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芍总甙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4
1
作者 刘超 王静 杨军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9期557-560,共4页
观察了赤芍总甙的活血化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赤芍总甙可以显著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降低血清、血浆粘度,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关键词 赤芍总甙 微循环 血液粘度 活血化瘀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丹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45
2
作者 冯科冉 李伟霞 +6 位作者 王晓艳 吴娅丽 张辉 刘现磊 陈毓龙 李琨 唐进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9-618,共10页
丹参因含丹参酮类、丹酚酸类、挥发油类、多糖类和含氮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具有抗凝血、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肿瘤、保护脏器的作用,并在中药复方配伍和相关制剂中成为常用中药。在丹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基础上,从成分特有性、... 丹参因含丹参酮类、丹酚酸类、挥发油类、多糖类和含氮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具有抗凝血、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肿瘤、保护脏器的作用,并在中药复方配伍和相关制剂中成为常用中药。在丹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基础上,从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可入血成分及网络药理学预测5个不同角度对丹参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分析预测,建议将6种酚酸类(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A和丹酚酸B)和4种丹参酮类(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作为丹参Q-Marker的选择参考,以期为解决丹参质量问题建立更加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为制定高水平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质量标志物 丹参素 原儿茶醛 迷迭香酸 紫草酸 丹酚酸 二氢丹参酮I 隐丹参酮 丹参酮 抗凝血 抗炎 抗氧化
原文传递
黄杞总黄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钟正贤 周桂芬 +1 位作者 陈学芬 袁阿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95-496,共2页
对黄杞总黄酮进行了抗凝血、抗急性肺栓塞、降血脂、降血糖及免疫功能动物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黄杞总黄酮对小鼠具有抗凝血、抗 ADP引起的急性肺栓塞作用 ,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脂和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小鼠血糖 ,以及提高细胞免疫... 对黄杞总黄酮进行了抗凝血、抗急性肺栓塞、降血脂、降血糖及免疫功能动物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黄杞总黄酮对小鼠具有抗凝血、抗 ADP引起的急性肺栓塞作用 ,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脂和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小鼠血糖 ,以及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提示黄杞总黄酮具有抗凝、降脂、降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杞总黄酮 抗凝 降血脂 降血糖 免疫功能 中药
下载PDF
豆豉抗栓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金英 刘宇峰 +2 位作者 王占斌 杨鸿波 孙瑾方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8-20,35,共4页
对豆豉提取物进行了哈白兔体内体外溶栓、抗凝试验,分别以蚓激酶和尿激酶按大、中、小剂量组作对照实验,均有显著的溶解血栓功能.另外,对豆鼓提取物纤溶活性、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活性的测定及溶解天热血块、凝血时间影响的药理学试... 对豆豉提取物进行了哈白兔体内体外溶栓、抗凝试验,分别以蚓激酶和尿激酶按大、中、小剂量组作对照实验,均有显著的溶解血栓功能.另外,对豆鼓提取物纤溶活性、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活性的测定及溶解天热血块、凝血时间影响的药理学试验,结果证明豆鼓提取物对家兔的动脉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和溶解血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鼓提取物 豆鼓激酶 药理学 抗栓作用
下载PDF
七种水蛭抗血小板聚集与抗凝血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文廖 福龙 +5 位作者 殷晓杰 彭健 欧兴长 张秋海 丁家欣 杨潼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2-34,共3页
七种水蛭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与抗凝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医蛭、菲牛蛭、湖北牛蛭在两方均有明显的作用。尖细金线蛭与宽体金线蛭的水煎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尖细金线蛭与光润金线蛭抗凝血作用较好,而宽体金线蛭、尖细... 七种水蛭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与抗凝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医蛭、菲牛蛭、湖北牛蛭在两方均有明显的作用。尖细金线蛭与宽体金线蛭的水煎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尖细金线蛭与光润金线蛭抗凝血作用较好,而宽体金线蛭、尖细金线蛭和光润金线蛭的超声提取物则表现促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血小板聚集 凝血 药理 抗凝血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枝管藻多糖的提取及其抗凝血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静凤 张学成 +3 位作者 姜国良 葛源 吴志强 陈先锋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探讨枝管藻多糖的提取方法 ,并对枝管藻多糖的抗凝血活性进行研究。采用酶解 -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枝管藻多糖能够显著延长小鼠全血凝血时间、大鼠体外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且呈明显的量 -效关系。提示枝管藻多糖具有较... 探讨枝管藻多糖的提取方法 ,并对枝管藻多糖的抗凝血活性进行研究。采用酶解 -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枝管藻多糖能够显著延长小鼠全血凝血时间、大鼠体外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且呈明显的量 -效关系。提示枝管藻多糖具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管藻多糖 抗凝血作用 凝血酶原时间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褐藻
下载PDF
赤芍抗凝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邓常青 柯庆 贺石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1年第1期20-23,共4页
赤芍注射液在体外能使兔血浆KPTT、PT和TT延长,作用随赤芍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抗凝血酶的活性约相当于2.0×10^(-3)单位肝素活性/mg赤芍。家兔静注赤芍3g/kg后,KPTT、PT和TT也显著延长,其维持最大药效一半的时间约为51分钟。赤芍的... 赤芍注射液在体外能使兔血浆KPTT、PT和TT延长,作用随赤芍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抗凝血酶的活性约相当于2.0×10^(-3)单位肝素活性/mg赤芍。家兔静注赤芍3g/kg后,KPTT、PT和TT也显著延长,其维持最大药效一半的时间约为51分钟。赤芍的抗凝作用不依赖于ATⅢ,可能是对凝血酶发挥即时的直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芍 抗凝血 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
下载PDF
鹿角胶对环磷酰胺所致血虚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晶 李娜 +3 位作者 律广富 杨擎 越皓 曲晓波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10期973-975,共3页
目的研究鹿角胶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玉屏风胶囊阳性对照组(0.39 g/kg),鹿角胶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g生药/kg)。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血虚症小鼠模型... 目的研究鹿角胶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玉屏风胶囊阳性对照组(0.39 g/kg),鹿角胶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g生药/kg)。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血虚症小鼠模型,造模前给药7 d,观察鹿角胶对血虚小鼠红细胞(RBC)、白细胞(WBC)、T淋巴细胞(T-LYM)、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鹿角胶能够明显提高全血中RBC、PLT、WBC、T-LYM的数量,PT和APTT的值也明显升高,除RBC鹿角胶低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鹿角胶对化学物质导致的血虚小鼠具有活血、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胶 血虚 抗凝血 抗感染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晓娟 章志丹 +6 位作者 穆恩 梁英健 栾正刚 郑振 肇冬梅 李旭 马晓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本院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收治的脓毒症成年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参照2004年美国重症医学会制定的脓毒症治疗指南...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本院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收治的脓毒症成年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参照2004年美国重症医学会制定的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早期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5d为1个疗程。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每日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入ICU24h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ICU治愈率和28d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PT、APTT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两组间PLT变化则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83.28±68.87)h比(249.21±269.86)h,(3.58±1.16)d比(14.54±3.63)d,均P〈0.053;且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比37.50%,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ICU治愈率(87.50%比68.75%)、28d生存率(81.25%比68.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凝血指标,降低患者MODS发生率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而对ICU治愈率和28d生存率的改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必净注射液 抗凝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抗凝及纤溶状态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陆士奇 冀勇 +1 位作者 肖接承 张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改变。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等方法定量分析脑出血患者发病 4 8h内血中TAT、ATⅢ、t-PA、PAI、PAP等 5项相关指标 ,并分别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损伤后...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改变。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等方法定量分析脑出血患者发病 4 8h内血中TAT、ATⅢ、t-PA、PAI、PAP等 5项相关指标 ,并分别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损伤后释放组织凝血活酶 ,使血中凝血活性升高 ,抗凝血酶消耗性降低 ,纤溶活性代偿性升高。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有凝血、抗凝及纤溶状态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 抗凝 纤溶 脑出血
下载PDF
仿生酶解法提取蜈蚣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能听 王玉蓉 +2 位作者 许文博 赵韶华 张玉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06-709,共4页
目的研究仿生酶解法提取蜈蚣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水解度为指标,单因素考察了仿生酶解法提取蜈蚣的工艺条件;以APTT法、纤维蛋白原平板法为考察指标,对仿生酶解法提取蜈蚣的工艺进行验证。结果仿生酶解法凝血时间长,抗血栓效果明显。酶解... 目的研究仿生酶解法提取蜈蚣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水解度为指标,单因素考察了仿生酶解法提取蜈蚣的工艺条件;以APTT法、纤维蛋白原平板法为考察指标,对仿生酶解法提取蜈蚣的工艺进行验证。结果仿生酶解法凝血时间长,抗血栓效果明显。酶解的条件为:蜈蚣先用37℃人工胃液加入4.0%(酶底比)胃蛋白酶酶解4h,残渣转入37℃人工肠液加入5%(酶底比)胰蛋白酶酶解4h。结论仿生酶解法适于提取蜈蚣抗凝血和溶栓的有效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 仿生酶解法 APTT法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抗凝血
原文传递
藤茶总黄酮及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抗血栓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叶勇 欧贤红 +2 位作者 黄秋洁 刘华钢 宋云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藤茶提取物藤茶总黄酮(TF)、二氢杨梅素(DMY)及杨梅素(Myr)的抗凝血及溶栓作用。方法采用毛细玻璃管法观察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采用下腔静脉结扎大鼠血栓模型,观察受试药物的抗血栓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剂量(2 mg.kg... 目的研究藤茶提取物藤茶总黄酮(TF)、二氢杨梅素(DMY)及杨梅素(Myr)的抗凝血及溶栓作用。方法采用毛细玻璃管法观察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采用下腔静脉结扎大鼠血栓模型,观察受试药物的抗血栓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剂量(2 mg.kg-1)的TF、DMY及Myr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0.05,P<0.01);低剂量(0.5 mg.kg-1)的TF、DMY及Myr虽有延长小鼠凝血时间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腔静脉结扎血栓模型结果显示,阳性药川芎嗪、Myr及DMY各组的血栓干重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Myr高剂量组的血栓湿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F高、低剂量组的血栓湿重、干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对血栓的抑制率大小依次为:Myr高剂量组>川芎嗪组>DMY低剂量组>Myr低剂量组>DMY高剂量组>TF高剂量组>TF低剂量组。结论 Myr和DMY可能是藤茶抗血栓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且Myr的抗血栓作用稍强于D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藤茶总黄酮 二氢杨梅素 杨梅素 抗凝血 抗血栓
原文传递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姜小敢 鲁卫华 +3 位作者 金孝岠 吴敬医 沈光贵 王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ARDS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参照2006年中...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ARDS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颁布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接受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每8h一次,7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及血气分析指标并记录各时间点A-PACHEⅡ评分和MLI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NF-α、IL-6、IL-8、PT、APTT、二氧化碳分压(PCO2)、CRP于第4、第7天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PLT于第4、第7天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PaO2/FiO2在血必净治疗后第7天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PACHEⅡ评分和MLIS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拮抗ARDS患者的炎症因子,改善凝血和呼吸功能,从而对ARDS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抗凝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佐治老年重症肺炎中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梁玉荣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9期1715-1719,共5页
目的对比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选的10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LMWH组)和普通肝素组(UFH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抗... 目的对比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选的10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LMWH组)和普通肝素组(UFH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抗炎、解痉、氧疗、防治并发症、抗凝等综合性治疗,LMWH组抗凝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次5000IU,每日2次,疗程7 d,UFH组皮下注射普通肝素,每次6250IU,每日2次,疗程7 d,治疗后比较两组氧合指标、APACHEⅡ评分、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及出血等发生率。结果 LMWH组治疗7 d后Pa O2、Sp O2数值明显高于UFH组,而Pa CO2、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U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总体有效率(50/54,92.6%)高于LMWH组(44/51,86.3%)(χ2=1.116 P=0.291);LMWH组治疗7 d内改有创通气比例(16/54,29.6%)低于UFH组(18/51,35.3%)(χ2=0.384 P=0.535);LMWH组出血发生率(6/54,11.1%)低于UFH组(13/51,25.5%)(χ2=3.659 P=0.056)。两组治疗7 d APTT、PT、PLT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XB2明显下降,6-keto-PGF1α明显上升,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治疗后CD62p水平明显低于UFH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在改善肺部氧合与降低APACHEⅡ评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抗凝效果与出血发生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低分子肝素 氧合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抗凝 出血
下载PDF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n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Does IABP really need anti-coagulation ? 被引量:14
15
作者 蒋晨阳 赵莉莉 +2 位作者 王建安 单江 MOHAMMODBalgaith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3年第5期607-61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 is contraindicated without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Methods: Some 153 IABP patients in the King Abdulaziz Cardiac Center(KS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 is contraindicated without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Methods: Some 153 IABP patients in the King Abdulaziz Cardiac Center(KS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Anticoagulation group( Group A) consisted of 71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heparin intravenously with target aPTT 50 - 70 seconds. Non-anticoagulation group( Group B) consisted of 82 patients without intravenous heparin during balloon pumping.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platelet count, D-dimer,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 and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 were checked respectively at the point of baseline, 24 hours, 48 hours and 24 hours post IABP counterpulsation. Clot deposits on balloon surface, vascular complications from IABP including bleeding and limb ischemia were recorded.Results: Platelet count and PAI-1 level decreased at 24 hours and 48 hours in both groups ( P < 0.05) . D-dimer and FDP level increased at 24 hours and 48 hours in both groups( P < 0.05), but returned to the baseline level 24 hours post IABP removal( P > 0.05) . Three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2 patients in Group B developed minor limb ischemia( P > 0.05). No major limb ischemia in either group. Two patients in Group A suffered major bleeding and required blood transfusion or surgical intervention, whereas no patient had major bleeding in Group B. Eight patients had minor bleeding in Group A, but only 2 patients in Group B ( P <0.05). No clot deposit developed on IABP surface in either group. Conclusion: IABP is safe without routine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Selecting appropriate artery approach and early detection intervention are key methods for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anti-coagulation Ische mia
下载PDF
Synthes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thrombotic and anti-oxidative Gastrodin-modified polyurethane for vascular tissue engineering 被引量:13
16
作者 Meng Zheng Jiazhi Guo +8 位作者 Qing Li Jian Yang Yi Han Hongcai Yang Mali Yu Lianmei Zhong Di Lu Limei Li Lin Sun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2021年第2期404-419,共16页
Vascular grafts must avoid negativ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thrombogenesis to prohibit fibrotic deposition immediately upon implantation and promote the regeneration of small diameter blood vessels(<6 mm inner d... Vascular grafts must avoid negativ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thrombogenesis to prohibit fibrotic deposition immediately upon implantation and promote the regeneration of small diameter blood vessels(<6 mm inner diameter).Here,polyurethane(PU)elastomers incorporating anti-coagula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Gastrodin were fabricated.The films had inter-connected pores with porosities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86%and pore sizes ranging from 250 to 400μm.Incorporation of Gastrodin into PU films resulted in desir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hydrophilicity,swelling ratios and degradation rates without collapse.The released Gastrodin maintained bioactivity over 21 days as assessed by its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The Gastrodin/PU had better anti-coagulation response(less observable BSA,fibrinogen and platelet adhesion/activation and suppressed clotting in whole blood).Red blood cell compatibility,measured by hemolysis,was greatly improved with 2Gastrodin/PU compared to other Gastrodin/PU groups.Notably,Gastrodin/PU upregulated anti-oxidant factors Nrf2 and HO-1 expression in H2O2 treated HUVECs,correlated with decreasing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TNF-αand IL-1β in RAW 264.7 cells.Upon implantation in a subcutaneous pocket,PU was encapsulated by an obvious fibrous capsule,concurrent with a large amount of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while Gastrodin/PU induced a thinner fibrous capsule,especially 2Gastrodin/PU.Further,enhanced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HUVECs seeded onto films in vitro demonstrated that 2Gastrodin/PU could help cell recruitment,as evidenced by rapid host cell infiltration and substantial blood vessel formation in vivo.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2Gastrodin/PU has the potential to facilitate blood vessel regeneration,thus providing new in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ly effective vascular graf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DIN Polyurethane anti-coagulation anti-INFLAMMATION ANGIOGENESIS
原文传递
妊娠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抗凝及滤器置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樊凤娇 朱桥华 +1 位作者 董嘉尧 于新发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9期3806-3811,共6页
妊娠期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合称为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PA-VTE)。妊娠期女性由于存在高凝状态、静脉淤滞、血管损伤等特殊的生理变化,VTE发生风险增高。对于怀疑PA-VTE的孕产妇,除非存在明确的抗凝禁忌,首先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不... 妊娠期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合称为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PA-VTE)。妊娠期女性由于存在高凝状态、静脉淤滞、血管损伤等特殊的生理变化,VTE发生风险增高。对于怀疑PA-VTE的孕产妇,除非存在明确的抗凝禁忌,首先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不通过胎盘,且无哺乳禁忌,是妊娠及产褥期VTE患者抗凝治疗的最佳选择,但是对于有高出血风险、肾功能不全,37周后并发VTE的孕妇,建议选择普通肝素。因此,需制订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因产前停用抗凝药物及分娩时因静脉系统快速减压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可能造成栓子脱落,增加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发生肺栓塞的风险,置入滤器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滤器置入术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及抗凝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波 张加勤 洪国粦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及抗凝功能的变化,为预防血栓形成或产后出血及其他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测定9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3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1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29例)和64例健康孕妇...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及抗凝功能的变化,为预防血栓形成或产后出血及其他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测定9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3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1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29例)和64例健康孕妇(对照组)孕晚期的凝血及抗凝指标。结果子痫前期组(轻度或重度)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或高血压组)孕妇,抗凝血酶Ⅲ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孕妇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升高,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会出现内源性凝血途径相关因子失衡、纤溶活性增强以及抗凝活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 凝血 抗凝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临床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梦园 赵志刚 +1 位作者 孙树森 李新刚 《药品评价》 CAS 2015年第4期24-29,共6页
近年来,美国FDA批准了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三种新型口服抗凝剂(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并相继在国内获准上市。NOACs在作用机制上有别于华法林,能直接抑制凝血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具有起效快、无需监测INR值和药物... 近年来,美国FDA批准了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三种新型口服抗凝剂(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并相继在国内获准上市。NOACs在作用机制上有别于华法林,能直接抑制凝血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具有起效快、无需监测INR值和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相关临床试验证明NOACs在临床使用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出血风险,但其大剂量使用引起各种出血的副作用仍然值得重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服用NOACs需要进行剂量的调整。华法林和NOACs在临床相互转换时应当特别注意对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本文对NOACs与华法林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供临床药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华法林 抗凝 出血
下载PDF
抗凝治疗对肺栓塞高危因素的AECOPD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瑞琪 徐文喜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1983-1984,共2页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对具有肺栓塞(PE)高危因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6例D-二聚体阳性的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A组)和非抗凝组,抗凝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μ皮下注射,q12h*7天,...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对具有肺栓塞(PE)高危因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6例D-二聚体阳性的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A组)和非抗凝组,抗凝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μ皮下注射,q12h*7天,观察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D-二聚体,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回升,D-二聚体水平降低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肺栓塞高危因素,D-二聚体阳性的重度AECOPD患者,应常规给以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肺栓塞 低分子肝素 抗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