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形涡旋光干涉叠加形成复合涡旋光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磊 徐建波 +2 位作者 周立丰 韩珑 宋晓芳 《山东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13-18,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2束以高斯光束为背景的环形涡旋光相互叠加产生的复合涡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求解共线叠加复合涡旋位置的图解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涡旋位置分布特性。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涡旋光的拓扑荷值以及束腰半径,...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2束以高斯光束为背景的环形涡旋光相互叠加产生的复合涡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求解共线叠加复合涡旋位置的图解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涡旋位置分布特性。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涡旋光的拓扑荷值以及束腰半径,复合涡旋光的奇点和强度分布都会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复合涡旋光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涡旋 涡旋干涉 数值模拟 拓扑荷
下载PDF
单级近失速工况全环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李雯玉 胡骏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2年第2期87-90,115,共5页
对低速轴流单级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靠近稳定边界处,压气机内详细的流场结构。对于不同叶高,随着叶片高度增加,叶片的压差越大,负荷越大。对转子前缘的压力数值探针结果进行傅里叶分析且表明,转子周向上出现了两种不同旋转周期的静... 对低速轴流单级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靠近稳定边界处,压气机内详细的流场结构。对于不同叶高,随着叶片高度增加,叶片的压差越大,负荷越大。对转子前缘的压力数值探针结果进行傅里叶分析且表明,转子周向上出现了两种不同旋转周期的静压扰动,分析不同周向点的压力结果,呈现的扰动现象不同。由于叶尖间隙的存在,产生了叶尖泄漏涡,并且与主流相互作用,不同周向位置的涡系结构存在区别。对于该压气机,在近失速点附近,质量流量过小,产生的泄漏涡强度有限,最终未出现经典的旋转不稳定现象,反而更接近于叶顶自激励非定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全通道 数值模拟 泄漏涡 自激励非定常
下载PDF
部分相干环形涡旋的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玉铎 李香莹 +1 位作者 周立丰 王文磊 《山东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50-53,共4页
根据部分相干光的传输理论,介绍了部分相干涡旋在光源平面上光强的分布情况,并以环形涡旋光束为例,做了详细的分析,得出相对宽度s/w0和拓扑荷数m的变化,对z=0截面上的光强I分布的影响。还给出了两束平行、离轴的部分相干环形涡旋光束叠... 根据部分相干光的传输理论,介绍了部分相干涡旋在光源平面上光强的分布情况,并以环形涡旋光束为例,做了详细的分析,得出相对宽度s/w0和拓扑荷数m的变化,对z=0截面上的光强I分布的影响。还给出了两束平行、离轴的部分相干环形涡旋光束叠加合成的相干涡旋,分析了在叠加场中光强I随离轴相对距离d/w0和相干参数α变化的情况,并且在相干极限α→∞时,复合相干光涡旋就转化成复合光涡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点光学 环形涡旋 复合相干涡旋
下载PDF
正置同轴旋转圆台环隙流场动力特性
4
作者 鲍锋 卢愿 +1 位作者 曾华轮 朱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5,共7页
实施色流显示试验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流场测速试验对环隙流场动力特性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揭示内圆台转速和环隙宽度对环隙流动特性的影响.通过解析速度场获取环隙径向速度及涡量分布、时均流场、雷诺应力等关键流场信息,在泰勒涡演变... 实施色流显示试验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流场测速试验对环隙流场动力特性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揭示内圆台转速和环隙宽度对环隙流动特性的影响.通过解析速度场获取环隙径向速度及涡量分布、时均流场、雷诺应力等关键流场信息,在泰勒涡演变周期性规律的定性认知基础上研究泰勒涡动力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当环隙宽度不变时,随着内圆台转速增大泰勒涡演变周期缩短;当转速为9.38 r/min时,涡B1出现先分裂后又融合的特征,体现为环隙流场稳定性减弱;当转速为9.38~20.68 r/min时,静压力主导流动状态形成弧形向内流动趋势;当转速≥24.44 r/min时,环隙内形成弧形外向流动趋势,说明离心力主导当前流态;雷诺应力随转速增大而增大,且雷诺径向正应力>雷诺轴向正应力>雷诺切应力.当内圆台转速不变时,随着环隙宽度增大泰勒涡稳定性先增后减;各工况下环隙流态主要呈现弧形内向流动趋势,说明环隙流场中的静压力总是大于离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旋转圆台 环隙 粒子图像测速 泰勒涡 雷诺应力
原文传递
轴流压气机转子近失速工况全通道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清鹏 吴艳辉 +1 位作者 楚武利 张皓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30-2338,共9页
对某亚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进行了全通道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获得了该压气机近失速工况下的详细流动情况.转子前缘均匀布置的十支静压数值探针监测结果表明,转子圆周上出现两个静压扰动区域,其中一个逐渐发展为突尖波.流场分析表明,叶顶... 对某亚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进行了全通道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获得了该压气机近失速工况下的详细流动情况.转子前缘均匀布置的十支静压数值探针监测结果表明,转子圆周上出现两个静压扰动区域,其中一个逐渐发展为突尖波.流场分析表明,叶顶通道中存在频繁的分离涡运动,静压扰动区域中分离涡的强度较大.分离涡诱发间隙流形成"前缘溢流"和"尾缘反流".静压扰动区域沿圆周方向传播是由分离涡在通道之间的传递引起的.传播过程中,分离涡强度的持续增大是突尖波形成的关键因素.通道中较强的"尾缘反流"沿通道上行并绕过叶片形成"前缘溢流"的现象可作为突尖波形成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通道 突尖波 分离涡 前缘溢流 尾缘反流
原文传递
旋流条件下的气液环空流流动规律研究
6
作者 史殊哲 韩国庆 +2 位作者 吴晓东 钟子尧 陆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0-178,共9页
针对涡流工具排液效果的问题,开展了旋流条件下气液两相流动模型的研究。考虑到旋流中角速度的存在,研究中采用气液流动在径向和周向上的动量和角动量平衡的方法,建立了气液流动控制方程,计算了液膜厚度,气液相旋流强度等参数以及压降梯... 针对涡流工具排液效果的问题,开展了旋流条件下气液两相流动模型的研究。考虑到旋流中角速度的存在,研究中采用气液流动在径向和周向上的动量和角动量平衡的方法,建立了气液流动控制方程,计算了液膜厚度,气液相旋流强度等参数以及压降梯度,并进行涡流工具实验验证模型。涡流工具降低压降损失的机理结果表明,安装涡流工具后流动压降可以降低5%~20%。根据实验及模型,在低速(气相速度小于13 m/s)时,小旋流角和高旋流强度更利于降低压降,而高速(气相速度大于16 m/s)时,高旋流强度会增加额外摩擦阻力。旋流强度的衰减速度会随着液相速度增大而减小,而随气相速度增大而增大。该研究结果可对涡流工具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佳排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排液 涡流工具 气液两相流 气液环空流动 旋流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