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莫西林颗粒的工艺改进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柳花 《上海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470-472,共3页
目的:提高阿莫西林颗粒的质量稳定性,并符合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102)-2002]规定。方法:以阿莫西林颗粒的含量、粒度、pH值为指标,对色糖颗粒经打粉后与原料药制备湿颗粒的工艺进行粘合剂和pH值调节剂调整。结果:新工艺制备的阿... 目的:提高阿莫西林颗粒的质量稳定性,并符合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102)-2002]规定。方法:以阿莫西林颗粒的含量、粒度、pH值为指标,对色糖颗粒经打粉后与原料药制备湿颗粒的工艺进行粘合剂和pH值调节剂调整。结果:新工艺制备的阿莫西林颗粒的含量、粒度、pH值均符合上述国家药品标准。结论:优化后的新工艺可行并可应用于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颗粒 工艺改进 含量 粒度 PH值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秀清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关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系统,对其参数测量以及检验,并观察以及分析检验结果,并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阿莫西林含量中的可行性实施有效验证。结果:在0.48mg/mL~44mg/mL范围内... 目的:关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系统,对其参数测量以及检验,并观察以及分析检验结果,并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阿莫西林含量中的可行性实施有效验证。结果:在0.48mg/mL~44mg/mL范围内,阿莫西林浓度、峰面积两者有一定相关性。检验结果还可看出,本研究药物以及阿莫西林身的回收率各为在87.2%与98.1%之间、100.24%。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各项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可使得阿莫西林回收率达到100.24%,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阿莫西林含量
下载PDF
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3
作者 王淑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2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构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系统,设置参数,检测药物中阿莫西林的含量。观察分析检测结果,验证检测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可行性.结果本次研究显示,药物中阿莫西林... 目的探究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构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系统,设置参数,检测药物中阿莫西林的含量。观察分析检测结果,验证检测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可行性.结果本次研究显示,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提取回收率大约88.3%-98.6%,阿莫西林的线性范围为0.48-1.44mg/mL.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阿莫西林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菌
原文传递
荧光探针法检测血清中阿莫西林含量
4
作者 程定玺 杨璐 梁宇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3,共4页
建立了水溶性荧光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测定阿莫西林含量的荧光探针法。在pH 8.60的Sфrensen缓冲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与水溶性荧光素(SF)发生荧光减弱反应,加入阿莫西林后,体系荧光强度增强,且加入量与增强程度呈良... 建立了水溶性荧光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测定阿莫西林含量的荧光探针法。在pH 8.60的Sфrensen缓冲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与水溶性荧光素(SF)发生荧光减弱反应,加入阿莫西林后,体系荧光强度增强,且加入量与增强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在优化的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06~0.72 mg/L,检出限为0.0018 mg/L。检测阿莫西林在动物血清中的含量,回收率为98.4%~100.8%,相对标准偏差在1.6%~3.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荧光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阿莫西林含量 荧光
原文传递
阿莫西林胶囊含量测定时溶解的讨论
5
作者 姜登军 刘融融 《北方药学》 2014年第11期16-17,共2页
目的:阿莫西林胶囊收载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第403页。在其检验标准中要求对阿莫西林的含量进行测定,笔者在实验中发现溶解的溶剂量不同,对结果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出现误判。笔者对几种溶解的溶剂量进行了实验,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 阿莫西林胶囊 含量测定 溶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