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凸棒石吸附性能应用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天虎 《安徽地质》 1999年第3期199-203,共5页
凹凸棒石是链层状硅酸盐, 具有3-8?×6-3?孔道、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但是由于凹凸棒石孔道直径小于大多数分子及水合离子的直径, 除少数简单分子和离子外, 多数分子和离子都不能进入凹凸棒石孔道, 而且凹凸棒石选... 凹凸棒石是链层状硅酸盐, 具有3-8?×6-3?孔道、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但是由于凹凸棒石孔道直径小于大多数分子及水合离子的直径, 除少数简单分子和离子外, 多数分子和离子都不能进入凹凸棒石孔道, 而且凹凸棒石选择性吸附水分子, 因而在多数情况下, 凹凸棒石对吸附质的吸附不是内表面吸附, 而是外表面吸附。并且外表面吸附是胶体和离子交换吸附。本文阐述了凹凸棒石的孔道直径、吸附选择性、体系pH 值及凹凸棒石和蒙脱石胶体颗粒的互相作用对凹凸棒石吸附性能应用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粘土 吸附 孔道
下载PDF
Method of Monitoring Three-dimensional Mining Surface Deformation Based on InSAR
2
作者 Ling QUAN Zijie LONG +4 位作者 Zongyao MA Kangda CHEN Xueliang CHEN Yuanping XU Jiale LIU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4年第1期72-74,共3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mall monitoring range,long time and high cost of existing sedimentation observation methods,based on two-view sentinel No.1 radar images of Guqiao mining area in Huainan City from No...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mall monitoring range,long time and high cost of existing sedimentation observation methods,based on two-view sentinel No.1 radar images of Guqiao mining area in Huainan City from November 4,2017 to November 28,2017,surface change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in combination with D-InSAR,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deformation was monitored by two-pass method and single line of sight D-InSAR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of 24 d,the maximum deformation of the mining area reached 71 mm,and the southern subsidence was the most obvious,which was in line with the mining subsidence law.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was about 250 mm,while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was about 80 mm,and the maximum subsidence in the center was 110 mm.It is concluded that D-InSAR technique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inversion of the mining subsidence,and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monitoring in areas with similar geological conditions.The monitoring result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ining subsidence Sentinel image Two-pass method
下载PDF
基于Fourier-Mellin变换和相干系数法的重复轨道干涉SAR图像配准新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石晓进 张云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3-807,共5页
相对于单轨双天线InSAR系统,重复轨道InSAR系统由于轨道不能完全平行,导致InSAR图像对间存在夹角,使其配准更为困难。该文针对非平行重复轨道的InSAR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Fourier-Mellin变换和相干系数法的InSAR图像配准算法,对存在夹角... 相对于单轨双天线InSAR系统,重复轨道InSAR系统由于轨道不能完全平行,导致InSAR图像对间存在夹角,使其配准更为困难。该文针对非平行重复轨道的InSAR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Fourier-Mellin变换和相干系数法的InSAR图像配准算法,对存在夹角的SAR复图像对进行精确配准。该方法用于粗配准时,通过引入非线性图像幅度变换预处理,克服了Fourier-Mellin变换无法直接处理SAR图像对幅度分布动态范围大且不均匀的问题,而用于精配准时,通过引入相干系数法,精确估计了复图像对之间存在的微小角度。以SIR-C/X重复轨道的X波段SAR数据为例,详细比较了传统相干系数配准算法和该文算法在配准精度和计算时间上的差异,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重复轨道 图像配准 FOURIER-MELLIN变换 相干系数法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淮南矿区地面沉陷监测 被引量:8
4
作者 闫建伟 汪云甲 朱勇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8期48-51,共4页
针对常规的通过大地水准测量、GPS测量监测矿区地面沉陷的技术存在监测周期长、成本高、无法全面监测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面沉陷监测方法。以淮南矿区为试验区,采用两轨法D-InSAR技术,利用该地区2个时相的ALOS PAL... 针对常规的通过大地水准测量、GPS测量监测矿区地面沉陷的技术存在监测周期长、成本高、无法全面监测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面沉陷监测方法。以淮南矿区为试验区,采用两轨法D-InSAR技术,利用该地区2个时相的ALOS PALSAR数据获取了淮南矿区试验时间段内的地面形变图,分析了淮南矿区各矿的地面沉陷信息。结果表明,煤矿开采区存在5~25 cm不同程度的沉陷,与实际情况相符,因此,基于D-InSAR技术的监测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获取矿区大范围的地表沉陷信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地表沉陷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两轨法 D-INSAR
下载PDF
SAR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被引量:7
5
作者 庞礴 代大海 +2 位作者 邢世其 王雪松 刘庆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21-1429,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是雷达目标在二维成像平面上的投影,由投影引起的各种失真使得SAR图像解译极其困难。干涉SAR能获取连续地形的高程测绘,但不具备高度分辨能力。利用多部天线或多次航过形成高程上的合成...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是雷达目标在二维成像平面上的投影,由投影引起的各种失真使得SAR图像解译极其困难。干涉SAR能获取连续地形的高程测绘,但不具备高度分辨能力。利用多部天线或多次航过形成高程上的合成孔径,SAR层析成像技术实现了对雷达目标的三维分辨能力,这对实现城区测绘、人造目标识别等均具有重要价值。总结了SAR层析成像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并对各种信号处理算法的性能优劣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最后,指出了SAR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次航过 干涉SAR 层析成像 高程测量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同震形变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久东 田辉 周春霞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3,共5页
基于DORIS软件和欧空局提供的ENVISAT数据,结合美国NASA的高精度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以二轨差分方法获取了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同震形变场的差分干涉图。结果表明,该区域在往西南方向上的弧后扩张是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驱动力,地震造成了... 基于DORIS软件和欧空局提供的ENVISAT数据,结合美国NASA的高精度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以二轨差分方法获取了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同震形变场的差分干涉图。结果表明,该区域在往西南方向上的弧后扩张是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驱动力,地震造成了该地区在卫星雷达视线方向上隆起了25.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奎拉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 二轨法 地震同震形变场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大口径光学元件中频波前的检测 被引量:6
7
作者 邓燕 王翔峰 +1 位作者 嵇保建 石琦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33-3337,共5页
大口径光学元件中频波前的准确评价已成为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关注的焦点,元件中频波前均方根值是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根据波前中频检测频段及波前检测设备频响特性,将波前的中频区域分为两个检测频段,分别采用干涉仪和光学轮廓仪实现了中... 大口径光学元件中频波前的准确评价已成为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关注的焦点,元件中频波前均方根值是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根据波前中频检测频段及波前检测设备频响特性,将波前的中频区域分为两个检测频段,分别采用干涉仪和光学轮廓仪实现了中频波前均方根值的检测。采用大口径干涉仪可实现全口径波前中频区域低频段波前的检测,通过比对大口径干涉仪和采用小口径干涉仪结合分块融合平均方法的检测结果,提出采用分块融合平均方法也可检测相应频段全口径波前均方根。采用光学轮廓仪通过离散采样的方法检测大口径元件中频区域高频段波前均方根,针对不同离散采样方式的实验结果表明:3×3的采样方式能满足对410mm×410mm口径元件中频区域高频段波前均方根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光学元件 中频波前 波前均方根 带通滤波 子孔径 离散采样
下载PDF
D-InSAR在地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邹积亭 刘运明 《北京测绘》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主要研究星载重复轨道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数据处理以及其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采用ENVISAT ASAR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围绕D-InSAR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这一主线,对其中的干涉复图像对的配准、干涉图的生成、去平地效应、差分、... 主要研究星载重复轨道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数据处理以及其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采用ENVISAT ASAR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围绕D-InSAR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这一主线,对其中的干涉复图像对的配准、干涉图的生成、去平地效应、差分、提取地表形变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 三轨法 干涉相位 形变监测
下载PDF
三通差分干涉测量探测城市地面形变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小军 刘国祥 黄丁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利用ERS-1/2于1996年和1998年获取的C波段SAR影像进行三通差分干涉处理,提取了上海陆家嘴地区在近两年时间内的地面形变场,并分析了影响差分干涉测量的因素。实验表明:利用差分干涉测量可有效探测城市地面形变,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消... 利用ERS-1/2于1996年和1998年获取的C波段SAR影像进行三通差分干涉处理,提取了上海陆家嘴地区在近两年时间内的地面形变场,并分析了影响差分干涉测量的因素。实验表明:利用差分干涉测量可有效探测城市地面形变,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消除或降低大气延迟的影响。这是因为城市建设会引起失相关,而大气延迟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三通差分干涉测量 城市地面形变 大气延迟 上海地区
下载PDF
一种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机载SAR图像增强
10
作者 王伟萍 程春泉 +2 位作者 刘蔚 张庆洁 潘凤卓 《北京测绘》 2023年第2期153-159,共7页
针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因入射角、侧视距离和后向散射系数差异导致的内部亮度不均衡、边缘细节特征模糊等图像质量问题,采用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的图像增强处理方法来提升视觉效果,增强图像质量。相对于传统图像... 针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因入射角、侧视距离和后向散射系数差异导致的内部亮度不均衡、边缘细节特征模糊等图像质量问题,采用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的图像增强处理方法来提升视觉效果,增强图像质量。相对于传统图像增强算法,该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SAR影像的辐射差异:结构相似度与平均梯度表现最优,在较好保持原始影像信息的基础上,亮度不均匀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对机载SAR影像的视觉效果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亮度均衡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 图像增强 低通滤波 辐射差异
下载PDF
双站与重轨InSAR数据融合获取DEM的方法
11
作者 黎伟 焦健 +2 位作者 韩海姣 曾琪明 陈亚飞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7,共8页
多样性InSAR数据融合是弥补单基线InSAR生成DEM所存在不足的重要手段。鉴于以往的融合研究大多基于相同InSAR系统构型与工作模式的同源数据,文章提出一种双站与重轨InSAR异源数据融合获取DEM的方法和处理流程,重点研究了融合区域识别、... 多样性InSAR数据融合是弥补单基线InSAR生成DEM所存在不足的重要手段。鉴于以往的融合研究大多基于相同InSAR系统构型与工作模式的同源数据,文章提出一种双站与重轨InSAR异源数据融合获取DEM的方法和处理流程,重点研究了融合区域识别、重轨干涉大气校正等关键问题。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一对天绘二号双站干涉数据结合多个异源重轨干涉数据进行融合,开展获取DEM实验,并采用GNSS实测数据和WorldDEM对DEM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融合后的DEM解缠错误及叠掩、阴影导致的无效点数明显减少,融合后的DEM相比单基线天绘二号干涉生成的DEM高程精度提高了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 数字高程模型(DEM) 双站SAR干涉 重轨SAR干涉 融合
下载PDF
基于相位梯度的干涉条纹图配准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交 李真芳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利用单基线InSAR系统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观测,是获取多基线干涉数据的一种现实可行的途径.单基线InSAR系统单次航过形成的SAR图像对具有高相干性,利用传统的图像配准方法容易实现配准.然而,多次航过获得的SAR图像存在严重的时间去相干... 利用单基线InSAR系统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观测,是获取多基线干涉数据的一种现实可行的途径.单基线InSAR系统单次航过形成的SAR图像对具有高相干性,利用传统的图像配准方法容易实现配准.然而,多次航过获得的SAR图像存在严重的时间去相干和基线去相干,配准难度很大.但是,多次航过形成的干涉相位图对应于同一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因此,多次航过产生的DEM中必然存在相干信息.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对干涉相位图的配准方法,此方法充分利用相位梯度信息,解决了单基线InSAR多航过数据处理中的干涉条纹图配准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方法能够有效地配准单基线InSAR系统多次航过所获得的干涉条纹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高程模型(DEM) 多基线 多航过 干涉条纹图配准
下载PDF
机载SAR重复轨道干涉成像试验结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师瑞荣 荆麟角 +2 位作者 宋福明 沈汀 李建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19-1524,共6页
该文描述了中科院电子所机载L-SAR系统的重复轨道干涉试验,通过对得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中国第一幅与实际地形图基本吻合的数字高程图,高程精度在10m左右。同时,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轨道有夹角的图像配准方法,并在处理过... 该文描述了中科院电子所机载L-SAR系统的重复轨道干涉试验,通过对得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中国第一幅与实际地形图基本吻合的数字高程图,高程精度在10m左右。同时,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轨道有夹角的图像配准方法,并在处理过程中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重复轨道 数字高程模型 图像配准
下载PDF
应用于稀疏孔径的滤波切趾相位差异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勋武 范君柳 +1 位作者 胡孟孟 吴泉英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0-265,共6页
采用相位差异法应用于稀疏孔径系统的波前相位传感,对图像噪声引起的波前相位估计的准确性下降以及迭代时间较长等进行研究。采用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对退化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同时对滤波后的图像频谱和光学传递函数应用切趾法截取高... 采用相位差异法应用于稀疏孔径系统的波前相位传感,对图像噪声引起的波前相位估计的准确性下降以及迭代时间较长等进行研究。采用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对退化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同时对滤波后的图像频谱和光学传递函数应用切趾法截取高信噪比的低频区域和与之相应的光学传递函数作为约束条件,推导了滤波切趾处理后的相位差异法目标函数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不同强度噪声情况下,都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影响提高相位估计精度,同时缩减算法迭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稀疏孔径 相位差异法 低通滤波器 相位估计
原文传递
机载差分干涉SAR双轨法和三轨法的误差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焱磊 梁兴东 丁赤飚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3年第3期326-333,共8页
机载差分干涉SAR(D-InSAR)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地表形变监测技术,该文对该技术中经常使用的双轨法和三轨法两种工作模式的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过程中根据互相独立的原则对各种误差进行分解和归类,并且考虑了运动误差与其它误差因素之... 机载差分干涉SAR(D-InSAR)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地表形变监测技术,该文对该技术中经常使用的双轨法和三轨法两种工作模式的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过程中根据互相独立的原则对各种误差进行分解和归类,并且考虑了运动误差与其它误差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两种工作模式下形变测量误差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当运动误差幅度较小的时候,三轨法可以降低对外部地形数据的要求,相对于双轨法,它的优势非常显著;当运动误差幅度较大的时候,三轨法需要使用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它相对于双轨法的优势就不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干涉 机载SAR 误差分析 双轨法 三轨法
下载PDF
SAR点目标的响应形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立胜 徐永建 +1 位作者 郑天垚 王贞松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1,共8页
人们普遍认为,SAR点目标响应是sinc函数形状,但是,在通常条件下,SAR点目标看上去不象sinc函数形状。文章从驻留相位原理的近似性,数字信号处理和连续信号处理的差别,人类视觉,检波造成的频谱扩展,SAR的斜视等方面,指出其原因,并阐述了... 人们普遍认为,SAR点目标响应是sinc函数形状,但是,在通常条件下,SAR点目标看上去不象sinc函数形状。文章从驻留相位原理的近似性,数字信号处理和连续信号处理的差别,人类视觉,检波造成的频谱扩展,SAR的斜视等方面,指出其原因,并阐述了使点目标形状象sinc函数形状需要满足的条件。并提出SAR图像从复数图到模值图的转化过程需要满足的条件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点目标 低通滤波器 内插
下载PDF
基于点目标自动提取的机载SAR图像残余运动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雪莲 向茂生 +1 位作者 岳焕印 郭华东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7-1163,共7页
对前期提出的估计单幅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的残余运动误差的点目标多斜视方法(MTPT)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手工选点工作量大、受噪声影响严重的缺点,对其做了以下改进:在图像中自动选择点目标以减少工作量,并... 对前期提出的估计单幅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的残余运动误差的点目标多斜视方法(MTPT)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手工选点工作量大、受噪声影响严重的缺点,对其做了以下改进:在图像中自动选择点目标以减少工作量,并对所测得的相位进行滤波和加权平均以去除噪声,同时采用循环计算的策略来提高算法的适应性。实际的机载SAR数据试验结果显示,即使是对于点目标稀少的地区,改进的MTPT算法也能正确地估计SAR图像中的残余运动误差。同时,该方法在计算精度和稳健性上明显优于加权相位曲率自聚焦(WPC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 残余运动误差 点目标 重轨干涉
下载PDF
基于FAST馈源舱索系统结构频率的实时滤波方法
18
作者 徐文华 保宏 +1 位作者 米建伟 杨癸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0-44,共5页
针对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舱索系统具有柔性大、阻尼低及変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析的实时低通数字滤波方法。首先,采用功率谱变换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在线获得舱索系统基频。其次根据在线获得的舱索系统基频设... 针对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舱索系统具有柔性大、阻尼低及変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分析的实时低通数字滤波方法。首先,采用功率谱变换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在线获得舱索系统基频。其次根据在线获得的舱索系统基频设计了低通数字滤波器,对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最后,通过在FAST 5 m模型实验,验证了结构基频计算的准确性和对测量数据滤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结构基频 低通滤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