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病态能进行真正的道德判断吗?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鑫毅 《哲学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190-205,共16页
判断论和动机论对精神病态的反社会行为提出了不同解释,前者认为精神病态缺乏道德判断能力,后者认为精神病态只是缺乏道德动机.要确定哪种解释更可信,必须考察和分析相关的经验研究.就当前讨论而言,这两种理论主张的对立主要表现为情感... 判断论和动机论对精神病态的反社会行为提出了不同解释,前者认为精神病态缺乏道德判断能力,后者认为精神病态只是缺乏道德动机.要确定哪种解释更可信,必须考察和分析相关的经验研究.就当前讨论而言,这两种理论主张的对立主要表现为情感主义和反情感主义之间的论争.根据最新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提供的结果,反情感主义假说是不可信的,精神病态不能进行真正的道德判断,我们应该支持判断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态 道德/习俗区分 情感主义 反情感主义 FMRI
下载PDF
道德动机、无道德者论证与实践知性
2
作者 张鑫毅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2,共6页
考察道德心理学中的无道德者现象有助于探究道德判断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对于无道德者何以缺乏道德动机,存在情感主义和反情感主义的争论。反情感主义与fMRI研究的结果不符,情感主义则无法应对布林克的无道德者论证。引入“实践知性”可... 考察道德心理学中的无道德者现象有助于探究道德判断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对于无道德者何以缺乏道德动机,存在情感主义和反情感主义的争论。反情感主义与fMRI研究的结果不符,情感主义则无法应对布林克的无道德者论证。引入“实践知性”可以更好地回应布林克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动机 情感主义 反情感主义 无道德者论证 实践知性
原文传递
如何有效缓解体育课堂中师生对抗情绪
3
作者 俞欢春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2-64,共3页
师生产生对抗情绪是课堂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体育课堂的开放性等特点,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与教师产生对抗性情绪更频繁,更外显。本文试从分析体育课堂教学中对抗冲突产生的根源出发,研究缓解体育课堂中产生的师生对抗情绪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课堂 对抗情绪 缓解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 被引量:42
4
作者 桑标 邓欣媚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3,共7页
处于"暴风骤雨期"的青少年在情绪体验及情绪调节上发展迅速。文化价值以及社会规范是个体情绪调节及策略使用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关于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的结论大多源于西方文化背景,以西方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然而,中... 处于"暴风骤雨期"的青少年在情绪体验及情绪调节上发展迅速。文化价值以及社会规范是个体情绪调节及策略使用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关于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的结论大多源于西方文化背景,以西方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然而,中国文化中关于情绪调节的价值和要求均与典型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近年来,研究者对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发现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以减弱调节策略的运用为主导,并形成了非享乐主义的调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情绪调节发展 减弱调节 非享乐主义情绪调节
原文传递
试论东北作家群的民族认同方式
5
作者 叶禾令 《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第11期55-57,共3页
东北作家群萌生于"九一八"之后的哈尔滨,崛起于1935年的上海,成长于"七七事变"前后。"九一八"东北沦陷后,以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罗烽、白朗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主要是以故土东北大地为... 东北作家群萌生于"九一八"之后的哈尔滨,崛起于1935年的上海,成长于"七七事变"前后。"九一八"东北沦陷后,以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罗烽、白朗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主要是以故土东北大地为题材领域,描写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现实生活。以对故土的怀念,来抒发爱国深情;用作品中的抗日描写凝结抗日情结,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认同方式。他们的创作为中国文坛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民族认同 土地 抗日情结 爱国深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