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减排评价指标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岳文婧 郑红霞 陈劭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1-25,共5页
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使中国成为世界碳排放责任划分最大的争议焦点。《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2008-2012)即将结束,如何评定这一阶段内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IPAT的... 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使中国成为世界碳排放责任划分最大的争议焦点。《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2008-2012)即将结束,如何评定这一阶段内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IPAT的指数分解模型,提出衡量碳减排力度的两个全新指标,即广义技术进步下各年碳减排量和累计碳减排量。这组指标从减排而非排放责任的角度出发,以一种新的视角评定某一国家在一定阶段内的减排力度。文章选取部分国家对比分析了中国1990-2009年减排情况,得出主要结论:在这一时期,中国累计碳减排量达到1959.08百万t,占世界总累计减排量的22.82%,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同时期,中国创造了24956.3亿美元的GDP增量,占世界GDP增量的16.75%。中国在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肩负起了全球碳减排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T指数分解模型 碳减排指标 各年碳减排量 累积碳减排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