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旋转DSA图像投照角度确定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立军
张学昕
+4 位作者
白洪涛
贺洪德
余厚军
牟轩沁
李敬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确定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通过模型试验获得旋转血管造影数次旋转的有关数据,采用数据拟合方法得到描述X线机旋转规律近似的数学表达式。使用可编程手持器实现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的实时...
目的:探讨确定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通过模型试验获得旋转血管造影数次旋转的有关数据,采用数据拟合方法得到描述X线机旋转规律近似的数学表达式。使用可编程手持器实现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的实时计算。结果:所有24例旋转DSA中,可编程手持计算器均可立即计算出每一个感兴趣图像的投照角度。通过计算获得的图像与旋转DSA相对应的图像相比较,两者在显示动脉起源、形态、走行、分布以及异常分流、病变的供血状态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结论:实时确定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为安全、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介入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国锋
郑传胜
+1 位作者
梁惠明
冯敢生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0期740-742,共3页
目的 :评价综合应用化疗栓塞和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 4例患者 ,其中原发性肝癌 2 3例 (包括外科手术后复发性肝癌 3例 ) ,转移性肝癌 1例 ,瘤体平均大小为 4.1cm× 3 .7cm。先行超选择性肝动脉内化疗栓...
目的 :评价综合应用化疗栓塞和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 4例患者 ,其中原发性肝癌 2 3例 (包括外科手术后复发性肝癌 3例 ) ,转移性肝癌 1例 ,瘤体平均大小为 4.1cm× 3 .7cm。先行超选择性肝动脉内化疗栓塞 ,术后 1周内再于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间隔 3~ 4周重复上述治疗 ,每例行综合介入治疗 2~ 3次。结果 :2 4例患者中 2 0例病变区有明显碘油沉积 ,综合介入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8~ 2 6个月无死亡病例 ,瘤体明显缩小者 2 1例 (占 87.0 % ) ,16/17例患者AFP降低明显 ,14例经 2~ 3次介入治疗后病灶稳定。 3例介入治疗后手术病理切片示肿瘤组织基本坏死 ,瘤体周围包膜形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膜后肿瘤患者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静
佘耀光
杨亚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4期1629-163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行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意义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74例腹膜后肿瘤患者行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54例患者动脉血管造影阳性,在介入导管室行PVA颗粒、明胶海绵颗...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行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意义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74例腹膜后肿瘤患者行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54例患者动脉血管造影阳性,在介入导管室行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微钢圈栓塞等栓塞治疗;54例患者均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及感染,仅有3例出现局部淤血、淤斑,栓塞后发热23例,不同程度腰背酸痛16例,腹痛15例,尿潴留4例,无异位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腹膜后肿瘤行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肿瘤血供来源与周围血管及器官的关系,介入栓塞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一定程度的缩小瘤体,从而降低手术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护理的关键在于认真做好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前准备,造影及介入栓塞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穿刺局部护理,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护理
介入栓塞
原文传递
青年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评价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卫民
王长青
田仰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1-943,共3页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方法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的结构异常情况,分析病变血管的程度、分布以及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并进行DSA检查的14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学资料...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方法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的结构异常情况,分析病变血管的程度、分布以及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并进行DSA检查的14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学资料。结果 146例患者DSA检查存在血管异常者102例(异常率69.8%),以动脉粥样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主,共255处,其中以大脑中动脉最多见。无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烟雾病比例比有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显著增高。重度狭窄或闭塞病变时,侧支循环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青年脑梗死DSA检查阳性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是其重要致病原因,颅内、外血管均可累及,侧支循环发生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脑梗死
缩窄
病理性
侧支循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6
5
作者
陈建华
段传志
+7 位作者
刘亚杰
张炘
彭志康
刘亚洪
汪求精
何旭英
黎凯锋
贺雄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联合路径图(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9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73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49.31岁。全部病例进行DSA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按其治疗过...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联合路径图(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9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73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49.31岁。全部病例进行DSA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按其治疗过程分为2组:第一组104例全部行3D-DSA及2D-DSA检查并联合roadmap治疗,分析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及脑动脉狭窄在3D-DSA上的影像学表现,并与2D-DSA比较;第二组65例全部行2D-DSA检查并在roadmap指示下行介入治疗,与第一组3D-DSA检查并结合roadmap治疗过程进行比较。结果在诊断方面:3D-DSA在动脉瘤检出率和瘤颈判别上与2D-DSA比较,3D-DSA对动脉瘤准确率比2D-DSA高16.3%(7/43),对动脉瘤瘤颈的显示比2D-DSA高48.2%,对AVM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构筑显示方面二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管内斑块形态的显示3D-DSA比2D-DSA高30.7%,对血管狭窄率的精确测量3D-DSA比2DDSA高42.3%。在治疗方面:3D-DSA联合roadmap技术与2D-DSA联合roadmap技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与X射线曝光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oadmap成像次数、造影剂用量和X射线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2D-DSA相比,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成像次数、造影剂用量、X射线剂量、手术时间和X射线曝光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
ROADMAP
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
颅内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脉狭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转DSA图像投照角度确定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立军
张学昕
白洪涛
贺洪德
余厚军
牟轩沁
李敬邦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图像处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35-439,共5页
基金
该项目为西京医院2001年临床高新技术资助项目
批准号:200115。
文摘
目的:探讨确定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通过模型试验获得旋转血管造影数次旋转的有关数据,采用数据拟合方法得到描述X线机旋转规律近似的数学表达式。使用可编程手持器实现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的实时计算。结果:所有24例旋转DSA中,可编程手持计算器均可立即计算出每一个感兴趣图像的投照角度。通过计算获得的图像与旋转DSA相对应的图像相比较,两者在显示动脉起源、形态、走行、分布以及异常分流、病变的供血状态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结论:实时确定旋转DSA任意一帧图像投照角度,为安全、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Keywords
angiography
,
digital
subtration
分类号
R814.4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介入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国锋
郑传胜
梁惠明
冯敢生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0期740-742,共3页
文摘
目的 :评价综合应用化疗栓塞和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 4例患者 ,其中原发性肝癌 2 3例 (包括外科手术后复发性肝癌 3例 ) ,转移性肝癌 1例 ,瘤体平均大小为 4.1cm× 3 .7cm。先行超选择性肝动脉内化疗栓塞 ,术后 1周内再于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间隔 3~ 4周重复上述治疗 ,每例行综合介入治疗 2~ 3次。结果 :2 4例患者中 2 0例病变区有明显碘油沉积 ,综合介入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8~ 2 6个月无死亡病例 ,瘤体明显缩小者 2 1例 (占 87.0 % ) ,16/17例患者AFP降低明显 ,14例经 2~ 3次介入治疗后病灶稳定。 3例介入治疗后手术病理切片示肿瘤组织基本坏死 ,瘤体周围包膜形成。结论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Keywords
Liver
neoplasms
Embolization,therapeutic
Radiology,interventional
angiography
,
digital
subtration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膜后肿瘤患者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静
佘耀光
杨亚南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三病区
出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4期1629-163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行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意义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74例腹膜后肿瘤患者行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54例患者动脉血管造影阳性,在介入导管室行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微钢圈栓塞等栓塞治疗;54例患者均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及感染,仅有3例出现局部淤血、淤斑,栓塞后发热23例,不同程度腰背酸痛16例,腹痛15例,尿潴留4例,无异位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腹膜后肿瘤行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肿瘤血供来源与周围血管及器官的关系,介入栓塞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一定程度的缩小瘤体,从而降低手术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护理的关键在于认真做好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前准备,造影及介入栓塞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穿刺局部护理,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护理
介入栓塞
Keywords
Retroperitoneal
tumor
angiography
,
digital
subtration
Nursing
Embolization
分类号
R473.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青年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评价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卫民
王长青
田仰华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1-943,共3页
文摘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方法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的结构异常情况,分析病变血管的程度、分布以及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并进行DSA检查的14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学资料。结果 146例患者DSA检查存在血管异常者102例(异常率69.8%),以动脉粥样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主,共255处,其中以大脑中动脉最多见。无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烟雾病比例比有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显著增高。重度狭窄或闭塞病变时,侧支循环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青年脑梗死DSA检查阳性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是其重要致病原因,颅内、外血管均可累及,侧支循环发生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脑梗死
缩窄
病理性
侧支循环
Keywords
angiography
digital
subtr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constriction
pathologic
collateral
circulatio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1.0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6
5
作者
陈建华
段传志
刘亚杰
张炘
彭志康
刘亚洪
汪求精
何旭英
黎凯锋
贺雄军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介入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45-251,共7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31800131)
文摘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联合路径图(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9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73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49.31岁。全部病例进行DSA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按其治疗过程分为2组:第一组104例全部行3D-DSA及2D-DSA检查并联合roadmap治疗,分析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及脑动脉狭窄在3D-DSA上的影像学表现,并与2D-DSA比较;第二组65例全部行2D-DSA检查并在roadmap指示下行介入治疗,与第一组3D-DSA检查并结合roadmap治疗过程进行比较。结果在诊断方面:3D-DSA在动脉瘤检出率和瘤颈判别上与2D-DSA比较,3D-DSA对动脉瘤准确率比2D-DSA高16.3%(7/43),对动脉瘤瘤颈的显示比2D-DSA高48.2%,对AVM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构筑显示方面二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管内斑块形态的显示3D-DSA比2D-DSA高30.7%,对血管狭窄率的精确测量3D-DSA比2DDSA高42.3%。在治疗方面:3D-DSA联合roadmap技术与2D-DSA联合roadmap技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与X射线曝光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oadmap成像次数、造影剂用量和X射线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2D-DSA相比,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成像次数、造影剂用量、X射线剂量、手术时间和X射线曝光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
ROADMAP
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
颅内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脉狭窄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3D-DSA)
roadmap
two-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tion
angiography
(2D-DSA)
aneurysms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carotid
stenosi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旋转DSA图像投照角度确定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孙立军
张学昕
白洪涛
贺洪德
余厚军
牟轩沁
李敬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重介入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研究
周国锋
郑传胜
梁惠明
冯敢生
《放射学实践》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腹膜后肿瘤患者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周静
佘耀光
杨亚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1
原文传递
4
青年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评价
杨卫民
王长青
田仰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3D-DSA联合roadmap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陈建华
段传志
刘亚杰
张炘
彭志康
刘亚洪
汪求精
何旭英
黎凯锋
贺雄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