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防治顺铂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思思 龚双 +1 位作者 颜苗 张毕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45,共2页
顺铂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实体瘤,但由于其在肝脏蓄积,且肝脏对顺铂敏感性高[1],高剂量给药或低剂量重复给药,患者肝毒性频发。氧化应激与顺铂所致肝脏病理损伤有密切关联[2]。而丹参具有抗氧化,清除脂质过氧化物的功效[3]。因此,本课题旨... 顺铂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实体瘤,但由于其在肝脏蓄积,且肝脏对顺铂敏感性高[1],高剂量给药或低剂量重复给药,患者肝毒性频发。氧化应激与顺铂所致肝脏病理损伤有密切关联[2]。而丹参具有抗氧化,清除脂质过氧化物的功效[3]。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丹参对顺铂给药小鼠肝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顺铂 肝毒性 小鼠 抗氧化 HO-1
下载PDF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与机体抗氧化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宇旌 李艳 +2 位作者 张勇 于治姣 邵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8-463,共6页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抗氧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途径。Nrf2-ARE信号通路在抗氧化活化过程中受亲核物质、氧化应激因子、蛋白激酶C(PK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胰腺...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抗氧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途径。Nrf2-ARE信号通路在抗氧化活化过程中受亲核物质、氧化应激因子、蛋白激酶C(PK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胰腺内质网激酶(PERK)等因子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的活化可以保护细胞的酶类和抗氧化物处于基础表达水平,细胞处于稳定状态。本文就Nrf2-ARE信号通路调节机体抗氧化的机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 抗氧化 活性调节 氧化还原平衡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蝴蝶花总黄酮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魏静 杨倩 +2 位作者 郑茜 冯跃平 张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6-270,共5页
目的优化筛选大孔树脂富集纯化蝴蝶花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测定其总黄酮抗肿瘤及抗氧化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静态解析/吸附试验对5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进行筛选。以吸附、解析效果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纯化黄酮的工艺参数,并利用CCK-8... 目的优化筛选大孔树脂富集纯化蝴蝶花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测定其总黄酮抗肿瘤及抗氧化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静态解析/吸附试验对5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进行筛选。以吸附、解析效果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纯化黄酮的工艺参数,并利用CCK-8法考察蝴蝶花总黄酮对Hela、Hccc-9810及H460肿瘤细胞株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采用铁氰化钾还原法、DPPH法测定蝴蝶花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AB-8型大孔树脂用于富集纯化蝴蝶花黄酮效果最好。最佳工艺条件如下:上样液质量浓度为5.00 mg·mL-1,pH值为6.0,吸附4h,上样量5BV,13BV 95%乙醇洗脱。蝴蝶花总黄酮对Hccc-9810及H460肿瘤细胞株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蝴蝶花叶总黄酮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其根茎总黄酮。结论 AB-8型大孔树脂适用于蝴蝶花黄酮的分离纯化,确定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重复性好。纯化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花 总黄酮 大孔树脂 纯化工艺 抗肿瘤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光裸星虫提取物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欣 唐于平 +5 位作者 刘睿 郭建明 丁少雄 林祥志 林汝榕 段金廒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5,共9页
目的通过对家兔体外血浆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对大鼠动-静脉血流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综合评价星虫提取物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采用比浊法观... 目的通过对家兔体外血浆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对大鼠动-静脉血流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综合评价星虫提取物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采用比浊法观察星虫提取物对家兔体外血浆血小板6min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的影响;采用凝固法来评价星虫提取物对家兔体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采用动静脉旁路模型,来研究星虫提取物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采用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来评价星虫提取物清除OH自由基的作用;通过纤维蛋白平板实验研究星虫提取物的纤溶活性。结果星虫提取物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6min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能明显延长家兔PT、APTT和TT,明显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具有清除OH自由基的作用以及不同程度地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结论星虫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虫 血栓形成 抗血栓 血小板聚集 凝血酶 抗氧化 纤维蛋白平板
原文传递
荞麦多肽对RAW 264.7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周柳莎 周青青 +3 位作者 胡香莲 俞瑜媛 徐海星 施永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2,共13页
为提高荞麦蛋白生物利用度,利用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制备荞麦抗氧化多肽(BAP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H_(2)O_(2)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评价BAPs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 为提高荞麦蛋白生物利用度,利用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制备荞麦抗氧化多肽(BAP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H_(2)O_(2)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评价BAPs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得到的BAPs纯度达96.25%,其分子质量为5.8 ku。BAPs对DPPH·、ABTS+·、·OH清除能力及BAPs的还原力以VC当量抗氧化能力(VCEAC)分别表示为(12.12±0.27),(153.82±5.04),(901.95±39.30),(109.23±1.18)μg/mg。在细胞试验中,BAPs质量浓度达200μg/mL时,相较于模型组,对所有测定抗氧化指标均产生显著性(P<0.05)影响,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13.80%,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下降40.63%,丙二醛(MDA)含量下降11.92 nmol/mg pro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分别提高23.48 U/mg prot 15.71 U/mg prot。BAPs能有效抵抗RAW 264.7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为开发荞麦多肽为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多肽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RAW 264.7巨噬细胞 抗氧化
下载PDF
单针藻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震宇 罗宁 +5 位作者 陈晨 李昂 马莎莎 刘积光 王孟 刘平怀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研究单针藻的化学成分,并对其中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抗氧化活性考察。方法:对单针藻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利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单针藻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进行分离和化... 目的:研究单针藻的化学成分,并对其中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菌、抗氧化活性考察。方法:对单针藻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利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单针藻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进行分离和化学成分分析,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等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出的4种化合物分别采用刃天青法测定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1-二苯基-2-苦基-肼基(DPPH)法测定自由基清除率[以半数清除浓度(IC_(50))计]、亚铁还原能力法(以FRAP值计)测定总还原能力。结果:从单针藻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E4、E5段分离得到化合物1~6,分别被鉴定为豆甾醇、邻苯二甲酸二丙酯、3-吲哚甲酸、黑麦草素、黑麦草内脂、5-羟基-3,4-二甲基-5-戊基-2(5H)-呋喃酮;化合物3~6的MIC在10~500μg/m L内,IC_(50)在22.02~71.01μg/m L内,FRAP值在(62.04±5.36)^(281.22±8.3)μmol/L内。结论:单针藻含有多种脂类和烷酸类物质,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针藻 乙酸乙酯部位 萃取物 化学成分 鉴定 抗菌 抗氧化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on the Qualit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amel-Milk Soft Cheese 被引量:1
7
作者 Nagwa Hussein Ismail Abou-Soliman Sameh Awad Mahmoud Ibrahim El-Sayed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20年第3期153-171,共19页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adding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MTGase) after rennet addition on some properties of fresh soft cheese made from camel milk. MTGase was added to milk at concentration ...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adding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MTGase) after rennet addition on some properties of fresh soft cheese made from camel milk. MTGase was added to milk at concentration of 80, 100 and 120 U/L after 20 and 30 min of rennet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yield, hardness,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cheese were estimated. Enzymatic protein crosslinking was analyzed by SDS-PAGE. Results revealed that MTGase-treated cheeses were higher in moisture and lower in protein content compared to control. In addi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MTGase and time of addition significantly (P 0.05) impacted these parameters. Among treated cheeses, samples with 80 U of MTGase and addition time of 20 min were the highest in total solids and protein content. Adding MTGase significantly (P 0.05) increased the cheese yield, however, increased MTGase concentration at any time of addition did not improve it. The electrophoretic patterns of MTGase-cheese proteins showed a reduction in the intensity of caseins bands and the appearance of new protein fractions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s. However, the 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whey proteins bands were not sufficiently clear as caseins. The cheese hardness was significantly (P 0.05) affected by adding MTGase. Cheese containing 80 U of MTGase had the highest hardness value compared to control and other treated samples.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heese was negatively influenced by adding the enzyme. The use of MTGase enhanced the mouthfeel, texture and overall acceptability of cheese. However, the effect of MTGase concentration and addition time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05) on the sensory attributes. In conclusion, adding MTGase to milk at concentration of 80 U after 20 min of renneting is recommended to improve the yield, textural and some sensory properties of fresh soft cheese made from camel mi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L MILK Soft CHEESE TRANSGLUTAMINASE Texture and Yield antioxi-dant Activity
下载PDF
苦远志糖脂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盼盼 余小红 +2 位作者 耿圆圆 黄艳杰 华燕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25-2528,共4页
目的:研究苦远志中糖酯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及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Sephacl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并结合MS、NMR等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ABTS方法和尿酸... 目的:研究苦远志中糖酯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及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Sephacl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并结合MS、NMR等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ABTS方法和尿酸生成法分别测定其抗氧化和抗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结果:从苦远志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糖脂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蔗糖-6-苯甲酸酯(1)、sibiricose A6(2)、sibiricose A1(3)、glomeratose B(4)、sibiricose A3(5)、glomeratose A(6)、glomeratose D(7)、tenuifoliside C(8)。化合物4、7和8表现出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和抗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结论:所有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糖酯类成分在抗氧化与抗黄嘌呤氧化酶趋势上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远志 化学成分 糖脂 抗氧化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熟地黄多糖对断奶仔猪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杨兵 夏先林 +2 位作者 施晓丽 韩晓洁 李秋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7-791,共5页
为探讨熟地黄多糖对断奶仔猪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杜洛克×长白×大白25日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对照和4个试验组,每组12头仔猪,分别喂给添加熟地黄多糖0、0.04%、0.08%、0.12%和0.16%的日粮。结果表明... 为探讨熟地黄多糖对断奶仔猪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杜洛克×长白×大白25日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对照和4个试验组,每组12头仔猪,分别喂给添加熟地黄多糖0、0.04%、0.08%、0.12%和0.16%的日粮。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4%和0.16%熟地黄多糖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总抗氧化能力是随着熟地黄多糖添加量增加而逐渐升高。各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含量差异不显著;0.04%熟地黄多糖组血清乳酸含量降低最显著(34.9%);0.12%熟地黄多糖组的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最高(39.04g/L、59.82 g/L);各试验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0.16%熟地黄多糖显著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提高144.7%),而其他3个试验组对血清溶菌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熟地黄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抗氧化性能以及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以0.12%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多糖 抗氧化性能 免疫性能 断奶仔猪
下载PDF
4种油茶籽油中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周晴芬 徐洲 +2 位作者 魏岚 李倩倩 丁春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38,共4页
采用80%乙醇溶液分别提取雅安当地的白花和红花油茶籽毛油与精炼油中的多酚类物质,比较研究这4种油茶籽油中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1.41(白花油茶籽毛油)、1.04(白花油茶籽精炼油)、0.75(红花油茶籽毛... 采用80%乙醇溶液分别提取雅安当地的白花和红花油茶籽毛油与精炼油中的多酚类物质,比较研究这4种油茶籽油中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1.41(白花油茶籽毛油)、1.04(白花油茶籽精炼油)、0.75(红花油茶籽毛油)、0.68μg/mL(红花油茶籽精炼油);4种油茶籽油多酚类物质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并随多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白花油茶籽油中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均强于红花油茶籽油中的;毛油相对于精炼油均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白花油茶籽毛油中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油茶籽油 红花油茶籽油 多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紫薯粉对酸面团面包的抗氧化特性及品质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宏兹 王凤 +2 位作者 黄卫宁 RAYAS-DUARTE Patricia 姚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0-44,共5页
采用紫薯粉和植物乳杆菌发酵紫薯粉制作富含花青素的面包,通过对比研究乳酸菌发酵紫薯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乳酸菌发酵紫薯粉对面包中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紫薯粉面包,乳酸菌发酵紫薯粉... 采用紫薯粉和植物乳杆菌发酵紫薯粉制作富含花青素的面包,通过对比研究乳酸菌发酵紫薯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乳酸菌发酵紫薯粉对面包中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紫薯粉面包,乳酸菌发酵紫薯粉使得面包pH值降低,总酸度(TTA)增加,面包比容有所减小,面包色度C*值增加而色相H*值减小,面包色泽由原来的浅紫色变为浅红色。感官评定的结果显示,采用紫薯粉或乳酸菌发酵紫薯粉制作的面包都为消费者所喜爱。同时,与紫薯粉面包相比,乳酸菌发酵紫薯粉面包的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增加了90.8%和6.1%,增强了面包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紫薯粉 面包发酵 花青素 抗氧化特性
下载PDF
迷迭香精油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林芮昀 《化工管理》 2018年第3期82-83,85,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枝叶中的精油成分,用清除DPPH自由基为评价指标,研究迷迭香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0%的迷迭香精油对DPPH自由基半清除率的体积为3.43m L,且样品量与抗氧化指标呈量效关系,结果表明迷迭香精油具有较强...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枝叶中的精油成分,用清除DPPH自由基为评价指标,研究迷迭香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0%的迷迭香精油对DPPH自由基半清除率的体积为3.43m L,且样品量与抗氧化指标呈量效关系,结果表明迷迭香精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精油 抗氧化性 DPPH
下载PDF
鸡血藤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5
13
作者 董攀 罗泽欣 王冬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3,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原花青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以料液比、丙酮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响应因子,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原花青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以料液比、丙酮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响应因子,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室温下,超声功率500 W,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45(m/V),丙酮体积分数70%,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鸡血藤原花青素提取得率为25.59%。制得的原花青素对DPPH·、ABTS·的IC_(50)分别为8.42,10.55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原花青素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外源NO对镉胁迫下长春花质膜过氧化ATP酶活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柿良 杨容孑 +3 位作者 潘远智 丁继军 何杨 王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60-2368,共9页
为了解镉胁迫下外源NO对地被植物生理响应的调控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NO(SNP)对镉胁迫下长春花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质膜ATP酶活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100μmol·L-1SNP能缓解25 mg·kg-1镉胁迫对长春花... 为了解镉胁迫下外源NO对地被植物生理响应的调控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NO(SNP)对镉胁迫下长春花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质膜ATP酶活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100μmol·L-1SNP能缓解25 mg·kg-1镉胁迫对长春花幼苗生长的抑制,增加叶长、叶宽、株高、基径和生物量。与镉胁迫相比,施用SNP能够降低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过氧根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SNP能显著缓解镉胁迫对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的抑制,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降低胞间CO2浓度(Ci)和瞬时光能利用效率(LUE)。同时,外源NO能诱导叶片和根系中质膜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提升到正常水平(对照)。但外施100μmol·L-1NO分解产物NaNOx或SNP相似物Na3Fe(CN)6对镉胁迫则无明显缓解作用。因此,外源NO可通过提高活性氧清除能力,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质膜ATP酶活性,从而提高叶肉细胞光合能力,加强离子跨膜运输和信号转导,缓解镉胁迫对细胞质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镉胁迫 长春花 抗氧化系统 ATP酶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松籽壳多糖超声辅助溶剂法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桂娟 李冲 +3 位作者 姜雪 龚伟 张财华 杨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137,共5页
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松籽壳中可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清除试验研究松籽壳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松籽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 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松籽壳中可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清除试验研究松籽壳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松籽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50(m:V),超声提取次数1次,该条件下多糖含量为44.26%;松籽壳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OH)能力,对(O2-.)的清除作用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籽壳 多糖 超声波 抗氧化性 羟基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下载PDF
箱式气调贮藏对鲜切富士苹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姜爱丽 胡文忠 +2 位作者 代喆 田密霞 刘程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7-191,共5页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鲜切富士苹果在5℃的5%O2+5%CO2或5%O2+10%CO2箱式气调贮藏条件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情况。每3d测定1次酶促防御系统的酶活性和非酶促防御系统的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并测定呼吸速率、腐烂率和褐変情况。结果表明:与...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鲜切富士苹果在5℃的5%O2+5%CO2或5%O2+10%CO2箱式气调贮藏条件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情况。每3d测定1次酶促防御系统的酶活性和非酶促防御系统的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并测定呼吸速率、腐烂率和褐変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CO2浓度的箱式气调贮藏条件均可启动酶促防御系统,使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得到提高,同时也加速了非酶促防御系统抗氧化物质的消耗,降低了总酚和Vc含量以及贮藏中后期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2种浓度的CO2处理可有效减慢呼吸速率,抑制腐烂的发生并有效降低褐变程度,其中5%O2+5%CO2更有利于鲜切富士苹果褐変的控制,而5%O2+10%CO2更有利于抑制腐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式气调贮藏 鲜切苹果 高浓度CO2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蝴蝶兰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田丹青 葛亚英 +4 位作者 刘晓静 潘刚敏 沈晓岚 潘晓韵 郁永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2,共5页
为研究脱落酸(ABA)对蝴蝶兰抗寒性的影响,以蝴蝶兰中苗为试材,叶面喷施50 mg.L-1脱落酸(ABA)1 d后,于6℃低温胁迫4 d,以清水喷施为对照,在低温处理0,1,2,3和4 d后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 为研究脱落酸(ABA)对蝴蝶兰抗寒性的影响,以蝴蝶兰中苗为试材,叶面喷施50 mg.L-1脱落酸(ABA)1 d后,于6℃低温胁迫4 d,以清水喷施为对照,在低温处理0,1,2,3和4 d后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喷施ABA可以延缓蝴蝶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上升,减少Pro的累积量,提高CAT和SOD的活性。说明喷施ABA提高了蝴蝶兰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降低了细胞膜透性,从而减轻了低温胁迫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 蝴蝶兰 低温胁迫 相对电导率 丙二醛 脯氨酸 抗氧化酶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玉竹提取物得率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冬梅 吕振江 +1 位作者 王永红 张辉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1-626,共6页
以多糖、总黄酮、醇溶物和水溶物的得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研究了酒蒸和蜜蒸两种炮制方法对玉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酒蒸炮制玉竹的多糖、醇溶物得率最高,蜜蒸炮制玉竹总黄酮、水溶物的得率最高,比未炮制的玉竹(生品玉竹)中... 以多糖、总黄酮、醇溶物和水溶物的得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研究了酒蒸和蜜蒸两种炮制方法对玉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酒蒸炮制玉竹的多糖、醇溶物得率最高,蜜蒸炮制玉竹总黄酮、水溶物的得率最高,比未炮制的玉竹(生品玉竹)中相应成分的得率分别提高了43.86%、29.53%、49.46%和34.66%。将多糖、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总黄酮四者得率相加的和进行比较,蜜蒸最好,蜜蒸为111.069%,酒蒸为107.309%,生品玉竹为80.926%。酒蒸炮制玉竹的多糖、水溶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蜜蒸玉竹和生品玉竹,其DPPHIC50分别为0.345±0.019和0.441±0.022 mg.mL-1;蜜蒸炮制玉竹的总黄酮、醇溶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酒蒸玉竹和生品玉竹,其DPPHIC50分别为0.047±0.011和0.199±0.036 mg.mL-1;在浓度为1 mg.mL-1时,蜜蒸玉竹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90.29%,超过了浓度为0.05 mg.mL-1的芦丁和槲皮素标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两种炮制方法均提高了多糖、水溶物、总黄酮3种提取物的还原能力,但是降低了醇溶物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蜜蒸 酒蒸 提取物得率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纳米TiO_2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艳娟 庄正 +4 位作者 刘青青 尚天赦 黄钦忠 邹嘉勇 刘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59-1264,共6页
本文以杉木种子和纳米TiO_2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100、500、1000 mg·L-1)纳米TiO_2溶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究纳米材料对林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纳米TiO_2溶液对杉木种... 本文以杉木种子和纳米TiO_2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100、500、1000 mg·L-1)纳米TiO_2溶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究纳米材料对林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纳米TiO_2溶液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且100 mg·L^(-1)溶液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提高效果最佳,分别比对照增加66%、92%、71%和299%;杉木幼苗的鲜重和根长均在100 mg·L^(-1)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35%和143%。500 mg·L^(-1)纳米TiO_2溶液处理显著提高了CAT、SOD和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08%、488%、182%,但降低了MDA含量(降低82%)。研究表明,适当浓度纳米TiO_2溶液处理不但能有效促进杉木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而且能改善幼苗的生理功能,可能会增强其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形态可塑性 生理功能 抗氧化系统 纳米材料
原文传递
2-氨甲基吡啶缩5-溴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解庆范 卢慧强 +3 位作者 游兴英 卢秀男 林长新 吴晓玲 《化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2-氨甲基吡啶缩5-溴水杨醛席夫碱(HL,C13H11N2OBr)的Zn(Ⅱ)、Cd(Ⅱ)、Co(Ⅲ)配合物[ZnL2]、[CdL2]和[CoL2]NO3·3H2O,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 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2-氨甲基吡啶缩5-溴水杨醛席夫碱(HL,C13H11N2OBr)的Zn(Ⅱ)、Cd(Ⅱ)、Co(Ⅲ)配合物[ZnL2]、[CdL2]和[CoL2]NO3·3H2O,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甲基吡啶 5-溴水杨醛 席夫碱 配合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