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HCV抗体和抗TP抗体筛查试验的假阳性问题及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存存 范列英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167-1174,共8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故需经确证试验方能报告阳性结果。确定特定检测试剂(系统)在特定人群筛查试验结果的阳性预测值达95%的信...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故需经确证试验方能报告阳性结果。确定特定检测试剂(系统)在特定人群筛查试验结果的阳性预测值达95%的信号/临界值(S/CO)比值,可作为尽可能降低ELISA或CLIA检测抗HCV抗体或抗TP抗体假阳性率和经济合理应用确证试验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筛查试验 假阳性 确证试验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检测抗TP抗体的性能评价和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童明宏 吴晓辉 +7 位作者 王振华 张庭瑛 韦欣 陈粹文 李盈 崔向明 盛慧明 黄强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性能和S/CO值设定方案。方法采用CMIA检测116例患者的血清抗TP抗体,同时用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确认。分别以FTA-ABS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采用...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性能和S/CO值设定方案。方法采用CMIA检测116例患者的血清抗TP抗体,同时用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确认。分别以FTA-ABS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MIA检测抗TP抗体的性能。结果采用CMIA检测116例患者的抗TP抗体,其中有98例S/CO值>1.1、18例S/CO值≤1.1;FTA-ABS检测结果为阳性70例、弱阳性16例、阴性30例;临床诊断结果为阳性58例、阴性58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FTA-ABS结果为标准,CMIA检测抗TP抗体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CMIA S/CO值的最佳临界值为3.66,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80.0%,Youden指数为0.757,当CMIA检测抗TP抗体的阳性预测值≥95%时,S/CO值为4.2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CMIA检测抗TP抗体的曲线下面积为0.944,CMIA S/CO值的最佳临界值为4.25,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88.5%,Youden指数为0.764。结论 CMIA的敏感性高,无漏诊,有一定的误诊率,适合作为初筛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梅毒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妇抗TP抗体阳性判断值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徐山 齐结华 +2 位作者 陈宇 王东江 吴守乐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建立适合孕妇的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阳性判断值。方法用科美东雅Chemclin CLIA系统检测13 974例孕妇血清抗TP抗体,对抗TP抗体筛查试验呈阳性反应[信号/临界值(S/CO)比值≥1.0]的样本,用免疫印迹法(WB)分... 目的建立适合孕妇的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阳性判断值。方法用科美东雅Chemclin CLIA系统检测13 974例孕妇血清抗TP抗体,对抗TP抗体筛查试验呈阳性反应[信号/临界值(S/CO)比值≥1.0]的样本,用免疫印迹法(WB)分析确认。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LIA的检测性能。结果 Chemclin CLIA系统检出抗TP抗体S/CO比值≥1.0的样本152例,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样本比率为1.09%;初筛呈阳性反应样本经WB确认,阳性119例,不确定7例,阴性26例,初筛呈阳性反应样本中假阳性率为17.11%。根据ROC曲线,约登指数最大时,抗TP抗体S/CO比值为3.32;Chemclin CLIA系统抗TP抗体筛查试验阳性预测值≥95%的S/CO比值为3.25。结论为既降低抗TP抗体筛查试验假阳性率,又减少须进行补充确证试验的样本数,各实验室应建立针对不同人群和检测系统(试剂)合适的界值,以确定筛查试验阳性样本需进行确证试验的S/CO比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确证试验 阳性判断值 孕妇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TP抗体S/CO比值与确证试验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晓峰 江铭磊 +4 位作者 卢仁泉 邹淳缘 龚志赟 沈利 郭林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筛查试验信号/临界值(S/CO)比值与确证试验阳性的相关性。方法经Abbott i2000 CLIA系统(简称Abbott i2000)或科美东雅Chemclin 600 CLIA系统(简称Chemclin 600)检测...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筛查试验信号/临界值(S/CO)比值与确证试验阳性的相关性。方法经Abbott i2000 CLIA系统(简称Abbott i2000)或科美东雅Chemclin 600 CLIA系统(简称Chemclin 600)检测抗TP抗体S/CO比值≥1.0的血清样本208份,用免疫印迹法(WB)对抗TP抗体筛查试验结果进行确认评价。采用SPSS 19.0软件绘制抗TP抗体S/CO比值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得到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时的S/CO比值;计算各个S/CO比值区间的阳性预测值,得到阳性预测值≥95%的S/CO比值。结果 Abbott i2000或Chemclin 600检测抗TP抗体S/CO比值≥1.0的血清样本208份,WB检测阳性128份,阴性35份,不确定45份,2个CLIA系统与WB的符合率分别为82.2%和82.8%。当Abbott i2000和Chemclin 600抗TP抗体筛查的S/CO比值分别为≥3.0和≥4.0时,阳性预测值≥95%。结论 Abbott i2000和Chemclin 600检测抗TP抗体的S/CO比值分别为1.0~3.0和1.0~4.0的样本应进行WB确证试验,S/CO比值大于上述上限的样本可直接报告抗TP抗体阳性,这样既能减少确证试验的样本数,又可提高检测报告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抗HCV抗体和抗TP抗体筛查试验的假阳性问题不容忽视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晴晖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163-1166,1162,共4页
阐述了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筛查试验的假阳性问题和应对措施,强调检测抗HCV抗体和抗TP抗体应包括抗体的筛查试验和针对筛查呈重复阳性反应结果而进行的更特异的补充确证试验,旨在提请临床和采供血机构的免疫... 阐述了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筛查试验的假阳性问题和应对措施,强调检测抗HCV抗体和抗TP抗体应包括抗体的筛查试验和针对筛查呈重复阳性反应结果而进行的更特异的补充确证试验,旨在提请临床和采供血机构的免疫学检验工作者对抗HCV抗体和抗TP抗体筛查试验的假阳性问题予以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筛查试验 假阳性 补充确证试验
下载PDF
25400例患者四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6
作者 韩小娟 罗洁 +4 位作者 田洪伦 曹方怀 尹科 张丽 何军 《大医生》 2019年第9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入院前检测四项感染性标志物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400例患者(包括住院和门诊)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肝抗体(抗-HC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 目的探讨患者入院前检测四项感染性标志物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400例患者(包括住院和门诊)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肝抗体(抗-HC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探究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结果25400例患者四项感染性指标阳性率分别为:HBsAg阳性率5.91%,抗-HCV阳性率0.85%,抗-TP阳性率2.15%,抗-HIV阳性率0.17%;与女性组比较,男性组HBsAg、抗-HCV、抗-TP、抗-HIV四项感染性标志物阳性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成1~30岁组,31~50岁组,>50岁组,三组之间HBsAg、抗-HCV、抗-T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31~50岁组病发率高;抗-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综合科比较,精神科患者HBsAg阳性率及四项指标总阳性率显著降低(P<0.001);与住院患者比较,门诊患者HBsAg阳性率及四项指标总阳性率显著升高(P<0.001)。结论开展四项感染性指标检测,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对控制院内交叉感染、降低医疗意外发生率、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艾滋病病毒抗体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感染
下载PDF
4630例屈光手术前患者免疫四项检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胡雅斌 郑燕 +6 位作者 张晶 王玥 张秋露 柳静 徐雯 翟长斌 周跃华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anti-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anti-体(anti-HCV)、梅毒螺旋体anti-体(anti-TP)和免疫缺陷病毒anti-体(anti-HIV)4项指标的感染情况,规范手术管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拟行激光角膜屈... 目的分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anti-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anti-体(anti-HCV)、梅毒螺旋体anti-体(anti-TP)和免疫缺陷病毒anti-体(anti-HIV)4项指标的感染情况,规范手术管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拟行激光角膜屈光矫正手术的患者4630例(9200眼)进行上述四项感染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4630例受检者总阳性检出率为3.02%(140例),HBsAg、anti-HCV、anti-TP和anti-HI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3%(99例)、0.19%(9例)、0.62%(29例)和0.06%(3例),男性感染阳性率高于女性(χ^2=8.04,P=0.01),男性HBsAg和anti-HIV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6.11,6.05,P均<0.01)。结论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检测患者的感染指标有助于了解其感染状态,降低手术源性感染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矫正手术 传染病相关指标 乙型肝炎表面anti-原 丙型肝炎病毒anti-体 梅毒螺旋anti-体 例类免疫缺陷病毒
原文传递
梅毒螺旋体抗体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试剂的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颖 邹德亮 +2 位作者 董志宁 任志奇 吴英松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建立人血清中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检测试剂,适用于体检、TP感染及相关症状的临床检测。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建立梅毒螺旋体抗体TRFIA检测试剂,对试剂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本试剂国家参考... 目的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建立人血清中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检测试剂,适用于体检、TP感染及相关症状的临床检测。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建立梅毒螺旋体抗体TRFIA检测试剂,对试剂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本试剂国家参考品检测结果,阴性、阳性参考品符合率均为100.00%,最低检出限L1、L2检为阳性,L4检为阴性,精密性研究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符合试剂检定要求。本试剂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等血样均无交叉反应。用本试剂与进口的酶免法试剂同时检测1 070份临床血样,结果显示对照试剂检出阳性标本484例,本试剂检出阳性标本486例,阳性符合率为99.59%,总符合率达99.43%。结论试剂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试剂准确快速,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双抗原夹心法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微粒法检测孕妇抗TP抗体的复检范围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齐结华 张春利 +4 位作者 吴守乐 宦宇 陈宇 乐江漫 蔡徐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3期1883-1885,188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化学发光法(CLIA)初筛抗TP抗体阳性的孕妇标本应用化学发光微粒法(CMIA)检测的复检范围。方法选取经科美Chemclin CLIA系统筛查抗TP抗体S/CO≥1.0的548例孕妇血清标本,采用CMIA检测548例孕妇血清标本的抗TP抗体,同时用免疫... 目的探讨基于化学发光法(CLIA)初筛抗TP抗体阳性的孕妇标本应用化学发光微粒法(CMIA)检测的复检范围。方法选取经科美Chemclin CLIA系统筛查抗TP抗体S/CO≥1.0的548例孕妇血清标本,采用CMIA检测548例孕妇血清标本的抗TP抗体,同时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以WB检测结果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MIA检测孕妇抗TP抗体的性能。结果CMIA检出孕妇抗TP抗体的S/CO≥1.0的标本490例,经WB确认,阳性483例,不确定2例,阴性5例,根据ROC曲线,约登指数最大时(0.979),抗TP抗体S/CO为2.31,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100.0%;CMIA检出孕妇抗TP抗体的S/CO<1.0的标本58例,经WB确认,阳性11例,不确定9例,阴性38例,根据ROC曲线,约登指数最大时(0.921),抗TP抗体S/CO为0.22,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2.1%。结论根据ROC曲线计算的最佳截断值,CMIA检测孕妇抗TP抗体的复检范围S/CO设定为0.22~2.31,S/CO在此范围的孕妇标本须采用WB确认,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化学发光微粒法 复检范围 孕妇
下载PDF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复检范围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红 朱卫 +1 位作者 崔洋洋 阙金亚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TPAb)复检范围的设计。方法收集ELISA初检梅毒吸光度(A)>0.08的标本1 257例,用相同厂家、相同批号的试剂进行复检,同时做双孔。复检A值仍>0.14者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TPAb)复检范围的设计。方法收集ELISA初检梅毒吸光度(A)>0.08的标本1 257例,用相同厂家、相同批号的试剂进行复检,同时做双孔。复检A值仍>0.14者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设计一个合适的标本复查范围。结果根据ELISA初检梅毒标本A值结果,将标本分为7组:0.08~0.14、0.15~0.30、0.31~0.60、0.61~0.90、0.91~1.20、1.21~2.00、>2.00。ELISA复检符合率分别为16.6%(37/223)、21.6%(56/259)、32.0%(66/206)、50.5%(100/198)、78.0%(99/127)、94.8%(147/155)、100.0%(89/89)。TPPA与ELISA复检符合率分别为0.0%(0/37),3.6%(2/56)、22.7%(15/66)、38.0%(38/100)、80.8%(80/99)、93.2%(137/147)、96.6%(86/89)。结论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ELISA检测TPAb的复检范围设定A值在0.14~1.20范围内,这样既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又能避免人力和试剂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检范围 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下载PDF
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阳性分析
11
作者 俞研迎 李之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A0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测定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产生阳性偏高的原因。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患者63895例,TPELISA阳性1503例,随后再检测TPPA,并以60岁为界分组比较结果。结果TP-ELISA与TPP... 目的探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测定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产生阳性偏高的原因。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患者63895例,TPELISA阳性1503例,随后再检测TPPA,并以60岁为界分组比较结果。结果TP-ELISA与TPPA的符合率小于60岁组94.6%,大于60岁组符合率93.5%。结论老年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测定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时,因其人群的特殊性和方法的局限性,更应谨慎对待阳性结果以免引起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老年人 阳性
下载PDF
治疗前后二期梅毒患者血清中IgG、IgA、IgM和C_3水平的测定
12
作者 龚匡隆 尤永燕 邵长庚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8,共3页
本文采用免疫扩散法检测26例治疗前和8例治疗前后的二期梅毒患者血清中IgG、IgA、IgM和C_2水平变化。结果26份治疗前二期梅毒患者血清中IgG(P<0.0001)、IgM(P<0.005)、C_3(P<0.0005)值均高于正常值水平,但IgA水平低于正常值(P&... 本文采用免疫扩散法检测26例治疗前和8例治疗前后的二期梅毒患者血清中IgG、IgA、IgM和C_2水平变化。结果26份治疗前二期梅毒患者血清中IgG(P<0.0001)、IgM(P<0.005)、C_3(P<0.0005)值均高于正常值水平,但IgA水平低于正常值(P<0.0005)。8份治疗前后的二期梅毒患者、治疗前的IgG、IgA、IgM和C_3值均高于治疗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抗体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捕获法ELISA检测TP-IgM抗体在各期梅毒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娜 刘瑞霞 +1 位作者 李鲁平 王继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探讨各期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TP-IgM)检测的临床意义,以期用于梅毒治疗效果评估。方法通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初诊且未经治疗的梅毒疑似患者血清进行筛查和确认;采用捕获... 目的探讨各期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TP-IgM)检测的临床意义,以期用于梅毒治疗效果评估。方法通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初诊且未经治疗的梅毒疑似患者血清进行筛查和确认;采用捕获法ELISA(Cap-ELISA)对初诊梅毒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然后与TPP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TP-IgM阳性梅毒患者经正规驱梅治疗1、3、6和12个月后分别进行RPR和Cap-ELISA检测,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实验以10例类风湿因子阳性者血清作为非梅毒对照。结果 Cap-ELISA法TP-IgM检测阳性率一期梅毒为77.8%(14/18),二期梅毒为100%(2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P〉0.05);潜伏期梅毒TP-IgM抗体阳性率为30.2%,与早期梅毒患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P〈0.05)。10例类风湿因子的阳性患者血清均阴性。Cap-ELISA与TPPA法一期、二期梅毒检出率(72.2%和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A和Cap-ELISA检测潜伏期梅毒的敏感性分别为98.8%和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0,P〈0.05)。规范治疗12个月后,一期、二期以及潜伏期梅毒患者Cap-ELISA法TP-IgM阴转率分别为100%、91.7%和50%,RPR试验阴转率分别为85.7%、83.3%和46.1%。结论采用Cap-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操作方便,能够作为早期梅毒诊断和治疗终点判断较为理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 梅毒 捕获法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