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性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世伟 《安徽建筑》 2003年第3期64-66,共3页
本文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通过与传统结构各方面的对比分折,阐述了该种结构形式的广泛用途和目前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复合结构 抗压强度 承裁力 荷载
下载PDF
应县木塔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杜雷鸣 李海旺 +1 位作者 薛飞 秦冬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63-370,共8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应县木塔的动力特性及其抗震性能。首先从斗拱连接的实际构造出发,建立反映接触传力机制的斗拱节点域计算模型,研究其自身的动力特性,并利用动力特性等效方法将斗拱节点域简化为刚接简化模型和铰接简化模型。然后...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应县木塔的动力特性及其抗震性能。首先从斗拱连接的实际构造出发,建立反映接触传力机制的斗拱节点域计算模型,研究其自身的动力特性,并利用动力特性等效方法将斗拱节点域简化为刚接简化模型和铰接简化模型。然后用简化节点域模型代替实际斗拱节点域建立木塔整体刚接和铰接有限元模型,并对这两个计算模型开展动力特性分析、弹性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和相关研究成果对其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木塔实测振型和计算振型基本相似,实测前4阶振型周期介于刚接计算模型与铰接计算模型之间;木塔二层明层是木塔的薄弱层;木塔在7度(0.15g)多遇地震作用下将产生严重损坏,二层明层位移角接近木塔倒塌的限值,在设防地震作用下有倒塌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木结构 斗拱 动力特性 抗震性能 应县木塔
下载PDF
国际抗震救援队战士下肢运动生理及运动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军 徐军 +1 位作者 于增志 李大军 《伤残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调查国际抗震救援队战士在冬季适应性野营拉练时下肢运动生理及运动行为改变的情况。方法:选择28名国际抗震救援队战士,在单兵负荷15kg-20kg、4天行程约100km的冬季野营拉练中,分别于行军前、行军途中(第2天,累计行程约50km)、行... 目的:调查国际抗震救援队战士在冬季适应性野营拉练时下肢运动生理及运动行为改变的情况。方法:选择28名国际抗震救援队战士,在单兵负荷15kg-20kg、4天行程约100km的冬季野营拉练中,分别于行军前、行军途中(第2天,累计行程约50km)、行军后即刻(第4天,累计行程约100km)及行军结束后(自然恢复)3天,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仪和闭眼单脚站立计、纵跳计,进行了下肢水分分布、闭眼单脚站立和纵跳的测试。结果:28名受试战士平均体重67.91kg±7.06kg;平均体脂百分比17,45%±2.25%。下肢的水分分布随行军路程的增加而增加,并显著地高于基线水平(p<0.05),行军后自然恢复3天时,受试战士下肢的水分分布仍处于较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5)。结果表明,受试战士闭眼单脚站立能力随行军路程的增加呈略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行军后自然恢复3天可恢复至基线水平;受试战士纵跳能力在行军途中(第2天,累计行程约50km)有显著下降(p<0.05),此后可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国际抗震救援队战士身体素质及训练素质相对较高,本次冬季适应性野营拉练训练量掌握适度,因此,受试战士在训练中虽出现下肢水分分布增加的现象,但完成闭眼单脚站立和纵跳等下肢运动行为的能力依然较好。有关液体改变情况和下肢水分分布增加的结果提示在今后同类训练科目中应注意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采取早期干预的措施,有效地防止下肢肿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援 下肢 运动生理 运动行为 调查
原文传递
外套框架增层改造结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春梅 牛朝辉 许振忠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68-371,375,共5页
介绍合理地选择框架增层结构方案 ,由实际工程实例 ,不同的方案比较 ,阐明在地震地区 ,选用层间桁架结构比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也具有经济合理、方案可行、方便施工。
关键词 房屋增层 外套框架 层间桁架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技术经济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浦阳 丁红岩 《福建建筑》 2002年第4期29-31,共3页
本文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以及近年来在科研与工程应用方面的进展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经济性、施工方便性等优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结构 技术经济 抗震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