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
20
1
作者
谢慧慧
樊军
+1 位作者
齐丽彬
郝明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95-3003,共9页
运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下土壤呼吸,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水分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区别明显,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裸地、农地、苜...
运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下土壤呼吸,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水分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区别明显,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裸地、农地、苜蓿地、柠条地、撂荒地、长芒草地、荒草地、退化苜蓿地、坡地苜蓿地、坡地撂荒地、坡地农地、梯田农地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0.32~0.82、0.41~2.83、0.74~2.81、0.76~3.07、0.67~2.79、0.51~2.12、0.56~2.05、0.59~1.66、0.42~2.09、0.31~1.86、0.32~1.93和0.41~3.17μmol.(m2.s)-1,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幅度以农地(167%~203%)最大,依次为撂荒地(117%~154%)、柠条地(134%)、长芒草地(129%)、苜蓿地(119%~120%)、裸地(94%),最小是退化苜蓿地(92%).裸地和退化苜蓿地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幅度不大,苜蓿地和柠条地月平均土壤呼吸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农地在7、8月土壤呼吸强度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且其温度敏感性(Q10)也最大,达1.86.不同植被下,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和全氮主要在水热条件好的7、8月影响土壤呼吸,而在温度与水分条件不优越的条件下,土壤铵态氮的含量与土壤呼吸强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土壤碳平衡
土壤养分
年内变化
水蚀风蚀交错区
土地利用方式
原文传递
定西地电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彦平
闫万生
+1 位作者
叶媛媛
王军燕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5期64-70,共7页
受环境干扰影响,定西地电台于2014年迁址重建,新场地干扰小,观测系统稳定,产品数据连续可靠。选取2015—2021年该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可知:①NS、EW测道具有明显的夏高冬低型年变形态;②破年变低值异常:2017年,NS测道出现破年...
受环境干扰影响,定西地电台于2014年迁址重建,新场地干扰小,观测系统稳定,产品数据连续可靠。选取2015—2021年该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可知:①NS、EW测道具有明显的夏高冬低型年变形态;②破年变低值异常:2017年,NS测道出现破年变异常、EW测道同时段出现测值波动,持续3个月后发生九寨沟M_(S) 7.0地震(震中距260 km);2021年6—9月,NS、EW测道同步出现破年变异常,持续6个月后发生门源M_(S) 6.9地震;③每年6—9月,受测区农田灌溉及降雨影响,NS、EW测道地电阻率测值波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年变形态
破年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烟台地区的大风预报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455-9458,共4页
通过对烟台地区的地形和海陆分布特点,主要从天气学的角度统计和分析了该地区2001 ~ 2009年大风发生的范围以及不同范围大风的日数年代、季节变化规律,并利用现有的MICAPS资料对烟台地区的大风环流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就目前该地区大风...
通过对烟台地区的地形和海陆分布特点,主要从天气学的角度统计和分析了该地区2001 ~ 2009年大风发生的范围以及不同范围大风的日数年代、季节变化规律,并利用现有的MICAPS资料对烟台地区的大风环流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就目前该地区大风的预报方法进行了概述.结果表明,烟台地区大风天气中以个别大风为主,其中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3~5月;10年内,大风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是按照曲线递增达到峰值后又开始递减的趋势,期间出现了2002和2007年2个峰值,并有1个谷值;在对烟台地区进行大风预报时,选取了网格点中与烟台站关联的平均分布的5个站点(烟台、福山、海阳、龙口、长岛)进行预报研究,通过参考文献以及烟台等站点的经验预报,选取8个预报因子作为备用预报因子,利用逐步回归程序建立了5个站的预报方程并对最后的结果进行了回报检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预报效果,但预报精度比较低,不是特别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年际变化
环流型
预报方法
烟台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大洲、区域尺度暴雨时空格局变化(1981-2010年)
被引量:
30
4
作者
孔锋
王铸
+5 位作者
刘凡
方建
方佳毅
李孟阳
杨旭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34,共7页
通过计算1981—2010年全球、大洲和区域的年际和年代际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系统分析了不同尺度暴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全球尺度上,1981—2010年全球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在波动中都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1991—2000年...
通过计算1981—2010年全球、大洲和区域的年际和年代际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系统分析了不同尺度暴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全球尺度上,1981—2010年全球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在波动中都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1991—2000年代中期以来显著增加.在空间上,全球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增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马达加斯加岛、欧洲西南、东亚、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东部、美国东部、南美洲中部以及一些狭长陡峭的山脉地带.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主要在南美洲、美国东部、东亚和南亚地区随着年代变化而呈现数值上的增长和区域上的扩张.随着年代变化,非洲西部地区呈现数值上的减少和区域上的缩减;2)在大洲尺度上,仅非洲和南极洲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雨日呈现减少趋势;3)在区域尺度上,暴雨增加的区域多于减少的区域,且增加最大的区域位于亚马逊河流域,减少最大的区域位于非洲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区域对比
时空格局
全球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的1951-2010年暴雨统计分析
被引量:
10
5
作者
孔锋
吕丽莉
+4 位作者
方建
方佳毅
王一飞
刘凡
应卓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9-196,203,共9页
采用659个气象观测站日值降水数据计算了中国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然后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对中国暴雨进行了分区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国气候变化区划降水呈增加和减少的区域,绝大多数的暴雨呈现相应的年际和...
采用659个气象观测站日值降水数据计算了中国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然后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对中国暴雨进行了分区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国气候变化区划降水呈增加和减少的区域,绝大多数的暴雨呈现相应的年际和年代际的增加和减少趋势。但也有在降水趋势减少的I1东北—华北暖干趋势带的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气温波动增强、降水量波动减弱区和Ⅲ3西南—华南干暖趋势带的云贵高原—南岭西部山地丘陵降水量波动增强、气温波动增强区两个二级气候变化分区,暴雨呈现增加趋势;反之在降水趋势增加的Ⅳ1藏东南—西南湿暖趋势带的藏东南山地—高原降水量波动增强、气温波动增强区,暴雨呈现减少趋势。进一步对暴雨分为短历时的对流型暴雨和长历时的过程型暴雨也有类似的结论。说明现有的一级和二级气候变化区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暴雨的变化,但仍需要深入采用以极端降水为指标的三级区划对暴雨变化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区划
年际和年代际
暴雨
时空变化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
20
1
作者
谢慧慧
樊军
齐丽彬
郝明德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95-3003,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
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科研基础项目
文摘
运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下土壤呼吸,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水分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区别明显,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裸地、农地、苜蓿地、柠条地、撂荒地、长芒草地、荒草地、退化苜蓿地、坡地苜蓿地、坡地撂荒地、坡地农地、梯田农地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0.32~0.82、0.41~2.83、0.74~2.81、0.76~3.07、0.67~2.79、0.51~2.12、0.56~2.05、0.59~1.66、0.42~2.09、0.31~1.86、0.32~1.93和0.41~3.17μmol.(m2.s)-1,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幅度以农地(167%~203%)最大,依次为撂荒地(117%~154%)、柠条地(134%)、长芒草地(129%)、苜蓿地(119%~120%)、裸地(94%),最小是退化苜蓿地(92%).裸地和退化苜蓿地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幅度不大,苜蓿地和柠条地月平均土壤呼吸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农地在7、8月土壤呼吸强度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且其温度敏感性(Q10)也最大,达1.86.不同植被下,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和全氮主要在水热条件好的7、8月影响土壤呼吸,而在温度与水分条件不优越的条件下,土壤铵态氮的含量与土壤呼吸强度呈负相关.
关键词
土壤呼吸
土壤碳平衡
土壤养分
年内变化
水蚀风蚀交错区
土地利用方式
Keywords
soil
respiration
soil
carbon
balance
soil
nutrients
annual
variation
water-wind
erosion
crisscross
region
land
use
pattern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定西地电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彦平
闫万生
叶媛媛
王军燕
机构
陇南地震监测中心站
兰州地震观测中心站
出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5期64-70,共7页
基金
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课题号:ZX2117008)。
文摘
受环境干扰影响,定西地电台于2014年迁址重建,新场地干扰小,观测系统稳定,产品数据连续可靠。选取2015—2021年该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可知:①NS、EW测道具有明显的夏高冬低型年变形态;②破年变低值异常:2017年,NS测道出现破年变异常、EW测道同时段出现测值波动,持续3个月后发生九寨沟M_(S) 7.0地震(震中距260 km);2021年6—9月,NS、EW测道同步出现破年变异常,持续6个月后发生门源M_(S) 6.9地震;③每年6—9月,受测区农田灌溉及降雨影响,NS、EW测道地电阻率测值波动明显。
关键词
地电阻率
年变形态
破年变
Keywords
earth
resistivity
annual
variation
pattern
breaking
annual
variation
分类号
P315.72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烟台地区的大风预报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娜
机构
青海省海西州气象台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455-9458,共4页
文摘
通过对烟台地区的地形和海陆分布特点,主要从天气学的角度统计和分析了该地区2001 ~ 2009年大风发生的范围以及不同范围大风的日数年代、季节变化规律,并利用现有的MICAPS资料对烟台地区的大风环流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就目前该地区大风的预报方法进行了概述.结果表明,烟台地区大风天气中以个别大风为主,其中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3~5月;10年内,大风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是按照曲线递增达到峰值后又开始递减的趋势,期间出现了2002和2007年2个峰值,并有1个谷值;在对烟台地区进行大风预报时,选取了网格点中与烟台站关联的平均分布的5个站点(烟台、福山、海阳、龙口、长岛)进行预报研究,通过参考文献以及烟台等站点的经验预报,选取8个预报因子作为备用预报因子,利用逐步回归程序建立了5个站的预报方程并对最后的结果进行了回报检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预报效果,但预报精度比较低,不是特别的理想.
关键词
大风
年际变化
环流型
预报方法
烟台地区
Keywords
Strong
wind
annual
variation
Circulation
pattern
Prediction
method
Yantai
area
分类号
S161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大洲、区域尺度暴雨时空格局变化(1981-2010年)
被引量:
30
4
作者
孔锋
王铸
刘凡
方建
方佳毅
李孟阳
杨旭
史培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3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项目(41321001)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2CB955404)
文摘
通过计算1981—2010年全球、大洲和区域的年际和年代际的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系统分析了不同尺度暴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全球尺度上,1981—2010年全球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在波动中都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1991—2000年代中期以来显著增加.在空间上,全球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增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马达加斯加岛、欧洲西南、东亚、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东部、美国东部、南美洲中部以及一些狭长陡峭的山脉地带.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主要在南美洲、美国东部、东亚和南亚地区随着年代变化而呈现数值上的增长和区域上的扩张.随着年代变化,非洲西部地区呈现数值上的减少和区域上的缩减;2)在大洲尺度上,仅非洲和南极洲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雨日呈现减少趋势;3)在区域尺度上,暴雨增加的区域多于减少的区域,且增加最大的区域位于亚马逊河流域,减少最大的区域位于非洲东部地区.
关键词
暴雨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区域对比
时空格局
全球尺度
Keywords
heavy
rainfall
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
regional
comparison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global
scale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333.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的1951-2010年暴雨统计分析
被引量:
10
5
作者
孔锋
吕丽莉
方建
方佳毅
王一飞
刘凡
应卓容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9-196,20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地表过程模型与模拟"(41621061)
文摘
采用659个气象观测站日值降水数据计算了中国年际和年代际暴雨雨量和暴雨雨日,然后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对中国暴雨进行了分区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国气候变化区划降水呈增加和减少的区域,绝大多数的暴雨呈现相应的年际和年代际的增加和减少趋势。但也有在降水趋势减少的I1东北—华北暖干趋势带的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气温波动增强、降水量波动减弱区和Ⅲ3西南—华南干暖趋势带的云贵高原—南岭西部山地丘陵降水量波动增强、气温波动增强区两个二级气候变化分区,暴雨呈现增加趋势;反之在降水趋势增加的Ⅳ1藏东南—西南湿暖趋势带的藏东南山地—高原降水量波动增强、气温波动增强区,暴雨呈现减少趋势。进一步对暴雨分为短历时的对流型暴雨和长历时的过程型暴雨也有类似的结论。说明现有的一级和二级气候变化区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暴雨的变化,但仍需要深入采用以极端降水为指标的三级区划对暴雨变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
气候变化区划
年际和年代际
暴雨
时空变化
中国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regionalization
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
heavy
rainfall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global
scale
分类号
P426.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谢慧慧
樊军
齐丽彬
郝明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0
原文传递
2
定西地电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
陈彦平
闫万生
叶媛媛
王军燕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烟台地区的大风预报研究
王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全球、大洲、区域尺度暴雨时空格局变化(1981-2010年)
孔锋
王铸
刘凡
方建
方佳毅
李孟阳
杨旭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的1951-2010年暴雨统计分析
孔锋
吕丽莉
方建
方佳毅
王一飞
刘凡
应卓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