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用重组AIV(H5+H7)三价灭活疫苗对近期H5和H7亚型AIV分离株的免疫效力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艳晶 麻琦 +14 位作者 潘舒心 和新文 王燕 邓国华 李雁冰 施建忠 包红梅 毛胜刚 胡井雷 路通 刘景利 郭兴福 田国彬 曾显营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4-520,共7页
为评估现用重组禽流感病毒(AIV)(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3株)对我国近期H5和H7亚型AIV分离株的免疫预防效果,本研究对60只3周龄SPF鸡以肌肉注射途径接种该疫苗(0.3 mL/只),另外,60只鸡注射PBS作为阴性对照... 为评估现用重组禽流感病毒(AIV)(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3株)对我国近期H5和H7亚型AIV分离株的免疫预防效果,本研究对60只3周龄SPF鸡以肌肉注射途径接种该疫苗(0.3 mL/只),另外,60只鸡注射PBS作为阴性对照组;免疫3周后分组,每10只免疫鸡和10只对照鸡为一组,共6组,采集各组鸡血清并检测针对6株AIV分离株(2020年~2021年分离的4株H5N6、1株H5N8和1株H7N9亚型AIV)的相应HI抗体效价。同时用上述6株AIV分离株作为抗原差异代表株,分别以105EID50的剂量进行攻毒试验,攻毒后5 d采集各组所有存活鸡的喉头和泄殖腔拭子样品,死亡鸡样品随时采集,进行排毒检测。HI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3周,5组免疫鸡血清中针对H5亚型Re-11株和Re-12株抗原的HI抗体效价在8log2~8.6log2,针对4株H5N6 AIV分离株(DK/HuN/S11553/2020、 DK/GD/SC001/2020、 DK/FJ/S1424/20和GS/GZ/S1569/21)和1株H5N8 AIV分离株(WS/SX/4-1/20)的平均抗体效价分别为5.0log2、4.6 log2、4.3log2、3.8 log2、3.7log2;针对H7N9 AIV H7-Re3株的HI抗体效价为7.8log2,而针对H7N9 AIV分离株CK/YN/SD024/21的平均抗体效价为4.0log2;对照组鸡血清中针对疫苗株和所有分离株的HI抗体均为阴性。表明上述分离株与现用疫苗株存在较大抗原性差异。攻毒后14 d的观察期内,所有免疫组鸡均健活,且攻击3株H5N6和1株H7N9 AIV分离株的免疫组鸡均不排毒,但攻击1株H5N6 AIV分离株(GS/GZ/S1569/21)和H5N8 AIV分离株的免疫组分别有2/10和3/10只鸡的喉头拭子样品中检测到低水平的病毒;所有对照组鸡在攻毒后4 d内全部发病、死亡,且死亡对照组鸡的喉头和泄殖腔拭子样品均呈AIV阳性。以上结果表明,以近期野鸟或家禽中分离的H5和H7亚型AIV抗原变异株攻击各组鸡后,现用的H5+H7 AIV三价灭活疫苗可对免疫鸡提供无临床发病的保护,并可有效阻止分离株在鸡体内的复制。本研究为H5和H7三价疫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5+H7亚型 三价灭活疫苗 抗原变异株 免疫效力
下载PDF
乙型流感病毒新变种B/河北/11/94抗原性分析及人群免疫状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翠英 高惠敏 +2 位作者 齐顺祥 白瑞婷 李性善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5-447,共3页
本研究于1993年11月至1994年2月采集疑似流感标本40份,从中分离出流感病毒18株,分离阳性率为45%。其中乙型14株占77.8%,甲;型4株占22,2%。乙型流感病毒新变种B/河北/11/94与国家代表株B/... 本研究于1993年11月至1994年2月采集疑似流感标本40份,从中分离出流感病毒18株,分离阳性率为45%。其中乙型14株占77.8%,甲;型4株占22,2%。乙型流感病毒新变种B/河北/11/94与国家代表株B/沪防/1/93的抗原性变异明显,抗原比为11.2。新变种B河北/11/94的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8.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72.2。提示,如果新变种的抗原性不再发生明显变异,今后在保定地区该类毒株可能不引起暴发或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流行性感冒病毒 变种 抗原性 河北省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婷婷 焦晓丽 +7 位作者 吴村 刘东海 马坤 蔡梦雷 娄路平 李夫宏 刘彦威 崔国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49,共6页
为调查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养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新型变异株流行现状,参考IBDV VP2蛋白高变区序列设计Taqman-MGB探针和引物,建立IBDV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其检测来自河北邯郸、江西宜春、重庆7家大型育雏场送检法氏囊病料,并对... 为调查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养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新型变异株流行现状,参考IBDV VP2蛋白高变区序列设计Taqman-MGB探针和引物,建立IBDV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其检测来自河北邯郸、江西宜春、重庆7家大型育雏场送检法氏囊病料,并对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离、测序和进化分析。成功建立了一种兼顾IBDV鉴定和测序分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在10^(1)~10^(8)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3),扩增效率良好(扩增效率为109%),对其他常见病毒无扩增,最低检测限为1.25×10^(1)拷贝/μL;利用该方法检测邯郸地区4家育雏场送检样品均为阳性,测序均为IBDV新型变异株,采用鸡胚自阳性样品中分离到3株IBDV(T2021与T2022、J2021);对分离株A节段测序发现,3株IBDV分离株均属国内新型变异株,与国内新型变异株SHG19氨基酸同源性为100%,核苷酸同源性为98.0%~98.6%,T2021与T2022、J2021分属两个进化分支。建立了一种IBDV快速检测方法,发现IBDV国内新型变异株在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荧光定量PCR 鉴定 新型变异株
下载PDF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婴儿病毒表面抗原a决定簇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何建文 吕晴 +2 位作者 朱启榕 段恕诚 闻玉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308-311,共4页
为探讨我国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与a决定簇基因变异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及直接测序法对27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婴儿血清标本HBsAg的a决定簇基因进行了研究。在第419-598位核苷酸区内,与共有序列比较,14/27(51.85%)... 为探讨我国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与a决定簇基因变异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及直接测序法对27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婴儿血清标本HBsAg的a决定簇基因进行了研究。在第419-598位核苷酸区内,与共有序列比较,14/27(51.85%)份标本有碱基变异,其中13份标本有氨基酸改变。13份中仅1份在a决定簇的第二环,为第145位精氨酸取代甘氨酸,其余12份氨基酸改变的位点在第一环或其邻近5’端,分别为129,126,122,113及110。a决定簇基因变异与转氨酶升高间无相关性。结果说明a决定簇的变异可能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有一定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抗原决定簇 病毒变异
原文传递
RhCE抗原基因分型和表型不一致与等位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志红 兰炯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55-1160,共6页
目的探讨变异RhCE抗原的分子背景及RHCE基因的遗传学特征与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C、-c、-E和-e试剂检测10 373例RhD阳性和635例RhD阴性献血者的RhCE表型;选择942例标本PCR-SSP技术做RHCE基因分型,对基因分型与血清学分型不一... 目的探讨变异RhCE抗原的分子背景及RHCE基因的遗传学特征与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C、-c、-E和-e试剂检测10 373例RhD阳性和635例RhD阴性献血者的RhCE表型;选择942例标本PCR-SSP技术做RHCE基因分型,对基因分型与血清学分型不一致标本采用PCR-SSP检测22个主要RHCE变异等位基因,部分RHCE等位基因采用测序技术鉴定。结果共有54例标本(占94.27%)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表型结果不一致,经PCR-SSP检测出22种与弱表达抗原相关的RHCE等位基因变异体,经血清学复检有36例标本RhCE抗原存在弱反应或极弱反应。结论在血清学检测时表达弱反应的RhCcEe抗原标本中检出多种RHCE等位基因类型,变异的等位基因可以影响基因分型预测血型抗原的准确性:RhCE表型和基因型不一致的原因可能由变异的等位基因或未发现的等位基因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CE抗原 RhCE表型 RHCE基因型 等位基因变异体 血清学检测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因子H结合蛋白在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旭刚(综述) 刘岩峰 苏桂民(审校)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65-72,共8页
因子H结合蛋白(factor H-binding protein,fHBP)是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一种关键毒力因子,其通过结合人类补体调节因子H(factor H,fH)使得细菌能够在人体血液中生存。同时,fHBP也是目前已上市的2种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MenB-fHBP和... 因子H结合蛋白(factor H-binding protein,fHBP)是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的一种关键毒力因子,其通过结合人类补体调节因子H(factor H,fH)使得细菌能够在人体血液中生存。同时,fHBP也是目前已上市的2种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MenB-fHBP和MenB-4C)的主要成分。fHBP蛋白作为疫苗成分可诱导机体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抗体,产生的抗体与外源细菌表面fHBP结合后,可阻止外源fHBP与体内fH的结合,从而激活补体系统,起到对外源细菌的杀灭和清除作用。现就fHBP作为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抗原成分在疫苗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B-fHBP MenB-4C 血清群 抗原 变体
原文传递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clamp associated factor,a potential proto-oncogene with increased expression in 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被引量:2
7
作者 Li-Juan Liu Jian-Ming Liao Fan Zh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2021年第10期1425-1439,共15页
Gastrointestinal(GI)cancers,including malignancie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accessory organs of digestion,represent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 due to the poor prognosis of most GI cancers.An investi... Gastrointestinal(GI)cancers,including malignancie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accessory organs of digestion,represent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 due to the poor prognosis of most GI cancers.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otential molecular targets of prediction,diagnosis,prognosis,and therapy in GI cancers is urgently required.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clamp associated factor(PCLAF),which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cell proliferation,apoptosis,and cell cycle regulation by binding to PCNA,is a potential molecular target of GI cancers as it contributes to a series of malignant properties,including tumorigenesis,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migration,and invasion.Furthermore,PCLAF is an underlying plasma prediction target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liver cancer.In addition to GI cancers,PCLAF is also involved in other types of cancer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Several pivotal pathways,including the Rb/E2F pathway,NF-κB pathway,and p53-p21 cascade,are implicated in PCLAF-mediated diseases.PCLAF also contributes to some diseases through dysregulation of the p53 pathway,WNT signal pathway,MEK/ERK pathway,and PI3K/AKT/mTOR signal cascade.This review mainly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role of PCLAF in physiological status and GI cancers.The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PCLAF are also summarized.Suppress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PCLAF/PCNA or the expression of PCLAF might be potential biologic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GI canc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clamp associated factor Transcript variant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Signal pathway Biological therapeutic
下载PDF
RhCE抗原弱表达的分子基础与RHCE变异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红 马红丽 吕运来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测中弱反应的C,C,E或e抗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RHCE基因多态性,为Rh抗原在临床输血医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本中心行全血捐献的RhD阳性献血者10373例...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测中弱反应的C,C,E或e抗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RHCE基因多态性,为Rh抗原在临床输血医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本中心行全血捐献的RhD阳性献血者103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U型微板法,单克隆抗-C,-c,-E,和-e试剂检测其RhCE血清学表型,通过血清学试管法复检,并鉴定携带弱C,c,E或e抗原的样本。采用多重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检测基因银行公布的22个RHCE等位基因,DNA序列分析技术鉴定特异的RHCE等位基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0373例全血捐献者中,检测到229例样本携带弱C,c,E或e抗原,其中共检测出22种具有明确单核苷酸突变的等位基因,多态性基因RHces(R114W),RHcE(E1,Ew;M167K),RHCE(M267K),RHCe(L297P),RHce(VS;L245V),RHces(G331C)和RHcE(L303Q)检出频率最高,最可能的变异单倍型为Dce,dce,DCe,DcE。这些RHCE等位基因变异体与C,c,E和e抗原的血清学免疫原性减弱相关,且大多数变异的RHCE等位基因和正常的RHCE等位基因以杂合体形式存在。结论RHCE基因的分子机制与RHD基因具有相似性,在弱表达CcEe抗原的样本中多种RHCE等位基因类型被检出,变异的等位基因可以影响Rh抗原的免疫反应性。阐明RhCE抗原表达异常的分子基础有助于优化血清学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CE抗原 血清学反应 免疫反应性 RHCE变异基因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O157∶H7 CVa9株O抗原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顾玲 曾晓燕 +5 位作者 汪华 李玉青 郭喜玲 史智扬 李显 杨正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0,共4页
目的 研究本实验室保藏的大肠杆菌O15 7:H7(E coliO15 7:H7)日本分离株CVa9O抗原的变异。方法 血清凝集试验检测CVa9菌株O和H抗原 ,区分O抗原变异株与非变异株。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分别检测O15 7和H7特异性基因。生化试验检测生化... 目的 研究本实验室保藏的大肠杆菌O15 7:H7(E coliO15 7:H7)日本分离株CVa9O抗原的变异。方法 血清凝集试验检测CVa9菌株O和H抗原 ,区分O抗原变异株与非变异株。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分别检测O15 7和H7特异性基因。生化试验检测生化特性。观察菌株在麦康凯、山梨醇麦康凯、棉子糖麦康凯及ChromagarO15 7显色培养基上菌落形态 ,菌落计数法计算变异率。结果 抗 -O15 7抗血清与CVa9菌株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出现强凝集 (CVa9- 8)和不凝集 (CVa9- 1、CVa9- 15 )两种菌落 ,试管凝集试验结果相同 ,证实不凝集菌落O抗原发生变异。抗 -HT 抗血清分别与变异株和非变异株H抗原进行试管凝集试验 ,均为强凝集。两种菌株O15 7和H7特异性基因均为阳性。变异株与非变异株生化特性基本相同 ,但变异株不发酵棉子糖。两种菌株在麦康凯及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没有区别。在ChromagarO15 7显色培养基上培养 4 8h ,变异株为浅紫红色 ,菌落周边呈毛边状 ,非变异株为紫红色 ,菌落边缘整齐。变异株在用棉子糖代替乳糖制备的棉子糖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呈粉红色 ,非变异株呈红色。菌落计数显示变异率为 99 80 %。结论 CVa9菌株在保存过程中O抗原发生变异 ,菌落形态及部分生化特征亦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0157:H7CVa9株 O抗原 变异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4基因剪切体HBeBP4A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10
作者 张健康 郭江 +6 位作者 成军 伦永志 王丹琼 赵龙凤 蓝贤勇 洪源 毛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48-351,371,共5页
目的:克隆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未知功能新基因HBeBP4的剪切体基因HBeBP4A,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从HepG2细胞提取的cDNA模板中... 目的:克隆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未知功能新基因HBeBP4的剪切体基因HBeBP4A,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从HepG2细胞提取的cDNA模板中扩增获得HBeBP4基因的剪切体基因HBeBP4A,选用pGEM-T-easy载体进行TA克隆,通过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进行鉴定,再将其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进BL21(DE3)宿主菌,IPTG诱导HBeBP4A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考马斯亮蓝染色,以抗-His的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分析鉴定证实表达蛋白的特异性。结果:成功扩增出HBeBP4剪切体基因HBeBP4A,并将其插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经BL21(DE3)受体菌转化、IPTG诱导、SDS-PAGE分析获得了HBeBP4A重组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重组蛋白表达的特异性。结论: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4(HBeBP4)基因的剪切体HBeBP4A,构建了pET-32a(+)-HBeBP4A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获得了pET-32a(+)-HBeBP4A重组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抗原 结合蛋白 剪切体 生物信息学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8种国产HBsAg试剂盒检测变异HBsAg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0
11
作者 田拥军 覃莉 +4 位作者 刘慎沛 雷延昌 赵西平 陆蒙吉 杨东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评价国内8种HBsAg诊断试剂检测体外表达的18种变异HBsAg的效果。方法用8种ELISA试剂检测真核细胞表达的18种变异HBsAg的免疫反应性。结果8种试剂盒检测变异HBsAg的能力不同,漏检率为16.7%~44.4%。K122I、T123N、C124R和G145R变异的... 目的评价国内8种HBsAg诊断试剂检测体外表达的18种变异HBsAg的效果。方法用8种ELISA试剂检测真核细胞表达的18种变异HBsAg的免疫反应性。结果8种试剂盒检测变异HBsAg的能力不同,漏检率为16.7%~44.4%。K122I、T123N、C124R和G145R变异的HBsAg漏检率最高。结论8种HBsAg检测试剂盒都不能很好地检出部分变异HB-sAg,应改进试剂性能,提高对变异HBsAg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变异 ELISA
下载PDF
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G145R变异表面抗原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拥军 覃莉 +5 位作者 张正茂 李磊 雷延昌 喻植群 赵西平 杨东亮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5年第6期574-577,共4页
构建可以在真核细胞表达G145R HBsAg的重组质粒PCI-HBs145。用此质粒转染Hela细胞,经克隆化培养 以及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G145R HBsAg的细胞系。ELISA检测表明表达G145R HBsAg与野生型HBsAg 在免疫反应性上有较大的差异。生物学性状... 构建可以在真核细胞表达G145R HBsAg的重组质粒PCI-HBs145。用此质粒转染Hela细胞,经克隆化培养 以及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G145R HBsAg的细胞系。ELISA检测表明表达G145R HBsAg与野生型HBsAg 在免疫反应性上有较大的差异。生物学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稳定表达G145R HBsAg的2A8细胞纯度好,遗传性状 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变异 转基因细胞系
下载PDF
新型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剪接变异体的发现及临床意义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开源 戴淑琴 +4 位作者 肖娜 徐霖 袁广卿 丘少鹏 黄小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85-2188,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求更为特异的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靶点。方法:采用RT-PCR和DNA测序技术,克隆PSMA基因新的剪接变异体,并根据其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其在不同病变前列腺组织...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求更为特异的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靶点。方法:采用RT-PCR和DNA测序技术,克隆PSMA基因新的剪接变异体,并根据其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其在不同病变前列腺组织及不同组织来源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发现了一种新的PS-MA剪接变异体,其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2.6%、78.8%及10.0%,且特异表达于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而在前列腺癌PC3细胞株、膀胱癌、肾癌、肝癌细胞株中均不表达。结论:发现了一种新型PSMA剪接变异体(定名为PSMA5),并证实该变异体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有明显相关性,为研究前列腺癌的发生机制和寻求前列腺癌特异性诊治靶点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剪接变异体 前列腺肿瘤
下载PDF
人白细胞抗原G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丹 刘东利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变异体和血清可溶性HLA-G(s HLA-G)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180例NSCLC患者和180例健康受试者参与本项研究。通过免疫法检测血清s HLA-G水平,使用直接DN...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变异体和血清可溶性HLA-G(s HLA-G)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180例NSCLC患者和180例健康受试者参与本项研究。通过免疫法检测血清s HLA-G水平,使用直接DNA测序技术检测HLA-G等位基因。结果:HLA-G 010101和HLA-G 010401杂合子基因型与NSCLC(χ~2=3.268,P=0.025和χ~2=2.563,P=0.036)发病和NSCLC晚期(χ~2=3.672,P=0.015和χ~2=3.257,P=0.028)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HLA-G 0105N和HLA-G 0106杂合子基因型与NSCLC发病(χ~2=2.565,P=0.041和χ~2=3.569,P=0.017)和NSCLCⅣ期(χ~2=3.503,P=0.018和χ~2=2.586,P=0.036)风险的降低显著相关。NSCLC和晚期患者血清s HLA-G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血清s HLA-G浓度高于32 U/ml的患者的生存期较短。结论:HLA-G基因变异体是NSCLC的独立风险因素,且NSCLC患者血清s HLA-G水平可能成为NSCLC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G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分期 等位基因变异体
下载PDF
伊氏锥虫抗原变异型及其优势代表变异体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木荣 王祥生 +3 位作者 陈汉忠 曾小飞 李晓栩 张居作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6-190,共5页
以连续克隆分离的方法,从1株水牛伊氏锥虫中分离到40个克隆群体,从中分离鉴定出18个抗原变异型。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发现其中2个抗原变异型(即HbTat1.18和HbTat1.15)分别能与约80%和60%克隆群体的血清发生较强的阳性反应,初步确定... 以连续克隆分离的方法,从1株水牛伊氏锥虫中分离到40个克隆群体,从中分离鉴定出18个抗原变异型。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发现其中2个抗原变异型(即HbTat1.18和HbTat1.15)分别能与约80%和60%克隆群体的血清发生较强的阳性反应,初步确定这2个抗原变异型为该虫株的优势代表变异体。这为伊氏锥虫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分子诊断以及遗传进化等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抗原 变异型 优势代表变异体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剪接变异体的基因结构和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开源 肖娜 +5 位作者 徐霖 袁广卿 戴淑琴 黄小荣 田小东 丘少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77-2379,共3页
目的:了解PSMA剪接变异体的结构及其多样性,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的方法扩增剪接变异体5和3末端,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前列腺癌组织PSMA剪接变异体的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从前列腺癌组织中发现4种新... 目的:了解PSMA剪接变异体的结构及其多样性,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的方法扩增剪接变异体5和3末端,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前列腺癌组织PSMA剪接变异体的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从前列腺癌组织中发现4种新的PSMA剪接变异体,与已往报道的PSMA剪接变异体相比,新发现的变异体在不同位点存在不同程度的插入及缺失。结论:本研究所发现的新PSMA剪接变异体证实和丰富了PSMA剪接变异体的多样性,为寻求前列腺癌特异性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剪接 前列腺肿瘤
下载PDF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基因Ala 17 Thr变异与上海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毅 项坤三 +2 位作者 丁虹 翁青 李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 4 (CTLA 4 )基因Ala 17Thr变异与上海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患者 14 3例 ,其中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TRAb)阳性者 4 9例 ,TRAb阴性但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 4 (CTLA 4 )基因Ala 17Thr变异与上海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患者 14 3例 ,其中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TRAb)阳性者 4 9例 ,TRAb阴性但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中至少有一项阳性者 94例 ;14 8名健康人为对照组 ;两组所有入选者均为无亲缘关系的上海地区汉族人。采用PCR RFLP法检测CTLA 4基因Ala 17Thr变异 (第 4 9位核苷酸G→A变异 )。结果 中国人 (A 0 .33,G 0 .6 7)与白种人CTLA 4基因 4 9(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1)。AITD亚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TgAb及TMAb抗体 (+)亚组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抗体 (- )亚组(P <0 .0 1)。结论 CTLA 4基因A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 基因变异 自身免疫病 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鼻咽癌中EB病毒启动子Qp的突变及其功能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宇帆 廖奕佶 +5 位作者 刘文举 花文峰 邓海霞 买世娟 谢丹 宗永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启动EB病毒核抗原1(EBNA1蛋白)表达的EB病毒Q启动子(Qp)的变异特征,比较有第62225位点(g→a)和第62422位点(g→c)两个点突变的Qp与原型Qp(B95.8型)的功能学差异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PCR的方法扩增29例...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启动EB病毒核抗原1(EBNA1蛋白)表达的EB病毒Q启动子(Qp)的变异特征,比较有第62225位点(g→a)和第62422位点(g→c)两个点突变的Qp与原型Qp(B95.8型)的功能学差异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PCR的方法扩增29例鼻咽癌组织石蜡标本和1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总共43例)中的Qp序列,PCR产物测序后分析其突变情况,统计学分析Qp中的点突变与鼻咽癌的相关性。把突变型和原型Qp分别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上,检测相对光强度(RLU),比较突变型与原型Qp启动转录的活性。使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来比较突变型和原型Qp与Sp1蛋白的亲和力。【结果】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实验,证实Qp的突变与鼻咽癌有密切的相关性(P=0.0395,<0.05)。突变型Qp启动转录的活性明显高于原型(RLU之比约为2.5:1,P<0.05),并且突变型Qp与Sp1的亲和力较原型Qp增强约1.52倍。【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突变型Qp可能通过增强与Sp1亲和力的机制,使其启动转录的活性明显增强。Qp特定位点的突变在EB病毒对鼻咽上皮细胞的感染和转化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EB病毒核抗原1 变异型 启动子
下载PDF
肿瘤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EGFRv Ⅲ-CAR的构建及体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蕊 詹杜清 +5 位作者 杜明明 张芸 董欣 祝婧雯 杨扬 林海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8,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AR-T),是通过体外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或非特异性杀伤细胞达到抗肿瘤效果,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构建靶向EGFRⅢ(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AR-T),是通过体外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或非特异性杀伤细胞达到抗肿瘤效果,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构建靶向EGFRⅢ(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III)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感染并筛选能够稳定表达该嵌合抗原受体的Jurkat细胞系。通过EGFRvⅢ分子刺激、与U87MG细胞共培养的方式检测细胞系的活化状况。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 CDH-EGFRvⅢsc Fv-CAR-cop GFP-T2A-puro慢病毒表达重组质粒,并筛选出可稳定表达EGFRⅢ-CAR的Jurkat细胞系。CCK-8法检测显示,EGFRvⅢ分子刺激12 h的Jurkat-CAR细胞增殖率约是对照组的1.36倍(P<0.05);ELISA法检测显示,与U87MG细胞共孵育后,细胞上清中IL-2的浓度约是单独培养分泌在上清中IL-2的1.625倍(P<0.01)。以上结果表明,稳定表达CAR的jurkat细胞,可以靶向性识别EGFRvⅢ分子及EGFRvⅢ阳性的靶细胞,并引起IL-2细胞因子释放,为后续临床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EGFRvⅢ 慢病毒 JURKAT细胞
下载PDF
分析PSM-E和PSMA在预测前列腺癌生化复发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俊隆 陈羽 +1 位作者 丘少鹏 严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5期2104-2107,共4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及其新型剪接变异体(PSM-E)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上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影像学资料未提示转移而Gleason评分〉7分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5例,荧光定量PCR检测PSM-E和PSMA在...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及其新型剪接变异体(PSM-E)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上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影像学资料未提示转移而Gleason评分〉7分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5例,荧光定量PCR检测PSM-E和PSMA在术前外周血及切出肿瘤组织中的RNA表达,分析外周血及组织中PSM-E和PSMA相对表达的差异。术后随访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结果PSM-E和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外周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PSM-E的表达明显低于PSMA;在前列腺癌患者的外周血中,PSM-E的表达明显高于PSM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PSM-E和PSMA表达阳性的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率为66.7%(8/12),远处转移率为25.0%(3/12),均高于表达阴性的患者(0.O%,0/3),3例远处转移者表现为骨转移。结论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外周血检测PSM-E与PSMA均能地作为预测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微转移 剪接变异体 生化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