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汉学家傅恩的《花间集》英译与传播 被引量:2
1
作者 葛文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7-131,共5页
《花间集》是中国词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集。在西方世界,首先对《花间集》(Among the Flowers:the Hua-chien Chi)进行全本英译尝试的是美国汉学家傅恩。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花间集》全译本。美国汉学家傅恩的深厚汉学学术背景直接... 《花间集》是中国词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集。在西方世界,首先对《花间集》(Among the Flowers:the Hua-chien Chi)进行全本英译尝试的是美国汉学家傅恩。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花间集》全译本。美国汉学家傅恩的深厚汉学学术背景直接体现在译本的体例之中。她的翻译策略以传递词体特征为指归,以中国文化的传译为目的。30余年来,傅恩《花间集》译本流传至全球四大洲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经典译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恩 《花间集》 英译 传播
下载PDF
论花间词中的“爱情鸟”符号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亚萍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9-55,共7页
“鸟”是花间词人书写爱情的象征符号。花间词中密集运用了“爱情鸟”的符号群,如黄莺、鸳鸯、凤凰(鸾)、㶉鶒、鹧鸪等。其中,黄莺、鸳鸯、凤凰(鸾)、燕、雁、翡翠、鹊、青鸟是花间词人从历史上承继的传统“爱情鸟”符号;㶉鶒、鹧鸪、子... “鸟”是花间词人书写爱情的象征符号。花间词中密集运用了“爱情鸟”的符号群,如黄莺、鸳鸯、凤凰(鸾)、㶉鶒、鹧鸪等。其中,黄莺、鸳鸯、凤凰(鸾)、燕、雁、翡翠、鹊、青鸟是花间词人从历史上承继的传统“爱情鸟”符号;㶉鶒、鹧鸪、子规、鹦鹉是花间词人开拓的“爱情鸟”的新品类。花间词对“爱情鸟”的书写十分细腻,可以分出“信使鸟”“失意鸟”“红娘鸟”“悲情鸟”和“求偶鸟”等。爱情鸟符号的广泛使用,为读者带来了属于“花间本色”的体验、阐释和联想,是花间词呈现婉丽绮靡、深美闳约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 爱情鸟 匹鸟
下载PDF
“画屏金鹧鸪”与“弦上黄莺语”新解——《花间集》温、韦词风的叙事学分析
3
作者 符继成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近年兴起的“诗歌叙事学”主张将叙事学的方法全面应用于抒情性文本的研究,这为我们鉴赏与批评以抒情为主的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新的路径。《花间集》作为唐五代经典词集,在此类研究中具有典范意义,而温庭筠与韦庄又可为《花间集》词人... 近年兴起的“诗歌叙事学”主张将叙事学的方法全面应用于抒情性文本的研究,这为我们鉴赏与批评以抒情为主的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新的路径。《花间集》作为唐五代经典词集,在此类研究中具有典范意义,而温庭筠与韦庄又可为《花间集》词人的代表。温、韦的词风特点被王国维分别喻为“画屏金鹧鸪”和“弦上黄莺语”,意为一者华美如画但不够鲜活,一者自然流丽如弦上莺啼。用叙事学理论分析两人的代表作《菩萨蛮》词,可知其词风差异的原因在于:温词的文本构成方式以隐喻为主,首与首、句与句以及句子成分之间往往具有相似性,通过各种精美意象努力拓展想象的空间,具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色彩;韦词则多用转喻,真挚自然地进行叙述与抒情,类似叙事文本中的现实主义作品。温词的抒情主体多处于文本所构建的情境之外,多采用非聚焦或外聚焦视角;韦词的抒情主体都在文本情境之内,具有较强的“自我自反性”,多采用内聚集视角。温词“错时”现象较为明显,叙述的速度较慢,地理空间深隐狭小,意象空间密集并置;韦词以顺叙为主,叙述的速度较快,地理空间明朗开阔,意象空间较少且处于情感抒写进程之中。这些因素导致了温词如“画屏金鹧鸪”、韦词如“弦上黄莺语”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温庭筠 韦庄 词风 叙事学
下载PDF
美国汉学家傅恩英译《花间集》的“词体”再现——俄国形式主义的视角
4
作者 任庆亮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8-71,83,共5页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形式高于内容,形式是使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体裁作品的决定性因素。但形式主义者对形式的重视与"重内容轻形式"的传统文学观念相异,同时也很难在翻译界获得认同。以美国汉学家傅恩《花间集》译本为例,探讨俄...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形式高于内容,形式是使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体裁作品的决定性因素。但形式主义者对形式的重视与"重内容轻形式"的传统文学观念相异,同时也很难在翻译界获得认同。以美国汉学家傅恩《花间集》译本为例,探讨俄国形式主义形式观给词体翻译带来的积极意义,能够拓宽翻译研究的思路,并给中国的古词英译带来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恩 《花间集》 英译 形式
下载PDF
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文本诠释——以傅恩的《花间集》英译本为例
5
作者 高晓鹏 彭壹峰 《嘉兴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5-100,共6页
后现代阐释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得翻译研究注重译者翻译的过程。乔治·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学为解读译者的翻译过程提供了依据。通过该理论分析傅恩的《花间集》英译本,展示译者在文本译介过程中如何通过信赖、侵入、吸... 后现代阐释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得翻译研究注重译者翻译的过程。乔治·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学为解读译者的翻译过程提供了依据。通过该理论分析傅恩的《花间集》英译本,展示译者在文本译介过程中如何通过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步骤在目的语中再现词的结构形式与内容,为后续译者的诗词翻译提供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乔治·斯坦纳 傅恩 《花间集》
下载PDF
质艳清音:欧阳炯词的艺术风格
6
作者 黄坤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0-84,共5页
欧阳炯是唐五代著名词人,他的《花间集序》是第一篇论词专著。欧阳炯摆脱俗曲,提出雅化词体的主张,又认为词应重视性情,减少传统诗教理论的束缚。他的词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唤醒了个人的心灵律动,享受生命,《花间集》也开拓了新一... 欧阳炯是唐五代著名词人,他的《花间集序》是第一篇论词专著。欧阳炯摆脱俗曲,提出雅化词体的主张,又认为词应重视性情,减少传统诗教理论的束缚。他的词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唤醒了个人的心灵律动,享受生命,《花间集》也开拓了新一代的歌词体制。欧阳炯存词四十七阕,擅长描写各种悲欢离合的场景,特别是盛大欢乐的场面及城市的繁华景象,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开拓主题,表现出丰富的题材。其词亦呈现多样的风格,他吸收了温庭筠词的浓艳,韦庄词的明艳,从而发展出个人特有的质艳风格,足以突破温、韦的樊篱,显出写实的力度。此外欧阳炯词又多写南国风光,充满清新的气息,洋溢着一片山水清音,别开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炯 《花间集》 艳词 质艳 诗教
下载PDF
李之仪词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安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1-75,共5页
词论发展至北宋后期 ,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个时期词学论坛上的重要议题是关于词的本质特征及本色论的讨论。李之仪以其独立思考与积极开拓的精神 ,表明了自己的词学思想 ,即 :以花间为宗的词体特征论、铺叙展衍 ,备足无余和“语尽而意不... 词论发展至北宋后期 ,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个时期词学论坛上的重要议题是关于词的本质特征及本色论的讨论。李之仪以其独立思考与积极开拓的精神 ,表明了自己的词学思想 ,即 :以花间为宗的词体特征论、铺叙展衍 ,备足无余和“语尽而意不尽 ,意尽而情不尽”的审美理想、才情并重的创作本体论。他的词学思想具有历史进化的意识 ,形成一种具有一定张力的动态性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之仪 词学思想 才情并重 审美理想 北宋 创作本体论 本色论
下载PDF
论孙光宪词的时空意识
8
作者 杨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孙光宪的词风气骨甚遒、清刚朗丽,有别于花间词,其风格的形成可从时空意识的视点解读。孙词的空间意识表现为善于选取开阔的空间意象,充分利用门、窗和镜子、梦境等意象扩放空间,其时间意识有特色地表现为个体对时间的敏感、对历史的感... 孙光宪的词风气骨甚遒、清刚朗丽,有别于花间词,其风格的形成可从时空意识的视点解读。孙词的空间意识表现为善于选取开阔的空间意象,充分利用门、窗和镜子、梦境等意象扩放空间,其时间意识有特色地表现为个体对时间的敏感、对历史的感悟,并且不时流露出时空合一的宇宙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光宪 时空意识 花间词
下载PDF
晚清“花间传统”的重建与令词的隐喻书写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文仪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90,共11页
晚清词人由于建构词学统序的尊体需要,推尊《花间》的词体品性,将《花间》直接上接《诗》《骚》,以“风骚之旨”对《花间集》进行有意的误读,重新论证花间风格的雅洁沉郁,从而使得温、韦等词人创造的“花间抒情范式”重建为晚清词学话... 晚清词人由于建构词学统序的尊体需要,推尊《花间》的词体品性,将《花间》直接上接《诗》《骚》,以“风骚之旨”对《花间集》进行有意的误读,重新论证花间风格的雅洁沉郁,从而使得温、韦等词人创造的“花间抒情范式”重建为晚清词学话语下的“花间寄托传统”。在经典的选择上,晚清词坛标举更具有阐释潜能的温庭筠词为经典。晚清词坛“花间传统”的重建策略为令词的隐喻书写提供了理论指导。在词论与世变的双重影响下,晚清出现了大量符合比兴寄托要求的令词写作,并形成了新的政治隐喻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传统 误读 温庭筠 常州词派 隐喻书写
原文传递
论萧观音《回心院》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士岚 《职大学报》 2015年第5期54-57,共4页
萧观音《回心院》十首呈现出将花间意象进行模糊化处理与情感直接表现;将北方民歌形式与表达方式直接运用与典雅化;体现作者本人的真情实感等特点,表现出作者创作中求"真"的艺术特征。这些特点也突显着辽代文学在与唐宋文学... 萧观音《回心院》十首呈现出将花间意象进行模糊化处理与情感直接表现;将北方民歌形式与表达方式直接运用与典雅化;体现作者本人的真情实感等特点,表现出作者创作中求"真"的艺术特征。这些特点也突显着辽代文学在与唐宋文学联系中的率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意象 北朝民歌 求真
下载PDF
论花间与苏辛对文廷式词学思想之影响——文廷式词学渊源探论之一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有富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42-45,共4页
文廷式词风学步苏辛,追模花间,词论观戛戛独造,不主故常,在常州词派影响的晚清词坛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创作实践和词学思想特色的形成是其性情才力过人,学识修养深厚,能转益多师而又不拘一格、自辟蹊径的结果。其词作能远绍花间... 文廷式词风学步苏辛,追模花间,词论观戛戛独造,不主故常,在常州词派影响的晚清词坛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创作实践和词学思想特色的形成是其性情才力过人,学识修养深厚,能转益多师而又不拘一格、自辟蹊径的结果。其词作能远绍花间、东坡及稼轩,受其影响,确实具有花间与苏辛之神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廷式 词学 花间 苏辛
下载PDF
照花前后镜——温庭筠、韦庄的女性描摹方式之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宋燕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1期73-74,共2页
温庭筠、韦庄是《花间集》中最著名的两位词人,他们都有大量女性题材的作品,但是两人在女性描摹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具体作品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考察。
关键词 温庭筠 韦庄 女性 花间集
下载PDF
副文本视角下《花间集》英译本探析
13
作者 马敖 《现代英语》 202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后蜀时期(934~966年)编成的《花间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集。1982年,美国汉学家傅恩(Lois Fusek)首次将其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出版,2012年,我国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宏大工程“大中华文库”将其收录,再次出版。对《花间集》的研究历... 后蜀时期(934~966年)编成的《花间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集。1982年,美国汉学家傅恩(Lois Fusek)首次将其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出版,2012年,我国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宏大工程“大中华文库”将其收录,再次出版。对《花间集》的研究历来层出不穷,然而其英译本出版40年来,相关研究数量极少。文章从副文本的角度对《花间集》英译本进行解读,总结了在翻译副文本中体现出来的译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为汉语古诗词英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英译本 副文本
原文传递
论花间词人的地理分布及成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丹妮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20-126,共7页
《花间集》共选十八位作家的词作,这十八人的地理分布具有鲜明的巴蜀特色。这种地域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地理原因。蜀地据险而安的地理形势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移民”词人,并培养大批本土词人。二是人文地理原... 《花间集》共选十八位作家的词作,这十八人的地理分布具有鲜明的巴蜀特色。这种地域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地理原因。蜀地据险而安的地理形势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移民”词人,并培养大批本土词人。二是人文地理原因。两蜀经济繁荣,具有发达的文化教育传统,且拥有丰沃的艺术土壤,尤其是高超的乐舞水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融合,共同形成了花间词人分布的巴蜀地域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人 地理分布 巴蜀
下载PDF
花间词的韵系结构
15
作者 谭慧 《励耘语言学刊》 2007年第2期279-287,共9页
《花间集》词的用韵情况,通过归纳系联分为25个韵部,本文探讨各韵部之间的相邻远近和种种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韵部系统,即韵系结构。
关键词 《花间集》 韵部 韵系结构
下载PDF
从《花间集》和《绝妙好词》看闺情词的流变
16
作者 邱秀花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75-79,共5页
闺情类题材是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学者在研究此类题材时未能将其做一个严格的界定。根据文献中有关"闺情"的记载,在厘清"闺情词"的范畴基础上对比《花间集》与《绝妙好词》两本词集中的闺情词,可以大致... 闺情类题材是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学者在研究此类题材时未能将其做一个严格的界定。根据文献中有关"闺情"的记载,在厘清"闺情词"的范畴基础上对比《花间集》与《绝妙好词》两本词集中的闺情词,可以大致勾勒闺情词由晚唐五代发展至南宋末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闺情词境逐渐拓宽;二是辞藻由浓丽逐渐转为清淡;三是词格由"俗"逐渐变"雅"。而靖康之难、歌妓与文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南宋词坛的"复雅"倾向是造成以上三个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绝妙好词》 闺情词 流变
下载PDF
略论花间词的情绪记忆
17
作者 黄学敏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10,共5页
花间词多以描写抒情主人公的情绪记忆来展开故事及抒发情感,其叙写基本沿用"触发—回忆—比照—感叹"这一范型来展示情绪记忆的生发与完成,极具情节动感与情思美感。情绪记忆促进花间词幽微要眇的美感特质形成,也是构成花间... 花间词多以描写抒情主人公的情绪记忆来展开故事及抒发情感,其叙写基本沿用"触发—回忆—比照—感叹"这一范型来展示情绪记忆的生发与完成,极具情节动感与情思美感。情绪记忆促进花间词幽微要眇的美感特质形成,也是构成花间词深沉多义的审美风貌之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情绪记忆 叙写范型 美学意蕴
下载PDF
《花间集》的现代审美症候与福瑟克的对等译介诗学
18
作者 涂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42,共12页
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传播过程中,美国汉学家罗伊斯·福瑟克译介的《花间集》具有不可忽视的阐释价值和诗学启示。就阐释角度而言,福瑟克从普遍审美意识和现代性理念出发,对中国花间词予以现代性体验和创造性阐释,认为它具有现实超越... 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传播过程中,美国汉学家罗伊斯·福瑟克译介的《花间集》具有不可忽视的阐释价值和诗学启示。就阐释角度而言,福瑟克从普遍审美意识和现代性理念出发,对中国花间词予以现代性体验和创造性阐释,认为它具有现实超越性、文本自律性、人工技艺性、创造想象力、主题多义性等特点,契合并遥指19世纪晚近西方兴起的现代审美症候。就译介诗学而言,福瑟克从跨语际译介和跨文化诗学出发,重视词作的结构布局与意象安排,关注词体形式的诗学维度及其与主题的关联,以“结构对等翻译法”赋予译文结构形式以审美意义和诗学价值。《花间集》的现代审美症候与福瑟克的对等译介诗学密切关联,呈现出既彼此呼应又相互彰显的张力关系。它植根于西方主体性与现代价值观的“自我想象”与“中国想象”,是现代性价值与民族性诉求之间互动的变异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斯·福瑟克 《花间集》 现代审美症候 结构对等翻译 译介诗学
下载PDF
论《花间集》的用词特征
19
作者 陈显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作为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的《花间集》,以其香软婉约的风格卓然立于我国词坛。其之所以形成这种风格,与花间诸贤们在词作创作时的用词习惯息息相关。他们的用词具有如下特征:大量使用极富质感和色彩感的词语;大量使用叠词、连绵词;大量... 作为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的《花间集》,以其香软婉约的风格卓然立于我国词坛。其之所以形成这种风格,与花间诸贤们在词作创作时的用词习惯息息相关。他们的用词具有如下特征:大量使用极富质感和色彩感的词语;大量使用叠词、连绵词;大量使用与感官有关的词;大量使用与"双、对"有关的量词。这些用词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花间词的风格、情感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用词特征 效果
下载PDF
《花间集》道教书写论微
20
作者 李博昊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101,158,共8页
巴蜀地区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唐末五代之时,巴蜀高道辈出,他们与王室有着很紧密的关系,蜀中道教在其推动下蓬勃发展,文学创作也带有明显的道教因子。编纂于后蜀广政三年前后的《花间集》,既要契合后蜀后主孟昶高雅的文化品位,也为大... 巴蜀地区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唐末五代之时,巴蜀高道辈出,他们与王室有着很紧密的关系,蜀中道教在其推动下蓬勃发展,文学创作也带有明显的道教因子。编纂于后蜀广政三年前后的《花间集》,既要契合后蜀后主孟昶高雅的文化品位,也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合乐可歌的范本,含有道教情韵的作品受到编者的重点关注,所以该书收录了诸多与道教典故相关的词调,如《女冠子》《巫山一段云》《临江仙》《河渎神》《天仙子》等,同时,也选择了许多使用道教意象的词作,以表达咏史、求仙、及第的主题,有着可供各阶层欣赏的道教风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巴蜀 五代 道教 孟昶 杜光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