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炸药基质含水量对其热分解的影响及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志钢 周易坤 王瑾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研究乳化炸药基质含水量对其热分解特性和化学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制备了含水量分别为3.46%和12.27%的乳化基质。用DSC-TG联用仪得到两试样在不同加热速率下的DSC、TG-DTG图谱。通过对比外推起始分解温度、组成及图谱,研究了水含量对其... 为研究乳化炸药基质含水量对其热分解特性和化学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制备了含水量分别为3.46%和12.27%的乳化基质。用DSC-TG联用仪得到两试样在不同加热速率下的DSC、TG-DTG图谱。通过对比外推起始分解温度、组成及图谱,研究了水含量对其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含水率多少,在被加热初期,基质失重缓慢平稳;失重的主要原因是失水,这些水主要是游离于基质中的水和被加热时少量乳化微粒破乳后释放的水;低含水量基质外推起始分解温度明显低于高含水量。分解开始后,含水量高的乳化炸药基质放热速度和失重速度更快。计算了两种乳化炸药的化学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乳化炸药基质 含水量 热分解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典型的发泡剂热分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琼 于涛 +1 位作者 郑鸿 吴其晔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研究了典型的放热型发泡剂AC (偶氮二甲酰胺)、吸热型发泡剂HYDROCEROLBIH (柠檬酸钠和NaHCO3 复合物) 和吸放热型发泡剂EXO-CEROL232(AC,NaHCO3, 柠檬酸复合物)分解热力学和动力学... 研究了典型的放热型发泡剂AC (偶氮二甲酰胺)、吸热型发泡剂HYDROCEROLBIH (柠檬酸钠和NaHCO3 复合物) 和吸放热型发泡剂EXO-CEROL232(AC,NaHCO3, 柠檬酸复合物)分解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动态分解温度、热效应和发泡助剂对分解热力学的影响,并用自行设计的发泡剂分解特性测量装置测定了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动力学, 详细比较了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剂 分解 动力学 热力学 高分子
下载PDF
用LF-NMR研究三苯基铋对BAMO-THF/TDI黏结剂体系的固化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贾林 谢五喜 +4 位作者 杜姣姣 张林军 张冬梅 王琼 顾妍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3,90,共6页
制备了4个BAMO-THF/TDI黏结剂体系(样品A、B、C、D),固化催化剂三苯基铋(TP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50%、1.00%、2.00%。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通过在线监测样品A、B、C、D中聚合物链上氢质子的横向弛豫时间T2,研究了... 制备了4个BAMO-THF/TDI黏结剂体系(样品A、B、C、D),固化催化剂三苯基铋(TP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50%、1.00%、2.00%。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通过在线监测样品A、B、C、D中聚合物链上氢质子的横向弛豫时间T2,研究了每个样品50、60、70、80℃时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T2与体系固化反应程度有相关性,可在线监测样品固化反应的全过程。样品的固化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二级动力学反应,第2、3阶段均为一级动力学反应,TPB含量一定、50-80℃时,反应速率常数k与固化温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第3阶段k对固化温度的变化更敏感。TPB质量分数在0.25%-2.00%、固化温度为50-80℃时,固化反应机理一致,没有改变交联网络,但TPB质量分数不小于1.00%或固化温度为80℃时样品中极易出现气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低场核磁共振 固化反应 BAMO-THF/TDI 固化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Molecular Dynamic Regulation of Na and Mg Ions on Lithium Carbonate Crystallisation in Salt Lakes
4
作者 MA Yanfang XIANG Shaoji +2 位作者 CUI Zhenhua LI Kanshe ZHANG Zhiho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
Lithium carbonate (Li_(2)CO_(3)) was synthesised by adding sodium (Na) and magnesium (Mg) ions into a lithium chloride solutio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followed by the addition of an appropriate sodium carbonate s... Lithium carbonate (Li_(2)CO_(3)) was synthesised by adding sodium (Na) and magnesium (Mg) ions into a lithium chloride solutio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followed by the addition of an appropriate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Then,the morphology,purity and particle size of Li_(2)CO_(3) crystals were investigated.The Na and Mg ions had negligible and remarkable effects,respectively,on the product purity;however they both greatly influenced its morphology.Their effects on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rates,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the diffusion behaviour of the synthesised Li_(2)CO_(3) were investigated via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s;the Na ions slowed down the crystal nucleation and growth rates,while the Mg ions accelerated them.Moreover,the Mg ions rendered the system short-range ordered and long-range disordered and also increase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Mg ion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urity and yield of Li_(2)C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MAGNESIUM PURITY particle siz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alytical kinetics
下载PDF
RDX热分解的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艳春 闫石 成一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技术对RDX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DX在熔融之后发生分解,可以确定RDX的产物有C、H2O、CH2O、N2O、CO、CO2、NO2,可能有CH4和NH3,而几乎没有NO。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技术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结... 采用TG-DSC-QMS-FTIR同步动力学技术对RDX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DX在熔融之后发生分解,可以确定RDX的产物有C、H2O、CH2O、N2O、CO、CO2、NO2,可能有CH4和NH3,而几乎没有NO。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技术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RDX的分解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连续步骤,第1步反应的活化能为235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22,反应级数为0.6,主要气体产物为CO2、NO2和CH2O;第2步反应的活化能为110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1.5,反应级数为1.7,主要的气体产物是N2O、H2O、CH4、NH3、C2O+/C3H+4、CN+/C2H3+、CHO+/C2H+;第3步反应的活化能为223kJ/mol,指前因子log(A/s-1)为20.9,反应级数为4,主要的产物是C和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TG DSC—QMS FTIR联用技术 RDX 热分解动力学 热分解机理
下载PDF
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均聚物的嵌段共聚物热分解机理及非等温裂解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宋秀铎 赵凤起 +3 位作者 王江宁 田军 张腊莹 甘孝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0-1326,共7页
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均聚物的嵌段共聚物(BAMO-AM-MO)是一种含能黏合剂,为了解其受热分解机理及分解动力学情况,采用DSC法、TG-DTG法、固相原位池-FTIR联用技术和DSC-TG-MS联用技术探讨了BAMO-AMMO的热分解... 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均聚物的嵌段共聚物(BAMO-AM-MO)是一种含能黏合剂,为了解其受热分解机理及分解动力学情况,采用DSC法、TG-DTG法、固相原位池-FTIR联用技术和DSC-TG-MS联用技术探讨了BAMO-AMMO的热分解过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BAMO-AMMO受热分解主阶段为叠氮基团分解,释放出N2,裂解过程中形成亚胺中间体,并放出大量的热,放热量为1 663 J/g.同时,由于叠氮基团分解引起其他基团的重排,而引起共聚物的深度分解。采用程序升温(升温速率为2.5、5、10、20℃/min)的DSC数据,根据非等温动力学方程Kissinger法、Ozawa法和Coats-Redfern法计算了BAMO-AMMO受热分解主阶段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参数。获得BAMO-AMMO分解主阶段的表观活化能为164.2 kJ/mol,指前因子为1014.14 s-1.计算结果表明,BAMO-AMMO受热分解具有局部化学反应特征,其分解动力学服从Avrami-Erofeyev成核与生长(n=1.5)过程。受热分解非等温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dα/dt=2.071×1014 exp(-1.975×104/T)(1-α)[-ln(1-α)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热分析 3 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均聚物的嵌段共聚物 分解机理 非等温动力学 DSC
下载PDF
Analytical Description for Solid-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Kinetics:Extended Works from a Modular Model, a Review 被引量:1
7
作者 Feng Liu Kai Huang +2 位作者 Yi-Hui Jiang Shao-Jie Song Bin G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7-120,共24页
Solid-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djust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us tuning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 general modular, analytical model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kinetic... Solid-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djust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us tuning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 general modular, analytical model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kinetics of solid-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involving nucleation, growth and impingement; the basic conception for iso-kinetics which constitutes a physical foundation for the kinetic models or recipes can be extended by the analytical model. Applying the model, the evolution of kinetic parameters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enormous amorphous alloy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kinetic model, recently, the recipes and the model fitting procedures were extended, with more factors (e.g., anisotropic growth, soft impingement, and thermodynamic driving forc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modified model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analytical model suggests that it is a general, flexible and open kinetic model for describing the solid-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kin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transformation Nucleation Growth kinetics analytical model
原文传递
对—叔丁基杯[6]热力学及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小安 陈栋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0-74,共5页
用热重TG和DSC对对—叔丁基杯 [6]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用“DSC—TG”结合法推断出了对—叔丁基杯 [6]热分解的可能过程 ,求出了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及热分析动力学参数 ;其热分解的过程为四号机理函数 ,为球型三维扩散过程。其... 用热重TG和DSC对对—叔丁基杯 [6]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用“DSC—TG”结合法推断出了对—叔丁基杯 [6]热分解的可能过程 ,求出了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及热分析动力学参数 ;其热分解的过程为四号机理函数 ,为球型三维扩散过程。其动力学方程为 :f (a) =3 / 2 [( 1-a) 13-1] ,活化能为 168 7KJ mol- 1 ,指前因子为 8 5 4× 10 37S-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 热分析动力学 TG DSC
下载PDF
1,3—二缩水甘油基—对叔丁基杯[4]的热力学与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蔡凤峻 谢启明 +2 位作者 胡小安 余建中 杨申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7-51,共5页
用热重TG和DSC对—叔丁基杯[6]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用“DSC—TG”结合法推断出了对—叔丁基杯[6]热分解的可能过程,求出了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及热分析动力学参数;其最概然机理函数为21号,为一级反应过程。表观活化能为101.79 KJ... 用热重TG和DSC对—叔丁基杯[6]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用“DSC—TG”结合法推断出了对—叔丁基杯[6]热分解的可能过程,求出了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及热分析动力学参数;其最概然机理函数为21号,为一级反应过程。表观活化能为101.79 KJ.mol-1,指前因子的对数为51.64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 热分析动力学 TG DSC
下载PDF
抚顺油页岩及其残渣的热解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薛向欣 李勇 冯宗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47-1449,1454,共4页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抚顺油页岩及其残渣的热解性质与热解动力学.结果显示,油页岩和油页岩渣的热解反应为两个过程:在常温~200℃,主要是水分的挥发,油页岩及其残渣中水的挥发量分别为2.446%和3.202%;在200~600℃,主要是固定碳的热解,失...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抚顺油页岩及其残渣的热解性质与热解动力学.结果显示,油页岩和油页岩渣的热解反应为两个过程:在常温~200℃,主要是水分的挥发,油页岩及其残渣中水的挥发量分别为2.446%和3.202%;在200~600℃,主要是固定碳的热解,失重率分别为16.048%和6.524%.采用Coats-Redfern方法得到了热解反应两个部分的动力学常数,抚顺油页岩的活化能分别为51.84和28.14 kJ/mol,频率因子分别为62.35和0.003 25 min-1;抚顺油页岩渣的活化能分别为36.62和55.05 kJ/mol,频率因子分别为0.009 76和0.341 min-1.另外油页岩渣中还有6.524%的有机物可进一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油页岩残渣 热重分析 热解性能 热解动力学
下载PDF
犁体耕作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新民 《安徽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97-106,共10页
本文在总结二十世纪以来各国科学家研究犁面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运动学理论,按照耕作和农艺要求提出了犁面数学方程;利用土壤力学和分析动力学原理,提出了犁耕过程的力学模型。数学、力学模型全面揭示了犁耕过程的力学形态,彻底暴露了耕... 本文在总结二十世纪以来各国科学家研究犁面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运动学理论,按照耕作和农艺要求提出了犁面数学方程;利用土壤力学和分析动力学原理,提出了犁耕过程的力学模型。数学、力学模型全面揭示了犁耕过程的力学形态,彻底暴露了耕作力与犁面形状、耕作工况和土壤性质的函数关系。把数学模型输入电子计算机,不加任何修正系数,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值相当吻合,特别是R_y/R_x、R_z/R_x的比值与测试值一致。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各种工况、各种类型犁体的耕作阻力值,其真实地反映了犁耕的力学过程。数学模型的提出,为犁面优化设计打下了基础,将把犁面设计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犁体 耕作 动力学 土壤力学
下载PDF
农药含钾废渣的热解动力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廖辉伟 姜珊 +3 位作者 贾金等 张敏 潘雅妹 周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8-482,共5页
通过XRF和XRD两种测试方法对农药含钾废渣的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废渣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钾,具有很大的资源化价值.采用热重分析法,在5、10、15、20 K.min-1线性升温速率下,研究了农药含钾废渣在空气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及热解动力学.以... 通过XRF和XRD两种测试方法对农药含钾废渣的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废渣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钾,具有很大的资源化价值.采用热重分析法,在5、10、15、20 K.min-1线性升温速率下,研究了农药含钾废渣在空气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及热解动力学.以期为农药含钾废渣的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废渣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失重率分别为4.62%、7.69%和2.55%;且3个阶段的活化能E分别为83.53、128.48和138.17 kJ.mol-1,指前因子A分别为4.79×107、2.34×1010和6.46×107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含钾废渣 热重分析 热解特性 热解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