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诒让的甲骨文考释与《说文》小篆 被引量:7
1
作者 金鐘讚 程邦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85,共8页
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出版100年,尚未有人作过专门的研究。本文是这种研究的一种尝试,以《契文举例》为主,参考了孙氏的《名原》等其他文字学著作,从两个方面讨论了晚清学者孙诒让的甲骨文考释与《说文》小篆... 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出版100年,尚未有人作过专门的研究。本文是这种研究的一种尝试,以《契文举例》为主,参考了孙氏的《名原》等其他文字学著作,从两个方面讨论了晚清学者孙诒让的甲骨文考释与《说文》小篆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关于孙氏考释甲骨文等古文字的观点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甲骨文 古文字 说文 小篆 考释
下载PDF
论双声符字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叶玉英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双声符字是指由音同或音近的两个声符构成的字,包括两个部件都只表音而不表义的纯双声符字和一个或两个部件都兼义的双声符字。其逐渐增多是汉字音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双声符字的来源主要有:"造字之初就是双声符字"、"在... 双声符字是指由音同或音近的两个声符构成的字,包括两个部件都只表音而不表义的纯双声符字和一个或两个部件都兼义的双声符字。其逐渐增多是汉字音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双声符字的来源主要有:"造字之初就是双声符字"、"在只表读音的假借字上累加声符而成"、"在表意初文上再添加声符,原来的表意初文也表音"、"在造字时有意选用一个构件即充当意符又作声符"、"两个音义均相同或相近的构件组成一个双声符字"、"由于语音的变化而形成的双声符字"、"方言字"、"讹变、饰笔、类化等原因形成的双声符字"等八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声符字 二重形声 古文字 方言
下载PDF
布依族古文字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国茂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6-63,共8页
古文字是布依族古籍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布依族中流行着几种古文字类型。各种类型的布依族古文字都有自身特点。这些文字类型一般用来作为占卜文字,记录《摩经》,或者记录、创作布依族民间文学等等。布依族古文字本身以及它所承载的摩经... 古文字是布依族古籍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布依族中流行着几种古文字类型。各种类型的布依族古文字都有自身特点。这些文字类型一般用来作为占卜文字,记录《摩经》,或者记录、创作布依族民间文学等等。布依族古文字本身以及它所承载的摩经、傩书以及其他文献内容丰富,具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以及传播学等方面的重要价值。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布依族古文字的调查研究还很薄弱。因此,下一步应当开展普查、文本征集、相关资料搜集、给古文字标音、释义,编辑出版字典和古文字翻译整理的文本,并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 古文字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古文字在国际标准字符集中的编码与古文字通用数字化平台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志基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7-40,共4页
刚刚起步的汉字古文字在国际标准字符集中编码的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极大的工作量。这项工程有助于构建一个整合古文字原始资料和考释成果,服务于全球汉字古文字研究和应用的通用数字化平台。这一构想的实现方略为:首先要确保古文字编... 刚刚起步的汉字古文字在国际标准字符集中编码的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极大的工作量。这项工程有助于构建一个整合古文字原始资料和考释成果,服务于全球汉字古文字研究和应用的通用数字化平台。这一构想的实现方略为:首先要确保古文字编码单位满足全方位的古文字资料的数字化处理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每个古文字编码单位的全息属性标注及所有关联例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字符集 编码 数字化平台
下载PDF
释“知”
5
作者 郭静云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知/智”二字的本字是甲骨文中已有的从“■”(矢)、“口”的“■”字,可以直接隶定为“知”。该字在甲骨文中用作动词,在“知乞骨”句中表达占卜之前加工卜甲、卜骨,或解释为钻孔加工。在殷商的信仰中,“知乞骨”绝对是一件神秘之事:... “知/智”二字的本字是甲骨文中已有的从“■”(矢)、“口”的“■”字,可以直接隶定为“知”。该字在甲骨文中用作动词,在“知乞骨”句中表达占卜之前加工卜甲、卜骨,或解释为钻孔加工。在殷商的信仰中,“知乞骨”绝对是一件神秘之事:神灵认可这些卜骨,并同意只有在经由这些卜骨沟通时,巫师才可以使用这些卜骨。由此,我们或可以推论,“知”字最早的意义,是在具体形容加工卜骨的同时,也表达甲骨能获得灵验之图谋,可用作神秘沟通之媒介。通过“知”这种神秘的加工行为,一般的龟甲和牛骨成为可知天意的卜甲、卜骨。在青铜器铭文上也出现“知/智”字,用来表达与崇高界的神秘沟通。战国楚简和传世文献也表达“知/智”含有神秘知通之意。所以,通过殷商以后“知/智”字的用义,可以看出该字以甲骨文“知”字为源头。从西周晚期以来,“知”字有“知”“■”“■”“■”等数种写法,这些字形的字义都相同,所以它们都是“知”字的异构,在意义方面与神秘、明智等本义仍保留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甲骨文 占卜 祭祀辞
下载PDF
古文字中隐含的制图常识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庭硕 唐生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1-78,共8页
前人识读古文字 ,一般重在对具体单字的历时性研究 ,较少注意共时性造字符码的破泽。通过古文字的横向比较 ,揭示出古人造字时已经应用过的投影、多向视图、质地标志、动态标志等制图学常识 ,试图探索出一条研究上古文明、文化和训释。
关键词 古文字 制图常识 投影 多向视图 质地标志 动态标志 汉字
下载PDF
帛、今本《易经》今、古文字考(乾至蹇)——兼及帛、今本卦爻辞异文辨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大钧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7,共15页
本文取帛书《易经》乾至蹇卦的卦爻辞与今本对应的卦爻辞异文进行对比,阐释了二者今、古文的使用情况,并对二者诸多异文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结论。
关键词 今文 古文 帛书《易经》 《易经》
下载PDF
纳木依符号的文字性质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杨翎 《龙岩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1-45,共5页
纳木依人有自己的语言纳木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的一个独立语言。纳木依符号在一定的程度上记录了纳木依语,是一种早期文字。纳木依文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原始的初始早期文字,另一种是有一定发展的初始早期文字。
关键词 民族古文字 纳木依 文字性质 初始早期文字
下载PDF
布依族古文字形体结构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凤 何羡坤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6期121-123,共3页
"布依族古文字"是布依族人民在汉字的直接影响下,模仿汉字造字方法并根据本民族语言特点创制而成的一种民族文字。主要用于占卜、记录摩经、傩书等,只在宗教职业者群体中通行。试以布依族傩书《欢王》的文本文字为研究对象,... "布依族古文字"是布依族人民在汉字的直接影响下,模仿汉字造字方法并根据本民族语言特点创制而成的一种民族文字。主要用于占卜、记录摩经、傩书等,只在宗教职业者群体中通行。试以布依族傩书《欢王》的文本文字为研究对象,探讨布依族古文字的形体结构———形声、会意、反切字等类型,不难看出其结构表现出不同于汉字形体结构的复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 古文字 形体结构
下载PDF
释“櫜”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邦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7-60,共4页
本文讨论殷周金文里的“”字。过去或隶释为“”“”,或释读为“韔”。本文通过形体、文字符号系统、语境、训诂、字词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认为该字应该释为“”字。本文提出,在古文字的考释中,当一个意义(词)不止一个字与之对应... 本文讨论殷周金文里的“”字。过去或隶释为“”“”,或释读为“韔”。本文通过形体、文字符号系统、语境、训诂、字词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认为该字应该释为“”字。本文提出,在古文字的考释中,当一个意义(词)不止一个字与之对应时,要综合考虑被释字本身的形、音、义和被释字之外的文字系统、词义系统、语境等多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櫜” 殷周 金文 考释 古文字 形体 文字符号系统 语境
下载PDF
响堂山石窟文字保留古文字现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征 郑振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6,共8页
以响堂山石窟(北齐至隋唐)文字来探讨隶楷阶段文字保留古文字的现象。存古现象展现出与古文字形体联系的复杂性,以隶古定为主同时有大量对形体改造的现象;在与前代文字的继承关系中具体来源多样;同一构件的多个存古形体有渐变性等内部差... 以响堂山石窟(北齐至隋唐)文字来探讨隶楷阶段文字保留古文字的现象。存古现象展现出与古文字形体联系的复杂性,以隶古定为主同时有大量对形体改造的现象;在与前代文字的继承关系中具体来源多样;同一构件的多个存古形体有渐变性等内部差异;不同构件与前代相较时发展变化极不平衡,从整体上看存古构件涉及范围广、数量大,有的甚至仍居于字形中的正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堂山石窟 文字 古文字
下载PDF
古璽印中舊釋爲“石”或“[石心]”的“忑”字及相關璽印版本比對
12
作者 莊哲彦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171-177,共7页
《古璽彙編》(簡稱《璽彙》)3681“■”字,舊釋爲“石”“[石心]”或作未識字,通過字形比對分析,當改釋爲“忑”。“忑”字常見於《璽彙》,然部分璽印版本不佳,通過版本比對及印面翻拍可對璽印進行修復,有助於《璽彙》重編、古璽字典的... 《古璽彙編》(簡稱《璽彙》)3681“■”字,舊釋爲“石”“[石心]”或作未識字,通過字形比對分析,當改釋爲“忑”。“忑”字常見於《璽彙》,然部分璽印版本不佳,通過版本比對及印面翻拍可對璽印進行修復,有助於《璽彙》重編、古璽字典的編纂及研究質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璽 《古璽彙編》 古文字 璽印版本 璽印修復
下载PDF
古文字讹变问题研究回顾与再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玉涛 彭霞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23-140,共18页
汉字形体讹变现象在甲骨文即已出现,在整个古文字阶段普遍存在并伴随着汉字发展的各个阶段。唐兰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古文字的讹变现象,但此后一段时期内几乎无人在汉字结构演变过程的视野下讨论讹变,直至近40年这一问... 汉字形体讹变现象在甲骨文即已出现,在整个古文字阶段普遍存在并伴随着汉字发展的各个阶段。唐兰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古文字的讹变现象,但此后一段时期内几乎无人在汉字结构演变过程的视野下讨论讹变,直至近40年这一问题才受到重视,李孝定、张桂光等十多位学者对其概念、类型、原因、结果等有比较热烈的讨论。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古文字讹变现象,发现几乎所有的古文字都出现过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讹变字形,讹变和简化、繁化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其类型有意符讹变、声符讹变和整字讹变三种。形成讹变的原因有六:因结构相近、因误解记号、因误解字形、因以字形附会字义、因字形断裂、因字形粘连。讹变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影响,而以消极影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讹变 讹变之类型 讹变之原因
下载PDF
甲骨文“■”字、“妻”字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建民 刘正文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9-121,共3页
考释了甲骨文“■”字、“妻”字、“淒”字和“霋”字,并考证修正了《甲骨文字典》中将甲骨文“妻”字释为“■”字和“敏”字的错误。
关键词 甲骨文 断字 古文字
下载PDF
《五音集韵》古文的误植字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龙升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古文误植是一种张冠李戴的文字错误,《五音集韵》古文的误植字主要表现为因音近而误、因形近而误、因义近而误三种类型。文章就分属这三类的14个误植字加以考辨,希望对整理字书和韵书文字有所裨益。
关键词 《五音集韵》 古文 误植字
下载PDF
将甲骨文等古文字融入语文教学的意义及途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芯怡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3-55,75,共4页
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最早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古文字在传承汉民族优秀文化、记录先民生产生活思想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古文字是较早的汉字系统,保留着一定的象形意味,字形可... 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最早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古文字在传承汉民族优秀文化、记录先民生产生活思想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古文字是较早的汉字系统,保留着一定的象形意味,字形可以体现字义,它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古文字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古文字融入语文教学当中,通过了解汉字的构造和汉字背后的文化知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汉字,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写作水平,提升人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融入 语文教学
下载PDF
释“藝”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5-197,共3页
"藝"字的初文作"埶"。本文考释了"埶"的甲骨文、卜辞用法及其金文形体,分析"藝"的形体构造特征并梳理"藝"的词义系统。
关键词 古文字 形体演变 艺术研究 词义系统
下载PDF
读郭店楚简字词札记(四)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5期4-6,共3页
郭店楚简《语丛四》中有“善使其下,若 蛩之足,众而不割,割而不仆。”句,旧读“割”字为“害”,本文认为“割”字读为本字亦通。《唐虞之道》有“(?)=不(?)”向,本文读为“身穷不困”。《尊德义》有“(?)利”一词,本文读为“(?)利”... 郭店楚简《语丛四》中有“善使其下,若 蛩之足,众而不割,割而不仆。”句,旧读“割”字为“害”,本文认为“割”字读为本字亦通。《唐虞之道》有“(?)=不(?)”向,本文读为“身穷不困”。《尊德义》有“(?)利”一词,本文读为“(?)利”。《尊德义》有“由礼知乐,由乐知哀”句,本文认为与《逸周书·度训解》的“知和以知乐,知乐以知哀”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古文字 古谚语
下载PDF
始见于秦汉时期的现行简化字溯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水 李凤兰 李媚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关于汉字繁简之争的话题历久弥新,一些反对者聚焦于简化字违背造字规律、破坏字形字意、阻断文化传承的问题。现行的简化字,大部分源自历代的简体或俗体,有不少源自古代的草书、行书、隶书,甚至古本字和古通用字。通过对源自秦汉时期的... 关于汉字繁简之争的话题历久弥新,一些反对者聚焦于简化字违背造字规律、破坏字形字意、阻断文化传承的问题。现行的简化字,大部分源自历代的简体或俗体,有不少源自古代的草书、行书、隶书,甚至古本字和古通用字。通过对源自秦汉时期的古字和古文字省变的现行简化字研究,有力地说明现行简化字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既是汉字生命力的象征又体现了汉字的稳定性和文化传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古字 古文字省变 简化字 溯源
下载PDF
古今文字形体的装饰与美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燕 《创意与设计》 2015年第5期59-63,共5页
中国传统文字较之拼音文字,更加注重装饰与美化。不同的字体和文字发展的不同阶段,装饰的手段或程度不一,但中国人对文字进行美化的热情却是始终如一的。
关键词 古文字 今文字 装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