代燕 杨华艳 吴炳辉 刘圣洁 许潮发 郑南峰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0-1572,共13页
负载型的金属催化剂虽然分离方便,但在反应活性、选择性以及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方面均明显不如相应的均相催化剂.将均相催化剂通过不同的化学键固载于高比表面积载体是实现均相催化剂多相化的重要途径,这样可使催化剂兼具均相和多相催化... 负载型的金属催化剂虽然分离方便,但在反应活性、选择性以及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方面均明显不如相应的均相催化剂.将均相催化剂通过不同的化学键固载于高比表面积载体是实现均相催化剂多相化的重要途径,这样可使催化剂兼具均相和多相催化剂的优势.然而要将均相催化剂锚定于特定载体上,通常涉及较为复杂的合成反应,对载体也有严格的要求.因而该法仅仅适用于实验室研究,难以实现规模生产.因此,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地制备兼具均相和多相催化剂优势的催化剂合成方法非常必要.本文报道一种简便的制备聚乙炔纳米颗粒负载Pd(Ⅱ)催化剂(NP-Pd(Ⅱ))的方法,所制催化剂在水相中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表现出极高的活性,同时具有便于分离、容易放大制备的特点.在室温下,将乙炔气通入PdC l2-4的水溶液中迅速变得浑浊,静置后容器底部有棕色沉淀,同时溶液变为无色透明.固体产物使用水、乙醇等溶剂进行洗涤;干燥之后收集既得聚乙炔纳米颗粒负载的Pd(Ⅱ)催化剂NP-Pd(Ⅱ).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IR)及拉曼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X射线吸收光谱(EXAFS)等手段对NP-Pd(Ⅱ)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显示,在NP-Pd(Ⅱ)中Pd并非以Pd纳米颗粒形式存在;XRD中没有未Pd纳米晶的特征衍射峰.IR等表征证明乙炔在Pd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聚合作用,生成了聚乙炔.EXAFS结果表明,Pd分别和氯原子以及C=C双键进行配位;同时,没有观察到Pd–Pd键的生成,进一步证明了Pd未被还原为Pd纳米颗粒.XPS也印证了Pd(Ⅱ)的价态.形貌上,NP-Pd(Ⅱ)为直径2–3nm的颗粒,其中的Pd原子均匀分散于聚乙炔纳米颗粒上,使其在反应过程中能够充分地与底物接触,从而在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表现出极高的活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憎水效应",NP-Pd(Ⅱ)在溶液中以微米级的聚集体形式存在,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ZUKI偶联 乙炔 钯配合物 水性反应
下载PDF
铜离子对苯水相二次有机气溶胶化学组分和光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伟超 黄明强 +6 位作者 朱敏聪 胡惠敏 蔡顺有 赵卫雄 胡长进 顾学军 张为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0-147,共8页
苯系物水相光氧化产生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能够散射、吸收太阳光辐射,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铜离子是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它能改变水相SOA的化学组成和光学特性.本文采用自制的水相SOA产生装置,研究铜离子对苯水相SOA的组分和200~600 nm... 苯系物水相光氧化产生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能够散射、吸收太阳光辐射,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铜离子是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它能改变水相SOA的化学组成和光学特性.本文采用自制的水相SOA产生装置,研究铜离子对苯水相SOA的组分和200~600 nm范围内平均质量吸收系数<MAC>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离子存在时,苯水相SOA的紫外谱图中275 nm处的酚类化合物吸收峰强度增大,激光解吸附电离质谱含有苯酚、苯二酚和苯三酚的特征离子峰m/z=93(C_(6_H_(5)O^(+))、m/z=109(C_(6)H_(5)O_(2)^(+))和m/z=125(C_(6)H_(5)O_(3)^(+)),电喷雾电离质谱出现质荷比高达1116的多聚物离子峰.这表明铜离子能够催化过氧化氢产生更多OH自由基,苯水相光氧化产生的苯酚、苯二酚、苯三酚等酚类化合物和由酚类聚合形成的羟基苯基醚多聚物含量增多.苯水相SOA的粒径和表征吸光能力的平均质量吸收系数<MAC>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这为研究重金属离子存在背景下水相SOA的光学特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水相反应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光学特性
原文传递
杀菌剂氟吡菌酰胺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威 黄晓瑛 +3 位作者 尚宇 郑晓蕊 刘康云 王列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09-112,共4页
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经烷基化和脱羧的间歇式连续化反应、氢化还原、水相参与的酰胺化制得氟吡菌酰胺。该合成新工艺路线简单合理,利用烷基化和脱羧反应的连续化操作,降低了三废排放,节约了成本;利用水相参与的酰胺化反应... 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经烷基化和脱羧的间歇式连续化反应、氢化还原、水相参与的酰胺化制得氟吡菌酰胺。该合成新工艺路线简单合理,利用烷基化和脱羧反应的连续化操作,降低了三废排放,节约了成本;利用水相参与的酰胺化反应,缩短了反应时间,产品总收率达到47.9%,含量97%,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吡菌酰胺 合成 工艺优化 水相反应
下载PDF
超声波促进的水相Biginelli反应合成二氢嘧啶酮衍生物
16
作者 王英 焦锐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060-1062,1084,共4页
报道了水相中硫酸氢钠催化的乙酰乙酸酯、醛和脲(硫脲)参与的Biginelli型反应,在超声波促进下高效地合成11个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收率80%~93%,其结构经1H NMR和HR-MS确证。
关键词 BIGINELLI反应 催化 超声波 水相 二氢嘧啶酮 合成
下载PDF
水相中非催化芳胺的高选择性双苄基化
17
作者 王锐 魏小红 杜正银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在无添加催化剂、乙醇和水作混合溶剂的碱性体系中,苯胺类化合物和苄基卤化物经过反应,高选择性地得到了双苄基化产物。苯胺类化合物转化为各类叔胺且产率高达99%。该反应具有无需添加催化剂、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绿色经济以及底物范... 在无添加催化剂、乙醇和水作混合溶剂的碱性体系中,苯胺类化合物和苄基卤化物经过反应,高选择性地得到了双苄基化产物。苯胺类化合物转化为各类叔胺且产率高达99%。该反应具有无需添加催化剂、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绿色经济以及底物范围广等优点。同时根据反应结果提出了该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苄基卤化物 双苄基化反应 水相反应 绿色化学
下载PDF
无配体钯催化水相Suzuki偶联反应
18
作者 郭金 谢以民 +2 位作者 赵国利 王少军 凌凤香 《化学工程与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293-298,共6页
建立了水相中无配体钯催化芳基硼酸与溴代芳烃的Suzuki芳基偶联反应体系。该体系以醋酸钯为催化剂,三乙胺为碱,水为溶剂,无需加入任何配体,在100℃下能够有效催化各种芳基硼酸与溴代芳烃的Suzuki偶联反应,底物容忍性好,产品分离收率最高... 建立了水相中无配体钯催化芳基硼酸与溴代芳烃的Suzuki芳基偶联反应体系。该体系以醋酸钯为催化剂,三乙胺为碱,水为溶剂,无需加入任何配体,在100℃下能够有效催化各种芳基硼酸与溴代芳烃的Suzuki偶联反应,底物容忍性好,产品分离收率最高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ZUKI反应 无配体 水相反应 联苯化合物
下载PDF
偏钒酸镁制备工艺的初探
19
作者 任俊 《铁合金》 2016年第6期19-23,共5页
因偏钒酸镁在化工、新型材料、光电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通过探索研究精钒渣、偏钒酸铵、五氧化二钒分别与镁盐反应制备偏钒酸镁的可行性,使用偏钒酸铵和镁盐反应能制取得到含偏钒酸镁的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待溶液饱和析出得到偏钒酸镁... 因偏钒酸镁在化工、新型材料、光电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通过探索研究精钒渣、偏钒酸铵、五氧化二钒分别与镁盐反应制备偏钒酸镁的可行性,使用偏钒酸铵和镁盐反应能制取得到含偏钒酸镁的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待溶液饱和析出得到偏钒酸镁晶体。试验结果表明,偏钒酸铵与六水氯化镁按摩尔比2:1混合溶于水中,加热至70-80℃,待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低温蒸发可得偏钒酸镁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钒酸镁 水溶反应 蒸发结晶
下载PDF
Observation of chemical components of PM2.5 and secondary in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during haze and sandy haze days in Zhengzhou, China 被引量:10
20
作者 Zhangsen Dong Fangcheng Su +1 位作者 Zhenya Zhang Shenbo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16-325,共10页
Mineral dust particl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inorganic aerosols, which largely contribute to haze pollution in China.During this study, a haze episode(haze days) and a typical haze proce... Mineral dust particl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inorganic aerosols, which largely contribute to haze pollution in China.During this study, a haze episode(haze days) and a typical haze process mixed with sandstorm(sandy haze days)were observed in Zhengzhou with a series of high-time-resolut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s from November 22 to December 8, 2018.Concentrations of PM10 and crustal elements clearly increased in the sandy haze days.Concentrations of gaseous pollutants, metallic elements emitted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nitrate, and ammonium during sandy haze days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ose during the haze days but still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during the non-haze days.The sulfate concentrations, the sulfate fractions in PM2.5,and the sulfur oxidation ratio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sandy haze days.Heterogeneous reactions dominated the conversion of SO2 during the haze and sandy haze days.Enhanced SO2 conversion during the sandy haze day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ransition metal ions from the sandstorm when the values of relative humidity(RH) were in 30%–70%, and high O3 at certain time points.Gas-phase NO2 oxidation reactions were the main pathways for nitrate formation.In the sandy haze days,higher nitrogen oxidation ratio(NOR) at daytim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H and lower temperature than those in the haze days, which facilitate the gas-to-particle partitioning of nitrate;higher NOR values at night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higher O3 concentrations, which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N2O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STORM HAZE SULFATE AQUEOUS-PHASE reactions Transition metal io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