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尖锚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然 陈思 +2 位作者 荆腾 周冰晶 贺照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4-499,共6页
设计了一种六齿镍钛合金锚钩用于封堵器等二尖瓣、三尖瓣返流修复系统的心尖固定,并对其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心脏结构及解剖数据,确定锚钩形状和可控尺寸设计变量,利用Solidworks建立锚钩3D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23个不同尺寸锚... 设计了一种六齿镍钛合金锚钩用于封堵器等二尖瓣、三尖瓣返流修复系统的心尖固定,并对其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心脏结构及解剖数据,确定锚钩形状和可控尺寸设计变量,利用Solidworks建立锚钩3D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23个不同尺寸锚钩模型的入鞘过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锚钩入鞘过程中的最大入鞘力、最大冯米塞斯应变和入鞘轨迹的影响因素.制作了一种规格锚钩实物,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鞘部长度、鞘部角度及齿宽对应力、应变的影响最大,可以通过减小鞘部长度、鞘部角度及齿宽,有效降低最大应力、应变值;厚度、曲率半径及齿宽对入鞘力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根长和角度对入鞘力的影响很小;轴向刺入深度主要通过控制鞘部长度及鞘部角度来定义,径向刺入深度则由曲率半径的大小所决定.研究可为需心尖固定的心脏介入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钩 有限元 镍钛合金 心尖固定 力学分析
下载PDF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重建手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方露雪 曹莉莉 +1 位作者 赵娜 徐惠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30日至2015年11月30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714例接受盆底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无尿失禁的患者共544例,对可能引起患者术后新发压力性尿...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30日至2015年11月30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714例接受盆底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无尿失禁的患者共544例,对可能引起患者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有151例,发生率30.5%。其中有糖尿病史、巨大胎儿分娩史、盆腔手术史、盆腔器官脱垂(POP)、手术方式(经腹腔镜阴道顶端骶骨固定术)是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575、5.286、1.671和1,而患者其他一般资料和POP分期与之无相关性(P<0.05)。结论盆腔器官脱垂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盆底重建手术时,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意愿考虑同时实施抗尿失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器官脱垂 经腹腔镜阴道顶端骶骨固定术 女性尿道疾病
下载PDF
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6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运用疗效。方法: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基于PFNA的髓内固定系统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DHS的钉板固定系统手术方法。结果:经过对... 目的:探讨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运用疗效。方法: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基于PFNA的髓内固定系统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DHS的钉板固定系统手术方法。结果:经过对比观察,两组在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随访观察,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的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髓内固定系统和钉板固定系统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运用疗效与预后效果都比较好,可根据临床情况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固定系统 钉板固定系统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以茎尖组培苗检测甘蔗体内内生固氮菌的固氮活性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伦旺 李杨瑞 +3 位作者 何为中 贤武 梁俊 谭裕模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68,共4页
以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B1’、‘B3’、‘B5’、‘B8’以及广西地区栽培品种‘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对其继代4次的茎尖组培苗进行有氮与无氮培养比较以及于温室中无氮盆栽品种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经茎尖培养... 以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B1’、‘B3’、‘B5’、‘B8’以及广西地区栽培品种‘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对其继代4次的茎尖组培苗进行有氮与无氮培养比较以及于温室中无氮盆栽品种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经茎尖培养的甘蔗品种其原有的固氮能力不丧失,4个巴西甘蔗品种的固氮能力和在无氮下的生长能力强于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无氮培养的巴西甘蔗品种氮含量较高,固氮活性较强,缺氮症状出现时间较迟;无氮盆栽的巴西甘蔗品种株高、分蘖、叶片的固氮活性等均优于‘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尖培养 生物固氮 无氮实验 甘蔗
下载PDF
不同甘蔗品种茎尖组培苗的固氮能力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伦旺 李杨瑞 +3 位作者 何为中 贤武 梁俊 谭裕模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
取从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B1、B3、B5、B8以及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桂糖11号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对其继代4次的茎尖组培苗进行有氮与无氮培养对比以及温室无氮盆栽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茎尖培养的品种原有的固氮能力不丧失,4个巴西... 取从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B1、B3、B5、B8以及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桂糖11号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对其继代4次的茎尖组培苗进行有氮与无氮培养对比以及温室无氮盆栽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茎尖培养的品种原有的固氮能力不丧失,4个巴西品种的固氮能力和在无氮条件下的生长能力强于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无氮培养的巴西品种氮含量较高,固氮活性较强,缺氮症状出现时间较迟;无氮盆栽的巴西品种株高、分蘖、叶片的固氮活性等均优于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茎尖培养 生物固氮 无氮
下载PDF
顶椎前凸截骨术治疗胸椎或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国华 杜旻育 +3 位作者 陈鸿昌 林建中 许香兰 白各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顶椎前凸截骨术(apicallordosatingosteotomy)加短节段内固定(minimalsegmentsfixation)矫正胸椎或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65 ̄81岁(平均71.5岁)的胸椎或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患者接受顶椎截骨加... 目的:探讨顶椎前凸截骨术(apicallordosatingosteotomy)加短节段内固定(minimalsegmentsfixation)矫正胸椎或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65 ̄81岁(平均71.5岁)的胸椎或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患者接受顶椎截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随访2.1 ̄6.1年,平均3.2年,观察矫正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37min,平均失血量717ml。8例胸椎驼背畸形患者的Cobb角由术前平均82.7°(75° ̄97°)矫正至平均25.8°(18° ̄30°),18例胸腰段驼背畸形患者的Cobb角由术前平均56.3°(47° ̄71°)矫正至-1.8°(-11° ̄7°)。矢状面失衡由术前平均12.1cm矫正至术后平均4.9cm。局部后凸角从术前平均53.6°矫正到平均-9.1°,平均椎体楔形角从17.7°矫正至-26.6°。17例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疼痛缓解,对自己外型及整体感觉改善感到满意。结论:顶椎截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或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的效果满意,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椎前凸截骨术 内固定 骨质疏松性驼背畸形 短节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