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蛙虹彩病毒药效模型的构建及其抗病毒中药筛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秋语 黄小红 +9 位作者 郝贵杰 胡大雁 张成赛 牛晨 袁雪梅 黄雷 于喆 姚嘉赟 杨桂连 姜建湖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3-1522,共10页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MBV)是一种严重危害大口黑鲈养殖的病害,但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通过研究水温、鱼体大小以及攻毒剂量等条件对大口黑鲈感染蛙虹彩病毒的影响,构建体内抗病毒药效筛选模型,同时利用MTT法构建体外药物筛选模型,...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MBV)是一种严重危害大口黑鲈养殖的病害,但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通过研究水温、鱼体大小以及攻毒剂量等条件对大口黑鲈感染蛙虹彩病毒的影响,构建体内抗病毒药效筛选模型,同时利用MTT法构建体外药物筛选模型,进而通过体外和体内药效模型,对29种中草药进行抗病毒药效评价,对筛选出药效最佳的2种中药进行体外和体内抗病毒药效评价。结果表明:水温和鱼体大小是影响体内药效模型的2个关键因子,最佳体内药效模型条件为:水温为25℃,鱼体大小20 g,攻毒剂量为0.1 mL 10^(9.33) TCID_(50)/mL。结合体内和体外药效模型结果,筛选出紫花地丁和黄连这2种中药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的中草药。体内药效结果表明:黄连和地丁的添加量为0.6 g/kg和1.2 g/kg时,其对大口黑鲈的保护率最高均达到40%,而两者用药后病毒在肝组织的抑制率分别可达71.5%和67.0%。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当药物使用浓度为0.6 g/kg和1.2 g/kg时,可有效降低因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肝和肾等组织的病理学损伤。上述结果表明,黄连和地丁均具有较好的抗蛙虹彩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蛙虹彩病毒 抗病毒模型 紫花地丁 黄连
下载PDF
一个含扩散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模型的动态分歧
2
作者 李良 王会超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6,共5页
本文利用非线性演化方程的动态分歧理论研究了一个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含扩散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模型的动态分歧及其实际意义.数值模拟表明,模型是有效的.
关键词 动态分歧理论 抗病毒药物治疗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