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5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 被引量:148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7 位作者 张伟 亢晓丽 刘虎 赵晨 李月平 王利华 王乐今 许江涛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6-340,共5页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形觉剥夺和(或)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所致,根据病因分为斜视性、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和形觉剥夺性弱视。弱视需要正确诊断、尽早干预。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继2011年制定弱视诊断相关共识,再次...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形觉剥夺和(或)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所致,根据病因分为斜视性、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和形觉剥夺性弱视。弱视需要正确诊断、尽早干预。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继2011年制定弱视诊断相关共识,再次组织我国相关领域专家,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汇总与弱视治疗相关的专家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制定本共识,以期为眼科医师提供参考,规范我国临床弱视诊疗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弱视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儿童保健服务 多数赞同
原文传递
目前我国弱视临床防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67
2
作者 赵堪兴 郑曰忠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1-962,共2页
多年来,矫正视力低于0.9(≤0.8)一直是我国眼科临床诊断弱视的视力标准,没有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的参考值,出现了弱视诊断扩大化的现象。目前在弱视诊断中存在两个“单一”弊病:忽视形成弱视的诸多相关因素,只考虑视力单一因... 多年来,矫正视力低于0.9(≤0.8)一直是我国眼科临床诊断弱视的视力标准,没有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的参考值,出现了弱视诊断扩大化的现象。目前在弱视诊断中存在两个“单一”弊病:忽视形成弱视的诸多相关因素,只考虑视力单一因素;忽视视觉发育规律,不分年龄大小只用0.9一个视力标准诊断弱视。因此,对学龄前不同年龄组儿童应采用不同的视力标准,同时强调诊断弱视须具有弱视形成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视觉 儿童
原文传递
要特别重视儿童弱视诊断中的年龄因素 被引量:65
3
作者 赵堪兴 郑曰忠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61-964,共4页
各国学者对弱视的视力界定数值不一,国内现行诊断标准(低于0.9)明显高于国外。我们调查发现3~6岁健康儿童的5%视力参考值下限低于0.70。矫正视力低于0.9作为弱视诊断标准对于低龄儿童过高,将一些视力发育中的低龄儿童诊断为弱... 各国学者对弱视的视力界定数值不一,国内现行诊断标准(低于0.9)明显高于国外。我们调查发现3~6岁健康儿童的5%视力参考值下限低于0.70。矫正视力低于0.9作为弱视诊断标准对于低龄儿童过高,将一些视力发育中的低龄儿童诊断为弱视,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儿童误诊误治。不能正确考虑幼儿年龄因素影响,可造成转诊率和假阳性率升高,增加筛查费用和家长经济负担。因此建议在诊断弱视时,应对不同年龄组儿童采用不同的视力标准。(中华眼科杂志,2007,43:961—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视力试验 参考标准 年龄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青年和成人弱视视觉系统可塑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陈君平 宋文熹 吴奇惠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10-713,共4页
目的 研究青年和成人弱视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进一步探讨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方法 按照全国统一弱视诊断标准 ,收集 15~ 17岁弱视患者 4 7例 (5 7只眼 )和 18~ 4 5岁弱视患者5 5例 (6 8只眼 )。治疗前进行矫正视力、激光干涉条纹视... 目的 研究青年和成人弱视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进一步探讨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方法 按照全国统一弱视诊断标准 ,收集 15~ 17岁弱视患者 4 7例 (5 7只眼 )和 18~ 4 5岁弱视患者5 5例 (6 8只眼 )。治疗前进行矫正视力、激光干涉条纹视力 (IVA)、弱视类型和程度、注视性质检查 ,采用准确验光配戴矫正眼镜法和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远、近距离压抑和微量压抑 )联合遮盖疗法 ,同时辅以后像红光法进行综合治疗。随访时间 1~ 5年 ,平均 2 9年。结果 治愈 5 5只眼 (44 0 % ) ,其中痊愈 2 3只眼 ,基本痊愈 32只眼 ;进步 37只眼 (2 9 6 % ) ,无效 33只眼 (2 6 4 % ) ;治疗总有效率为73 6 %。不同年龄患者疗效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中心注视和中心凹旁注视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黄斑旁注视和周边注视患者 (P <0 0 1) ;不同弱视程度患者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 ;屈光不正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斜视性和形觉剥夺性弱视患者 (P <0 0 1)。IVA预测疗效的准确率为 92 8% ,IVA与患者治疗后视力呈显著正相关 (r =0 886 2 ,P <0 0 1)。结论 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可能终身存在。采取压抑联合遮盖并辅以其他疗法综合治疗青年和成人弱视行之有效 ,其疗效与患者的弱视程度和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弱视 视觉系统 治疗方法 诊断
原文传递
儿童屈光参差与弱视、立体视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亢晓丽 许贺 +1 位作者 郭秀荣 马鹤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19-522,共4页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对儿童视力和立体视功能的影响以及屈光参差、弱视、立体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不伴有斜视的 4 5~ 13 8岁屈光参差儿童 186例 ,无屈光参差和弱视的同龄正常儿童 2 0例。对以上所选病例 ,测定裸眼视力、...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对儿童视力和立体视功能的影响以及屈光参差、弱视、立体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不伴有斜视的 4 5~ 13 8岁屈光参差儿童 186例 ,无屈光参差和弱视的同龄正常儿童 2 0例。对以上所选病例 ,测定裸眼视力、屈光状态、最佳的矫正视力及矫正后Tit mus立体视 ,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当远视参差 >1D ,近视参差 >2D ,散光参差 >1 0D ,弱视的发生率分别为 43 %、 43 %、 3 6% ;立体视异常百分比分别为 43 %、 2 9%、 3 6% :屈光参差 >3D ,弱视及异常立体视发生率均 10 0 %。②屈光参差与弱视的相关性及立体视与弱视的相关性均大于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相关性。结论 儿童屈光参差可严重损害患儿的视力及双眼视功能 ,随着屈光参差程度的增加 ,弱视及异常立体视的发生率明显增多 ,并且 ,立体视功能的下降与弱视相伴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弱视 立体视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视觉训练系统对屈光性弱视治疗的疗效及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4
6
作者 杨璐 李兵 潘含枫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视觉功能训练系统与传统综合疗法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及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8例(170眼)年龄为5~12岁的屈光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接受的治疗不同,分观察组46例(80眼)... 目的对比研究视觉功能训练系统与传统综合疗法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及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8例(170眼)年龄为5~12岁的屈光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接受的治疗不同,分观察组46例(80眼)同时接受传统综合治疗和美国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对照组52例(90眼)仅接受传统综合治疗,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双眼融象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基本痊愈率为33.75%,对照组为2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7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融象功能正常者比例观察组为67.50%,对照组为5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眼立体视正常者比例为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基本痊愈率为48.75%,高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眼融象功能正常者比例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眼立体视正常者比例为83.75%,对照组为7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的综合疗效优于传统弱视治疗,且能加快弱视恢复,促进双眼视觉功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弱视 视觉训练系统 视功能
下载PDF
新世纪我国斜视弱视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7
作者 赵堪兴 史学锋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9-735,共7页
近5年来,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指导和全体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斜视、弱视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在弱视分子和神经机制研究、视觉发育的可塑性研究、弱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眼外肌滑车(Pul... 近5年来,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指导和全体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斜视、弱视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在弱视分子和神经机制研究、视觉发育的可塑性研究、弱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眼外肌滑车(Pulley)研究以及斜视弱视的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均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期待在未来的10年中,本学科的工作能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弱视 中国 斜视弱视 世纪 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医学会 临床工作者 专业人员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斜视性弱视猫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NMDA-R1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电镜观察 被引量:29
8
作者 阴正勤 余涛 陈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2-475,W001,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斜视猫视皮层神经元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基 1(N methyl D aspartatereceptorsubunit 1,NMDA R1)在超微结构水平的表达与变化。方法 幼猫 11只 ,其中 6只猫在 2周龄行 1只眼外直肌断腱术产生单眼内斜。依...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斜视猫视皮层神经元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基 1(N methyl D aspartatereceptorsubunit 1,NMDA R1)在超微结构水平的表达与变化。方法 幼猫 11只 ,其中 6只猫在 2周龄行 1只眼外直肌断腱术产生单眼内斜。依动物处死时的年龄分为 3组 :3周龄组(斜视手术后 1周 ) ,2只正常和 2只斜视幼猫 ;5周龄组 (斜视手术后 3周 ) ,2只正常和 2只斜视幼猫 ;成年组 (6月龄 ) ,1只正常和 2只斜视性弱视猫。 3组动物均取初级视皮层组织进行冰冻切片 ,NMDA R1单克隆抗体标记后 ,分Ⅱ~Ⅲ层、Ⅳ层及Ⅴ~Ⅵ层各为一个区块行常规电镜染色切片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电镜下分析 32 8个视皮层神经元 ,发现 3组正常猫的视皮层神经元NMDA R1标记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斜视猫 (χ2 =4 2 8,4 4 1,4 89;P <0 0 5 )。 (2 )共计数 132 0个NMDA R1阳性突触 ,显示正常猫发育过程中 ,视皮层Ⅱ、Ⅲ层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MDA R1受体突触数多于Ⅳ~Ⅵ层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F =3 2 8,P <0 0 5 ) ;斜视猫视皮层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MDA R1受体突触数 ,3周龄组与正常幼猫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F =0 17,P >0 0 5 ) ,5周龄组和成年组均较正常猫组显著减少 (F =2 6 94 ,4 7 0 1;P <0 0 0 1)。结论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视皮层神经元 NMDA-R1 免疫组织化学 电镜观察 视觉发育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学习新版临床指南进一步规范弱视诊断治疗 被引量:39
9
作者 赵堪兴 史学锋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眼科临床指南(PPP)的引入,使我国眼科医师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国际眼科PPP的制定原则、方法和应用价值,对快速提高我国眼科临床的诊疗水平,推动我国眼科临床诊疗规范化,促进国际交流起到了显著作用.由赵家良教授主译的PPP中译本第2版于2... 眼科临床指南(PPP)的引入,使我国眼科医师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国际眼科PPP的制定原则、方法和应用价值,对快速提高我国眼科临床的诊疗水平,推动我国眼科临床诊疗规范化,促进国际交流起到了显著作用.由赵家良教授主译的PPP中译本第2版于2013年11月正式出版.新版PPP弱视分册采用了最新的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标准,在循证基础上突出实用性;在弱视的定义方面,根据近年来国际研究的最新进展增加了新的解释;在弱视的诊断标准方面,对不同年龄段双眼弱视的最佳矫正视力标准有了新的界定;在弱视的检查方面,提供了从视力的定性评估方法、视力表的选择到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等全面而实用的建议;在弱视的治疗方面,不仅根据最新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强烈的建议,而且也明确地指出某些治疗措施尚缺乏足够证据支持;强调了停止弱视治疗后仍然需要定期随诊的必要性;在弱视的预防方面,指出了开展弱视的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明确健康保健保险计划应当覆盖弱视的筛查、治疗和监察复发.本文就新版PPP弱视内容进行择要解读,以期与国内眼科同道一起进一步促进我国弱视诊断治疗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诊疗准则
原文传递
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与传统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李爱军 布娟 王乐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4-837,共4页
目的 对比研究采用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与传统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评价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14例(330眼)3~12岁、首次接受治疗的弱视儿童,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7例(160眼... 目的 对比研究采用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与传统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评价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14例(330眼)3~12岁、首次接受治疗的弱视儿童,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7例(160眼),对照组107例(170眼),试验组采用多媒体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治疗法进行治疗,1个月、2个月后进行矫正视力的复查,3个月后进行视力、视功能等复查。通过比较两组弱视治疗的效果以评价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5.8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轻度弱视有效率为79.31%,中度弱视有效率为94.7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7.37%、60.38%,均为P〈0.001)。试验组中屈光不正性弱视及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有效率(88.33%和9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9.71%和30.00%)(均为P〈0.001)。对比不同年龄的疗效,3~6岁病例中试验组有效率为87.36%,对照组有效率为5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岁和10~12岁病例中,两组有效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比不同疗程的疗效,试验组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有效率(43.13%、58.13%和88.7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2.35%、39.41%和55.88%)(均为P〈0.05)。两组病例在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生并发症及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手段,特别是对轻度、中度弱视,以及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较好。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有相关性,对3~6岁病例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 传统方法 视力
下载PDF
儿童屈光不正性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对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4
11
作者 崔爱芝 刘桂香 +2 位作者 崔从先 吴坤 张爱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对弱视患儿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3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的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根据初诊时散瞳检影验光the resuh of retinoscopy after mydriasis的结果分为A组(屈光... 目的观察比较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对弱视患儿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3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的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根据初诊时散瞳检影验光the resuh of retinoscopy after mydriasis的结果分为A组(屈光不正组)41例、B组(屈光参差组)22例;另外根据患儿初诊年龄分为a组(≤3岁)7例、b组(3-6岁)47例、c组(〉6岁)9例。同视机及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分别测量其远、近立体视。统计各组的远、近立体视差异。结果63例患儿中分别有19例(S0.2%)、5例(7.9%)获得了正常的远、近立体视。A组41例,16例有正常的远立体视(占39.0%),4例有正常的近立体视(占9.7%)。B组22例,3例存在正常的远立体视(占14.3%),仅1例有正常的近立体视(4.5%)。两组之间远立体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P〈0.05),近立体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中a、b两组及a、c两组远立体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7.41,P〈0.01;P〈0.05),各组之间近立体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63例患儿的远、近立体视获得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0.56,P〈0.01)。结论经治疗矫正视力已达正常的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均会影响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功发育,但屈光参差性弱视更严重。初诊年龄亦影响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功发育,因此弱视应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立体视功能 屈光不正 屈光参差
原文传递
弱视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昂 曾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86-189,共4页
弱视是一种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的视力疾患。弱视是一种与发育紧密相关的眼病。目前... 弱视是一种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的视力疾患。弱视是一种与发育紧密相关的眼病。目前,斜视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剥夺主导眼的视觉一段时间,同时对弱视眼进行不同的刺激和训练,从而可以提高弱视眼的正常视觉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治疗
下载PDF
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流行病学研究的质量亟待提升 被引量:33
13
作者 何明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共4页
近年来,我国在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领域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些重要的研究数据和结果,进行正确和客观的评价,并有效运用于临床实践,笔者通过对已发表的针对... 近年来,我国在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领域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些重要的研究数据和结果,进行正确和客观的评价,并有效运用于临床实践,笔者通过对已发表的针对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和评价,分析我国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法,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屈光不正 弱视
原文传递
屈光参差性弱视同步记录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和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封利霞 赵堪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弱视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VERIS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24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眼分别进行多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同步记录和多焦闪光VEP、ERG同步记录,并与30例正常对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弱视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VERIS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24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眼分别进行多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图(ERG)同步记录和多焦闪光VEP、ERG同步记录,并与30例正常对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视网膜区域弱视眼多焦图形VEP、ERG反应和多焦闪光VEP、ERG二阶反应振幅均降低,VEP特征峰潜时延长,ERG潜时无改变。弱视眼多焦闪光一阶反应VEP、ERG的反应振幅密度均降低,潜时无明显改变。多焦图形VEP波形异常程度中心区大于周边区,且与弱视眼的视力异常程度有相关性。弱视眼多焦图形和闪光二阶反应的视网膜皮层传导时间(RCT)显著延长,闪光一阶反应RCT三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弱视眼的mVEP和mERG具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表明弱视眼的视网膜、视觉传导通路和视皮层都存在明显损害,且中心区损害重于周边区,中枢损害重于视网膜。(中华眼科杂志,2005,414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G 屈光参差性弱视 VEP 视网膜 改变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反应 图形 结论 可能机制
原文传递
斜视性弱视皮层损害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虎 赵堪兴 +2 位作者 陈敏 周天罡 史学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BOL D- f MRI)技术 ,探讨斜视性弱视的可能机制。 方法 以 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 11例斜视性弱视、8例正常人枕叶视皮层 BOL D- f MRI数据 ,比较斜视性弱视组与正常组皮层双眼像素指数...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BOL D- f MRI)技术 ,探讨斜视性弱视的可能机制。 方法 以 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 11例斜视性弱视、8例正常人枕叶视皮层 BOL D- f MRI数据 ,比较斜视性弱视组与正常组皮层双眼像素指数以及斜视性弱视组两眼皮层神经元的平均活动水平。 结果 正常组双眼像素指数 :4 7.82 %± 5 .34% ,斜视性弱视组 :14 .13%± 4 .5 5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 .0 5 )。选用高空间频率 (1、2 cycle/ degree)刺激时 ,弱视眼驱使皮层神经元平均活动水平较对侧眼降低 (P<0 .0 5 ) ,余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 )。 结论 斜视性弱视可能与皮层双眼细胞减少以及弱视眼对高空间频率视信息存在采样、编码的异常有关。BOL D- f MRI为深入探讨弱视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皮层损害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BOLD-FMRI 神经元
原文传递
在治疗期间弱视眼的屈光矫正问题 被引量:30
16
作者 牛兰俊 吴夕 黎晓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09-611,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期间 ,弱视眼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应该欠矫或是全部矫正。对象和方法 :两组单眼弱视 ,第一组 ,全矫 ,70例 ,弱视眼的远视全部矫正 ;第二组 ,欠矫 ,68例 ,弱视眼的远视欠矫 + 1 0 0~ + 3 5 0D .S .,平均 + 1 75D .S .。戴... 目的 :探讨治疗期间 ,弱视眼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应该欠矫或是全部矫正。对象和方法 :两组单眼弱视 ,第一组 ,全矫 ,70例 ,弱视眼的远视全部矫正 ;第二组 ,欠矫 ,68例 ,弱视眼的远视欠矫 + 1 0 0~ + 3 5 0D .S .,平均 + 1 75D .S .。戴镜之后 ,采用传统遮盖疗法结合其他方法治疗弱视。观察治疗前后的眼位变化。结果 :全矫组病人的弱视眼视力恢复到 1 0 ,健眼遮盖的时间平均是 9 0个月 ,而欠矫组需要 11 1月。全矫组遮盖时间平均缩短2 1个月。在治疗期间 ,两组病人中没有出现外斜视。结论 :弱视眼的调节功能降低 ,调节幅度变小。治疗期间 ,远视全部矫正 ,能缩短疗程 ,有利于弱视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期间 弱视 屈光矫正
原文传递
针刺对单眼视觉剥夺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可塑性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安国 曹朝霞 +4 位作者 马重兵 朱田田 张奥 李小娟 严兴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92-2096,共5页
目的: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研究针刺对单眼视觉剥夺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可塑性的干预机制。方法:14d龄SPF级幼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早、中、末期针刺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右眼眼睑缝合制造视觉剥夺大鼠模型,各针... 目的: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研究针刺对单眼视觉剥夺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可塑性的干预机制。方法:14d龄SPF级幼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早、中、末期针刺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右眼眼睑缝合制造视觉剥夺大鼠模型,各针刺组选取双侧睛明、攒竹、风池、光明4穴针刺治疗,9d后利用视觉电生理技术及透射电镜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形态结构和神经电活动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视皮层神经元P-VEP波幅、潜时及电信号活动特点、神经元数目、突触活动区长度等变化。结果:正常组大鼠视皮层神经元放电波形呈规则双向波,动作电位分期明显。而模型组神经元放电波型改变,活动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动作电位分期不明显,P1波峰潜时明显延长(P<0.01),振幅明显缩短(P<0.01),神经元形态结构损害,突触活动区长度缩短(P<0.01),细胞变性及胞核溶解、碎裂。各针刺组治疗后,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活动明显增高,活动神经元数目增加,P1波峰潜时不同程度缩短(P<0.01),P1波振幅明显增高(P<0.05,P<0.01),神经元形态结构向正常水平恢复,突触活性区长度增加(P<0.01)。结论:敏感期内大鼠单眼剥夺后视觉存在明显的功能和结构损伤,针刺能显著改善视觉17区神经元时空特性损害和神经编码异常改变,促进神经元形态结构的恢复,并且疗效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这为针刺有效干预视觉剥夺效应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视觉剥夺 弱视 视皮层 视觉电生理 突触活性区
原文传递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杨毅 李洪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探讨不同性质各类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5例(139只眼)弱视儿童阿托品散瞳验光配镜,并根据矫正视力情况,给予相应的遮盖、药物及弱视训练等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8.48...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探讨不同性质各类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5例(139只眼)弱视儿童阿托品散瞳验光配镜,并根据矫正视力情况,给予相应的遮盖、药物及弱视训练等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8.48%,基本痊愈率57.55%,进步率30.93%,无效11.51%。其中轻、中度弱视治疗效果优于重度弱视(P〈0.05);屈光不正性疗效好于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中心注视型优于非中心注视型者;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结论弱视儿童通过阿托品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辅以遮盖、药物及弱视训练等综合疗法治疗,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综合疗法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金涵 易敬林 +6 位作者 谢晖 肖凡 王文娟 舒秀梅 徐渝玲 陈绍兰 叶伟欣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状况及斜弱视患病率。方法对4610名城乡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项目包括视力、屈光状态、眼位、斜视弱视等。用)(2检验城乡及不同年龄视力分布差异。结果3岁、4岁、5岁和6岁组儿童视力1.0以...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状况及斜弱视患病率。方法对4610名城乡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项目包括视力、屈光状态、眼位、斜视弱视等。用)(2检验城乡及不同年龄视力分布差异。结果3岁、4岁、5岁和6岁组儿童视力1.0以上检出率分别为28.4%、39.3%、46.2%、76.5%,各年龄组视力主要分布3岁(0.63±0.19)、4岁(0.69±0.16)、5岁(0.71±0.22)、6岁(0.79±0.29),乡镇较城市儿童视力好。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显性斜视检出率为2.21%,外斜视多见于内斜视;隐性斜视检出率为33.52%,主要是外隐斜;弱视患病率以现行诊断标准为6岁组2.93%,5岁组4.81%,4岁组16.21%,3岁组33.33%。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国内弱视诊断中视力标准偏高,应尽快制定各年龄组弱视诊断视力标准。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是影响学龄前儿童正常视功能的主要因素,依然是儿童时期防盲治盲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视觉 斜视 弱视 屈光
原文传递
2017年美国眼科学会弱视临床指南解读 被引量:25
20
作者 符竹筠 刘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6-568,共3页
时隔5年,2017年11月美国眼科学会(AAO)发布了最新版的弱视临床指南(PPP),该PPP基于最佳临床证据,为弱视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权威的指导意见。新版PPP延续了2012版指南严谨、全面、精细的特点,在弱视的定义、流行病学、分类以及诊断和治疗... 时隔5年,2017年11月美国眼科学会(AAO)发布了最新版的弱视临床指南(PPP),该PPP基于最佳临床证据,为弱视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权威的指导意见。新版PPP延续了2012版指南严谨、全面、精细的特点,在弱视的定义、流行病学、分类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更新。就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和更新进行介绍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美国眼科学会 临床指南 指南解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