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癌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特征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
1
作者 叶雷宏 郭国栋 +1 位作者 杨文杰 陈玉乐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特征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通过类胰蛋白酶(Trypta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人肾癌组织及癌旁肾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并统计其浸润密度,根据Tryptase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判断肥大细胞脱颗粒状态;通过C...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特征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通过类胰蛋白酶(Trypta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人肾癌组织及癌旁肾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并统计其浸润密度,根据Tryptase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判断肥大细胞脱颗粒状态;通过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比较肾癌组织与癌旁肾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脱颗粒水平差异,分析肾癌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水平与其浸润密度及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5例肾癌组织标本和52例癌旁肾组织标本。Tryptase染色分析发现肾癌组织和癌旁肾组织中肥大细胞密度分别为(2.67±0.22)、(0.63±0.14)个/高倍视野,肥大细胞脱颗粒阳性率分别为70.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大细胞密度低、中、高三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阳性率分别为42.1%、64.1%和83.3%。肥大细胞脱颗粒阳性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脱颗粒阴性组[(24.18±1.64)个/高倍视野vs.(10.18±1.97)个/高倍视野,P<0.01]。结论肥大细胞在肾癌组织中的脱颗粒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肾组织,且其脱颗粒水平与肥大细胞浸润数量及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肥大细胞 脱颗粒 血管形成 类胰蛋白酶 抗血管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