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hesion of <i>Gallibacterium anatis</i>to Chicken Or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utative Fimbriae 被引量:8
1
作者 Mónica L. Salgado Lucio Sergio Vaca +4 位作者 Candelario Vázquez Edgar Zenteno Ismael Rea Víctor M. Pérez-Márquez Erasmo Negrete-Abascal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2年第4期505-510,共6页
Microbial infections are typically initiated by the colonization of tissues by a specific mechanism that promotes adherence to host cells or tissues. In this work, we characterized the ability of Gallibacterium anatis... Microbial infections are typically initiated by the colonization of tissues by a specific mechanism that promotes adherence to host cells or tissues. In this work, we characterized the ability of Gallibacterium anatis F149T to express fimbriae that may be involved in mucosal attachment.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fimbriae-like structures could be observed on the surface of negatively stained G. anatis F149T, and these structures were further visualized after being released by physical shaking. When the fimbriae-like structures were separated by SDS-PAGE, the proteins comprising them were isolated and sized at 13 and 25 kDa. G. anatis F149T was able to adhere to chicken or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Adhesion could be completely inhibited by pretreatment of the bacterial cells with trypsin, whereas 25% inhibition was attained after pretreatment with an antiserum against the 13 kDa protein. We demonstrated by immuno-gold electron microscopy that the antibodies from the antiserum were specif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fimbria-like structures on G. anati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 anatis F149T expresses fimbriae that contribute to its adhesion to chicken or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and may be important for colonization 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 anatis ADHESION FIMBRIA PILI
下载PDF
蛋鸡群卡氏杆菌感染情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川庆 陈陆 +8 位作者 杨霞 皇甫和平 刘红英 彭志峰 郑鹿平 徐雪 刘惠敏 付仁一 郭轮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7-100,103,共5页
首次报道了我国鸡场中鸭卡氏杆菌的感染情况。利用流行病学、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血清学等方法研究表明,所调查的12个鸡场均有卡氏杆菌感染,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8.4%,发病期为26~101周龄,典型症状是产蛋下... 首次报道了我国鸡场中鸭卡氏杆菌的感染情况。利用流行病学、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血清学等方法研究表明,所调查的12个鸡场均有卡氏杆菌感染,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8.4%,发病期为26~101周龄,典型症状是产蛋下降,病鸡腹部下垂、着地,行走如企鹅状,触之有波动感。剖检变化主要为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囊肿。从病鸡的卵巢、输卵管、肝脏等分离的细菌经鉴定为鸭卡氏杆菌,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仅对头孢类、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高度敏感,而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同时也分离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结果提示:我国鸡群中的卡氏杆菌感染可能已相当普遍,有必要对其影响做出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杆菌 流行病学调查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45株鸡卡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5
3
作者 郑鹿平 杨霞 +7 位作者 陈陆 皇甫和平 刘慧敏 郭伦涛 徐雪 付仁一 王泽霖 王川庆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7-351,共5页
通过形态学检查、鉴别培养、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PCR鉴定和序列分析等方法,对101只鸡的10种组织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最终鉴定出45株鸡卡氏杆菌,其中43株分离自输卵管炎产蛋病鸡,2株分离自具有呼吸道病史的产蛋鸡,而从SPF... 通过形态学检查、鉴别培养、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PCR鉴定和序列分析等方法,对101只鸡的10种组织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最终鉴定出45株鸡卡氏杆菌,其中43株分离自输卵管炎产蛋病鸡,2株分离自具有呼吸道病史的产蛋鸡,而从SPF鸡、公鸡及马立克病患鸡体内未能分出卡氏杆菌;分离的卡氏杆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及磺胺类药物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卡氏杆菌与产蛋鸡的输卵管炎具有相关性,鸡卡氏杆菌的抗生素耐药现象较普遍,为预防该病原在我国的流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输卵管炎 卡氏杆菌 分离鉴定
原文传递
我国部分地区蛋鸡群鸭源鸡杆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珊 陈陆 +6 位作者 付仁一 杨霞 赵军 高冬生 李乔晶 姚惠霞 王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为了解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我国部分地区鸡群中的感染状况,本实验采用G.anatis微量凝集试验对我国河南、山东和山西等不同地区的1 314份鸡血清样品进行了G.anatis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G.anatis的感染率、感染品种... 为了解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我国部分地区鸡群中的感染状况,本实验采用G.anatis微量凝集试验对我国河南、山东和山西等不同地区的1 314份鸡血清样品进行了G.anatis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G.anatis的感染率、感染品种、日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河南、山东和山西等地鸡群均存在G.anatis感染,其中G.anatis血清Ⅰ型抗体阳性率为11.95%,G.anatis血清Ⅱ型抗体阳性率为23.29%,G.anatis血清Ⅳ型抗体阳性率为9.82%。不同省份的鸡群感染G.anatis的血清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河南、山东和山西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23.12%、25.27%和52.94%。对河南地区不同品种和日龄鸡的调查表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但血清阳性率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罗曼鸡的血清阳性率比海兰鸡高,开产前蛋鸡的血清阳性率低于开产后的血清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群 鸭源鸡杆菌 血清阳性率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鸭源鸡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秀平 郭占达 +7 位作者 陈陆 赵军 王新卫 常洪涛 刘红英 姚慧霞 王川庆 杨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83-1088,1168,共7页
采用体外定量法检测20株鸭源鸡杆菌的被膜形成能力,并对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1株鸭源鸡杆菌在不同环境(培养时间、培养基质、营养条件)下产生生物被膜(BF)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鸭源鸡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形成被膜的能力,其中... 采用体外定量法检测20株鸭源鸡杆菌的被膜形成能力,并对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1株鸭源鸡杆菌在不同环境(培养时间、培养基质、营养条件)下产生生物被膜(BF)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鸭源鸡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形成被膜的能力,其中3株被膜形成能力中等,2株形成能力较强;鸭源鸡杆菌在银染法、试管法和微量板定量检测法中形成BF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是24、60、24h。其生长周期为8h开始起始黏附、20h大量黏附阶段、24h时形成了完整的生物被膜、32h生物被膜老化散播,之后起始新一轮的被膜周期。葡萄糖、蔗糖及NaCl的加入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被膜的形成,且随着加入量增加NaCl对被膜形成抑制更显著,而低质量浓度的MgSO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BF的形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物被膜内鸭源鸡杆菌聚集成团状、相互黏连形成致密的三维立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生物被膜 影响因素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鸭源鸡杆菌整合子及其与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志锋 高冬生 +7 位作者 刘红英 杨霞 赵军 王新卫 李永涛 陈陆 常洪涛 王川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76-1681,共6页
为了解鸭源鸡杆菌的整合子及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运用PCR方法检测鸭源鸡杆菌分离株携带1、2、3类整合子的情况,采用K-B法测定61株鸭源鸡杆菌对13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并分析其整合子与耐药性的关联性。结果显示,所有参试菌株对克林霉素... 为了解鸭源鸡杆菌的整合子及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运用PCR方法检测鸭源鸡杆菌分离株携带1、2、3类整合子的情况,采用K-B法测定61株鸭源鸡杆菌对13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并分析其整合子与耐药性的关联性。结果显示,所有参试菌株对克林霉素、诺氟沙星、链霉素有耐药性的菌株比例均不低于88.52%(54/61)。19株鸭源鸡杆菌携带1类整合子,阳性率为31.15%,且此类菌株的耐药种数均≥3;在耐药种数≥5的菌株中,整合子阳性菌的比例(78.95%)显著高于整合子阴性菌的比例(28.57%,P<0.01)。本试验首次研究了鸭源鸡杆菌中整合子的分布情况。参试菌株仅携带1类整合子,且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1类整合子可能在鸭源鸡杆菌多重耐药性的形成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整合子 耐药性
下载PDF
1株鸭源鸡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7
作者 方翟 项玉 +5 位作者 谷长勤 胡薛英 李婷婷 胡志斌 邵华斌 程国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8,I0001,共5页
从湖北新洲某鸡场的10日龄患病蛋鸡的腺胃里分离并鉴定1株细菌,同时对病鸡腺胃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阴性菌,生化反应特性是对甘露醇、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蔗糖、α-葡萄糖、海藻糖、肌醇、山梨醇等反应阳性,对... 从湖北新洲某鸡场的10日龄患病蛋鸡的腺胃里分离并鉴定1株细菌,同时对病鸡腺胃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阴性菌,生化反应特性是对甘露醇、β-半乳糖苷酶、葡萄糖、蔗糖、α-葡萄糖、海藻糖、肌醇、山梨醇等反应阳性,对麦芽糖、吲哚、L-阿拉伯糖、D-阿拉伯糖、鼠李糖等反应阴性。通过16S rRNA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为鸭源鸡杆菌。病鸡腺胃增厚,黏膜面乳头明显,镜下黏膜上皮异常增生。分离菌的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多粘霉素E、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安普霉素等敏感,而对红霉素、链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等具有耐药,说明该株菌在鸡群中存在已久,产生了耐药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鸡输卵管囊肿病的病理学观察及相关病原的初步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慧敏 邝爱丽 +6 位作者 王川庆 陈陆 杨霞 皇甫和平 郑鹿平 徐雪 付仁一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126,130,共5页
为研究卡氏杆菌与鸡输卵管囊肿之间的关系,对42例自然发病鸡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取气管、肺脏、输卵管与卵巢组织块,经固定,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利用PCR方法对上述组织进行卡氏杆菌检测,并对其病原混合感染进行了初... 为研究卡氏杆菌与鸡输卵管囊肿之间的关系,对42例自然发病鸡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取气管、肺脏、输卵管与卵巢组织块,经固定,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利用PCR方法对上述组织进行卡氏杆菌检测,并对其病原混合感染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卡氏杆菌可以引起鸡呼吸道感染和生殖道损伤,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黏膜充血、肿胀,输卵管固有层腺体增多,卵巢中卵泡退化,呈空泡状;PCR方法对鸡群卡氏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4%,组织阳性检出率为5.4%,且在被检组织中卡氏杆菌很少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杆菌 输卵管囊肿 病理学 混合感染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毒支原体、鸭源鸡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病原学诊断 被引量:8
9
作者 杨鹏 陈静 +4 位作者 尹德晶 谢晓东 李乔斌 岳筠 程振涛 《贵州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确诊贵州省六盘水市某养殖场蛋鸡群发病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料进行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毒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核酸检测,以及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PCR试验扩增出大小为537 bp目的... 为确诊贵州省六盘水市某养殖场蛋鸡群发病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料进行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毒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核酸检测,以及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PCR试验扩增出大小为537 bp目的基因条带,鸡毒支原体PCR试验扩增出大小为636 bp目的基因条带,呈阳性;其余病毒核酸检测均呈阴性。(2)分离菌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呈白色半透明状、可溶血的小菌落,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鸭源鸡杆菌;对硫酸安普霉素、氟本尼考、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高度敏感,对硫酸粘菌素、盐酸多西环素、替米考星中度敏感,对酒石酸泰乐菌素低度敏感,对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阿莫西林耐药。结论:确诊病例为鸡毒支原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鸭源鸡杆菌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鸡毒支原体 鸭源鸡杆菌 病原检测 诊断
下载PDF
鸭源鸡杆菌gtxA突变株构建及其生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继洋 彭志锋 +5 位作者 刘盼盼 王坤芃 王川庆 陈陆 赵军 杨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20,共7页
为了了解毒素GtxA对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G.anatis)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利用自然转化和正向筛选法构建了1株G.anatis gtxA缺失突变株,初步探究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与亲本菌株比较,突变株溶血活性消失,菌落形态及生... 为了了解毒素GtxA对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G.anatis)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利用自然转化和正向筛选法构建了1株G.anatis gtxA缺失突变株,初步探究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与亲本菌株比较,突变株溶血活性消失,菌落形态及生长速率并未出现显著改变,其对小鼠的致病力下降。外毒素GtxA参与G.anatis致病过程并扮演一定角色;G.anatis gtxA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探究为更好的了解其致病机理和研发出更为高效安全疫苗建立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atis gtxA基因 突变株 致病性
原文传递
鸡卡氏杆菌的PCR检测及自然病例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慧敏 王川庆 +2 位作者 陈陆 杨霞 郑鹿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研究鸡卡氏杆菌引起输卵管囊肿的病理学变化,对9例自然感染病例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集气管、肺脏、输卵管和卵巢组织,从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卡氏杆菌属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卡氏杆菌目的基因;经PCR鉴定的卡氏... 为研究鸡卡氏杆菌引起输卵管囊肿的病理学变化,对9例自然感染病例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集气管、肺脏、输卵管和卵巢组织,从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卡氏杆菌属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卡氏杆菌目的基因;经PCR鉴定的卡氏杆菌阳性病料经甲醛固定,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呼吸道的病变主要在黏膜层,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内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输卵管主要表现在膨大和子宫的黏膜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黏膜上皮分泌细胞的细胞核破裂。输卵管的病变可作为该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指征之一,为阐明该病的输卵管特征性病理变化及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杆菌 输卵管囊肿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鸡杆菌河南分离株的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金来 杨猛 +5 位作者 陈陆 付仁一 杨霞 赵军 王川庆 王泽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4,共7页
【目的】确定鸡杆菌河南分离株的具体种属和进化地位。【方法】以9株鸡杆菌河南分离株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相关序列,针对鸡杆菌3个管家基因rpoB、infB和atpD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将9株鸡杆菌的3个管... 【目的】确定鸡杆菌河南分离株的具体种属和进化地位。【方法】以9株鸡杆菌河南分离株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相关序列,针对鸡杆菌3个管家基因rpoB、infB和atpD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将9株鸡杆菌的3个管家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的鸡杆菌属和巴氏杆菌科其他属相关参考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构建进化树。【结果】扩增出rpoBi、nfB和atpD3个管家基因部分序列,长度分别为566,531和1 441 bp,将测序结果登陆到GenBank。鸡杆菌分离株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8.3%~100%(rpoB)、90.5%~100%(infB)和98.3%~100%(atpD);分离株与国外鸭源鸡杆菌分离株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7.1%~98.5%(rpoB)8、5.2%~93.2%(infB)和98.3%~98.8%(atpD);分离株与国外鸡杆菌属其他种的同源性分别为84.3%~86.8%(rpoB),83.1%~86.7%(infB);鸡杆菌分离株与巴氏杆菌科其他代表属的同源性分别为77.4%~79.3%(rpoB)、78.2%~79.7%(infB)和83.5%~84.1%(atpD)。遗传进化分析显示,9株鸡杆菌河南分离株与鸭源鸡杆菌处于同一大分支之中。【结论】9株鸡杆菌河南分离株均为鸭源鸡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杆菌 管家基因 进化分析 进化树
下载PDF
郑州地区7株鸭源鸡杆菌的MALDI-TOFMS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青 史静柯 +6 位作者 王海花 皇甫和平 郭宏伟 孙彦婷 王宏魁 王武卿 高文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3-147,共5页
为了解郑州地区鸭源鸡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情况,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从郑州地区某鸡场分离的细菌中鉴定出7株鸭源鸡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 为了解郑州地区鸭源鸡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情况,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从郑州地区某鸡场分离的细菌中鉴定出7株鸭源鸡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平板上长成光滑、圆润、灰白色、半透明、边缘整齐且呈β-溶血的小菌落;L-阿拉伯醇、D-山梨醇、麦芽糖、海藻糖试验的鉴定结果表明,7株鸭源鸡杆菌可能属于不同的生物分型;整体上,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敏感,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克林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具有严重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MALDI-TOF MS鉴定 药敏试验 生物学特性 郑州地区
下载PDF
鸭源鸡杆菌对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秀平 卢彩景 +6 位作者 陈陆 李永涛 刘红英 彭志锋 敬文宪 杨霞 王川庆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33,239,共7页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对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分别以细菌黏附、侵袭试验及借助姬姆萨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2株不同来源的鸭源鸡杆菌对输卵管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特性。黏附计数表明鸭源鸡杆菌Yu-PDS-RZ-1-SLG能高水平黏附输卵管上皮细...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对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分别以细菌黏附、侵袭试验及借助姬姆萨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2株不同来源的鸭源鸡杆菌对输卵管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特性。黏附计数表明鸭源鸡杆菌Yu-PDS-RZ-1-SLG能高水平黏附输卵管上皮细胞,而菌株F149T对输卵管上皮细胞有较低的黏附。庆大霉素保护试验结果显示2株菌对输卵管上皮细胞均无可见侵袭力。姬姆萨染色及扫描电镜试验进一步证明输卵管上皮细胞表面有细菌黏附,而内部未见有侵袭的细菌,但Yu-PDS-RZ-1-SLG株接种细胞90min后,细胞逐渐破碎脱落,而菌株F149T则未见明显细胞损伤。菌株经胰蛋白酶处理后,细菌的黏附率显著降低,表明细菌的表面蛋白参与黏附。ELISA法检测鸭源鸡杆菌感染输卵管上皮细胞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组的IL-6、TNF-α、IFN-γ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Yu-PDS-RZ-1-SLG感染的细胞所分泌的各细胞因子均高于F149T,提示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改变局部的微环境,促进细菌在输卵管细胞表面增殖,是造成输卵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 黏附和侵袭 细胞毒性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鸭源鸡杆菌ompW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志锋 崔丹丹 +4 位作者 杨霞 敬文宪 王忠田 王坤芃 王川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06-1313,共8页
探索OmpW在鸭源鸡杆菌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运用M-IV培养基诱导鸭源鸡杆菌自然感受态细胞,用含有氯霉素抗性(Cmpr)筛选标记和同源臂的线性DNA打靶片段替换目的基因;以PCR、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阳性转化子ΔompW。通过微量稀释法... 探索OmpW在鸭源鸡杆菌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运用M-IV培养基诱导鸭源鸡杆菌自然感受态细胞,用含有氯霉素抗性(Cmpr)筛选标记和同源臂的线性DNA打靶片段替换目的基因;以PCR、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阳性转化子ΔompW。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对鸭源鸡杆菌亲本菌株RU和突变株ΔompW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鸭源鸡杆菌阳性转化子缺失了ompW,成功构建了ompW缺失突变菌株ΔompW;相对于RU,土霉素和四环素对ΔompW的MIC值分别降低到1/8(16/128,P<0.01)和1/32(4/128,P<0.01),其他药物的MIC值无明显变化。本研究首次利用自然转化法构建了鸭源鸡杆菌ompW缺失菌株ΔompW;OmpW在鸭源鸡杆菌抗四环素类药物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OmpW 突变菌株 抗菌药物 MIC
下载PDF
鸭源鸡杆菌致病力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秀平 陈陆 +6 位作者 赵军 王川庆 王新卫 常洪涛 刘红英 卢彩景 杨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0-1597,共8页
为探究鸭源鸡杆菌的致病力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的相关性,分别对20株鸭源鸡杆菌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测定和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有80%的菌株能引起小鼠死亡,出现肝脏、脾脏肿大和输卵管出血等病变,且... 为探究鸭源鸡杆菌的致病力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的相关性,分别对20株鸭源鸡杆菌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测定和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有80%的菌株能引起小鼠死亡,出现肝脏、脾脏肿大和输卵管出血等病变,且其中部分菌株(YZ-11-XZ、LH-BJT-11-SLG、Huang-1-SLG)导致迅速的高死亡,48h内死亡率100%;生物被膜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大部分鸭源鸡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形成被膜的能力,其中3株菌(SHANXY-1-GZ、Huang-1-SLG、ZZ-HL-1-SLG)具有中等被膜形成能力,2株菌(YZ-11-XZ、F149T)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除标准株F149T对多种抗生素都敏感外,其余菌株耐药率均在38.10%~76.19%之间不等。其中LH-BJT-6-XZQ株耐药率为80.95%,其次是XX-HJ-6-QG(76.19%)、ZZ-XC-7-QG(76.19%)、SX-YC-7-QG(71.42%)、ZZ-XY-1-QG(66.67%)、Huang-1-SLG(66.67%)、XX-HJ-6-SLG(61.90%)、ZZ-HL-1-SLG(61.90%)。分析发现,鸭源鸡杆菌对受试动物的致病力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耐药性之间缺乏明显的相关性,但具有生物被膜形成及耐药2种特性会增强鸭源鸡杆菌的耐药性和传播性,给动物的疾病控制造成更大的威胁。该研究为鸭源鸡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致病力 生物被膜 耐药性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河北省鸡群鸭源鸡杆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乔晶 张九州 +2 位作者 姬郭彪 韩庆安 王川庆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为了解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河北省鸡群中的感染状况,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对河北省10个不同地市的677份鸡血清样品进行了鸭源鸡杆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鸭源鸡杆菌的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不同地区鸡群均存在... 为了解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河北省鸡群中的感染状况,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对河北省10个不同地市的677份鸡血清样品进行了鸭源鸡杆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鸭源鸡杆菌的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不同地区鸡群均存在鸭源鸡杆菌感染,平均阳性率为48.60%,其中血清Ⅰ型抗体阳性率为29.54%,血清Ⅱ型抗体阳性率为29.69%,血清Ⅳ型抗体阳性率为22.16%。不同地市的鸡群血清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张家口和石家庄的鸭源鸡杆菌血清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2.73%和8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鸡群 鸭源鸡杆菌 流行病学调查 乳胶凝集试验 血清阳性率
下载PDF
豫陕两省14株鸡杆菌的gyrB、16S rRNA和rpoB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皇甫和平 杨霞 +6 位作者 赵军 王川庆 常洪涛 陈陆 王新卫 李乔晶 刘红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03-1110,共8页
分析河南、陕西分离的14株鸡杆菌(Gallibacterium)之间的进化关系,及gyrB基因序列比较在该菌进化分析中的作用。PCR扩增鸡杆菌分离株的gyrB、16SrRNA和rpoB3个看家基因,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将鸡杆菌分离株、国外参考株的3个看家基... 分析河南、陕西分离的14株鸡杆菌(Gallibacterium)之间的进化关系,及gyrB基因序列比较在该菌进化分析中的作用。PCR扩增鸡杆菌分离株的gyrB、16SrRNA和rpoB3个看家基因,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将鸡杆菌分离株、国外参考株的3个看家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用Phylip 3.67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14株鸡杆菌与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模式株间的相似性为96.3%~98.0%(gyrB)、97.7%~99.6%(16SrRNA)和97.7%~99.0%(rpoB);14株鸡杆菌与鸡杆菌复合群1(Gallibacterium genomosp.1)参考株间的相似性为88.8%~89.9%(gyrB)、96.2%~97.5%(16SrRNA)和92.6%~93.6%(rpoB)。基于3个看家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均显示14株鸡杆菌和鸭源鸡杆菌模式株形成单独的一个群。1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属于鸭源鸡杆菌种;在3个看家基因位点,鸡杆菌河南株与陕西株之间、鸡杆菌输卵管炎病鸡分离株与健康鸡分离株之间均无明显遗传上的差异;gyrB基因序列分析可用于鸡杆菌分离株的种类鉴定,且对14株鸡杆菌与复合群1参考株的区别能力优于另外2个看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杆菌 鸭源鸡杆菌 16S RRNA RPOB GYRB 进化分析
下载PDF
引起人工授精种鸡产蛋下降的鸭源鸡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玉杰 刘东 +11 位作者 孙宁 刘红祥 高天佐 郭玉广 于静 袁飞 宋姗姗 王玉超 钟声 马冬 张宇龙 杜元钊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04-1611,共8页
自2000年以来,我国不同地区经人工授精的蛋种鸡和肉种鸡在开产后出现产蛋下降的情况逐年增加。为确定引起该病的病原,本研究从山东、辽宁、河南地区的蛋种鸡和肉种鸡场采集发病样品66份,进行病毒和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 自2000年以来,我国不同地区经人工授精的蛋种鸡和肉种鸡在开产后出现产蛋下降的情况逐年增加。为确定引起该病的病原,本研究从山东、辽宁、河南地区的蛋种鸡和肉种鸡场采集发病样品66份,进行病毒和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均未发现疑似病毒和支原体,而鸭源鸡杆菌检出率高达100%。对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16S rRNA基因核苷酸高度同源,与已报道的鸭源鸡杆菌同源性达99.8%以上,处于同一遗传进化分支。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135日龄开产母鸡经生殖道2次接种鸭源鸡杆菌5 d后开始减料、产蛋下降,个别鸡精神沉郁,但无死亡现象,剖检主要表现为输卵管囊肿,卵泡破裂、变形以及肝脏黄色坏死,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由此确定,引起人工授精种鸡产蛋下降的病原为鸭源鸡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产蛋下降 鸭源鸡杆菌 分离鉴定
原文传递
新疆阿克苏地区鸭源鸡杆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20
作者 郝斌 张家浩 +6 位作者 黎双 李雪娇 陈鑫 刘淑华 梁樊鑫 侯梦哲 李莲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为确定引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某鸡场蛋鸡产蛋量下降和死亡的原因,本试验对采集自该鸡场病鸡的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从病鸡... 为确定引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某鸡场蛋鸡产蛋量下降和死亡的原因,本试验对采集自该鸡场病鸡的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从病鸡病料中分离获得1株革兰阴性杆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能分解乳糖和果糖等,过氧化氢酶、甘露醇和氧化酶等反应呈阳性;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分离菌株与鸭源鸡杆菌同源性>9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四环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等10种抗菌药耐药;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23周龄开产母鸡经生殖道接种分离菌株后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剖检主要表现为输卵管炎、卵泡充血和变形等生殖道病变,与自然发病鸡一致;同居雏鸡与人工感染雏鸡分别在同居第2天和人工感染后第4天,可从上颚裂中分离出鸭源鸡杆菌,注射高浓度分离菌株可致雏鸡死亡。结果表明,引起该鸡场蛋鸡产蛋量下降和死亡的病原为鸭源鸡杆菌。本试验结果为治疗和防控鸭源鸡杆菌提供借鉴,为鸭源鸡杆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分离与鉴定 16S rRNA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