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观反射率及其在植被遥感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1
作者 池宏康 周广胜 +2 位作者 许振柱 肖春旺 袁文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80,共7页
由于植被遥感应用定量化和监测等的需求,光学遥感数据的辐射校正更加受到重视。该文论述了辐射校 正,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关系。特别对辐射定标的结果之一,大气层顶表观反射率, 简称表观反射率(Apparent refle... 由于植被遥感应用定量化和监测等的需求,光学遥感数据的辐射校正更加受到重视。该文论述了辐射校 正,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关系。特别对辐射定标的结果之一,大气层顶表观反射率, 简称表观反射率(Apparent reflectance)的定义、概念、计算和它在植被遥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反射率 植被遥感 辐射校正 辐射定标 大气校正
下载PDF
基于FLAASH的Hyperion高光谱影像大气校正 被引量:57
2
作者 袁金国 牛铮 王锡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1-1185,共5页
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是定量遥感研究的前提。文章对利用ENVI软件的FLAASH(fast line-of-sight atmospheric analysis of spectral hypercubes)进行EO-1Hyperion高光谱影像的大气校正能力进行了评价。黑河流域甘肃张掖研究区的Hyperion高... 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是定量遥感研究的前提。文章对利用ENVI软件的FLAASH(fast line-of-sight atmospheric analysis of spectral hypercubes)进行EO-1Hyperion高光谱影像的大气校正能力进行了评价。黑河流域甘肃张掖研究区的Hyperion高光谱影像的获取时间是2007年9月10日,卫星过境前后准实时获取41个样区的野外实测数据,包括冠层波谱和生化含量以及GPS定位数据。首先利用Landsat-7ETM+影像对Hy-perion高光谱影像进行了几何校正,然后将Hyperion的DN值转化为辐射亮度和表观反射率,并利用FLAASH对Hyperion影像进行大气校正。比较了研究区四种典型地物(玉米、水体、荒漠和建筑物)的辐射亮度、表观反射率以及FLAASH大气校正后的反射率,并与玉米ASD野外反射波谱利用高斯滤波函数重采样到Hyperion相应波段后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LAASH大气校正很有效,两种方法获得的反射波谱相吻合,相关系数达0.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ion高光谱影像 大气校正 FLAASH 表观反射率 重采样
下载PDF
GMS5卫星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毛节泰 刘莉 张军华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2-359,共8页
通过模拟 GMS5卫星可见光通道的表观反射率 R对不同大气气溶胶模型、不同下垫面反射率以及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敏感性 ,对利用 GMS5卫星资料反演湖面上空气溶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地面多波段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 ,反演了巢湖上... 通过模拟 GMS5卫星可见光通道的表观反射率 R对不同大气气溶胶模型、不同下垫面反射率以及不同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敏感性 ,对利用 GMS5卫星资料反演湖面上空气溶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地面多波段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 ,反演了巢湖上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结果表明 ,反演所得 0 .5336μm气溶胶光学厚度强烈依赖于湖面反射率的选取 ,通过选取合适的湖面反射率 ,卫星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地面光度计遥感的月均值相对误差不超过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表观反射率 下垫面反射率 气溶胶 光学厚度 GMS5卫星 卫星遥感
下载PDF
FY-1C遥感器可见近红外各通道在轨辐射定标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玉香 张广顺 +12 位作者 黄意玢 邱康睦 胡秀清 戎志国 王维和 刘志权 张立军 朱舜斌 王永宽 李昌宝 夏青 陈秀莲 方宗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0-747,共8页
文中通过 1999年 7月利用敦煌辐射定标场和反射率基法对FY -1C气象卫星遥感器可见 -近红外通道进行的第一次在轨辐射定标试验 ,研究和试验了卫星遥感器的在轨辐射定标方法、同步观测方法和辐射传输计算算法及其软件开发 ,有 7个通道的... 文中通过 1999年 7月利用敦煌辐射定标场和反射率基法对FY -1C气象卫星遥感器可见 -近红外通道进行的第一次在轨辐射定标试验 ,研究和试验了卫星遥感器的在轨辐射定标方法、同步观测方法和辐射传输计算算法及其软件开发 ,有 7个通道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 (或称为增益和偏离量 )被获得。经过误差分析 ,认为本次定标的不确定度小于 7%。定标获得的 7个通道定标系数与该卫星发射前定标结果比较 ,其中 5个通道 (通道 1,2 ,7,8,10 )结果比较接近 ,另两个通道 (通道 6,9)由于发射前定标误差较大致使二者有一定差别。另外 ,通过 2 0 0 0年 9月份对FY -1C卫星进行的第二次辐射定标试验 ,使该卫星在轨 1a多来的运行状态得到了定量监测 ,本次定标与1999年 7月的定标结果比较 ,发现可见 -近红外各通道性能均有程度不同的衰减 ,尤其是通道 1,7,8性能衰减分别为 35% ,2 8% ,2 2 % ,而通道 2 ,6,9,10性能衰减较小 (为 10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1C遥感器 辐射定标 反射率基法 表观反射率 定标系数
下载PDF
基于SPOT5遥感影像的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被引量:25
5
作者 林文鹏 赵敏 +3 位作者 张翼飞 柳云龙 刘冬燕 高峻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59,63,共4页
本文以上海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面实验与遥感技术相结合方法,开展SPOT5遥感影像在估测城市森林LAI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实测LAI与三种植被指数均具有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6,其中MSAVI的相关系数最高(r=0... 本文以上海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面实验与遥感技术相结合方法,开展SPOT5遥感影像在估测城市森林LAI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实测LAI与三种植被指数均具有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6,其中MSAVI的相关系数最高(r=0.66),其次为MCARI(r=0.64)和NDVI(r=0.62)。说明ND-VI仍受到背景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植被指数MSAVI和MCARI,由于能进一步消除土壤背景和叶绿素的影响,对叶面积指数比较敏感,能更好地与叶面积指数建立关系,能更好地用于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的遥感反演。本研究可为快速定量评估城市森林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叶面积指数 表观反射率 植被指数 SPOT5
下载PDF
采用辐照度基法对FY-1C气象卫星可见近红外通道进行绝对辐射定标 被引量:26
6
作者 胡秀清 张玉香 邱康睦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8-464,共7页
介绍另一种在轨卫星传感器绝对辐射定标———辐照度基法定标 ,并利用敦煌辐射校正场对FY 1C卫星可见近红外通道进行定标。通常的反射率基法定标 ,表观反射率计算的一个重要误差来源是对气溶胶散射的近似计算。辐照度基法定标采用实际... 介绍另一种在轨卫星传感器绝对辐射定标———辐照度基法定标 ,并利用敦煌辐射校正场对FY 1C卫星可见近红外通道进行定标。通常的反射率基法定标 ,表观反射率计算的一个重要误差来源是对气溶胶散射的近似计算。辐照度基法定标采用实际测量的漫射与总辐射比来代替辐射传输计算的气溶胶散射。利用该方法对FY 1C卫星的 5次定标结果表明 ,大部分日期辐照度基法和反射率基法定标结果非常吻合 ,肯定了辐照度基法的正确性 ,但在气溶胶含量较大时 ,辐照度基法提高定标精度的优点显现出来 ,能够减少辐射传输模式对气溶胶散射计算带来的误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反射率 漫射 总辐射 绝对辐射定标 遥感卫星传感器 辐照度基法定标
下载PDF
基于Hyperion高光谱图像的氮和叶绿素制图 被引量:22
7
作者 袁金国 牛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2-178,共7页
利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Hyperion高光谱图像,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Hyperion一阶导数反射率与氮浓度和叶绿素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经6S模型大气校正的Hyperion反射率与野外实测冠层反射率基本吻合;经6S校正的反射率计算的NDVI,高于... 利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Hyperion高光谱图像,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Hyperion一阶导数反射率与氮浓度和叶绿素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经6S模型大气校正的Hyperion反射率与野外实测冠层反射率基本吻合;经6S校正的反射率计算的NDVI,高于用绝对亮度、表观反射率计算的NDVI,而且前者与野外实测计算的NDVI最接近;预测氮和叶绿素浓度的模型中大部分入选波长与蛋白质的吸收有关,R2分别为0.586和0.506。产生了冠层水平氮和叶绿素浓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水稻的氮浓度最高,为2.5%-3.5%,其次为甘蔗、土豆、茶树,氮浓度为1.0%-2.5%,而大多数森林的氮浓度在1.0%-1.5%。对于叶绿素,水稻、马铃薯的叶绿素浓度最高,为25%-35%,其次为玉米、甘蔗,叶绿素浓度为20%-30%,而栗树的叶绿素浓度为20%-25%。证明高光谱图像是大尺度估算植被生化组分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ion高光谱图像 表现反射率 6S大气校正 NDVI 一阶导数反射率 氮和叶绿素制图
下载PDF
基于ASTER数据遥感影像的决策树分类 被引量:15
8
作者 程彬 姜琦刚 +1 位作者 周云轩 湛邵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9-184,共6页
以黑龙江省北安市为研究区域,尝试利用ASTER视反射率值进行便利、准确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对ASTER数据进行波段相关分析,确定最佳组合波段;然后重点分析转换为视反射率值的影像特征和光谱特征,从中提取各种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并依据... 以黑龙江省北安市为研究区域,尝试利用ASTER视反射率值进行便利、准确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对ASTER数据进行波段相关分析,确定最佳组合波段;然后重点分析转换为视反射率值的影像特征和光谱特征,从中提取各种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并依据提取的光谱曲线建立基于地物反射率值大小关系或阈值的决策树模型,对研究区不同地物类型进行分类,并对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但对于混合光谱容易错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决策树 分类 视反射率 波谱特征
下载PDF
基于NOAA/AVHRR卫星资料的北京地区霾识别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勇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9-627,共9页
利用2008—2013年NOAA/AVHRRlB卫星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应用米氏散射理论、图像色彩处理技术、频数分布图和可见光通道表观反射率阈值技术,开展了北京地区霾的遥感识别研究,并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易于识别的霾在NOAA/... 利用2008—2013年NOAA/AVHRRlB卫星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应用米氏散射理论、图像色彩处理技术、频数分布图和可见光通道表观反射率阈值技术,开展了北京地区霾的遥感识别研究,并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易于识别的霾在NOAA/AVHRR遥感图像上一般以1、2、1波段或4、2、1波段进行红、绿、蓝三通道假彩色合成.图像颜色以灰色、紫色和蓝色三大系列为主;一般仅靠遥感图像难以识别霾与轻雾,但借助先验知识、周围环境和图像色彩.可在一定程度上区分霾与轻雾;NOAA/AVHRR图像的第一波段表观反射率作为光谱指标可以对霾进行较好识别,反射率识别指标值分别为:冬季0.15~0.32,春季0.15~0.30,夏季0.14~0.30,秋季0.14~0.32;指标对霾的有效识别准确率为82%。利用上述建立的颜色指标和光谱指标可以较好地对2013年1—3月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雾霾进行有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散射理论 图像色彩 表观反射率 NOAA/AVHRR 识别指标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前后都江堰植被盖度变化的遥感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倪忠云 何政伟 +3 位作者 赵银兵 高慧 蔡柯柯 王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8,共4页
选取都江堰市2007年9月18日和2008年7月18日两个时相的TM数据,在辐射校正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主要是将图像的DN值转换为表观反射率,再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图像进行密度分割、分类等处理,提取植被盖度信息... 选取都江堰市2007年9月18日和2008年7月18日两个时相的TM数据,在辐射校正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主要是将图像的DN值转换为表观反射率,再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图像进行密度分割、分类等处理,提取植被盖度信息。根据区内植被发育特点,将之分为无植被覆盖、低植被覆盖、中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4级,通过震前和震后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地震活动的强弱直接导致了区内植被盖度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校正 表观反射率 植被盖度 汶川地震 都江堰
下载PDF
高分五号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影像云检测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健 崔天翔 +1 位作者 王一 孙林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1-238,共8页
高分五号(GF-5)卫星上荷载的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AHSI)能够同时获取330个谱段的光谱信息,对大气和陆地进行综合高光谱观测,能有效获取地物的精确信息。云的存在会对遥感影像造成污染,为了提高GF-5数据的利用率,本文结合AHSI的地物... 高分五号(GF-5)卫星上荷载的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AHSI)能够同时获取330个谱段的光谱信息,对大气和陆地进行综合高光谱观测,能有效获取地物的精确信息。云的存在会对遥感影像造成污染,为了提高GF-5数据的利用率,本文结合AHSI的地物高光谱特性,研究多种下垫面背景下的云检测方法。对得到的1级产品,利用产品配套的定标系数以及光谱响应函数文件,得到各波段的大气顶层表观反射率数据。使用多种典型地物与云像元进行表观反射率的对比后发现,厚云与其他类型的像元在可见光波段具有显著差异。高光谱数据由于波段宽度窄,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厚云像元判定时,使用多个窄波段数据进行等效计算,得到对应的宽波段表观反射率,在此基础上使用简单的检测阈值可以将厚云筛选出来。之后使用卷云波段,筛选出潜在的薄云像元。高亮地表作为薄云检测的重点研究对象,检测时极易与薄云造成混淆,为了将薄云区域与高亮地表进行有效区分,统计不同波段之间表观反射率比值的变化,将薄云与易造成误判的高亮区域进行对比,确定最优判定波段与阈值。为了验证算法的精度,对多景AHSI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勾选出云像元区域作为基准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云检测总体精度可达91%以上,可以准确区分云与晴空区域,实现高精度的高光谱遥感影像云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云检测 高光谱 表观反射率 高分五号 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
原文传递
基于MODIS近红外数据的贵州高原大气水汽反演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谷晓平 王新明 +1 位作者 吴战平 田鹏举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6-451,共6页
根据MODIS卫星第18和19波段的波段特征,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从这两个波段表观反射率的比值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可行性,其次利用MODTRAN模型按照中纬度冬季和夏季两种大气模式对该比值与大气水汽的关系进行模拟,并建立了反演大气水汽的公式... 根据MODIS卫星第18和19波段的波段特征,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从这两个波段表观反射率的比值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可行性,其次利用MODTRAN模型按照中纬度冬季和夏季两种大气模式对该比值与大气水汽的关系进行模拟,并建立了反演大气水汽的公式。利用贵州地区高空探测数据对反演公式进行验证,并与EOS发布的MODIS近红外水汽反演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该公式的反演结果更接近实际探测的结果。由于在反演过程中不必考虑地表覆盖和反射率的差异,摆脱了传统的根据查找表反演水汽的方式,并且直接由18、19波段表观反射率的比值计算大气可降水量,相对于传统算法更易于业务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高原 遥感 MODIS 表观反射率 大气水汽
下载PDF
霾光谱特性分析与卫星遥感识别算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葛巍 陈良富 +3 位作者 司一丹 葛强 范萌 李莘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17-3824,共8页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灰霾污染事件和常态性的高细颗粒物浓度(PM2.5),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卫星遥感能够对大气污染进行快速准确地监测。然而在大气遥感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NASA/MODIS),其云监测和暗像元...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灰霾污染事件和常态性的高细颗粒物浓度(PM2.5),已经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卫星遥感能够对大气污染进行快速准确地监测。然而在大气遥感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NASA/MODIS),其云监测和暗像元反演算法通常把灰霾当做薄云、雾或地表亮目标处理,无法反演霾天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笔者研究了云、雾、霾、地表覆盖等不同像元在可见光、近红外以及红外通道的光谱特性。基于MODIS数据,参考相关的云监测和气溶胶反演算法,选取多个对灰霾敏感的光谱通道,计算表观反射率和亮度温度。针对不同波段,分别探讨了霾与薄云、低层云、雾、浓密植被和地表亮目标等像元之间的光谱差异,统计灰霾分布的阈值区间,并设计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的灰霾识别自动处理流程。通过对2008年华北平原春夏两个重霾事件进行测试,该算法的霾分布监测结果与卫星真彩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北京和香河AERONET站点观测的高AOD数据,验证了本算法的霾识别率接近80%,在一定程度能够弥补MODIS标准气溶胶算法用于灰霾天的不足。最后,分析了灰霾识别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并提出了基于霾纹理特征,以及其他辅助数据支撑的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特性 MODIS 表观反射率 亮度温度
下载PDF
ASTER和Landsat-7ETM+两种多光谱传感器影像的交互对比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春华 徐涵秋 陈荔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18-2524,共7页
20世纪末以来,多种新型传感器的升空使得不同传感器之间的互为比较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但是ASTER和Landsat-7 ETM+传感器多光谱数据之间的全面对比在国内外尚未报道,为此,该文对AS-TER和Landsat-7 ETM+传感器影像数据进行了对比互补... 20世纪末以来,多种新型传感器的升空使得不同传感器之间的互为比较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但是ASTER和Landsat-7 ETM+传感器多光谱数据之间的全面对比在国内外尚未报道,为此,该文对AS-TER和Landsat-7 ETM+传感器影像数据进行了对比互补研究。文章从传感器的轨道特征、扫描方式、光谱范围和光谱响应特征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机理上的分析和对比。在此基础上,基于3对同步过空的影像对和大面积同质感兴趣区的实验和统计分析,研究了ASTER与Landsat-7 ETM+传感器在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各对应光谱波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各对应波段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式,验证了所求的关系方程的有效性。最后对两种传感器影像对应光谱波段的差异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求的关系转换方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ETM+ 传感器 光谱响应特征 表观反射率 交互比较
下载PDF
光子晶体红外隐身薄膜在车辆引擎舱表面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彪 时家明 +2 位作者 吕相银 陈宗胜 李志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6,共8页
为了研究实际应用场景下光子晶体薄膜的红外隐身效果,选择具有中、远红外隐身性能的光子晶体薄膜和低发射率薄膜,以某吉普车的引擎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贴附薄膜后目标的自身辐射和反射环境的辐射对隐身效果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 为了研究实际应用场景下光子晶体薄膜的红外隐身效果,选择具有中、远红外隐身性能的光子晶体薄膜和低发射率薄膜,以某吉普车的引擎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贴附薄膜后目标的自身辐射和反射环境的辐射对隐身效果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中、远红外隐身效果的光子晶体薄膜,分别于白天和晚上在室外进行实验,测试了光子晶体薄膜以及低发射率薄膜对引擎舱隐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对光子晶体薄膜中、远红外隐身效果影响较小,且光子晶体薄膜能够更好地实现目标与背景融合,综合来看光子晶体在中、远红外隐身效果优于低发射率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薄膜 红外辐射 红外隐身 辐射温度 反射率 太阳辐射
下载PDF
敦煌辐射校正场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构建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豆新格 潘军 +3 位作者 高海亮 王凯司 孙晗 姜鹏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38-447,共10页
敦煌校正场是我国最重要的辐射校正场,地面目标的方向反射特性是影响场地定标精度的重要参数。对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校正地表反射率及采用哪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进行校正,尚无明确的研究。由于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精度较高... 敦煌校正场是我国最重要的辐射校正场,地面目标的方向反射特性是影响场地定标精度的重要参数。对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校正地表反射率及采用哪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进行校正,尚无明确的研究。由于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精度较高,对MODIS影像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2020年9月敦煌场地6组不同测量时刻下的无人机多角度观测数据,分别以6种不同核函数组合方式建立36个不同的BRDF模型,针对不同观测角度下的MODIS影像,分别计算BRDF校正前和BRDF校正后的表观反射率;而后与卫星实测表观反射率进行相对偏差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以28°的观测角度为界,当观测角度大于28°时相对偏差较大,且BRDF校正对结果的影响较大;在所建立的BRDF模型中,采用接近卫星过境时刻测量的多角度观测数据所建立的BRDF模型校正效果更好;且基于Rossthick-Lidense、RossThick-LiSparseR和Rossthin-LisparseR这三种核函数组合方式的BRDF模型所计算的表观反射率与卫星观测值的相对偏差都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 反射率基法 敦煌辐射校正场 表观反射率
原文传递
VICARIOUS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OF SATELLITE FY-ID SENSORS AT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CHANNELS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玉香 邱康睦 +2 位作者 胡秀清 戎志国 张立军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4年第4期505-516,共12页
For the problem of in-flight test site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for the FY-1D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onboard sensor's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channels,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calibration method,satellite-groun... For the problem of in-flight test site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for the FY-1D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onboard sensor's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channels,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calibration method,satellite-ground synchronous observation data acquired at China Dunhuang Calibration Test Site,parameter derivation and radiative transfer computation during the calibration,and the calibration result analysis.At FY-1D seven channels (with central wavelength at Channels 1:630 nm,2:865 nm;6:1610 nm;7:455 nm,8:505 nm;9:555 nm;10:932 nm),calibration coefficients obtained during the ground site calibr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respectively of pre- launch calibration.It is demonstrated that results of FY-1D onboard two sensors' (A and B) at channels 1,2,6 and 10 were close to pre-calibration,and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of Gobi desert reflectance computed using test site and pre-launch calibration coefficients was no more than 2%. At other channels,large pre-launch calibration errors resulted in a poor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test site and pre-launch calibration.The errors can be corrected by the test site calibration results. Based on a rough estimation,the overall error of the calibration was about 6%. The paper also presented the in-flight vicarious calibration at the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channels of FY-1C sensor A which was launched in 1999 and has been put into operational mode since 2002.The results exhibit that FY-1C sensor's response has 23% attenuation at Channels 7 and 8,while only minor degradation at the other channels was found. During the mission,calibrations were also conducted at NOAA-17's Channels 1 and 2 (1:430 -830 nm,2:500--1072 nm).A very good consistency has been achieved between the test site and pre-launched calibr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reflectance-based method apparent reflectance calibration coefficient
原文传递
基于场地自动化观测技术的SNPP VIIRS高频次在轨辐射定标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孟 韦玮 +3 位作者 张艳娜 赵春艳 李新 郑小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9-160,共12页
针对遥感卫星高频次、高时效和高精度定标的技术需求,利用布设在敦煌辐射校正场自动化定标系统,对SNPP VIIRS遥感器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波段开展了高频次自动化绝对辐射定标试验,详细描述了自动化定标的原理和方法,明确了定标流程.针对... 针对遥感卫星高频次、高时效和高精度定标的技术需求,利用布设在敦煌辐射校正场自动化定标系统,对SNPP VIIRS遥感器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波段开展了高频次自动化绝对辐射定标试验,详细描述了自动化定标的原理和方法,明确了定标流程.针对长时间跨度中,地表光谱反射率光谱形状的变化,建立了参考反射率数据库,以解决通道反射率与参考反射率光谱形状不匹配问题.在2018年5月~11月,对SNPP VIIRS共完成了13次有效的自动化定标,并与SNPP VIIRS星上观测的表观反射率进行了比对验证.结果表明,场地自动化定标得到的表观反射率与卫星观测的表观反射率相对偏差小于5%,均方根小于3.2%,表明场地自动化定标结果与星上定标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可以用于高频次在轨辐射定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定标 自动化观测 SNPP VIIRS 表观反射率 高频次 高精度
下载PDF
基于两天MODIS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 被引量:6
19
作者 戴燃坡 谢勇 马青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反演对研究大气污染和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连续两天的Terra/MODIS影像,依据0.47、0.55、0.66、0.86μm 4个通道的表观反射率与AOD在大气辐射传输中的关系,构造闭合的非线性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反演对研究大气污染和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连续两天的Terra/MODIS影像,依据0.47、0.55、0.66、0.86μm 4个通道的表观反射率与AOD在大气辐射传输中的关系,构造闭合的非线性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反演得到两天的AOD值,并与MODIS业务化的AOD数据及AERONET地基太阳光度计观测值进行对比.发现该算法的反演结果与地基观测值的相对误差在30%以内,同时也对反演的气溶胶波长指数及浊度系数等和地基观测情况进行了对比与讨论,证实反演结果与地基观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种基于两天MODIS数据的气溶胶反演是利用多幅卫星影像来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一次有效尝试,反演得到AOD值对环境污染监测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表观反射率 气溶胶 光学厚度
下载PDF
卫星对地遥感应用中的邻近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广员 邱金桓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1-319,共9页
利用Monte Carlo地气耦合辐射传输模式比较系统地进行了卫星视反射率对地表、大气和卫星参数的敏感性数值试验 ,重点研究了邻近效应对地表反射水平非均一分布的敏感性、邻近效应有效地表范围以及邻近效应与卫星高度的关系三个方面的问... 利用Monte Carlo地气耦合辐射传输模式比较系统地进行了卫星视反射率对地表、大气和卫星参数的敏感性数值试验 ,重点研究了邻近效应对地表反射水平非均一分布的敏感性、邻近效应有效地表范围以及邻近效应与卫星高度的关系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 ,揭示了影响邻近效应的主要因子及其影响机制 ,给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包括 :地表非均一引起的邻近效应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当目标反射率小于环境反射率时 ;气溶胶光学厚度越大 ,散射相函数对称性越强 ,卫星视反射率对环境反射率越敏感 ,邻近效应越明显 ;邻近效应的有效地表范围可达到几十公里 ,同样光学厚度条件下 ,与气溶胶相比 ,分子的有效地表范围更大 ,邻近效应也更强 ;卫星观测同一目标物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遥感 邻近效应 视反射率 水平非均一反射地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