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氨基酸肥料对辣椒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袁祖华 丁茁荑 邓国强 《辣椒杂志》 2006年第4期32-33,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氨基酸肥料可以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大幅度提高辣椒的产量,增加果长、果重、维生素C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辣椒叶面喷施氨基酸肥料浓度以800~1000倍为宜。
关键词 辣椒 氨基酸肥料 经济性状
下载PDF
氨基酸螯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成会 贾久满 朱莲英 《中国奶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7,共2页
用氨基酸螯合物代替奶牛日粮中的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剂以研究氨基酸螯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物对提高产奶量,改善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试验期末,试验组奶牛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10.34%(P<0.05),乳蛋白含量提... 用氨基酸螯合物代替奶牛日粮中的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剂以研究氨基酸螯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物对提高产奶量,改善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试验期末,试验组奶牛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10.34%(P<0.05),乳蛋白含量提高3.4%(P<0.05),奶料比、乳脂率和乳非脂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螯合物 奶牛 生产性能 产奶量 奶品质
下载PDF
氨基酸肥料在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连秋 杨玉岭 +1 位作者 朱哲 张敬敏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6期48-49,55,共3页
介绍了氨基酸肥料的生产来源,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应与无机氮肥配施,应根据作物类型选择浓度,对不同作物的品质影响不一。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合理施用氨基酸肥料,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氨基酸肥料 生产来源 应用 前景
下载PDF
不同蛋白水平与氨基酸模式对60~75周龄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万领 李晓丽 +5 位作者 丁轲 李旺 李元晓 任振东 张金汉 王军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7-43,共7页
为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和氨基酸模式对60~75周龄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选取240只体重相近的59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设计3个粗蛋白水平(14.13%、13.62%和13.12%)和6个氨基酸... 为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和氨基酸模式对60~75周龄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选取240只体重相近的59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设计3个粗蛋白水平(14.13%、13.62%和13.12%)和6个氨基酸模式,其中氨基酸模式1(对照组,参照该品种2015年饲养标准配制)和模式2蛋白水平为14.13%,模式3和模式4蛋白水平为13.62%,模式5和模式6蛋白水平为13.12%,试验期为60~75周龄。结果表明:粗蛋白水平对平均蛋重和蛋白高度影响显著(P<0.05),对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氨基酸模式对产蛋率、料蛋比和平均蛋重影响显著(P<0.05),对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对粗蛋白、粗脂肪、丝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日粮粗蛋白水平从14.13%降至13.12%,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物质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调整氨基酸数量和比例关系可对上述指标有改善作用,其中氨基酸模式4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模式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营养物质利用率
下载PDF
氨基酸生产和海洋生物的氨基酸资源开发 被引量:8
5
作者 彭珍荣 刘爱福 唐兵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1998年第4期55-58,共4页
氨基酸在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和广泛的用途,世界上氨基酸总需求量以5~10%递增,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生物资源提取、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综合法是生产氨基酸的4种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为生物合成和综合法,特别是... 氨基酸在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和广泛的用途,世界上氨基酸总需求量以5~10%递增,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生物资源提取、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综合法是生产氨基酸的4种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为生物合成和综合法,特别是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氨基酸生产。另外,氨基酸生产领域另一个新的倾向是海洋生物氨基酸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尤其是海洋生物所产生的特殊氨基酸、肽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同时,综合利用海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来生产氨基酸也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生产 海洋生物
下载PDF
氨基酸微肥的生产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邵建华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8-21,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生产工艺的研究和进展情况以及降本增效的综合利用措施 ,对土壤补充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和方法作了阐述。使用结果表明 :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稀土元素螯合物具有用量少、成本低、回报率高的特点 ,不... 介绍了国内外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生产工艺的研究和进展情况以及降本增效的综合利用措施 ,对土壤补充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和方法作了阐述。使用结果表明 :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稀土元素螯合物具有用量少、成本低、回报率高的特点 ,不但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改善品质 ,还能有效地起到灭菌、杀虫、除草、降低农药残留量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氨基酸 微量元素 螯合物 蛋白 化肥
下载PDF
毛发水解氨基酸的分离与综合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韩国防 安原初 +2 位作者 韩虹 皮运清 尚雪岭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9期496-498,504,共4页
研究了角蛋白的水解原理 ,介绍了毛发水解氨基酸的分离方法 ,提出了一种较为可行的分离工艺 ,设计了母液综合利用方案。提高了生产效益。
关键词 氨基酸 分离方法 毛发 水解 母液综合利用
下载PDF
氨基酸生产菌株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动向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宁 范晓光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我国氨基酸产品的产量和贸易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我国氨基酸的主要生产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新型氨基酸产品及衍生品的开发能力不足。从发酵原料的可利用性、发酵能力的稳定性、发酵环境的耐受性、生产方式的可变性、生... 我国氨基酸产品的产量和贸易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我国氨基酸的主要生产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新型氨基酸产品及衍生品的开发能力不足。从发酵原料的可利用性、发酵能力的稳定性、发酵环境的耐受性、生产方式的可变性、生产产品的多样性等方面综述了氨基酸生产菌株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育种策略 生产方式 产品开发
下载PDF
微生物资源与氨基酸的生产和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彭珍荣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7-8,24,共3页
微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易变性、生长快等特征,与动、植物资源相比存在许多未知数。对微生物生产氨基酸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应积极研究、开发和利用产氨基酸的微生物资源,拓展氨基酸产品,重组具特殊优良性能的氨基酸的生产菌种,大力发展... 微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易变性、生长快等特征,与动、植物资源相比存在许多未知数。对微生物生产氨基酸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应积极研究、开发和利用产氨基酸的微生物资源,拓展氨基酸产品,重组具特殊优良性能的氨基酸的生产菌种,大力发展有特色的氨基酸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资源 氨基酸 生产 应用 发酵法 生产菌种
下载PDF
一些氨基酸对产甘油假丝酵母甘油生产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涛 方慧英 诸葛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8-143,共6页
以EMP途径与TCA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添加为对照,研究在尿素为氮源的产甘油假丝酵母发酵过程中添加氨基酸对甘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甘油产量有强促进作用的氨基酸有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脯... 以EMP途径与TCA循环中间代谢物的添加为对照,研究在尿素为氮源的产甘油假丝酵母发酵过程中添加氨基酸对甘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甘油产量有强促进作用的氨基酸有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和丝氨酸,其最适添加浓度在0.26~0.45g/L之间,丙酮酸、α_酮戊二酸、草酰乙酸、柠檬酸和琥珀酸的最适添加浓度在0.24~0.42g/L之间;赖氨酸最适于在0h添加,丙酮酸和草酰乙酸在第14h,谷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α_酮戊二酸和琥珀酸在第30h,天冬酰胺、丝氨酸和柠檬酸在第48h;在最适条件下添加这些促进剂,甘油产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转化率和增加率分别达到60%和16%以上。氨基酸的作用机理为其脱氨形成的碳骨架经特定的分解代谢途径进入TCA循环,使其强化,导致碳代谢流在3_磷酸甘油醛节点处发生转移,使甘油合成途径的代谢流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产甘油假丝酵母 甘油生产 EMP途径 TCA循环 中间代谢物
下载PDF
过瘤胃氨基酸加工技术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环宇 姜洋 +4 位作者 张龙舟 李明博 金远铭 严昌国 崔莲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氨基酸在反刍动物中的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利用率很低,因为瘤胃中氨基酸的溶解速度远远超出瘤胃中微生物菌种的生成速度。在生长发育全过程中,反刍动物对日粮中氨基酸含量需求很高。在瘤胃中,瘤胃微生物菌种生成的氨基酸量不能满足反刍... 氨基酸在反刍动物中的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利用率很低,因为瘤胃中氨基酸的溶解速度远远超出瘤胃中微生物菌种的生成速度。在生长发育全过程中,反刍动物对日粮中氨基酸含量需求很高。在瘤胃中,瘤胃微生物菌种生成的氨基酸量不能满足反刍动物本身对氨基酸的需要量。为了更好地提升反刍动物对营养元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文章综述过瘤胃氨基酸的加工技术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氨基酸 制备工艺 生产性能
下载PDF
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的生产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丹 窦兴霞 +1 位作者 胡睿 胡连弟 《化肥工业》 CAS 2019年第2期18-20,共3页
针对传统肥料存在的有效养分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农产品品质差等问题,在低塔式强制风冷熔体造粒工艺复合肥装置上开发了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生产工艺。介绍了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并以玉米作为试验对象,开展了田间试验。... 针对传统肥料存在的有效养分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农产品品质差等问题,在低塔式强制风冷熔体造粒工艺复合肥装置上开发了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生产工艺。介绍了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并以玉米作为试验对象,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可提高玉米产量11.62%,生育期缩短4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复合肥 氨基酸 生产 应用
下载PDF
巨型稻与超级稻秸秆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延春 王曼玲 +1 位作者 吴端钦 夏新界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285-2290,共6页
通过测定分析巨型稻(Oryza sativa)秸秆中营养成分含量,探讨两个巨型稻品种(巨丰5号和丰超6号)与超级稻Y两优1号的饲用价值。结果发现,1)巨型稻品种的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Y两优1号(P<0.05),分别是Y两优1号单株鲜重的2.74和2.15倍;... 通过测定分析巨型稻(Oryza sativa)秸秆中营养成分含量,探讨两个巨型稻品种(巨丰5号和丰超6号)与超级稻Y两优1号的饲用价值。结果发现,1)巨型稻品种的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Y两优1号(P<0.05),分别是Y两优1号单株鲜重的2.74和2.15倍;2)3个水稻秸秆中,以丰超6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7.21%,比对照Y两优1号高约9.24%,但三者间的粗脂肪含量及总能值无显著差异(P>0.05);3)巨丰5号与丰超6号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Y两优1号高20.70%和7.72%,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Y两优1号高10.96%和18.49%;4)丰超6号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巨丰5号与Y两优1号(P<0.05);5)Y两优1号的饲用价值及有机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两个巨型稻品种(P<0.05)。综上所述,巨型稻秸秆的饲用价值虽低于Y两优1号,但其生物量、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均较高。因此,巨型稻秸秆应用于动物生产实践中的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稻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动物生产
下载PDF
Effects of Low Protein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Ami-no Acids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Carcass Qual-ity and Input-output Ratio of Pigs 被引量:3
14
作者 Cui Jiajun Zhang Heliang +2 位作者 Zhang Di Jin Jianhu Li Zhonghui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7年第1期7-11,共5页
[ Objectives ]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ow-protein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amino acids o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carcass quality and input-output ratio of fattening pigs and growing-finishing pigs. [ Methods] Two... [ Objectives ]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ow-protein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amino acids o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carcass quality and input-output ratio of fattening pigs and growing-finishing pigs. [ Methods] Two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fattening pigs and growing pigs respectively. Pigs in two experimental groupswere fed with low-protein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amino acids and normal diets respectively, and the initial weight, final weight, feed consumption and car- cass index of the tested pigs were measured. [ Results] The average final weight of fattening pigs in test group was 2.4 kg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05 ). The average daily gain of fattening pigs in test group was 60 g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indicating that low protein diets had a tendency to decrease the growth rate (P 〉 0.05 ), and reduction of daily weight gain in low protein diet pigs reached 7.6%. The development of pigs in low protein diet group was poor, however,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Carcass backfat thickness in low-protein diet group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 P 〈 0.05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put-output ratio between low-protein die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inalweight of growing-finishing pigs in low-protein diet group was 3.22 %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was 6.91%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feed intake in test group was 5.48%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 Feed meat ratio in low-protein diet group improved, however,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 〉0.05). [ Conclusion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igs would be decreasedand the input-output ratio could not be improvedwhen the adding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in diets was reduced 3% -4%.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crude protein level should be enough when pigs were 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protein diets Growth finishing pig amino aci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Carcass quality
下载PDF
低氮日粮中过瘤胃氨基酸水平对关岭育肥牛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裴成江 李小冬 +2 位作者 罗进平 李世歌 吴道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蛋氨酸(RP-Met)对贵州关岭育肥牛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4头(20±2)月龄、体重(220±25) kg的贵州关岭育肥公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A组为基础低氮...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蛋氨酸(RP-Met)对贵州关岭育肥牛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4头(20±2)月龄、体重(220±25) kg的贵州关岭育肥公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A组为基础低氮日粮(对照组);B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15 g/W^(0.75) RP-Lys,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 g/W^(0.75) RP-Met,D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 g/W^(0.75) RP-Lys+0.15 g/W^(0.75) RP-Met。预试期14 d,正式验期12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氮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和蛋氨酸能够提高肉牛全期平均日增重,明显降低料重比,降低粪便中氮的排泄量,提高日粮中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研究表明,在育肥牛日粮中添加0.15 g/W^(0.75) RP-Lys+0.15 g/W^(0.75)RP-Met比例的过瘤胃氨基酸对其生产性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过瘤胃氨基酸 生产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苏氨酸在家禽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毕晔 潘晓花 +1 位作者 辛海瑞 熊本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26-2332,共7页
苏氨酸是家禽体内4种主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对维持家禽正常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过去十多年来有关苏氨酸对肉鸡、蛋鸡的影响机理研究较为全面,但在肉鸭上的研究相对较少。作者总结了近年来苏氨酸在肉鸡、蛋鸡和... 苏氨酸是家禽体内4种主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对维持家禽正常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过去十多年来有关苏氨酸对肉鸡、蛋鸡的影响机理研究较为全面,但在肉鸭上的研究相对较少。作者总结了近年来苏氨酸在肉鸡、蛋鸡和肉鸭生物学和营养生理功能上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苏氨酸在平衡日粮氨基酸、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生产性能、提升胴体品质、增强免疫机能及维护肠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同时也简要分析了家禽苏氨酸需要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家禽的生长阶段、日粮粗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浓度、日粮其他氨基酸含量及饲养环境等,以期为家禽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氨酸 需要量 氨基酸平衡 生产性能 胴体品质 免疫机能 肠道健康
下载PDF
氨基酸肥料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董彪 张婧 +3 位作者 张建金 牛天航 高铭忆 颉建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6,125,共9页
【目的】以华美105辣椒为试材,研究两种氨基酸肥料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产量与产品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施氨基酸肥(CK)为对照,设置不同用量动物源氨基酸肥料T和植物源氨基酸肥料A,两种肥料各设置270、405、540 kg/hm^(2) 3个质量... 【目的】以华美105辣椒为试材,研究两种氨基酸肥料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产量与产品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施氨基酸肥(CK)为对照,设置不同用量动物源氨基酸肥料T和植物源氨基酸肥料A,两种肥料各设置270、405、540 kg/hm^(2) 3个质量浓度梯度。【结果】增施两种氨基酸肥料均可不同程度促进辣椒植株的生长,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两种肥料均以270 kg/hm^(2)浓度处理的增产效果较好,以540 kg/hm^(2)处理对果实品质提升的效果较好。动物源氨基酸肥料T的增产和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均优于植物源氨基酸肥料A。动物源氨基酸肥料T处理较CK增产8.21%~13.02%,植物源氨基酸肥料A处理较CK增产7.61%~10.52%;动物源氨基酸肥料T处理的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CK分别提高19.19%~38.38%、12.37%~35.78%、27.27%~59.09%;植物源氨基酸肥料A处理的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CK分别提高11.11%~19.19%、7.69%~23.74%、24.54%~50%。【结论】两种氨基酸肥料均可促进日光温室越冬茬辣椒的生长,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动物源氨基酸肥料T的增产和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均优于植物源氨基酸肥料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肥料 辣椒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小兴安岭地区典型红松林下不同形态土壤氮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雷 崔晓阳 +1 位作者 郭亚芬 徐嘉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2-60,共9页
以小兴安岭地区典型人工红松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对红松林下的土壤进行了连续5个月的分层次采样,测量了0~5 cm、5~15 cm和15~30 cm 3个层次土壤中的游离氨基酸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以及0~5 cm... 以小兴安岭地区典型人工红松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对红松林下的土壤进行了连续5个月的分层次采样,测量了0~5 cm、5~15 cm和15~30 cm 3个层次土壤中的游离氨基酸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以及0~5 cm层土壤中的含水量、pH、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等因素的水平。通过对不同形态氮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探讨,并整合土壤中所测量的生物化学因子,以揭示小兴安岭地区典型林型下不同形态氮库的大小及有效氮循环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季节性变化规律潜在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小兴安岭地区的典型人工红松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下,氨基酸的组成是相似的,天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较高,但不同月份中的优势氨基酸略有不同。3种有效氮库中,氨基酸态氮库同样是土壤可溶性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铵态氮库>硝态氮库>游离氨基酸态氮库。在0~30 cm范围内,不同形态氮的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下降,且这种规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波动。在温度和水文因子大环境的驱动下,冻融交替、微生物因子、pH以及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随着时间在改变,从而导致土壤有效氮的动态变化;但由于土壤中潜在的物理、生物和化学因子的多变性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有效氮动态变化趋势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生产与消耗 主成分分析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欧阳潼 李胜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60-164,共5页
我国奶牛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对蛋白质饲料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然而豆粕等优质蛋白原料相对匮乏,使蛋白原料价格上升导致饲养成本增加。同时,饲喂过高蛋白水平的日粮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奶牛饲养标准条件... 我国奶牛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对蛋白质饲料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然而豆粕等优质蛋白原料相对匮乏,使蛋白原料价格上升导致饲养成本增加。同时,饲喂过高蛋白水平的日粮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奶牛饲养标准条件下,将日粮粗蛋白质含量降低1~2个百分点,同时通过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充分平衡奶牛日粮中的必需氨基酸,不但能够维持甚至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产量,提高乳氮利用率,减少氮排泄和日粮氮损失对环境的影响,甚至可以降低日粮成本。本文总结了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氮排放的影响,以期为低蛋白日粮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 氨基酸 奶牛 生产性能 表观消化率 氮排放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ZSZ6高效降解羽毛产氨基酸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影 魏启舜 +3 位作者 王琳 郭成宝 赵荷娟 文蔚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探究了外加碳源和氮源、温度、初始pH值、装液量、羽毛量、接种量等因素对地衣芽孢杆菌ZSZ6降解羽毛产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得出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 7.0,装液量125 mL/250 mL三角瓶,羽毛含量5%(w/v),接种量2%(v/v),转速180 r... 探究了外加碳源和氮源、温度、初始pH值、装液量、羽毛量、接种量等因素对地衣芽孢杆菌ZSZ6降解羽毛产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得出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 7.0,装液量125 mL/250 mL三角瓶,羽毛含量5%(w/v),接种量2%(v/v),转速180 r/min。在上述条件下摇床培养5~9 d,测得降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9.5 g/L,羽毛降解率达到70%以上。表明,利用地衣芽孢杆菌ZSZ6可有效降解废弃羽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废弃羽毛 降解 产氨基酸 发酵条件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