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乡居到乡愁——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乡土景观的认知概述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32,共4页
乡土景观是地域性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农耕时代、转型期和城镇化时期3个历史阶段乡土景观的认知分析,认为乡土景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文化变迁的时代映射,即异质文化影响下的融合渗透。厘清乡土景观认知的演... 乡土景观是地域性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农耕时代、转型期和城镇化时期3个历史阶段乡土景观的认知分析,认为乡土景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文化变迁的时代映射,即异质文化影响下的融合渗透。厘清乡土景观认知的演化路径和内在规律,有助于新型城镇化下传统村镇的活化与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人类学 乡土景观 乡土建筑 乡村聚落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大河三部曲”与巴蜀风土建筑的空间观念——兼论地方小说在风土建筑研究中的作用
2
作者 江攀 杜宇潇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19,共6页
聚焦李劼人于1930年代创作的以晚清时期的成都为时空背景的地方小说“大河三部曲”中郝姓士绅的宅院,结合小说文本,参考民居实例复原其平面布局;进而梳理郝家在宅院中日常生活、仪式和会客的场景;并通过分析不同关系人物的活动与建筑布... 聚焦李劼人于1930年代创作的以晚清时期的成都为时空背景的地方小说“大河三部曲”中郝姓士绅的宅院,结合小说文本,参考民居实例复原其平面布局;进而梳理郝家在宅院中日常生活、仪式和会客的场景;并通过分析不同关系人物的活动与建筑布局的关系,讨论巴蜀地区传统风土宅院的空间观念;最后探讨了利用地方小说来解读传统风土建筑的意义及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土建筑 建筑人类学 地方小说 巴蜀 李劼人 大河三部曲
原文传递
日本学者浅川滋男对中国风土建筑的研究方法述论 被引量:4
3
作者 潘玥 《中国名城》 2018年第5期91-96,共6页
日本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对中国风土建筑的系列研究,使用东亚传统建筑学与美国现代人类学结合的方式,以解开风土民居建筑研究中所存有的"视野"与"方法"的困惑。以浅川滋男的研究为案例,考察在风土建筑研究时,日本学... 日本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对中国风土建筑的系列研究,使用东亚传统建筑学与美国现代人类学结合的方式,以解开风土民居建筑研究中所存有的"视野"与"方法"的困惑。以浅川滋男的研究为案例,考察在风土建筑研究时,日本学者如何带有认识人类学的"视野",同时,考察如何迁移民族考古学所注重三方面的论证,构成风土建筑研究"三重论证"的"方法",最终形成民族建筑学这一研究中国风土建筑的方法体系。实质上,浅川滋男以语族划分建筑类型的研究意识,形成了以语系研究风土建筑的雏形,对当代中国本土学者进行的风土建筑谱系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进一步的,浅川滋男大篇幅追踪干阑式(高床)建筑,显示日本本国学界对文化传播路线的始端始终感兴趣,修复自身"民族史"的目的事实上贯穿学界研究走向并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川滋男 中国风土建筑 认识人类学 民族考古学 民族建筑学
下载PDF
建筑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建筑 被引量:4
4
作者 向同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5-19,共5页
侗族建筑的设计是一种不可思议、十分独特的营造活动。为了弄清楚侗族人民为什么能设计出如此独具特色的建筑,文章试从建筑人类学角度分析侗族建筑的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并对侗族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解析。
关键词 建筑人类学 侗族建筑 设计理念 设计原则
下载PDF
建筑人类学视角下迤沙拉村乡土建筑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卢思宇 李莉萍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期236-238,共3页
乡土建筑不仅受到物质因素影响,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对它产生制约作用。文章借鉴使用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家屋社会"概念(1),从社会关系再生产、文化解释、集体认同方面对迤沙拉村乡土建筑进行研究。文章将乡土建筑看作具有... 乡土建筑不仅受到物质因素影响,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对它产生制约作用。文章借鉴使用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家屋社会"概念(1),从社会关系再生产、文化解释、集体认同方面对迤沙拉村乡土建筑进行研究。文章将乡土建筑看作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主动参与到了社会生活,而不仅是作为一种符号象征。通过研究迤沙拉村的乡土建筑,以期进一步认识其内在的社会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人类学 家屋社会 乡土建筑 迤沙拉村
下载PDF
基于“中介”理念下凡·艾克的建筑观解读
6
作者 许娟 朱渊 《华中建筑》 2022年第3期23-26,共4页
“中介”理念是凡·艾克建筑与城市实践中的重要观念,该文围绕“中介”这一关键词展开。首先简要概述了凡·艾克及“中介”现象,并结合历史背景、艺术作品和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探究了“中介”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其次对凡·... “中介”理念是凡·艾克建筑与城市实践中的重要观念,该文围绕“中介”这一关键词展开。首先简要概述了凡·艾克及“中介”现象,并结合历史背景、艺术作品和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探究了“中介”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其次对凡·艾克的重要作品进行了解读,从孤儿院建筑、“清晰的迷宫”的装置、城市中的游戏场三个作品中阐述凡·艾克关于“中介”理念的表达与诠释,最后尝试对“中介”理念进行特征分类以及再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 凡·艾克 领域感 人类学 建筑与城市
下载PDF
基于建筑人类学视角的日本当代建筑的身体性研究
7
作者 孙淑亭 《中外建筑》 2021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当代日本建筑是在西方与本土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发展的,相对于西方,日本更擅长小尺度空间的研究并强调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强调建筑的身体性。建筑的身体性最初是指以人的尺度来衡量建筑,当代已发展为在设计中强调环境特质与身体感知。本... 当代日本建筑是在西方与本土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发展的,相对于西方,日本更擅长小尺度空间的研究并强调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强调建筑的身体性。建筑的身体性最初是指以人的尺度来衡量建筑,当代已发展为在设计中强调环境特质与身体感知。本文拟运用建筑人类学的视角,对当代日本建筑中身体性的表现进行研究,梳理日本建筑人类学中身体性的发展,对大师作品通过建筑中感官与自然的关系,空间行为中的体现以及日本民族的神道与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原因与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当代建筑 身体性 建筑人类学 感官性 日本文化
下载PDF
意馀于形——人类学与民居杂谈
8
作者 阮昕 黄华青 《建筑创作》 2020年第2期74-81,共8页
以意义与形式的关联为线索,在理论层面回顾了建筑师围绕这一话题的历史纠葛。从列维-斯特劳斯、布迪厄等人类学家对原始住屋形式背后的社会理念的阐释,到里克沃特、拉普卜特、鲁道夫斯基等建筑学者对传统聚落及民居形式意义的探究,建筑... 以意义与形式的关联为线索,在理论层面回顾了建筑师围绕这一话题的历史纠葛。从列维-斯特劳斯、布迪厄等人类学家对原始住屋形式背后的社会理念的阐释,到里克沃特、拉普卜特、鲁道夫斯基等建筑学者对传统聚落及民居形式意义的探究,建筑师时常陷入形式与意义的若即若离关系所塑造的两难境地之中,即便柯布西耶、路易·康等亦不可跳脱。中国合院式住宅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因在中国人理解的"天-地"关系之下,合院中生活的意义远高于形式,这亦可推演至中国艺术"大象无形"的理念。由此提出,建筑行业存在的真正理由就是为人居环境创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 形式 人类学 民居
下载PDF
建筑人类学视野下佛教建筑发展特征分析
9
作者 贺静 《城市建筑》 2019年第30期125-126,共2页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就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烈冲击,其空间形式也变得更加符合中国人的行为习俗,最终演化成了中国式的宗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都有所变化,相应的,佛教建筑内容和形式也在变化。本文试图从建筑人类学...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就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烈冲击,其空间形式也变得更加符合中国人的行为习俗,最终演化成了中国式的宗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都有所变化,相应的,佛教建筑内容和形式也在变化。本文试图从建筑人类学的视角分析现代背景下人的活动对中国佛教空间产生的影响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人类学 行为习俗 佛教建筑
下载PDF
略论建筑人类学的形成背景与前沿问题
10
作者 李耕 刘超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9,共8页
在"地方性"普遍遭遇危机的背景下,综合性的学科属性、讲究在地的共同气质等因素让建筑学与人类学的交流日益密切。但社会科学与建筑、空间的交叉性研究仍旧有限。方法论、问题意识、伦理立场上的差异也让两个学科一直存在罅... 在"地方性"普遍遭遇危机的背景下,综合性的学科属性、讲究在地的共同气质等因素让建筑学与人类学的交流日益密切。但社会科学与建筑、空间的交叉性研究仍旧有限。方法论、问题意识、伦理立场上的差异也让两个学科一直存在罅隙。由于技术门槛、专业倾向等诸多限制,社会科学从业者比较少有机会深入到建筑、空间、景观的细节,看到的多是仪式这类典型的人类活动和事件,对人与物交接点的切入不够深入。上述情况导致对空间实践的话语分析以及对空间相关的习惯、事件和权力的分析,远多于对物质和技术本身的研究,最终还是走向"物的遗落"。在正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物质性、流动性和再生产性都是值得推进的前沿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人类学 建筑学 物质研究
原文传递
人类学于建筑学的可操作性探讨
11
作者 郑思远 施红 《中外建筑》 2019年第12期36-37,共2页
文化人类学之于建筑学不仅是一个视角和方法,尽管它目前还存在有在观察视角方向上、调查缺少定性和资料多研究较少的局限性,但在它对整个学科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方法的基础上还应当有可操作性的实际意义。从其对建筑历史理论的补充完善对... 文化人类学之于建筑学不仅是一个视角和方法,尽管它目前还存在有在观察视角方向上、调查缺少定性和资料多研究较少的局限性,但在它对整个学科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方法的基础上还应当有可操作性的实际意义。从其对建筑历史理论的补充完善对建筑遗产文化传承的保护、对建筑设计社会文化引导下的启发,对未来聚落乃至城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人类学之于建筑学有理论的补充性、实体的传承性和创作中的明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建筑学 社会文化 可操作性
下载PDF
建筑与民俗——建筑空间的文化人类学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晓春 李翔宁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29,共2页
面对我国地域习俗和文化传统正悄悄消失的危险,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审视建筑空间,认为建筑环境、都市的多种选择性源自于不同的民俗文化。建筑空间和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和同构的关系。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建筑空间 乡土建筑 环境 民俗 建筑
下载PDF
粤北客家围楼的保护与传承——以艺术人类学为视阈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志毅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粤北是客家的主要聚居地,客家先民为适应社会环境与自然条件,建造了适合聚族而居、防御性强的聚居建筑——“围楼”。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粤北客家围楼保护现状的调研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提出粤北客家围楼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粤北客家 围楼 现状 保护 传承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隆子县斗玉珞巴族村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为例
14
作者 张潇月 范颖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1-61,共11页
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面临着文化交融迭代、自我演化等重大机遇。以文化人类学视域探寻其保护与更新策略,建构与文化人类学“民族文化起源—民族文化发展与演变—民族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紧密耦合的“民族文化溯源—民居建筑艺术特... 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面临着文化交融迭代、自我演化等重大机遇。以文化人类学视域探寻其保护与更新策略,建构与文化人类学“民族文化起源—民族文化发展与演变—民族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紧密耦合的“民族文化溯源—民居建筑艺术特征及价值求证—民居建筑艺术文化物化及符号化”三个层次递进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保护、更新的策略与路径,并以隆子县斗玉珞巴族村民居建筑更新为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西藏 民居建筑艺术 珞巴族 保护与更新
下载PDF
【城市笔记:之二十七】 乙未小雪对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城市笔记人 冯江 《建筑师》 2016年第4期78-88,共11页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建筑史学人冯江老师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都在从事广府地区的宗祠和聚落的历史与形成过程的调研。因为冯江老师所具有的历史人类学视野,也因为他所拥有的田野调查资料和思考,他书写的宗祠和聚落史在空间的社会性和社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建筑史学人冯江老师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都在从事广府地区的宗祠和聚落的历史与形成过程的调研。因为冯江老师所具有的历史人类学视野,也因为他所拥有的田野调查资料和思考,他书写的宗祠和聚落史在空间的社会性和社会的空间性之间做出了很精巧的平衡。近几年来,他把关注的重点带向了现代化初期的广东,也带向了1950年至1970年间作为对外贸易窗口的广州的新建筑。在本次对谈中,冯江老师阐明了这三个话题之间内在的连续l生以及变化,为我们了解他的学术脉络,提供了一手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冯江 广府宗祠与聚落 唐家湾 广州新建筑
下载PDF
人类学视角下的苗族乡土建筑及其营造技艺——以黔东南州大树脚村为例
16
作者 吴泽珠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3期106-112,共7页
本文以建筑人类学与传统营造法交叉的视角,对黔东南州传统苗族村落——大树脚村的建筑及建筑空间的文化做出阐述。通过田野调查、工匠访谈及笔者自身对苗族文化的了解,重点阐述了大树脚村的营造技艺,包括祖传造屋方法的匠语解读、建筑... 本文以建筑人类学与传统营造法交叉的视角,对黔东南州传统苗族村落——大树脚村的建筑及建筑空间的文化做出阐述。通过田野调查、工匠访谈及笔者自身对苗族文化的了解,重点阐述了大树脚村的营造技艺,包括祖传造屋方法的匠语解读、建筑术语分析、水分计算及营造工具介绍等,并以此为线索结合周边苗族村落、汉族村落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异同及分析其可能的源流,初步探究苗族乡土建筑及其营造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人类学 苗族乡土建筑 营造技艺 匠语解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