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花粉蛋白免疫抑制作用的功能性肽段筛选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焦志军 周芸 +5 位作者 路丽明 丁庆 周晓荣 杨能 辛利军 周光炎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2-366,共5页
在人工合成天花粉蛋白(Tk)多个重叠肽段的基础上,采用前期工作中筛选出的天花粉蛋白高敏感(C57BL/6)和低敏感(C3H/He)小鼠近交系,建立OVA特异的体外二次应答增殖系统,检测各肽段抑制能力,并通过细胞剔除及过继试验确认发挥作用的细胞,采... 在人工合成天花粉蛋白(Tk)多个重叠肽段的基础上,采用前期工作中筛选出的天花粉蛋白高敏感(C57BL/6)和低敏感(C3H/He)小鼠近交系,建立OVA特异的体外二次应答增殖系统,检测各肽段抑制能力,并通过细胞剔除及过继试验确认发挥作用的细胞,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格局的改变。结果筛选到5条具有明显免疫抑制功能的Tk衍生肽,其中PE和PS对两个品系皆显示抑制活性,而PQ、PB及PJ仅在C57BL/6小鼠中诱导抑制。Tk衍生肽段改变了OVA特异性增殖系统中细胞因子分泌的格局,使得以Th1/Tc1型细胞因子为主状态向Th2/Tc2偏移,表现为IL-4和IL-10分泌增加,而IFN-γ分泌减少。剔除CD8+T细胞明显解除Tk及其肽段的抑制作用。表明Tk的某些肽段与全蛋白一样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诱导T细胞向CD8+Tc2方向偏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抗原肽 Tc2亚群 免疫抑制
下载PDF
H-Y抗原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谭庆辉 王乃东 薛立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73,共6页
雄性特异性组织相容性抗原(male specific minor histompatibility antigens,H-Y抗原)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在雄性动物细胞中普遍表达(包括胚胎和滋养层细胞)。H-Y抗原不仅能引起基因型相同的雌性动物排斥雄性组织,也能导致人白细... 雄性特异性组织相容性抗原(male specific minor histompatibility antigens,H-Y抗原)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在雄性动物细胞中普遍表达(包括胚胎和滋养层细胞)。H-Y抗原不仅能引起基因型相同的雌性动物排斥雄性组织,也能导致人白细胞抗原匹配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移植抗宿主性疾病(GVH)。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检测到几个不同的H-Y抗原表位,这些肽是从胞内蛋白分离出来,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结合呈递在细胞表面。H-Y抗原肽与人白细胞抗原Ⅰ类和Ⅱ类分子特异结合参与免疫反应,从而影响移植结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H-Y抗原的相关研究,作者主要综述编码H-Y抗原的相关候选基因,并对它在疾病等方面的前景作出了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抗原 候选基因 抗原肽
下载PDF
重组人热休克蛋白70生物活性的快速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瑞 杨献军 +2 位作者 田玉慧 岳汉军 王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9-30,33,共3页
目的 快速鉴定纯化后的重组人热休克蛋白 70 (rHSP70 )的特异性及其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方法 将rHSP70与肿瘤细胞内的小分子多肽在一定条件下温育 ,并利用含 5 %甘油的Nativepage电泳分析。 结果 可快速鉴定出rHSP70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 目的 快速鉴定纯化后的重组人热休克蛋白 70 (rHSP70 )的特异性及其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方法 将rHSP70与肿瘤细胞内的小分子多肽在一定条件下温育 ,并利用含 5 %甘油的Nativepage电泳分析。 结果 可快速鉴定出rHSP70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电泳后凝胶可做Western -blot特异性鉴定。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 ,重复性好 ,既可快速鉴定rhsp70的生物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热休克蛋白70 抗原肽 非变性凝胶电脉 生物活性
下载PDF
rhHSP70-HER2/neu抗原肽对小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研究
4
作者 马杰 焦平 +5 位作者 陈月 王毅 耿学军 宿晓云 周余来 颜炜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使用在毕赤酵母中重组表达的rhHSP70与合成的HER2/neu抗原肽在特定条件下形成复合物,探讨其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在ADP存在的条件下,将rhHSP70与合成的HER2/neu抗原肽体外非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分次免疫BALB/c小鼠,... 目的:使用在毕赤酵母中重组表达的rhHSP70与合成的HER2/neu抗原肽在特定条件下形成复合物,探讨其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在ADP存在的条件下,将rhHSP70与合成的HER2/neu抗原肽体外非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分次免疫BALB/c小鼠,检测该复合物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和对小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结果:rhHSP70-HER2/neu抗原肽复合物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出肿瘤特异性CTL,并对小鼠的乳腺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在毕赤酵母中重组表达的rhHSP70可以在体外与一定的抗原肽非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较强的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热休克蛋白70 抗原肽 乳腺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peptides mixture from tumor cells inducing anti-tumor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作化 李东 +2 位作者 王洪涛 黄波 张桂梅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2年第4期361-369,共9页
The peptides mixture was prepared from tumor cells by freezing-thawing cells, precipitation by heating, followed by acidification of the solution. Th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mouse splenocytes by HSP70-peptide... The peptides mixture was prepared from tumor cells by freezing-thawing cells, precipitation by heating, followed by acidification of the solution. Th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mouse splenocytes by HSP70-peptide complex, formed by the binding of HSP70 and peptides in vitro, were observed, so was the specific cytotoxicity of the proliferative lymphocytes to tumor cells. The phenotypes of the proliferative lymphocytes were analyzed by a flow cytometer. BALB/c mice inoculated with H22 hepatocarcinoma cells in peritoneal cavity or hind thigh were immunized by injection with HSP70-peptides complex to observ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immunization on tumor and lifetime of tumor-bearing mice. On the other h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immunized mice to check the functions of liver and kidne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ptides mixture from tumor cells contained tumor-specific antigen peptides which could be presented by HSP70 to activate lymphocytes in vitro, the proliferative lymphocytes were T cells which were specifically cytotoxic to tumor cells, the in vivo growth of both ascitic and solid carcinoma could be suppressed by immunization with HSP70-peptides and the lifetime of tumor-bearing mice was prolonged, the in vivo immunization with HSP70-H22-peptides had no impact on the function of mouse liver and kidney, suggesting that there was no occurrence of autoimmunity in vivo after immu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or-antigen peptides preparation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peptides complex ANTI-TUMOR immunity.
原文传递
基于可重复利用免疫磁珠的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慧芳 张文红 +3 位作者 温冬青 韩锋产 张虎明 阎小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7-579,583,共4页
目的基于可重复利用的免疫磁珠,建立一种简捷快速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方法设计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es,HCMV)PP150蛋白的抗原表位,并合成8分枝多聚抗原肽PP150-8MAPs。将PP150-8MAPs以共价结合形式包被于DynabeadsM-4... 目的基于可重复利用的免疫磁珠,建立一种简捷快速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方法设计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es,HCMV)PP150蛋白的抗原表位,并合成8分枝多聚抗原肽PP150-8MAPs。将PP150-8MAPs以共价结合形式包被于DynabeadsM-450Tosylactivated磁珠表面,制备特异性免疫磁珠。用PP150-8MAPs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此抗原表位的标准抗血清。应用免疫磁珠检测标准抗血清中的抗体,优化检测条件。在抗体检测反应结束后,洗脱抗体-二抗复合物,再生后的免疫磁珠重复用于标准抗血清样品的检测分析,并分析免疫磁珠可重复利用的次数。结果制备免疫磁珠时,PP150-8MAPs的最佳包被量为100μg/mL,包被效率为79%。用PP150-8MAPs免疫小鼠后,得到的抗血清滴度可达到112800。用免疫磁珠法检测小鼠标准抗血清,免疫磁珠可重复进行20次以上的检测分析。结论基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包被抗原的免疫磁珠可重复应用于血清样品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分析。此实验为建立一种新的可重复检测的高效清样品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分析。此实验为建立一种新的可重复检测的高效免疫磁珠抗体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在基础研究与临床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表位 多聚抗原肽 免疫磁珠
下载PDF
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安全性 被引量:7
7
作者 黄静 胡晓云 +3 位作者 陈晓薇 张明霞 陈逢生 郭亚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评价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MASCT^(TM))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接... 目的:评价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MASCT^(TM))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接受MASCT^(TM)治疗且治疗前的末次治疗结束最少1个月以上、未接受其他免疫治疗的4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第0天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贴壁细胞诱导培养为成熟树突状细胞(muture dendritic cell,mDC),负载14种抗原肽,小部分mDC于第8天经患者腹股沟淋巴结周围区皮下注射;未贴壁细胞第7天与大部分mDC共培养诱导为杀伤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对mDC及CTL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第26天经静脉回输患者体内,分析输注细胞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结果:mDC中CD80^+细胞比例为(98.5±5)%、CD83^+细胞为(88.0±10)%、CD86^+细胞为(98.4±3)%、HLA-DR^+细胞为(98.8±2)%,mDC分泌高水平IL-12[(985±312)pg/ml]、低水平IL-10[(53±10)pg/ml]。CTL中CD3^+CD8^+细胞为(83.0±10)%、CD3^+CD56^+细胞为(24.0±5)%,CTL分泌高水平IFN-γ[(1 222±650)pg/ml]、低水平IL-10[(7±5)pg/ml]。MASCT^(TM)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食欲、睡眠和体力较前好转,有2名(4.4%)患者在输注CTL细胞1 h后出现轻中度发热,未观察到其他严重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MASCT^(TM)成功诱导培养典型mDC和CTL,行MASCT^(TM)治疗的HCC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靶点抗原肽 免疫细胞治疗 安全性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重组人Hsp70提呈的H22肝癌细胞混合抗原肽治疗小鼠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波 冯作化 +1 位作者 张桂梅 李东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探讨H2 2肝癌细胞混合抗原肽体内抑制小鼠肿瘤的最佳方式。方法 采用冻融、低渗振荡、加热沉淀及酸处理等方法从H2 2肝癌细胞中制备抗原肽 ;将接种过H2 2瘤细胞的小鼠分别给予Hsp70 H2 2肽复合物注射、复合物 +pCH5 10质粒注射... 目的 探讨H2 2肝癌细胞混合抗原肽体内抑制小鼠肿瘤的最佳方式。方法 采用冻融、低渗振荡、加热沉淀及酸处理等方法从H2 2肝癌细胞中制备抗原肽 ;将接种过H2 2瘤细胞的小鼠分别给予Hsp70 H2 2肽复合物注射、复合物 +pCH5 10质粒注射或化疗后给予复合物 +质粒注射 ,观察肿瘤抑制情况。结果 上述方法制备的抗原肽为混合肽 ,其与Hsp70形成的复合物体内能够抑制小鼠肿瘤生长 ,并且这种复合物可与pCH5 10质粒协同完全抑制 10 5接种的瘤细胞形成肿瘤 ,但不能完全抑制 10 6接种的瘤细胞形成肿瘤 ,然而这种双因素与化疗进行衔接则可完全抑制 10 6接种的瘤细胞形成肿瘤。结论 H2 2肝癌细胞肿瘤混合抗原肽经rhHsp70提呈可诱导H2 2荷瘤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H22肝癌细胞 混合抗原肽 治疗 重组人Hsp70提呈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4-1BBL联合Hsp70-肿瘤抗原肽抑制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 被引量:4
9
作者 邱惠 张桂梅 +3 位作者 张慧 袁野 李东 冯作化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1-7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正调节性共刺激分子表达偏低是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加这些分子的表达是促进抗肿瘤免疫的研究热点。小鼠黑色素瘤B16-F1细胞株是弱免疫原性癌细胞株。本研究旨在观察4-1BBL联合Hsp70-抗原肽对小鼠黑色... 背景与目的正调节性共刺激分子表达偏低是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加这些分子的表达是促进抗肿瘤免疫的研究热点。小鼠黑色素瘤B16-F1细胞株是弱免疫原性癌细胞株。本研究旨在观察4-1BBL联合Hsp70-抗原肽对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Hsp70-B16抗原肽小鼠皮下免疫,同时从尾静脉注射4-1BBL表达质粒p4-1BBL。于接种后第17天,解剖小鼠取肺组织,解剖显微镜下计数黑色素瘤肺转移结节的数目,并检测小鼠部分免疫学指标及肝、肾功能。结果4-1BBL联合Hsp70-B16抗原肽治疗组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结节数降至50±8,明显少于二者单独治疗组的500±80和450±40;联合治疗组小鼠血清IL-2和IFN-γ的分泌水平分别增加了4倍和3倍,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单独应用4-1BBL基因或与Hsp70-B16抗原肽联合应用对小鼠肝、肾的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表达4-1BBL联合应用Hsp70-B16抗原肽主要通过增强外周T淋巴细胞功能活性而有效抑制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L Hsp70-抗原肽 联合作用 黑色素瘤/免 疫疗法 肺肿瘤/继发性 小鼠
下载PDF
ELISPOT与Cultured ELISPOT检测宫颈癌HPV16抗原多肽特异性CTL反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苗苗 常雪梅 +1 位作者 DONG Tao 王若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62-865,870,共5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Cultured ELISPOT检测宫颈癌HPV16全基因组抗原多肽特异性CTL反应水平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明确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32例患者,采用ELISPOT试验(19例,ELISPOT...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Cultured ELISPOT检测宫颈癌HPV16全基因组抗原多肽特异性CTL反应水平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明确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32例患者,采用ELISPOT试验(19例,ELISPOT组)和Cultured ELISPOT试验(13例,Cultured ELISPOT组),比较2组HPV16抗原多肽特异性CTL反应频率及强度差异。观察HPV16全基因组抗原多肽E1-1、E1-2、E2、E4、E5、E6、E7、L1及L2刺激后的免疫反应。结果 Cultured ELISPOT组各孔HPV16抗原多肽E1-1、E1-2、E2、E4、E5、E6、E7、L1及L2斑点数高于ELISPOT组。ELISPOT组与Cultured ELISPOT组各肽段间特异性CTL反应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ultured ELISPOT组特异性CTL细胞数显著高于ELISPOT组,2组E1-1、E1-2、E2、E4、E6、E7、L1及L2肽段特异性CTL反应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反应频率及强度观察,L1肽段略高于其他肽段。结论 Cultured ELISPOT检测法与ELISPOT相比有较高的灵敏性,该方法可用于特异性优势肽段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酶联免疫斑点法 HPV16型抗原肽
下载PDF
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叶婷 杨愁 +2 位作者 黄静 程笑 侯金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观察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MASCITM)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MASCITM)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暨肝病中心收治的66例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按是否联合MASCITM治疗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和单纯TACE组(34例),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联合治疗组0.5、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8.8%、37.5%和25.0%,单纯TACE组分别为50%、11.8%和2.9%,两组中位PFS分别为9.5和5.5个月(P<0.01)。联合治疗组0.5、1、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3%、65.6%和40.6%,单纯TACE组分别为91.2%、47.1%和23.5%,两组中位OS分别为19.5个月和10.5个月(P<0.05)。是否接受MASCITM治疗、肝门静脉侵犯、治疗前AFP水平、ECOG评分是影响HCC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是否接受MASCITM治疗、肝门静脉侵犯、治疗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ASCITM联合TACE治疗可提高HCC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延长PFS和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靶点抗原肽 细胞免疫治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Inducement of Specific CTLs by Antigen-Peptides from Human Leukemia Cells and Their Cytotoxicity to Leukemia Cells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作化 张桂梅 +2 位作者 黄波 李东 王洪涛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2年第4期265-269,共5页
To investigate the inducement of cytotoxic T lym phocytes(CTL s) by antigen peptides m ixture from different leukemia cells and the cross- reaction of the m ixtures from different cell lines,antigen peptides m ixtur... To investigate the inducement of cytotoxic T lym phocytes(CTL s) by antigen peptides m ixture from different leukemia cells and the cross- reaction of the m ixtures from different cell lines,antigen peptides m ixtures were prepared from different leukemia cell lines respectively and then bound with Hsp70 in vitro.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PBMC were observed after stim u- lation with different Hsp70 - peptide complexes.The ratio of CD8+ in proliferative cells was ana- lyzed by flow cytometry.The cytotoxicity of the activated PBMC to different target cells was as- say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gen peptides from different leukemia cell lines,bound with Hsp70 ,could activate PBMC effectively,and stimulate the activated PBMC to proliferate.The proliferative PBMC had specific cytotoxicity to corresponding leukem ia cells.CD8+ cells,account- ing for a high proportion in proliferative cells,had a specific cytotoxicity to leukemia cells from which antigen peptides were prepared,suggesting that these CD8+ cells were CTL s specific to leukemia cells.CTL s activated by Hut78- peptides or Molt4 - peptides had a significantly stronger cytotoxicity to Hut78cells,Molt4 cells and Jurkat cells than that of CTL s activated by HL - 6 0 - peptides(P<0 .0 5 ) .And the cytotoxicity of CTL s activated by Hut78/ Molt4 - peptides to Jurkat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of CTL s activated by either Hut78- peptides or Molt4 - peptides alone(P<0 .0 5 ) .It is concluded that antigen peptides m ixtures from leukem ia cells can induce specific antitumor CTL s.There exists cross- reactivity among antigen peptides m ixtures from different cell lines of the sam e type leukemia and more cross- reactive antigen peptides could be obtained from m ore cell lines,suggesting that antigen peptides m ixture with broad antigenic spectrum could be prepared by using multiple leukemia cell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kem ia antigen peptides mixture cross reaction
下载PDF
MAPs技术合成抗原肽在戊型肝炎诊断中抗原性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盛慧明 俞炳耀 周文达 《右江医学》 2003年第5期420-421,共2页
目的 将多聚抗原肽 (MAPs)技术用于免疫测定 ,为诊断戊型肝炎寻找更好的诊断试剂盒。方法 根据戊型肝炎病毒 (HEV)开放阅读框架 2 (ORF2 )中含有的抗原表位 ,从戊型肝炎病毒中国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选取S 30段抗原肽 ,用固相合成法... 目的 将多聚抗原肽 (MAPs)技术用于免疫测定 ,为诊断戊型肝炎寻找更好的诊断试剂盒。方法 根据戊型肝炎病毒 (HEV)开放阅读框架 2 (ORF2 )中含有的抗原表位 ,从戊型肝炎病毒中国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选取S 30段抗原肽 ,用固相合成法分别进行化学合成普通线形抗原肽和MAPs肽段 ,并用ELISA分别检测其抗原性。结果 与国外试剂盒相比较 ,两者的符合率有差异。但MAPs肽段的符合率高于普通线形抗原肽 ,在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上MAPs肽段明显优于普通线形抗原肽。结论 以单一的戊型肝炎的抗原表位肽检测戊型肝炎存在漏检。在MAPs技术的基础上 ,合成多肽抗原的灵敏度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s技术 抗原肽 戊型肝炎 诊断 抗原性 免疫学检验 诊断试剂盒
下载PDF
多聚抗原肽免疫磁珠在制备单表位抗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小洁 张文红 +3 位作者 康磊 韩锋产 颜真 阎小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2-574,579,共4页
目的:建立用多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 peptides,MAP)包被磁珠制备单表位抗体的方法。方法:通过Fmoc法固相化学合成UreB的8分支单表位MAP,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血清。将MAP以共价偶联的方式包被磁珠制备免疫磁珠(immu... 目的:建立用多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 peptides,MAP)包被磁珠制备单表位抗体的方法。方法:通过Fmoc法固相化学合成UreB的8分支单表位MAP,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血清。将MAP以共价偶联的方式包被磁珠制备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B),通过IB从多克隆抗血清中纯化单表位抗体,荧光偏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FP)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SDS-PAGE鉴定抗体纯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回收率。结果:合成的MA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得到的抗体滴度高达1∶12800。MAP制备免疫磁珠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0mg/L,包被效率最高可达79%。应用MAP免疫磁珠从抗血清中纯化得到的单表位抗体,经鉴定与其他抗原表位无反应性,其纯度为95%,抗体的回收率为5.8%。结论:MAP包被的磁珠可快速分离纯化出针对某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其性质类似单克隆抗体。这一方案在快速制备少量高特异性抗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抗原肽 免疫磁珠 单表位抗体
下载PDF
肝癌H-22细胞膜抗原肽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抑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祖玥 刘淑春 +3 位作者 杨英 赵勇 李修义 龚守良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应用小鼠肝癌H 2 2细胞膜相关抗原肽 (TAP)提取物免疫小鼠 ,观察其对小鼠自身移植肿瘤生长及免疫学参数的影响 ,为制备肿瘤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酸洗脱法制备分子量≤ 30 0 0Da的细胞膜TAP提取物 ,皮下免疫小鼠 ,检测... 目的 应用小鼠肝癌H 2 2细胞膜相关抗原肽 (TAP)提取物免疫小鼠 ,观察其对小鼠自身移植肿瘤生长及免疫学参数的影响 ,为制备肿瘤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酸洗脱法制备分子量≤ 30 0 0Da的细胞膜TAP提取物 ,皮下免疫小鼠 ,检测胸腺细胞增殖反应、T细胞亚组百分数的变化 ,脾细胞ConA反应性、IL 2和IFN γ活性、CTL杀伤活性的变化及抑瘤效应。结果 TAP提取物免疫后 ,移植肿瘤的发生率降低 (P <0 .0 1) ,平均出现时间延迟 (P <0 .0 0 1) ,生长速度减慢 ;同时 ,脾细胞ConA反应性 (P <0 .0 1)、IFN γ(P <0 .0 5 )和IL 2分泌活性和CTL杀伤活性 (P <0 .0 5 )不同程度增强 ;胸腺细胞3 H TdR自发掺入率 (P <0 .0 5 )及CD4 + 和CD8+ T细胞百分数 (P <0 .0 5 )也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 小鼠肝癌H 2 2细胞膜TAP提取物具有免疫原性 ,能有效激发免疫系统功能 ,抑制自身移植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H-22细胞膜抗原肽 提取物 免疫功能 抑瘤作用 免疫疗法
下载PDF
hTERT多表位肽致敏mDC诱导CTL对HLA-A24^+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慎华平 钮柏琳 +2 位作者 杜慧敏 邹利全 龚建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630,633,共6页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多表位混合肽经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提呈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HLA-A24+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方法:人工合成四分支的树状串联hTERT表位肽(MAPs)及其各单表位多肽。取HLA-A...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多表位混合肽经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提呈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HLA-A24+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方法:人工合成四分支的树状串联hTERT表位肽(MAPs)及其各单表位多肽。取HLA-A24+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用免疫磁珠分选并培养mDC。用尼龙毛柱纯化T淋巴细胞并培养。以各表位肽致敏mDC后,诱导特异性CTL增殖,并以表达hTERT且以HLA-A24+肿瘤细胞株SMMC-7721及HLA-A24-肿瘤细胞株SKOV3为靶细胞行杀伤实验。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培养基上清液中IL-12、TNF-α的分泌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以源于hTERT的T淋巴细胞表位I540(ILAKFLHWL)、V461(VYGFVRACL)及L766(LTDLQPYMRQFVAHL)合成4分支MAPs多肽及各单表位混合多肽。以人工合成的hTERT多表位混合肽致敏mDC后,能刺激CTL增殖,并可诱导对HLA-A24+肿瘤细胞株SMMC-7721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且MAPs多肽较单表位混合多肽的致敏效果更具显著性(P<0.05)。结论:以人工合成的hTERT多表位混合肽致敏mDC能激活同源淋巴细胞(CTL),可特异性杀伤HLA-A24+的肿瘤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多抗原表位肽 髓样树突状细胞 HLA-A24+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用合成多肽免疫制备抗人心肌肌钙蛋白Ⅰ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丛进阳 盖晓东 沈忠耀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55-59,共5页
介绍一种用合成的多抗原肽免疫动物来制备与天然人心肌肌钙蛋白Ⅰ特异反应的单克隆抗体新方法。从人心肌肌钙蛋白ⅠN端,根据多肽分子氨基酸的亲水性值选出了PAPAPIAAASS11个氨基酸片段。将它用有八位点的赖氨酸核连接成... 介绍一种用合成的多抗原肽免疫动物来制备与天然人心肌肌钙蛋白Ⅰ特异反应的单克隆抗体新方法。从人心肌肌钙蛋白ⅠN端,根据多肽分子氨基酸的亲水性值选出了PAPAPIAAASS11个氨基酸片段。将它用有八位点的赖氨酸核连接成多抗原肽后,以它为抗原用Ribi佐剂进行免疫。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11株抗此多肽的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7株属于IgG亚类的细胞进行了ELISA分析,发现这7株细胞均与天然的人心肌肌钙蛋白Ⅰ呈特异性反应,而不与人骨骼肌肌钙蛋白Ⅰ发生交叉反应。利用3A2细胞株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手术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样进行了ELISA检测,证明它只对心肌梗塞患者血清发生阳性反应。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此细胞株所分泌的抗体有望用于心肌梗塞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单克隆抗体 肌钙蛋白 ELISA检测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ON OF INDUCING EFFECT OF SPECIFIC CYTOTOXICITY OF CTLS BY ANTIGEN PEPTIDES FROM T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
18
作者 张桂梅 黄波 +2 位作者 李东 王洪涛 冯作化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7-25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antitumor immunity induced by antigen peptides mixture from T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 Method: Antigen peptides mixtures were prepared from different leuk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antitumor immunity induced by antigen peptides mixture from T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 Method: Antigen peptides mixtures were prepared from different leukemia cell lines and then bound with Hsp70 in vitro.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activated with Hsp70-antigen peptides. The activated PBMC was cultured continuously in vitro, and used as effector cells in vitro test of cytotoxicity to different target cells. Results: The antigen peptides from different leukemia cell lines were peptides mixture and could activate PBMC effectively if they were presented by Hsp70. The activated PBMC could proliferate in the presence of IL-2 and Hsp70-antigen peptides. The proliferative PBMC had specific cytotoxicity to leukemia cells corresponding to the antigen peptides. PBMC activated by antigen peptides from T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s could effectively kill T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 and the cytotoxicity of these PBMC to T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of PBMC activated by antigen peptides from other leukemia cells (P < 0.05). PBMC activated by either Hut78-peptides or Molt 4-peptides could effectively kill Jurkat cells. And the cytotoxicity of PBMC activated by Hut78/Molt-4-peptides to Jurkat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of PBMC activated by either Hut78-peptides or Molt-4-peptides alone (P<0.05). Conclusion: Antigen peptides mixture from T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s can induce specific cytotoxic effect to T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 There exists cross-reactivity among antigen peptides mixture from different T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s. The cross-reactivity could be amplified by blending of different antigen peptides from different T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s, suggesting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repare broad-spectrum antigen peptide vaccine against T lymphocytic leukemia by using multiple leukemia cell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lymphocytic leukemia antigen peptides mixture Specific cytotoxicity
下载PDF
基于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模拟表位的多抗原肽免疫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焱华 游晓星 +4 位作者 唐双阳 朱翠明 余敏君 吴移谋 何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7-292,共6页
目的制备基于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模拟表位的多抗原肽(MAP),检测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基于模拟表位的Mg表位肽疫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多聚赖氨酸为核心基质,人工合成3种... 目的制备基于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模拟表位的多抗原肽(MAP),检测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基于模拟表位的Mg表位肽疫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多聚赖氨酸为核心基质,人工合成3种含MgPa模拟表位的八分枝MAP,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质谱分析对其进行纯化与鉴定。将其单独或混合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及其亚类的水平;MTT比色法检测MAP刺激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并用ELISA检测其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4和WN-γ水平。结果成功合成了较高纯度的含MgPa模拟表位的3种MAP,这3种MAP均能刺激小鼠产生IgG抗体,且以Thl型免疫应答产生的IgG2a型抗体为主;与单个MAP组相比,混合MAP免疫组小鼠产生了更多的IgG、IgGl和IgG2a抗体(P均〈0.01);3种MAP均能特异性诱导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且能刺激其产生较多的IL-4和IFN-1,混合MAP免疫组小鼠产生的IL4和IFN-γ,与单个MAP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基于MgPa模拟表位的3种MAP均能刺激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且混合免疫组诱导的免疫应答效果比单个MAP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黏附蛋白 模拟表位 多抗原肽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基于MgPa模拟表位的MAP的制备、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焱华 余敏君 +2 位作者 唐双阳 游晓星 朱有葱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制备含有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模拟表位的多抗原肽(MAP),为研制基于模拟表位的MAP用于Mg的诊断与预防提供前期实验基础。方法以多聚赖氨酸为核心基质,采用Fmoc方法合成含有MgPa模拟表位的八分枝MAP,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 目的制备含有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模拟表位的多抗原肽(MAP),为研制基于模拟表位的MAP用于Mg的诊断与预防提供前期实验基础。方法以多聚赖氨酸为核心基质,采用Fmoc方法合成含有MgPa模拟表位的八分枝MAP,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MAP的纯度,质谱分析法测定MAP的分子量以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分别制备了含有MgPa 3个模拟表位的MAP,RP-HPLC分析的结果表明合成的3个MAP的纯度都在90%以上,质谱分析的结果说明所合成的MAP的分子量与预期的理论分子量相符。结论成功制备、纯化并鉴定了3个含有MgPa模拟表位的M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黏附蛋白 模拟表位 多抗原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