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前节OCT检查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强 黄一飞 +3 位作者 王玮 杨炳健 钱海燕 王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使用前节OCT分析高度近视植入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后眼内的结构变化。方法:植入前房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6眼(11.5D至22.0D),使用前节OCT采集前节图像测量术前前房深度,术后人工晶状体与角膜内皮间距离(内皮—晶状体距离),人工晶状体... 目的:使用前节OCT分析高度近视植入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后眼内的结构变化。方法:植入前房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6眼(11.5D至22.0D),使用前节OCT采集前节图像测量术前前房深度,术后人工晶状体与角膜内皮间距离(内皮—晶状体距离),人工晶状体与正常晶状体间距离。结果:术前前房深度为3.27~3.91mm,术后内皮—晶状体距离为2.07~2.24mm。人工晶状体后表面与正常晶状体间的距离为0.82~1.32mm。图像显示虹膜色素层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前房深度较术前减少36.1%~44.6%。前节OCT对于检测虹膜夹型前房晶状体的位置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节OCT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下载PDF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华 毕明超 宋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5-778,共4页
目的:比较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AC-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的中央角膜厚度(CCT),评估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为AC-OCT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AC-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150名大学生志愿者(300眼)的CCT,对2种方法所得的CCT进... 目的:比较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AC-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的中央角膜厚度(CCT),评估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为AC-OCT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AC-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150名大学生志愿者(300眼)的CCT,对2种方法所得的CCT进行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并采用Bland-Alt man plot和Mountain plot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AC-OCT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CCT的平均值分别为(530.050±33.611)μm和(543.680±35.088)μm,相关分析显示2种方法呈正相关性(r=0.96,P<0.001)。超声角膜测厚仪比AC-OCT测量的CCT厚13.62μm,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差。结论:AC-OCT和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的CCT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两者之间不能直接替换,但2种测量方法相关性较高,提示可将AC-OCT作为长期观察角膜厚度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超声角膜测厚仪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