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湿H_2S环境中金属腐蚀行为和机理研究概述 被引量:78
1
作者 李明 李晓刚 陈华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概述了金属在湿H2 S环境中的腐蚀破坏类型、腐蚀机理、实验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 ,探讨了湿H2 S的定义 ,提出 :在区分溶液H2 S和薄液H2 S腐蚀的基础上 ,加强湿H2 S环境下腐蚀机理、高温高压湿H2 S条件下的腐蚀开裂行为和机理、阳极溶解和... 概述了金属在湿H2 S环境中的腐蚀破坏类型、腐蚀机理、实验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 ,探讨了湿H2 S的定义 ,提出 :在区分溶液H2 S和薄液H2 S腐蚀的基础上 ,加强湿H2 S环境下腐蚀机理、高温高压湿H2 S条件下的腐蚀开裂行为和机理、阳极溶解和HIC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发展和规范湿H2 S环境下设备腐蚀破坏的检测方法和相关的工业标准 ,开展H2 S环境下寿命预测和安全评估技术工作 ;完善室内模拟湿H2 S环境下腐蚀实验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腐蚀 H2S腐蚀 腐蚀开裂 腐蚀机理 腐蚀破坏 阳极溶解 HIC 行为 机理研究 实验研究方法
下载PDF
应力腐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褚武扬 乔利杰 肖纪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12-219,共8页
本文提出必须综合电化学、激活能,加载方式、门槛值、裂纹形核位置以及断口形貌的对比研究,压应力产生裂纹可能性以及裂纹形核和局部塑性变形关系的研究才能确定应力腐蚀机理是属于阳极溶解型还是氢致开裂型。不锈钢在热盐溶液中应力腐... 本文提出必须综合电化学、激活能,加载方式、门槛值、裂纹形核位置以及断口形貌的对比研究,压应力产生裂纹可能性以及裂纹形核和局部塑性变形关系的研究才能确定应力腐蚀机理是属于阳极溶解型还是氢致开裂型。不锈钢在热盐溶液中应力腐蚀时氢能进入并富集,且能加速应力腐蚀,但它不起控制作用,故属于阳极溶解型。氢和应力对阳极溶解有协同作用。对阳极溶解型应力腐蚀,正应力起了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 氢致开裂 阳极溶解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坤 郑嘉懿 +1 位作者 杨庆超 詹科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36-46,共11页
316L不锈钢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管道、船舶及核电等领域。因其应用环境复杂,316L不锈钢在特定介质环境和拉应力的协同作用下,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导致严重事故。概述了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裂纹萌生... 316L不锈钢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管道、船舶及核电等领域。因其应用环境复杂,316L不锈钢在特定介质环境和拉应力的协同作用下,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导致严重事故。概述了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裂纹萌生及扩展的规律,总结了其应力腐蚀的阳极溶解和氢致开裂两种微观主导机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介质环境、材料、表面应力状态3个影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通过调节介质环境的pH、溶液浓度、引入压应力、优化微观结构及涂层工艺等方面,改善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316L不锈钢面临的应力腐蚀问题,从应力腐蚀机制和防护措施两方面展望了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应力腐蚀 裂纹萌生 阳极溶解 氢致开裂
下载PDF
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裂尖阳极溶解的贡献 被引量:6
4
作者 沈海军 吕国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5-228,共4页
对 7475- T761铝合金材料在 3.5% Na Cl水溶液中的变形与腐蚀电流关系进行了试验测试 ,结合裂尖局部应力应变的分析结果 ,对等幅循环载荷作用下 ,7475- T761铝合金 - 3.5% Na
关键词 铝合金 腐蚀电流 阳极溶解 疲劳裂纹扩展 裂尖
下载PDF
X70管线钢近中性环境氢致开裂与阳极溶解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邵绪分 曹备 +1 位作者 车立新 吴荫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0,共5页
采用慢速率拉伸试验(SSRT)方法及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了阴极电位下X70钢在某种近中性介质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机理。试验表明,在近中性介质中,随着电位的降低,管线钢的SCC敏感性增强,但当电位低于某一范围后,SCC敏感性减弱;随着溶液p... 采用慢速率拉伸试验(SSRT)方法及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了阴极电位下X70钢在某种近中性介质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机理。试验表明,在近中性介质中,随着电位的降低,管线钢的SCC敏感性增强,但当电位低于某一范围后,SCC敏感性减弱;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管线钢的腐蚀速率增大,敏感电位区间负移。分析表明,在近中性介质中,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主要受阳极溶解和氢致开裂两种机理的联合作用,氢的渗入可能与氢的还原过程及管线钢阳极溶解密切相关。适宜的电位可以使阳极溶解和氢的联合作用增强,增强应力腐蚀开裂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 阳极溶解 氢致开裂 X70管线钢
下载PDF
镍阳极溶解的工艺优化与性能调控 被引量:3
6
作者 石海明 黄章崎 +2 位作者 王春霞 彭叔森 吴光辉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20,共6页
为了维持企业现有电镀镍工艺范围,降低镍阳极溶解的残渣率,节约生产成本,对镀镍工艺进行了优化与性能调控。采用阳极极化曲线、计时电位法研究镀液组分浓度及工艺参数对镍阳极极化曲线的致钝电流密度影响规律,并对镀液进行调控。采用金... 为了维持企业现有电镀镍工艺范围,降低镍阳极溶解的残渣率,节约生产成本,对镀镍工艺进行了优化与性能调控。采用阳极极化曲线、计时电位法研究镀液组分浓度及工艺参数对镍阳极极化曲线的致钝电流密度影响规律,并对镀液进行调控。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镍阳极溶解的宏观、微观形貌。采用连续电化学溶解法计量残渣量,中性盐雾实验法评价镀层的耐蚀性。C工艺下镍阳极的致钝电流密度i_(pp)为0.490 A/dm^(2),电极电位为-0.2286 V,阳极的溶解较均匀,未发现明显的孔洞,残渣率为0.793%,获取的镀层结晶细致。C工艺的致钝电流密度提高,电极电位下降,残渣率明显降低,且镀层的耐蚀性基本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镍 致钝电流密度 阳极溶解 残渣率
下载PDF
氯化物介质中黄铜矿和铁闪锌矿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枫 杨佼庸 杨迈之 《有色金属》 CSCD 1995年第2期60-69,共10页
本文分别运用三电极体系和双电池系统在氯化物体系中对黄铜矿的阳极电化学行为和不同的硫化矿电极对之间的微电池作用进行了研究。在三电极体系中,动电位扫描结果表明,黄铜矿的阳极氧化与电解质有关,但更多的依赖于电位。恒电位实验... 本文分别运用三电极体系和双电池系统在氯化物体系中对黄铜矿的阳极电化学行为和不同的硫化矿电极对之间的微电池作用进行了研究。在三电极体系中,动电位扫描结果表明,黄铜矿的阳极氧化与电解质有关,但更多的依赖于电位。恒电位实验得出,高电势与低电势下,黄铜矿的溶解显著的不同。阳极溶解过程产生了中间产物。双电地体系测出了不同电极对之间的微电池电流,表明微电池相互作用在硫化物混合精矿的浸出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铁闪锌矿 多金属硫化物 阳极溶解 微电池作用
下载PDF
PSA电镀锡可溶性阳极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丽芳 郝建军 方艳红 《当代化工》 CAS 2010年第6期632-633,636,共3页
采用对比法研究了PSA镀锡中工艺参数变化对阳极锡板溶解质量和研究锡板溶出电位的影响,并在实验中初步探讨了一种复合阳极形式下对可溶性阳极的影响。通过改变时间、温度2个因素,来研究其对镀液中锡离子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 采用对比法研究了PSA镀锡中工艺参数变化对阳极锡板溶解质量和研究锡板溶出电位的影响,并在实验中初步探讨了一种复合阳极形式下对可溶性阳极的影响。通过改变时间、温度2个因素,来研究其对镀液中锡离子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5 s,温度为40℃时,电流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溶解 PSA镀锡 电流效率
下载PDF
库仑测厚仪十年来的进步和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凌国伟 李光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7,共5页
回顾了传统库仑测厚技术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因环境温度变化导致测量电位变化,进而影响测量终点的判定,导致测量误差。全面介绍了电脑智能型库仑测厚仪的进步和发展,从降低测量误差和增大测量范围列举了应用实例,并展望了今后测厚技术的... 回顾了传统库仑测厚技术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因环境温度变化导致测量电位变化,进而影响测量终点的判定,导致测量误差。全面介绍了电脑智能型库仑测厚仪的进步和发展,从降低测量误差和增大测量范围列举了应用实例,并展望了今后测厚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溶解 厚度测量 库仑测厚仪 智能型
下载PDF
活化剂硫对镍阳极溶解行为及其残渣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春霞 曹鑫帅 +4 位作者 谭小生 黄章崎 张玉清 夏日辉 邹俊文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5-21,共7页
为了抑制镍阳极的钝化,改善电镀镍阳极的溶解性能,降低镍阳极的残渣率,研究了活化剂硫对镍阳极溶解行为及其残渣率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阳极极化曲线,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研究了镍阳极溶解的宏观、微观形貌... 为了抑制镍阳极的钝化,改善电镀镍阳极的溶解性能,降低镍阳极的残渣率,研究了活化剂硫对镍阳极溶解行为及其残渣率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阳极极化曲线,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研究了镍阳极溶解的宏观、微观形貌,利用赫尔槽试验比较活化剂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10^(-4)mol/L Na_(2)S_(2)O_(3)能够显著提高镍的致钝电流密度;通过电位-时间曲线对比可知,硫元素的加入对镍阳极溶解有明显的钝化抑制作用,表现在能够在较大电流密度区间内降低电极电位;活化剂硫的加入能够明显改善镍阳极的溶解情况,残渣率从1.16%下降到0.36%;通过赫尔槽试验的镀层对比可知,硫活化剂的加入对镀层外观无明显影响;在活化剂硫的作用下,氧化镍与硫反应生成了硫化镍与氧气,氧气脱附使得镍阳极表面溶解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镍 硫活化剂 阳极溶解 残渣率
下载PDF
磷酸溶液中铜阳极溶解电流混沌的锁相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学良 鲁道荣 +2 位作者 何建波 朱云贵 王华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了恒电位下在磷酸溶液中的电流振荡行为,发现2个铜电极的电极间距和恒定电位对耦合电极振荡行为的影响,电极间的耦合作用改变了电极的振荡行为,两电极间呈现有不同相锁定,k/n相锁定和准周期同步,电极间电流振荡锁相,随电极距离的加... 研究了恒电位下在磷酸溶液中的电流振荡行为,发现2个铜电极的电极间距和恒定电位对耦合电极振荡行为的影响,电极间的耦合作用改变了电极的振荡行为,两电极间呈现有不同相锁定,k/n相锁定和准周期同步,电极间电流振荡锁相,随电极距离的加大而失锁相。实验发现,复杂的耦合作用导致电流振荡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锁相,电极间电流振荡的同步由强的耦合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溶液 锁相 耦合作用 铜阳极溶解 电流振荡 电化学混沌 电极
下载PDF
可溶阳极TiC_xO_y熔盐电解试验研究
12
作者 弓丽霞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研究了自制钛可溶阳极Ti CxOy(x≈0.50,y≈0.50)在简单氯化物(Na Cl-KCl)熔盐体系、低价钛离子浓度为3.5%的(Na Cl-KCl-Ti Clx)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溶解行为,同时考察了相应体系下的阴极行为。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熔盐体系中,阳极Ti CxO... 研究了自制钛可溶阳极Ti CxOy(x≈0.50,y≈0.50)在简单氯化物(Na Cl-KCl)熔盐体系、低价钛离子浓度为3.5%的(Na Cl-KCl-Ti Clx)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溶解行为,同时考察了相应体系下的阴极行为。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熔盐体系中,阳极Ti CxOy(x≈0.50,y≈0.50)均能发生电化学溶解。在简单氯化物熔盐体系中不利于得到阴极产物;在含低价钛离子的熔盐体系中有利于阴极产物的稳定得到,阳极的电流效率能够稳定在50%以上(以三价钛放电计算),阳极的溶解率从简单氯化物(Na Cl-KCl)熔盐体系中的80%左右下降到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钛 可溶阳极 熔盐电解 TI CxOy 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