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辅助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信波 范国鑫 +5 位作者 顾昕 张海龙 虞舜志 黄龙飞 管晓菲 贺石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740-1744,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0月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0月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标准ACDF组(A组)和显微镜辅助ACDF组(B组),A组30例,其中C_(4、5)14例,C_(5、6)8例C_(6、7)8例;B组30例,其中C_(4、5)12例,C_(5、6)10例、C_(6、7)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VAS评分、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为(66.40±10.8)min;B组为(81.35±10.3)min,t检验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A组为(74±14.7)ml;B组为(59±12.5)ml,t检验P值=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AS评分术前为(8.05±1.3),术后为(1.80±1.0),t检验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VAS评分术前为(8.50±1.3),术后为(1.45±0.8),t检验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JOA评分术前(10.65±1.35)分,术后12个月(15.60±0.88)分,改善率:(78.8±11.2)%;B组JOA评分术前(10.20±1.40)分;术后12个月(15.95±0.76)分,改善率:(85.2±10.1)%;A组和B组改善率t检验P值=0.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2例术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B组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A组出现2例脑脊液漏,B组无脑脊液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结论]标准ACDF和显微镜辅助ACDF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但显微镜辅助ACDF可有效止血,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显微镜
原文传递
两种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恩良 王楠 全仁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22例,年龄43~69岁,平均54.6岁。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CDF治疗组(A组,17例)和ACCF治疗组(B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12个月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A组分别为(106.3±22.6)min、(52.2±26.4)ml,B组分别为(115.6±16.8)min、(61.7±20.7)ml,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大于A组(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颈椎曲度和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A组分别为(11.28±1.40)°、(17.56±1.90)°、(16.64±1.80)°和(4.93±4.20)°、(9.44±2.60)°、(9.25±2.80)°,B组分别为(10.59±1.20)°、(16.26±2.10)°、(15.76±2.50)°和(4.75±3.90)°、(7.98±2.10)°、(7.79±3.00)°。两组患者术后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A组较B组恢复更明显(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JOA评分A组分别为9.46±1.70、11.56±1.40、14.86±1.20,B组分别为9.11±1.50、11.40±1.30、15.12±1.60。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组出现吞咽梗阻感2例,cage移位1例,未发生钛板螺钉松动;B组出现吞咽梗阻感4例,钛网沉降2例,钛板螺钉松动1例。结论:两种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有效减压,改善病椎Cobb角及颈椎生理曲度。ACDF术式可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 减压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显微镜下ACDF与常规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伍搏宇 徐峰 +1 位作者 康辉 熊承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与常规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ACDF治疗的57例CSM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显微镜下ACDF治疗28例(显微组),常规ACDF治疗29例(常规组)。结果显...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与常规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ACDF治疗的57例CSM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显微镜下ACDF治疗28例(显微组),常规ACDF治疗29例(常规组)。结果显微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JOA评分、NDI评分、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显微镜下ACDF和常规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疗效满意,显微镜下ACDF具有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视野清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显微镜
下载PDF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奇霖 张智 郑佳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31例采取前... 目的比较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31例采取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而B组患者38例采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情况、颈椎稳定性变化[颈椎活动度(ROM)和颈椎曲度指数(CCI)]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JOA评分以及JOA改善率则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OM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B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CCI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B组患者的CCI则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90%),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8.4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案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相近。其中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更好地恢复颈椎稳定性,但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更长,易出现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的危险;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较短,且出血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在评估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疗效中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曹胜 孔令伟 +1 位作者 徐昆 孙志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6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在评估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采用ACDF治疗8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根据手术前后颈椎X线片矢状位测量矢状位轴向距离(SVA... 目的探讨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在评估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采用ACDF治疗8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根据手术前后颈椎X线片矢状位测量矢状位轴向距离(SVA)、T1倾斜角(T1S)、颈椎前凸角。结果患者均获1年随访。SVA、颈椎前凸角、T1S、JOA评分术后1年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升高),NDI、VAS评分术后1年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颈椎前凸角与术后1年JOA评分呈正相关,与术后1年VAS评分呈负相关;术后1年,颈椎前凸角与VAS评分呈负相关,SVA与JOA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与颈椎功能及颈肩痛的改善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矢状位序列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下载PDF
C7倾斜角与短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像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马钧峰 程招军 +4 位作者 江泽华 袁建军 汪伟 龙明星 张学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7-882,共6页
目的通过影像学测量探讨短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中术前C7倾斜角(C7 slope,C7S)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4例因颈椎病接受ACDF治疗的... 目的通过影像学测量探讨短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中术前C7倾斜角(C7 slope,C7S)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4例因颈椎病接受ACDF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23~71岁,平均46.6岁。神经根型颈椎病29例,脊髓型颈椎病25例。病程3~48个月,平均16.8个月。单节段ACDF 44例,双节段ACDF 10例。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C2~7Cobb角、C2-7矢状位垂直距离(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 SVA)、C7S和手术节段Cobb角(segment Cobb angle,SCobb),并计算C2~7Cobb角变化值(末次随访与术前角度的差值)。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根据术前C7S中位数(15°)分为A组(C7S<15°)和B组(C7S≥15°),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各矢状位参数差异。结果 5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5个月,平均15.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C7S、C2~7Cobb角、C2-7 SVA及S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C7S和SCobb角均与C2~7Cobb角和C2-7 SVA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C7S与SCobb角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049,P=0.724);末次随访时,C7S、C2~7Cobb角、SCobb角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C7S和SCobb角与C2-7 SVA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根据患者术前C7S中位数分组,A组28例,C7S为(11.82±3.60)°;B组26例,C7S为(20.77±4.09)°;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C2~7Cobb角和C2-7 SVA显著小于B组(P<0.05),术前SCobb角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4,P=0.816)。末次随访时A、B组间C2~7Cobb角、C2-7 SVA和S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C2~7Cobb角变化值显著大于B组(t=2.321,P=0.024)。结论术前C7S≥15°者其术前有更多的生理前凸,但其术后颈椎曲度变化较小,即短节段ACDF更有利于矫正术前C7S<15°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矢状位参数 C7倾斜角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君豪 娄朝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8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放式ACDF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显...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放式ACDF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显微镜下ACDF组(A组,42例)和传统开放式ACDF组(B组,36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JOA评分、VAS评分和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12个月JOA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脊髓型颈椎病均有良好疗效,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为满意,但显微镜下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显微镜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单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后颈椎椎间高度和整体曲率的影像学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苏启航 陈涛 +3 位作者 张岩 张锦飙 谭军 郭松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后颈椎椎间高度及颈椎整体曲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单节段ACDF治疗的119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及影像学资料。通...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后颈椎椎间高度及颈椎整体曲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单节段ACDF治疗的119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及影像学资料。通过使用患者的颈椎X线平片测量融合前后椎间隙的高度。同时测量侧位片上第2颈椎至第7颈椎的Cobb角,以评估颈椎的整体曲度。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资料,以说明置入椎间融合器对颈椎椎间高度和整体曲度的影响。结果术后神经功能JOA及Nurick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椎间前高度(anterior intervertebral height, AIH)和椎间后高度(posterior intervertebral height, PIH)均明显低于正常椎间高度(P<0.01),术后AIH明显升高,恢复正常;术后PIH与术前相比同样明显增加。术后颈椎曲度[(22.36±5.07)°]较术前[(16.53±6.85)°]明显增加(P<0.01),但是并未恢复至正常曲度。结论 ACDF手术能够完成有效的神经减压改善神经功能,并且该手术能够恢复颈椎退变节段的椎间高度及改善颈椎整体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影像学研究 椎间隙高度 颈椎整体曲度
下载PDF
高速磨钻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江泽华 张黎龙 张学利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高速磨钻下颈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9月-2014年12月通过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2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后缘骨赘增生的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经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 目的分析高速磨钻下颈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9月-2014年12月通过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2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后缘骨赘增生的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经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DF)配合使用高速磨钻切除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以及术后1周、2月的VAS评分,颈椎神经功能JOA评分,以及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吞咽不适、脑脊液漏,食管瘘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55~111 min,平均76±23 min;术中出血约35~80 ml,平均50±14 ml。所有患者均随访1~2年,平均1.1±0.3年。所有患者上肢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患者出现吞咽不适,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未出现脑脊液漏和食管瘘的病例。结论使用高速磨钻在颈前路手术治疗椎体后缘骨赘增生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出血量少,能完整切除骨赘,消除神经受压因素,手术疗效好。在显微镜下操作能够更好地观察手术视野,减少脊髓损伤、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 高速磨钻
下载PDF
单节段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留置引流与否的对比
10
作者 李朋飞 王利民 +7 位作者 王玉强 张刚刚 张书豪 赵耀 阮天臣 熊英杰 师蓝达 刘屹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对比单节段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术后留置引流与否的安全性和临床结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行单节段ACDF术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引流组(术后给予常压引流,50例)和非引流组(术后不留... 目的对比单节段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术后留置引流与否的安全性和临床结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行单节段ACDF术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引流组(术后给予常压引流,50例)和非引流组(术后不留置引流,5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术前准备、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a JOA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VAS、N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时JOA、VAS、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引流组住院时间比引流组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留置引流与不留置引流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一致,且不留置引流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颈前路减压内固定 常压引流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