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画论谢赫“六法”之“法”英译辨析
1
作者 曾诣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
谢赫“六法”是英语世界译介与研究的重点对象。通过梳理目前所见24种谢赫“六法”英语全译材料,对总括名称中的“法”概念展开译例辨析。英语世界中“法”的对译词体现出三重语义侧重:其一,品评画家或画作的标准和原则;其二,理想画家... 谢赫“六法”是英语世界译介与研究的重点对象。通过梳理目前所见24种谢赫“六法”英语全译材料,对总括名称中的“法”概念展开译例辨析。英语世界中“法”的对译词体现出三重语义侧重:其一,品评画家或画作的标准和原则;其二,理想画家或画作所具备的特性和要素;其三,技术操作层面的具体绘画技巧。结合谢赫“六法”的提出语境和使用实际,侧重表征品评标准和原则这一重内涵的英译应较为妥帖。而这一翻译维度的微观考察,有利于丰富我们对英语世界谢赫“六法”传播接受生态的把握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赫 六法 中国古代画论 翻译
下载PDF
古代画论“逸趣”范畴论析
2
作者 杜冉冉 李欣桐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7-124,141,共9页
“逸趣”是中国古代画论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审美特质和生成机制。就其审美内涵而言,在不同的时代又有发展流变、丰富拓展。就其审美特质而言,“逸趣”具有超凡脱俗的审美意象、天真简淡的审美风格以及萧疏清远的审... “逸趣”是中国古代画论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审美特质和生成机制。就其审美内涵而言,在不同的时代又有发展流变、丰富拓展。就其审美特质而言,“逸趣”具有超凡脱俗的审美意象、天真简淡的审美风格以及萧疏清远的审美意境。就其生成机制而言,主体高蹈超逸的人格是其先决条件;画家画法之不拘常法,得之自然是其根本路径;画家笔墨之自由灵活,虚灵超脱是其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画论 逸趣 审美内涵 审美特征 生成机制
下载PDF
“生生美学”视野下古代画论“天趣”范畴论析
3
作者 程相占 杜冉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4,共8页
在“生生美学”视野下,古代画论“天趣”范畴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内涵、审美特质和生成机制。天趣的审美内涵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但在生生美学的视野下,其核心要义是在生意盎然的感性形态下蕴含着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就其审美... 在“生生美学”视野下,古代画论“天趣”范畴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内涵、审美特质和生成机制。天趣的审美内涵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但在生生美学的视野下,其核心要义是在生意盎然的感性形态下蕴含着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就其审美特质而言,“天趣”锚定任运自然、浑然天成,神生状外、生具形中,追求超凡脱俗,洗脱纤尘。就其生成机制而言,画家师法天地造化是其根本路径;画家心与天游、忘情融物的审美境界是其首要前提;画家由技进道、与道合一的审美素养是其生成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美学 古代画论 天趣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研究综述
4
作者 金安辉 李龙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2-35,共4页
中国古代社会诗文书画是主流艺术,因而文论也必然与音乐理论、书画理论关系紧密。以往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往往只注重单线演进,而忽略了它与其他艺术种类相互滋养相互启迪的关系。文章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的研究作一简单梳... 中国古代社会诗文书画是主流艺术,因而文论也必然与音乐理论、书画理论关系紧密。以往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往往只注重单线演进,而忽略了它与其他艺术种类相互滋养相互启迪的关系。文章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的研究作一简单梳理,期在能对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系统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份资料、一点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画论 交叉研究
下载PDF
“中国古代画论”课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索
5
作者 罗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3-106,共4页
"中国古代画论"(有的学校称为"中国画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目前已经在各大美术院校、艺术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的艺术学院进行开设,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实现知识内在化为目的,以任... "中国古代画论"(有的学校称为"中国画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目前已经在各大美术院校、艺术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的艺术学院进行开设,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实现知识内在化为目的,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改革尝试,促进和提高学生在这个科目上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画论 课程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下载PDF
从形状到气韵:“奇”在古代画论中的内涵演变
6
作者 李永亮 《文化艺术研究》 2021年第6期88-94,115,共8页
"奇"在古代画论中原指超逸脱俗的用笔造型。然而,当"尚奇"在晚明社会成为最普遍的审美趣味之后,文人画家便开始斥责它的泛滥流俗。为了维护"奇"乃至文人画的正统地位,他们试图将"奇"的内涵从... "奇"在古代画论中原指超逸脱俗的用笔造型。然而,当"尚奇"在晚明社会成为最普遍的审美趣味之后,文人画家便开始斥责它的泛滥流俗。为了维护"奇"乃至文人画的正统地位,他们试图将"奇"的内涵从怪奇造型转换为主体气韵,促使"尚奇"摆脱流俗之困,重新成为文人本位的美学范畴,由此可以窥见明末清初大众与文人之间的审美话语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画论 “奇” 内涵演变
下载PDF
体大思精,见微知著——评张建军教授《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史》
7
作者 乔志强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8-124,共7页
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著述卷帙浩繁,成果丰硕,然亦良莠参差,真伪杂糅,迫切需要研究者对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张建军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史》一书,聚焦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的核心命题、重要概念及其美学嬗变,探讨和辨析了诸... 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著述卷帙浩繁,成果丰硕,然亦良莠参差,真伪杂糅,迫切需要研究者对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张建军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史》一书,聚焦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的核心命题、重要概念及其美学嬗变,探讨和辨析了诸多重要的学术论题,勾勒出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呈现出山水画创作与理论相互促动、赓续创新的生动图景。该著体大思精,中西互观,持论精审,见微知著,是中国古代画论史研究的一部最新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建军 《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史》 体大思精 见微知著 中西互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